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幾天莉莉安娜沒有再去管福蘭特的魔法陣補習課進度如何,很多乍一聽很小、但細想起來就牽扯很廣的事情,占據了她的大部分時間。
出於維持王國上下穩定的考慮,“魔神宣告了準確的末世倒計時”這件事,沒有被大規模傳播開來。
在這個時代,除開莉莉安娜的瞬移魔法和蘭斯洛特家族的“風聲”這種超常規的手段外,絕大部分的人還在使用口耳相傳和書信傳遞消息,王國某些偏僻角落至今都對末世的到來一無所知。
消息傳遞的緩慢有壞處就有好處,比如莉莉安娜之前一直很擔心各地的物價會因為人們陷入恐慌而飆升,其他東西都還好,糧價不穩定就容易出事,而這件事至少目前看來沒有發生。
南方糧食價格有明顯上漲,是因為之前過於強烈的風暴上岸影響了商路,隨著蘭斯洛特家族夏巡結束、沿海漁村恢複了出海,海魚海帶之類的海產品價格一下子就迴落了。
但有一件事莉莉安娜是預見到了的。她認為人們對末世的恐慌會讓他們不惜放棄長久生活的地方,向看起來更安全、更可能得到保護的地方湧去——生活在小村莊的人湧向小鎮,小鎮的人又向更繁華的城鎮跑……以此類推。
但首都是個例外,這是因為首都不久前郊外遭遇了天空破洞的攻擊,有的人拚命想往首都裏麵跑、覺得皇室周圍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也有人恨不得也能瞬移離開、生怕之後某個晚上又有遮天蔽日的怪物從自己頭頂上掉下來。
在這樣的一來一去後,首都的人口基本是保持著平衡的,甚至有所減少,四周也因為皇家騎士團的威懾力維持著安定,沒有出現大的動蕩。
但王國的其他地方就開始出問題,以拉夫尼維特為例,在斯汀森子爵按照莉莉安娜的要求開始進行詳細的戶籍登記後,立刻就發現,他領地附近的村莊留存人口不足他預想的三分之二,而且離開的都是青壯年和他們的孩子。
這類人群的離開帶來的最直觀的問題就是,馬上秋天要來了,但是不少糧食卻荒在地裏沒有人管。
如果放任這種事情發生,那麽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會非常簡單:皇室還是要求和往年一樣的稅,旁邊的大家族還是照收著不菲的保護費,小領地的領主隻能一邊去搜刮領地裏還剩下的人,然後去想盡辦法賄賂朝他伸手的人,如此下欺上瞞,虛假的賬本攤開在皇宮的桌上歌舞升平,但歉收的糧食卻無論如何也沒辦法靠著一張張嘴長出來。
很無聊的事情,對吧,說來說去就是鍋裏的那一口米。
莉莉安娜有時候也覺得如今的生活和她以前對權力的幻想不太一樣,從前是個無憂無慮的學生時每天必須要想一想的事情就是自己下一頓飯要吃什麽,而現在成為一個掌權者,擺在她麵前最重要的事情,仍然是全國上下吃飯的問題。
能用騎士團的力量去威懾村莊的平民們不要四處跑、老老實實地在田裏耕種嗎?都不用去討論公平不公平、人道不人道的問題,因為這是現階段做不到的事情。
而原因也十分簡單,人不夠。
除了四個大家族的騎士團還比較成規模之外,其他貴族領地上的騎士團在功能上可能更接近儀仗隊。
這些現有的騎士,加上所有已經退休的老人和剛加入的預備役,刨除不能動的邊境騎士團,各個家族總要留下一部分維持自己領地的統治,剩下全部交給莉莉安娜支配,人數依然非常非常有限。
因此,莉莉安娜不準備派人去把離開村莊的平民抓迴去。
她認為人心不定四處流離,大量田地被荒廢,是因為陷入恐慌、想尋求保護。而暴力的鎮壓隻是一時的,治標不治本,解決這件事的方式隻能是讓平民們確信他們不會被放棄、讓他們有安全感。
隻是,給人帶來安全感的魔法陣還在研究之中,日漸荒廢的糧田卻無法長久地等待一個還不確定的結果。
在幾經商討後,最終公主府邸給出的應對方案也可以說是簡單粗暴:平民因為害怕不種田了,那就讓魔法師去種,土木水風,都別閑著,都去下地!發揮元素魔法的能動性和高效性,人造出一個風調雨順豐收季來!
