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孩子的監督委員會
流浪地球3:危難重重 作者:大胡子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聯合政府各國代表有一個不得不觸及的問題,也是不得不討論的問題,那就是在此種危機長期存在和蔓延之下的人類的延續問題,也就是人類的繁衍問題,重點是孩子的生育問題。流浪病毒的治愈目前來看是無望的,他們多數人已經拋棄了樂觀這個精神上的毒品,開始細致地考慮問題。
如果要徹底消除流浪病毒對全人類的影響,那可能得是半個世紀之後,如果單單談到治愈或者醫療科學的進步,可能也需要十年的技術基礎沉澱,這短短的十年就足夠壓死人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完整的係統的報告說明流浪病毒對孩子生育所造成的影響。當這個問題被郝曉曦提出來之後,各代表隻覺得背後發麻,像是被無數細小的單細胞的鞭毛抽過一樣,仿佛有什麽東西扭動著進入身體裏麵了。就算在自然條件下降低流浪病毒對人體的影響也是在多年之後了,除非相關的技術得到飛躍式的突破,或者是得到關鍵的研究成果。可目前什麽都沒有。
煩躁的夢在各國代表的睡眠中掙紮,它們想要破腦而出變為現實。尤其是染病的年齡大一些的代表們,他們的夢是更加快速和簡短的,充滿了混亂,就像是粉碎機裏麵充滿了各樣的碎屑並且不斷運轉著發出強烈的噪聲,伴隨著無窮無盡的噪聲,他們無法醒來,隻能一直在這樣扭曲的夢境黑洞中旋轉下去,快速變換的夢境場景將他們的大腦切割,也像是在一晚上就能把一生的夢都做完。據醒來的人迴憶,那感覺像是頭骨正在被夢的形狀改造成一個膨脹的河豚,帶著一條條尖利的長矛戳破頭皮,十分痛苦。
這種夢源於過去,卻指向未來。
地,不能沒有人,起碼要有能戰鬥的人,進入流浪病毒危機以來,對於國家安全方麵的考慮就多了起來,但是會議卻越開越少了。你有殘餘的軍事戰鬥力,但是我沒有足夠的軍事戰鬥力,我的人被流浪病毒擊垮,而你還有很多有生力量,而你已經不再掌控局麵,請問,你的後來人會怎麽辦?這是夢的基礎,這是政治思想底色的體現。自聯合政府第一例病例出現之後,中小國家的代表透過顯示屏看別國代表的時候,總覺得隔著大半個地球,在這大半個地球當中還有若幹個模糊不清的戰略性進攻武器的阻擋。
夢醒了,什麽都忘了,但靈敏的政治觸角卻感覺到了異變已經發生。
這次的巨大危機不再來自外部,而是直接作用於人類內部了。以前的各類危機都滲透到了人類內部,這次就不一樣了。
你清醒嗎?
在這樣的僵局之中,國家健康人口反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話語權體現和要求籌碼,孩童派國家在這方麵是略優於智能派國家的,他們最大的憂慮就是智能派國家對智能機器人的利用是如何進行的,孩童派國家提出成立一個針對智能派國家人工智能行為的監督委員會,由孩童派國家代表和智能派國家代表共同擔任委員會委員,對智能派國家人工智能機器人的行為和指令程序進行監督。
在這個要求被提出之後,沒有得到迴答,也沒有展開討論。首先,智能派國家也對孩童派國家提出了同樣的要求,要對孩童派國家孩子的行為進行監督和監管,對特殊時期出台的法案和政策進行國際性的監管和評估,而且是要由更多的智能派國家派遣員組成這個委員會。你們的孩子將來掌握地下城甚至是國家的重要機構之時,他們的行為受不受聯合政府的製約?相應的國際法還能不能生效?他們懂這些嗎?十多歲的孩子,他們做得不都是些天真的事情嗎?
