第185章 北上!
三國:穿越者遇到劉備重生 作者:龍與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左豐見眾人都洗耳恭聽的姿態自然也不兜圈子,直接開始宣讀旨意!
“命皇甫嵩即刻北上,先入東郡剿滅黃巾,隨後北上入冀會合盧植爭取早日擊破張角!平定黃巾之亂!封皇甫嵩為都鄉侯!”
左豐說完之後,皇甫嵩自然拜領,左豐對著皇甫嵩道:
“陛下對皇甫公寄予厚望,望皇甫公北上與盧公一道平滅黃巾!”
“臣領命!”
左豐見此微微頷首後對著朱儁道:
“朱公!天子就將此處黃巾交給你了,望朱公早日平定黃巾,天子可等不了太久!”
左豐對朱儁就沒那麽客氣了,畢竟朱儁目前為止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反而因為遷延日久讓天子劉宏對其不滿,要不是中常侍呂強幫朱儁美言,恐怕朱儁已經被論罪了。
朱儁自然也知道連忙迴道:
“臣領命!陛下放心!”
至於其他眾人自然也是各有封賞,左豐宣讀完畢之後就下去休息了。
“義真兄!恐怕天子對吾有不滿矣!”
待眾人散去,朱儁苦笑著對皇甫嵩道。
“公偉勿憂,公偉功勞吾豈不知?到時麵見天子吾必為公偉美言!”
皇甫嵩如此說倒是真心實意,本來曆史上朱儁先是和皇甫嵩一起在長社大破波才,隨後又和皇甫嵩在西華擊破彭脫的,結果現在因為謝龍的蝴蝶效應導致漢軍實力更加雄厚和進展更快。
所以皇甫嵩才決定和朱儁分兵,朱儁前往宛城結果擊破彭脫的功勞,朱儁就沒份了,就一個長社之戰不過是將之前的戰敗將功贖罪罷了,而盧植現在已經圍困張角了,又連戰連捷。
所以現在朱儁是最慘的,自然自己不由得感歎一二,皇甫嵩曆史上平定黃巾幫盧植請功讓盧植免除責罰,自然現在也可以幫朱儁請功。
朱儁聞言自然放下心來道:
“那多謝義真兄了!”
其實朱儁也不用擔心,因為後麵朱儁很快就掃滅了宛城一帶的黃巾,借此還升官封侯了,當然朱儁現在害怕被論罪也正常,畢竟朱儁又不知道後麵發生的事情。
---------------
“子雲!你我多久沒見了,真是想死我了!”
左豐倒是十分熱情的對著謝龍道。
左豐因為蹇碩和謝龍都稱兄道弟了,自然不好再喊謝龍為賢弟了,不過謝龍自然也不會故意給左豐難堪,而是拱手迴道:
“左兄,不曾想今日在此還能再見。”
左豐見此心中自然觸動沒想到謝龍哪怕如今今非昔比也沒有得意忘形。
“吾奉天子詔令前來,之前去盧公處封賞沒見到子雲還頗為遺憾,不料這次天子又命吾出使,總算見到子雲了。”
“哦?不知如何封賞師君?”
“陛下封盧公為都鄉侯,待平定黃巾之後必然還會大肆封賞!”
“那就借左兄吉言了!請!”
謝龍說完高舉手中酒盞,軍中自然無酒,其實也就是些熱湯,不過左豐自然也是哈哈一笑,舉起酒盞一飲而盡。
翌日。
左豐今早就迴洛陽複命了,至於皇甫嵩自然集結大軍往冀州而去,謝龍、劉備自然也隨皇甫嵩一路北上。
------------
朱儁待皇甫嵩走後麵對宛城黃巾頑守,隻得命人擴大防圍、建築陣壘,堆砌土山觀望城內,一日,朱儁登土山見城牆上戒備森嚴,然後命令漢軍攻城,見黃巾軍反應十分迅速心生一計。
漢軍大營。
“孟德!你即刻領本部人馬鳴鼓猛攻西南角!”
曹操雖然不明其意卻也拱手道:
“唯!”
“文台隨吾待孟德攻西南時,猛攻東北!黃巾軍必然中計!”
“唯!”