除了早早就被嚴密關注的米裏德之外,全國另外劃出了三十五個大小不一的重點耕種區和出海區,交由元素魔法師直接代替平民人力,這三十五個區域加上米裏德的所有糧食,在按照一定比例留給被征地的地區後,其餘全部交由首都,統一調配。
而保秋收這種事,不是非得精挑細選出的騎士才能做,普通魔法師就綽綽有餘。
首都學院在莉莉安娜的敦促下迅速改變了辦學方針,放棄了之前身為王國貴族青年男女“相親平台”的功能,所有花裏胡哨的課程都停止了,魔塔開始真正著眼於提高所有青年的元素控製能力。
同時,首都學院不再設置嚴格的貴族血統門檻,貴族之後也好,在貴族手下做事的家臣之後也好,隻要有元素感應能力就可以登記報名,這些人就是這幾百天裏後勤保障的主力軍。
因為無法預期發出倡議後的響應情況,莉莉安娜讓克勞爾簡單收拾了一下之前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的蘭斯洛特別苑,如果來的人很多,就分出一部分在那裏做分校。
有的人從公主府邸發出的倡議中看到了出人頭地的機會,所以熱烈響應加入其中,也有的人從“需要按公主的要求做一些事”的條件中感覺到了危險,連夜寫信給了家裏,來迴信都等不及就坐馬車走了。
但蘭斯洛特別苑如今其實也已經投入了使用,它成為了麵向平民的工匠學校。
雖然“雷池”能否成為推廣使用的魔法陣係統的電源還是個未知數,但等到魔法陣的研究有結果後才去招製作裝置的工匠就太晚了。
皇家工匠坊如今全員配合魔法陣的研究,因此培養平民的任務交給了賽爾斯的那一批魔法輔助裝置研究者,莉莉安娜要求他們緊急培養一批能夠配合金元素魔法師鍛造、維護、檢修、更換魔礦石的平民工匠。
而這批來自賽爾斯的工匠,他們雖然在手工技藝上落後皇家工匠坊一大截,卻在莉莉安娜的教導下和一段時間的實踐後,完全理解並認同了“標準化”工藝的好處。
在他們的指導下,即使毫無基礎,一個字都不認識,平民也能很快憑借經驗掌握鍛造單個零件的技術。金元素魔法師則可以瞬間完成大量不同零件的組裝,大大地節省魔法師精雕細琢的時間,一個流水生產線已經初具雛形,隻等皇家工匠坊給出最後敲定的圖紙。
和麵向貴族的“跟隨公主,以後一家升官加爵”的口號不同,平民口耳相傳的是“白天做事,晚上全家都能吃上好飯”。
莉莉安娜大刀闊斧地砍掉皇室所有在她看來沒有意義的開支,節約下來的錢沒往自己口袋裏裝,毫不吝嗇地砸給了所有實際做事的人。麵向平民的布告欄就像雨後春筍一樣在首都四周生長,上麵貼著各種時長的幫工需求,做完就結賬,一天都不拖遝。
但她不可能每天親自把平民的工錢發到每個人的手上。隻要有交接,就有滋生貪墨、做假賬的可能,首都可不止一個布朗子爵這樣家裏每年冬天都著火的大臣。
而莉莉安娜的應對辦法就是殺雞儆猴,她知道這個地方一定會出問題,在風聲的輔助下很快就抓出了兩個典型,毫不留情地把他們的腦袋砍下來,一個腦袋掛在皇宮的議政廳外麵讓大臣們看,一個腦袋懸在了首都的城牆上給過往的平民看。
動了不少人的利益,自然就會引來非議。這些人不敢向莉莉安娜直接發難,隻能從別處想辦法,比如投入伊樂·科肯納馬車裏的那張紙條,既是一種威脅,也是一種挑撥。
而通過風聲,莉莉安娜還得知了一件挺滑稽的事情。
有些貴族和大臣已經開始覺得,莉莉安娜是比夏爾洛還要過分的存在,為此,他們想要通過一些手段“撥亂反正”,而這中想法與皇室以皇太後為首的一些人不謀而合。
他們提出了一個說法:艾麗薇特公主是魔神的信使,她很可能就是魔神用來盛放災厄的容器,所謂的末世,就是那些災厄從公主的身體裏鑽出來,然後整個世界就毀滅了,所以公主根本不值得信任,如果公主真的想要拯救四方眾生,請公主自裁,然後危機就解決了。
“這話說得,”莉莉安娜當時聽完後翻了個白眼,“我都是裝災厄的瓶子了,那不得更小心翼翼地把我供起來、別讓我碎了?還自裁,萬一我死了之後那些東西提前跑出來怎麽辦呢?”