最後商量來商量去,這個問題又迴到了孩子和人工智能的優勢對比之上,什麽也沒有討論出來,拿不出方案。
智能派和孩童派之間的界限更加明顯了,像是被磁極吸到了南北兩側,有效的交流逐漸減少,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孩童派國家認為難道要讓智能派國家那些已經病入膏肓的高官學者們當監督委員會的委員嗎?還是讓幾個電腦主機坐在圓桌之前,商量著如何對孩童派國家孩子的行為進行更高一層的監督?反之,智能派國家認為難道要讓一群什麽都不懂的孩子來當委員嗎?
冷靜下來後,在孩子這一點上倒是對雙方有所啟發,這個委員會好像確實可以由一群孩子組建起來,例如一個國家出一到兩個孩子,人數不用多,但是他們幾乎沒有實權,說穿了隻是一個相互探聽情報,相互打聽信息的組織而已。尤其一點,孩子的眼睛與直覺是極其雪亮的,雖然什麽都不懂的年紀,但是富有他們這些個老古董的人沒有的想象力,說不定對方一個特別細小的不起眼的行為就能看出背後的具體的戰略目的呢?再說,那可都是孩子,嘴上有時候沒有把門的,肯定會無意中漏出什麽信息,什麽都行!現在的國際環境就是如此,每一個國家都變得像紙一樣脆弱了,大國也不過是多了幾張同樣的紙而已,失去核威脅之後,隻要誰能擁有堅固一些的長矛,刺破對方不是問題。
那麽現在該這麽做嗎?要這麽做嗎?他們都在想著這個問題。
好像不應該,現在更應該的是解決流浪病毒本身和流浪病毒造成了巨大麻煩,可是現在正是危急存亡之時,人類這個整體已經顧不上了,還是要保證本國的有生力量才行,逼不得已之時,末日應對計劃還是要繼續進行。雖然大家表麵上都不說,但這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最大的問題還是其他國家的末日應對計劃是否會威脅本國的末日應對計劃。
猜忌在各代表的夢中埋下,而且通過病毒放大了它。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這種能力了,世界經濟大衰退,地球環境大災變,這個問題針對的核心,是剛剛出生的孩子,如果隨著全人類病情的不斷嚴重,如果沒有孩子出生的話,那麽13年後,這些個曾經最年輕的孩子,也會在14歲的時候染上病毒。
對,應該的!
這沒什麽不應該,先做起來吧,這本身就是國際環境波濤中的一浪,那七年短暫的空前的和平和團結真的能讓這海麵平靜下來嗎?隻不過是無浪而已。
當然,很多國家並不是這麽考慮的,但是大方向是基本一致的。
後麵幾次的視頻會議,聯合政府很快就定了這個方案,這近乎奇跡,會議主席讓各國盡快推薦孩子的人選。同時,對於人類延續的問題,即孩子的生育問題,還是要慎重對待,要求各國盡快起草方案。
如此一來,對於孩童派國家,落在孩子肩上的壓力就更大了,他們不僅要保證自身的學習狀態,有著要恢複地下城的社會運作的任務和使命,還要進行社會生產和崗位工作,在教育小弟弟小妹妹的同時,可能還要麵臨著結婚生子,這看上去像是一個時代的玩笑,一個沉重的玩笑。
這對崔旺和譚月這小兩口倒算是件好事了,他們本來能拿到的配給物資越來越少了,卻突然多了起來,這是國家的意思:保證健康夫妻的生活環境的潔淨和安全,成了頭等大事之一。這對其他人不公平,在可用網絡上出現過一陣子的喧鬧之後,也再無言了。
“挺好。”譚月說。他們兩個總是在長時間的沉默之後蹦出幾句話。
“有些傳言,說孩子要結婚,然後生孩子,保證人口,這是最壞結果的選擇。”
“你覺得呢?”