朱儁計議已定之後,營門大開,漢軍傾巢而出,曹操領兵馬從西南角鳴鼓而進,黃巾軍已被漢軍圍攻許久,自然也有一套流程,見漢軍貌似從西南方向來得兇猛自然都往西南支援。
朱儁見此率文台部共計五千精銳從東北角殺入,朱儁出其不意之下一舉攻占北門,隨後漢軍源源不斷的攻上城牆,黃巾軍現在反應過來也沒用了,朱儁已經站穩腳跟,黃巾軍敗退在韓忠的率領下死守內城。
宛城外城一失去外城,黃巾軍受挫,士氣低迷,向漢軍乞降,荊州刺史徐璆、南陽太守秦頡都認為可以接受投降,因為主要是打太久了,朱儁自皇甫嵩走後修土山都修了半個月,算起來前前後後差不多已經圍困了近兩個月了,所以徐璆、秦頡願意接受投降。
當然黃巾軍之所以想投降也是因為城中已經糧草不足了,又丟外城才會想著投降的。
朱儁聞言反駁道:“如果接受的話,會給百姓有利為賊,無利乞降的想法,日後豈不人人效仿?”
徐璆、秦頡自然也沒法反駁朱儁所說,隨後朱儁率大軍猛攻宛城內城,數攻不下,朱儁見此又登土山觀之,見黃巾軍行止之間都帶著一股絕望之意,明白是黃巾軍沒有退路了才無法攻破,隨後朱儁解開包圍。
就如前言,黃巾軍糧草不足自然也不願意固守,人嘛剛剛都是死路一條,突然有條生路自然一頭就栽了進去,韓忠統帥黃巾軍衝出包圍,出城作戰!
朱儁當然早有埋伏,韓忠果不其然大敗向北而逃,朱儁領曹操、孫堅一路追擊數十裏,斬首萬及,韓忠見此情形請降,朱儁這次接受了,不過秦頡與韓忠素來有仇,秦頡自作主張斬殺韓忠,韓忠被殺引得黃巾軍不安,畢竟皇甫嵩兩次京觀太嚇人了。
隨後周圍所有的黃巾聚攏再次擁兵十萬,駐守宛中城,以孫夏為帥!朱儁見此自然又率軍猛攻,猛攻半月,宛中城本是小城,黃巾軍自然抵擋不住,孫夏敗走,朱儁領漢騎追擊,追擊至西鄂精山一帶,朱儁再次大破孫夏!
此戰朱儁斬首過萬,孫夏被殺,朱儁此次不受降殺戮四方殺得血流成河,宛城一帶黃巾軍徹底解散,朱儁平定宛城一帶,隨後朱儁領大軍四處蕩平周圍小股黃巾!
“命皇甫嵩即刻北上,先入東郡剿滅黃巾,隨後北上入冀會合盧植爭取早日擊破張角!平定黃巾之亂!封皇甫嵩為都鄉侯!”
左豐說完之後,皇甫嵩自然拜領,左豐對著皇甫嵩道:
“陛下對皇甫公寄予厚望,望皇甫公北上與盧公一道平滅黃巾!”
“臣領命!”
左豐見此微微頷首後對著朱儁道:
“朱公!天子就將此處黃巾交給你了,望朱公早日平定黃巾,天子可等不了太久!”
左豐對朱儁就沒那麽客氣了,畢竟朱儁目前為止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反而因為遷延日久讓天子劉宏對其不滿,要不是中常侍呂強幫朱儁美言,恐怕朱儁已經被論罪了。
朱儁自然也知道連忙迴道:
“臣領命!陛下放心!”
至於其他眾人自然也是各有封賞,左豐宣讀完畢之後就下去休息了。
“義真兄!恐怕天子對吾有不滿矣!”
待眾人散去,朱儁苦笑著對皇甫嵩道。
“公偉勿憂,公偉功勞吾豈不知?到時麵見天子吾必為公偉美言!”
皇甫嵩如此說倒是真心實意,本來曆史上朱儁先是和皇甫嵩一起在長社大破波才,隨後又和皇甫嵩在西華擊破彭脫的,結果現在因為謝龍的蝴蝶效應導致漢軍實力更加雄厚和進展更快。
所以皇甫嵩才決定和朱儁分兵,朱儁前往宛城結果擊破彭脫的功勞,朱儁就沒份了,就一個長社之戰不過是將之前的戰敗將功贖罪罷了,而盧植現在已經圍困張角了,又連戰連捷。
所以現在朱儁是最慘的,自然自己不由得感歎一二,皇甫嵩曆史上平定黃巾幫盧植請功讓盧植免除責罰,自然現在也可以幫朱儁請功。
朱儁聞言自然放下心來道:
“那多謝義真兄了!”