總之這種雜音最後並沒有形成多大的聲浪,據說有人想舉行集會,但因為害怕被風聲發現傳遞到公主耳朵裏,最後誰都沒有去。
但說實話,這些人的猜測,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
在莉莉安娜第二次使用魔法,也就是十七歲生日的那一天,克裏斯托夫目擊到她的身邊出現了神秘的黑色物質,並感覺到風元素在碰觸到那些黑色物質的瞬間就會消失。
薩沃伊女士留給女兒的遺物最後也變成了那種物質,並且鑽進了莉莉安娜的指尖,所以莉莉安娜還是很懷疑那些黑色物質就在她的身體裏,隻是她還沒有找到把它們召喚出來的條件而已。
而那些東西,也許就對應著魔神的“毀滅”魔法,甚至可能和蘭斯洛特家族家主的失蹤謎團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是屬於莉莉安娜自己的命題,她隻能自己想辦法去探索。
迴到當時當刻,莉莉安娜知道,如今王國上下能按照她的預想這樣有些磕絆、但大體還算順利地進行下去,不是因為她有多麽優秀的能力或者人格魅力,其實還是因為“末世即將到來”這個極為特殊的情況。
是想要繼續在這個世界生活下去的願望,讓一大部分人願意放棄眼前的利益暫時團結起來;然後又有一部分人看到了大勢所趨選擇了順勢而為,而最後那一部分頑固分子沒有成為中流砥柱的實力,就這樣被滾滾而來的洪流所淹沒了。
“我想想還漏了什麽事,哦去和夏爾洛說一聲,他沒有按照約定去聽魔法陣的課,所以我要收迴金片上的一道刻痕——早知道之前和他約定一個如果說話不算話要有懲罰。”好不容易處理完了書桌上堆著的東西,莉莉安娜交代身邊的人,“其他的我暫時想不到了,還是說我忘了什麽,提醒我一下。”
“沒有嗎,看來我今天記性不錯。”莉莉安娜伸了個懶腰,她聽到了脖子後麵“哢嚓哢嚓”的聲音,有瑞拉隨時能治這些小毛病真好啊,不然她這身板估計已經躺了好幾迴。
“殿下,”莉莉安娜正在沉思,突然聽門外有人說道,“首都學院派人來請殿下!山頂都布置妥當,蘭斯洛特公爵大人要開始編織雷元素魔法陣了!”
“太好了!”她立刻從剛剛的那一份心緒波動中掙脫開來,“我馬上就瞬移去。”
出於維持王國上下穩定的考慮,“魔神宣告了準確的末世倒計時”這件事,沒有被大規模傳播開來。
在這個時代,除開莉莉安娜的瞬移魔法和蘭斯洛特家族的“風聲”這種超常規的手段外,絕大部分的人還在使用口耳相傳和書信傳遞消息,王國某些偏僻角落至今都對末世的到來一無所知。
消息傳遞的緩慢有壞處就有好處,比如莉莉安娜之前一直很擔心各地的物價會因為人們陷入恐慌而飆升,其他東西都還好,糧價不穩定就容易出事,而這件事至少目前看來沒有發生。
南方糧食價格有明顯上漲,是因為之前過於強烈的風暴上岸影響了商路,隨著蘭斯洛特家族夏巡結束、沿海漁村恢複了出海,海魚海帶之類的海產品價格一下子就迴落了。
但有一件事莉莉安娜是預見到了的。她認為人們對末世的恐慌會讓他們不惜放棄長久生活的地方,向看起來更安全、更可能得到保護的地方湧去——生活在小村莊的人湧向小鎮,小鎮的人又向更繁華的城鎮跑……以此類推。
但首都是個例外,這是因為首都不久前郊外遭遇了天空破洞的攻擊,有的人拚命想往首都裏麵跑、覺得皇室周圍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也有人恨不得也能瞬移離開、生怕之後某個晚上又有遮天蔽日的怪物從自己頭頂上掉下來。
在這樣的一來一去後,首都的人口基本是保持著平衡的,甚至有所減少,四周也因為皇家騎士團的威懾力維持著安定,沒有出現大的動蕩。
但王國的其他地方就開始出問題,以拉夫尼維特為例,在斯汀森子爵按照莉莉安娜的要求開始進行詳細的戶籍登記後,立刻就發現,他領地附近的村莊留存人口不足他預想的三分之二,而且離開的都是青壯年和他們的孩子。
這類人群的離開帶來的最直觀的問題就是,馬上秋天要來了,但是不少糧食卻荒在地裏沒有人管。