這個問題似乎不好,日光燈管跟著閃了閃,熄滅了,房間少了一處光源,仿佛房頂塌了一角。兩口子的神經在這段日子裏敏感了很多,任何日常用品的缺少和損壞,都會讓他們感到緊張。日光燈管提供了必要的紫外線來源。崔旺整活了半天,燈管最後還是亮不起來了。
“家裏有備用的嗎?”崔旺還在檢查著接口,希望發現一些可修複的蛛絲馬跡。
譚月打開櫃子找了找,床下找了找,她知道不可能放在其他的地方,她還是都檢查了一遍,最後看著丈夫詢問的眼神,搖了搖頭。
“或許是接觸不良,放一段時間就好了,以前有過幾次不都這樣嘛。”
崔旺習慣性地拍了拍手上的灰塵,“但願吧,下一次給送東西估計在十天之後了,不過咱們家有鬧鬧,估計會有一點點照顧吧。”
他知道日光燈管該壞了,放一段時間也好不了,這次是徹底壞了,之前幾次像是迴光返照,跟教室裏的燈管一樣有時候壞有時候好,那是一個資源緊張的時代,雖然沒有現在緊張,那時候報一個燈管的更換都要報到學校的後勤處。
兩人對對方的變化都很敏感,對家中的變化也是一樣的,缺少一樣東西,就意味未來或者未來的幾天會很艱難,對於養育孩子來說,他們是沒有經驗的,長輩們也不在身邊,有時候真是手忙腳亂,好在鬧鬧大多數時間都是安安靜靜的。被困的日子對人的意誌是一個艱難的考驗,就這樣一個小小的家,不知讓多少人崩潰,就像是在不大點的空間中燒煤爐一樣,說不準什麽時候就會被爐膛中蹦出的燒紅的煤塊燙到,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急,不然會引火上身。現在的生活就是如此,小心翼翼,什麽動作都是輕輕的慢慢的,但這也同樣是對心理和精神的折磨。
日光燈管壞了,幾天不接受紫外線照射,不僅身體會產生一些不適,家中也會滋生一些細菌,尤其對孩子不好,想想緊要幾根備用的日光燈管,應該會很快的。崔旺這麽跟妻子說了。
譚月拿著日光燈管琢磨著,“我看行,估計各類需求很多的,那些孩子也要統計的,最近聽到罵人的挺多。”
“孩子?還是大人?”崔旺問。
“都有。”
“哦,這倒正常了,我害怕孩子們不發火呢,那就憋壞了,說咱們輕鬆吧,也折磨,說咱們折磨吧,其實又挺輕鬆,想想那些孩子,要搞什麽跨專業的、跨年齡的、跨時代的一些知識和技能,他們不得不在緊張的時間裏學會必要的本事和知識,現在更難了……我剛才不是問你怎麽看嗎?”
譚月放下燈管,又試了試,閃了幾下,沒動靜了。
“看不了,看不了……我四十多才生的鬧鬧,你要說十四……唉……希望不要那樣吧,那太糟糕了……哎?那不是我問你的嗎?”
時間來到危機爆發的第43天,韓朵朵他們已經逐漸習慣了跑上跑下的工作。鄧老師被停職,尹婧的功勞不小。鄧老師是在被尹婧發現後的第三天感染了病毒,主要原因是鄧老師的隔離服破損,麵罩內部有微小的裂痕,即便他已經萬分警惕了。
嚴吿看到鄧老師在操場上帶班的時候倒下了,麵罩上都是血,她知道自己的計劃成功了,不需要那兩貨搞的那麽麻煩。尹婧的報告交上去,時間過了很長,然後鄧老師才被隔離查辦的,對他的調查非常嚴格,但是人已經處於感染前期,有用的信息問不出來,倒不是因為刻意隱瞞,調查組決定放棄調查審問,以安全為重。
一個星期後,嚴吿被叫到了校長室。校長室裏有兩個人,其中一個不認識,他顯然不是校長,以前也從來沒有見過。尹婧老師在辦公桌前麵站著,看樣子是和這個坐在校長位子上的人匯報了一些什麽。
“嚴吿同學?”