其實朱儁也不用擔心,因為後麵朱儁很快就掃滅了宛城一帶的黃巾,借此還升官封侯了,當然朱儁現在害怕被論罪也正常,畢竟朱儁又不知道後麵發生的事情。
---------------
“子雲!你我多久沒見了,真是想死我了!”
左豐倒是十分熱情的對著謝龍道。
左豐因為蹇碩和謝龍都稱兄道弟了,自然不好再喊謝龍為賢弟了,不過謝龍自然也不會故意給左豐難堪,而是拱手迴道:
“左兄,不曾想今日在此還能再見。”
左豐見此心中自然觸動沒想到謝龍哪怕如今今非昔比也沒有得意忘形。
“吾奉天子詔令前來,之前去盧公處封賞沒見到子雲還頗為遺憾,不料這次天子又命吾出使,總算見到子雲了。”
“哦?不知如何封賞師君?”
“陛下封盧公為都鄉侯,待平定黃巾之後必然還會大肆封賞!”
“那就借左兄吉言了!請!”
謝龍說完高舉手中酒盞,軍中自然無酒,其實也就是些熱湯,不過左豐自然也是哈哈一笑,舉起酒盞一飲而盡。
翌日。
左豐今早就迴洛陽複命了,至於皇甫嵩自然集結大軍往冀州而去,謝龍、劉備自然也隨皇甫嵩一路北上。
------------
朱儁待皇甫嵩走後麵對宛城黃巾頑守,隻得命人擴大防圍、建築陣壘,堆砌土山觀望城內,一日,朱儁登土山見城牆上戒備森嚴,然後命令漢軍攻城,見黃巾軍反應十分迅速心生一計。
漢軍大營。
“孟德!你即刻領本部人馬鳴鼓猛攻西南角!”
曹操雖然不明其意卻也拱手道:
“唯!”
“文台隨吾待孟德攻西南時,猛攻東北!黃巾軍必然中計!”
“唯!”
朱儁計議已定之後,營門大開,漢軍傾巢而出,曹操領兵馬從西南角鳴鼓而進,黃巾軍已被漢軍圍攻許久,自然也有一套流程,見漢軍貌似從西南方向來得兇猛自然都往西南支援。
朱儁見此率文台部共計五千精銳從東北角殺入,朱儁出其不意之下一舉攻占北門,隨後漢軍源源不斷的攻上城牆,黃巾軍現在反應過來也沒用了,朱儁已經站穩腳跟,黃巾軍敗退在韓忠的率領下死守內城。
宛城外城一失去外城,黃巾軍受挫,士氣低迷,向漢軍乞降,荊州刺史徐璆、南陽太守秦頡都認為可以接受投降,因為主要是打太久了,朱儁自皇甫嵩走後修土山都修了半個月,算起來前前後後差不多已經圍困了近兩個月了,所以徐璆、秦頡願意接受投降。
當然黃巾軍之所以想投降也是因為城中已經糧草不足了,又丟外城才會想著投降的。
朱儁聞言反駁道:“如果接受的話,會給百姓有利為賊,無利乞降的想法,日後豈不人人效仿?”
徐璆、秦頡自然也沒法反駁朱儁所說,隨後朱儁率大軍猛攻宛城內城,數攻不下,朱儁見此又登土山觀之,見黃巾軍行止之間都帶著一股絕望之意,明白是黃巾軍沒有退路了才無法攻破,隨後朱儁解開包圍。
就如前言,黃巾軍糧草不足自然也不願意固守,人嘛剛剛都是死路一條,突然有條生路自然一頭就栽了進去,韓忠統帥黃巾軍衝出包圍,出城作戰!
朱儁當然早有埋伏,韓忠果不其然大敗向北而逃,朱儁領曹操、孫堅一路追擊數十裏,斬首萬及,韓忠見此情形請降,朱儁這次接受了,不過秦頡與韓忠素來有仇,秦頡自作主張斬殺韓忠,韓忠被殺引得黃巾軍不安,畢竟皇甫嵩兩次京觀太嚇人了。
隨後周圍所有的黃巾聚攏再次擁兵十萬,駐守宛中城,以孫夏為帥!朱儁見此自然又率軍猛攻,猛攻半月,宛中城本是小城,黃巾軍自然抵擋不住,孫夏敗走,朱儁領漢騎追擊,追擊至西鄂精山一帶,朱儁再次大破孫夏!
此戰朱儁斬首過萬,孫夏被殺,朱儁此次不受降殺戮四方殺得血流成河,宛城一帶黃巾軍徹底解散,朱儁平定宛城一帶,隨後朱儁領大軍四處蕩平周圍小股黃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