如果放任這種事情發生,那麽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會非常簡單:皇室還是要求和往年一樣的稅,旁邊的大家族還是照收著不菲的保護費,小領地的領主隻能一邊去搜刮領地裏還剩下的人,然後去想盡辦法賄賂朝他伸手的人,如此下欺上瞞,虛假的賬本攤開在皇宮的桌上歌舞升平,但歉收的糧食卻無論如何也沒辦法靠著一張張嘴長出來。
很無聊的事情,對吧,說來說去就是鍋裏的那一口米。
莉莉安娜有時候也覺得如今的生活和她以前對權力的幻想不太一樣,從前是個無憂無慮的學生時每天必須要想一想的事情就是自己下一頓飯要吃什麽,而現在成為一個掌權者,擺在她麵前最重要的事情,仍然是全國上下吃飯的問題。
能用騎士團的力量去威懾村莊的平民們不要四處跑、老老實實地在田裏耕種嗎?都不用去討論公平不公平、人道不人道的問題,因為這是現階段做不到的事情。
而原因也十分簡單,人不夠。
除了四個大家族的騎士團還比較成規模之外,其他貴族領地上的騎士團在功能上可能更接近儀仗隊。
這些現有的騎士,加上所有已經退休的老人和剛加入的預備役,刨除不能動的邊境騎士團,各個家族總要留下一部分維持自己領地的統治,剩下全部交給莉莉安娜支配,人數依然非常非常有限。
因此,莉莉安娜不準備派人去把離開村莊的平民抓迴去。
她認為人心不定四處流離,大量田地被荒廢,是因為陷入恐慌、想尋求保護。而暴力的鎮壓隻是一時的,治標不治本,解決這件事的方式隻能是讓平民們確信他們不會被放棄、讓他們有安全感。
隻是,給人帶來安全感的魔法陣還在研究之中,日漸荒廢的糧田卻無法長久地等待一個還不確定的結果。
在幾經商討後,最終公主府邸給出的應對方案也可以說是簡單粗暴:平民因為害怕不種田了,那就讓魔法師去種,土木水風,都別閑著,都去下地!發揮元素魔法的能動性和高效性,人造出一個風調雨順豐收季來!
除了早早就被嚴密關注的米裏德之外,全國另外劃出了三十五個大小不一的重點耕種區和出海區,交由元素魔法師直接代替平民人力,這三十五個區域加上米裏德的所有糧食,在按照一定比例留給被征地的地區後,其餘全部交由首都,統一調配。
而保秋收這種事,不是非得精挑細選出的騎士才能做,普通魔法師就綽綽有餘。
首都學院在莉莉安娜的敦促下迅速改變了辦學方針,放棄了之前身為王國貴族青年男女“相親平台”的功能,所有花裏胡哨的課程都停止了,魔塔開始真正著眼於提高所有青年的元素控製能力。
同時,首都學院不再設置嚴格的貴族血統門檻,貴族之後也好,在貴族手下做事的家臣之後也好,隻要有元素感應能力就可以登記報名,這些人就是這幾百天裏後勤保障的主力軍。
因為無法預期發出倡議後的響應情況,莉莉安娜讓克勞爾簡單收拾了一下之前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的蘭斯洛特別苑,如果來的人很多,就分出一部分在那裏做分校。
有的人從公主府邸發出的倡議中看到了出人頭地的機會,所以熱烈響應加入其中,也有的人從“需要按公主的要求做一些事”的條件中感覺到了危險,連夜寫信給了家裏,來迴信都等不及就坐馬車走了。
但蘭斯洛特別苑如今其實也已經投入了使用,它成為了麵向平民的工匠學校。
雖然“雷池”能否成為推廣使用的魔法陣係統的電源還是個未知數,但等到魔法陣的研究有結果後才去招製作裝置的工匠就太晚了。
皇家工匠坊如今全員配合魔法陣的研究,因此培養平民的任務交給了賽爾斯的那一批魔法輔助裝置研究者,莉莉安娜要求他們緊急培養一批能夠配合金元素魔法師鍛造、維護、檢修、更換魔礦石的平民工匠。
而這批來自賽爾斯的工匠,他們雖然在手工技藝上落後皇家工匠坊一大截,卻在莉莉安娜的教導下和一段時間的實踐後,完全理解並認同了“標準化”工藝的好處。
在他們的指導下,即使毫無基礎,一個字都不認識,平民也能很快憑借經驗掌握鍛造單個零件的技術。金元素魔法師則可以瞬間完成大量不同零件的組裝,大大地節省魔法師精雕細琢的時間,一個流水生產線已經初具雛形,隻等皇家工匠坊給出最後敲定的圖紙。