“是我。”
嚴吿不知道怎麽迴事,覺得可能是對鄧老師隔離服做手腳被發現了,她已經做好了準備,她堅信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她不會認錯的,如果這次來是讓她認錯的話。她把目光投向老師,發現尹老師的表情好像很輕鬆,雖然看不見表情,但應該在微笑。
“我現在是你們學校的代理校長,我姓吳,趁我還站著,我長話短說,因為你們尹老師的極力推薦,本校決定讓你參加聯合政府特別監督委員會委員的學習培訓會,學習時間緊迫,具體的內容我這裏不清楚,全國肯定有很多的孩子會報名參加,應該會離開家很遠,如果被選上,會離家更遠,可能會長時間在北極生活。”
如果要徹底消除流浪病毒對全人類的影響,那可能得是半個世紀之後,如果單單談到治愈或者醫療科學的進步,可能也需要十年的技術基礎沉澱,這短短的十年就足夠壓死人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完整的係統的報告說明流浪病毒對孩子生育所造成的影響。當這個問題被郝曉曦提出來之後,各代表隻覺得背後發麻,像是被無數細小的單細胞的鞭毛抽過一樣,仿佛有什麽東西扭動著進入身體裏麵了。就算在自然條件下降低流浪病毒對人體的影響也是在多年之後了,除非相關的技術得到飛躍式的突破,或者是得到關鍵的研究成果。可目前什麽都沒有。
煩躁的夢在各國代表的睡眠中掙紮,它們想要破腦而出變為現實。尤其是染病的年齡大一些的代表們,他們的夢是更加快速和簡短的,充滿了混亂,就像是粉碎機裏麵充滿了各樣的碎屑並且不斷運轉著發出強烈的噪聲,伴隨著無窮無盡的噪聲,他們無法醒來,隻能一直在這樣扭曲的夢境黑洞中旋轉下去,快速變換的夢境場景將他們的大腦切割,也像是在一晚上就能把一生的夢都做完。據醒來的人迴憶,那感覺像是頭骨正在被夢的形狀改造成一個膨脹的河豚,帶著一條條尖利的長矛戳破頭皮,十分痛苦。
這種夢源於過去,卻指向未來。
地,不能沒有人,起碼要有能戰鬥的人,進入流浪病毒危機以來,對於國家安全方麵的考慮就多了起來,但是會議卻越開越少了。你有殘餘的軍事戰鬥力,但是我沒有足夠的軍事戰鬥力,我的人被流浪病毒擊垮,而你還有很多有生力量,而你已經不再掌控局麵,請問,你的後來人會怎麽辦?這是夢的基礎,這是政治思想底色的體現。自聯合政府第一例病例出現之後,中小國家的代表透過顯示屏看別國代表的時候,總覺得隔著大半個地球,在這大半個地球當中還有若幹個模糊不清的戰略性進攻武器的阻擋。
夢醒了,什麽都忘了,但靈敏的政治觸角卻感覺到了異變已經發生。
這次的巨大危機不再來自外部,而是直接作用於人類內部了。以前的各類危機都滲透到了人類內部,這次就不一樣了。
你清醒嗎?
在這樣的僵局之中,國家健康人口反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話語權體現和要求籌碼,孩童派國家在這方麵是略優於智能派國家的,他們最大的憂慮就是智能派國家對智能機器人的利用是如何進行的,孩童派國家提出成立一個針對智能派國家人工智能行為的監督委員會,由孩童派國家代表和智能派國家代表共同擔任委員會委員,對智能派國家人工智能機器人的行為和指令程序進行監督。
在這個要求被提出之後,沒有得到迴答,也沒有展開討論。首先,智能派國家也對孩童派國家提出了同樣的要求,要對孩童派國家孩子的行為進行監督和監管,對特殊時期出台的法案和政策進行國際性的監管和評估,而且是要由更多的智能派國家派遣員組成這個委員會。你們的孩子將來掌握地下城甚至是國家的重要機構之時,他們的行為受不受聯合政府的製約?相應的國際法還能不能生效?他們懂這些嗎?十多歲的孩子,他們做得不都是些天真的事情嗎?
最後商量來商量去,這個問題又迴到了孩子和人工智能的優勢對比之上,什麽也沒有討論出來,拿不出方案。
智能派和孩童派之間的界限更加明顯了,像是被磁極吸到了南北兩側,有效的交流逐漸減少,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孩童派國家認為難道要讓智能派國家那些已經病入膏肓的高官學者們當監督委員會的委員嗎?還是讓幾個電腦主機坐在圓桌之前,商量著如何對孩童派國家孩子的行為進行更高一層的監督?反之,智能派國家認為難道要讓一群什麽都不懂的孩子來當委員嗎?