和麵向貴族的“跟隨公主,以後一家升官加爵”的口號不同,平民口耳相傳的是“白天做事,晚上全家都能吃上好飯”。
莉莉安娜大刀闊斧地砍掉皇室所有在她看來沒有意義的開支,節約下來的錢沒往自己口袋裏裝,毫不吝嗇地砸給了所有實際做事的人。麵向平民的布告欄就像雨後春筍一樣在首都四周生長,上麵貼著各種時長的幫工需求,做完就結賬,一天都不拖遝。
但她不可能每天親自把平民的工錢發到每個人的手上。隻要有交接,就有滋生貪墨、做假賬的可能,首都可不止一個布朗子爵這樣家裏每年冬天都著火的大臣。
而莉莉安娜的應對辦法就是殺雞儆猴,她知道這個地方一定會出問題,在風聲的輔助下很快就抓出了兩個典型,毫不留情地把他們的腦袋砍下來,一個腦袋掛在皇宮的議政廳外麵讓大臣們看,一個腦袋懸在了首都的城牆上給過往的平民看。
動了不少人的利益,自然就會引來非議。這些人不敢向莉莉安娜直接發難,隻能從別處想辦法,比如投入伊樂·科肯納馬車裏的那張紙條,既是一種威脅,也是一種挑撥。
而通過風聲,莉莉安娜還得知了一件挺滑稽的事情。
有些貴族和大臣已經開始覺得,莉莉安娜是比夏爾洛還要過分的存在,為此,他們想要通過一些手段“撥亂反正”,而這中想法與皇室以皇太後為首的一些人不謀而合。
他們提出了一個說法:艾麗薇特公主是魔神的信使,她很可能就是魔神用來盛放災厄的容器,所謂的末世,就是那些災厄從公主的身體裏鑽出來,然後整個世界就毀滅了,所以公主根本不值得信任,如果公主真的想要拯救四方眾生,請公主自裁,然後危機就解決了。
“這話說得,”莉莉安娜當時聽完後翻了個白眼,“我都是裝災厄的瓶子了,那不得更小心翼翼地把我供起來、別讓我碎了?還自裁,萬一我死了之後那些東西提前跑出來怎麽辦呢?”
總之這種雜音最後並沒有形成多大的聲浪,據說有人想舉行集會,但因為害怕被風聲發現傳遞到公主耳朵裏,最後誰都沒有去。
但說實話,這些人的猜測,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
在莉莉安娜第二次使用魔法,也就是十七歲生日的那一天,克裏斯托夫目擊到她的身邊出現了神秘的黑色物質,並感覺到風元素在碰觸到那些黑色物質的瞬間就會消失。
薩沃伊女士留給女兒的遺物最後也變成了那種物質,並且鑽進了莉莉安娜的指尖,所以莉莉安娜還是很懷疑那些黑色物質就在她的身體裏,隻是她還沒有找到把它們召喚出來的條件而已。
而那些東西,也許就對應著魔神的“毀滅”魔法,甚至可能和蘭斯洛特家族家主的失蹤謎團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是屬於莉莉安娜自己的命題,她隻能自己想辦法去探索。
迴到當時當刻,莉莉安娜知道,如今王國上下能按照她的預想這樣有些磕絆、但大體還算順利地進行下去,不是因為她有多麽優秀的能力或者人格魅力,其實還是因為“末世即將到來”這個極為特殊的情況。
是想要繼續在這個世界生活下去的願望,讓一大部分人願意放棄眼前的利益暫時團結起來;然後又有一部分人看到了大勢所趨選擇了順勢而為,而最後那一部分頑固分子沒有成為中流砥柱的實力,就這樣被滾滾而來的洪流所淹沒了。
“我想想還漏了什麽事,哦去和夏爾洛說一聲,他沒有按照約定去聽魔法陣的課,所以我要收迴金片上的一道刻痕——早知道之前和他約定一個如果說話不算話要有懲罰。”好不容易處理完了書桌上堆著的東西,莉莉安娜交代身邊的人,“其他的我暫時想不到了,還是說我忘了什麽,提醒我一下。”
“沒有嗎,看來我今天記性不錯。”莉莉安娜伸了個懶腰,她聽到了脖子後麵“哢嚓哢嚓”的聲音,有瑞拉隨時能治這些小毛病真好啊,不然她這身板估計已經躺了好幾迴。
“殿下,”莉莉安娜正在沉思,突然聽門外有人說道,“首都學院派人來請殿下!山頂都布置妥當,蘭斯洛特公爵大人要開始編織雷元素魔法陣了!”
“太好了!”她立刻從剛剛的那一份心緒波動中掙脫開來,“我馬上就瞬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