冷靜下來後,在孩子這一點上倒是對雙方有所啟發,這個委員會好像確實可以由一群孩子組建起來,例如一個國家出一到兩個孩子,人數不用多,但是他們幾乎沒有實權,說穿了隻是一個相互探聽情報,相互打聽信息的組織而已。尤其一點,孩子的眼睛與直覺是極其雪亮的,雖然什麽都不懂的年紀,但是富有他們這些個老古董的人沒有的想象力,說不定對方一個特別細小的不起眼的行為就能看出背後的具體的戰略目的呢?再說,那可都是孩子,嘴上有時候沒有把門的,肯定會無意中漏出什麽信息,什麽都行!現在的國際環境就是如此,每一個國家都變得像紙一樣脆弱了,大國也不過是多了幾張同樣的紙而已,失去核威脅之後,隻要誰能擁有堅固一些的長矛,刺破對方不是問題。
那麽現在該這麽做嗎?要這麽做嗎?他們都在想著這個問題。
好像不應該,現在更應該的是解決流浪病毒本身和流浪病毒造成了巨大麻煩,可是現在正是危急存亡之時,人類這個整體已經顧不上了,還是要保證本國的有生力量才行,逼不得已之時,末日應對計劃還是要繼續進行。雖然大家表麵上都不說,但這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最大的問題還是其他國家的末日應對計劃是否會威脅本國的末日應對計劃。
猜忌在各代表的夢中埋下,而且通過病毒放大了它。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這種能力了,世界經濟大衰退,地球環境大災變,這個問題針對的核心,是剛剛出生的孩子,如果隨著全人類病情的不斷嚴重,如果沒有孩子出生的話,那麽13年後,這些個曾經最年輕的孩子,也會在14歲的時候染上病毒。
對,應該的!
這沒什麽不應該,先做起來吧,這本身就是國際環境波濤中的一浪,那七年短暫的空前的和平和團結真的能讓這海麵平靜下來嗎?隻不過是無浪而已。
當然,很多國家並不是這麽考慮的,但是大方向是基本一致的。
後麵幾次的視頻會議,聯合政府很快就定了這個方案,這近乎奇跡,會議主席讓各國盡快推薦孩子的人選。同時,對於人類延續的問題,即孩子的生育問題,還是要慎重對待,要求各國盡快起草方案。
如此一來,對於孩童派國家,落在孩子肩上的壓力就更大了,他們不僅要保證自身的學習狀態,有著要恢複地下城的社會運作的任務和使命,還要進行社會生產和崗位工作,在教育小弟弟小妹妹的同時,可能還要麵臨著結婚生子,這看上去像是一個時代的玩笑,一個沉重的玩笑。
這對崔旺和譚月這小兩口倒算是件好事了,他們本來能拿到的配給物資越來越少了,卻突然多了起來,這是國家的意思:保證健康夫妻的生活環境的潔淨和安全,成了頭等大事之一。這對其他人不公平,在可用網絡上出現過一陣子的喧鬧之後,也再無言了。
“挺好。”譚月說。他們兩個總是在長時間的沉默之後蹦出幾句話。
“有些傳言,說孩子要結婚,然後生孩子,保證人口,這是最壞結果的選擇。”
“你覺得呢?”
這個問題似乎不好,日光燈管跟著閃了閃,熄滅了,房間少了一處光源,仿佛房頂塌了一角。兩口子的神經在這段日子裏敏感了很多,任何日常用品的缺少和損壞,都會讓他們感到緊張。日光燈管提供了必要的紫外線來源。崔旺整活了半天,燈管最後還是亮不起來了。
“家裏有備用的嗎?”崔旺還在檢查著接口,希望發現一些可修複的蛛絲馬跡。
譚月打開櫃子找了找,床下找了找,她知道不可能放在其他的地方,她還是都檢查了一遍,最後看著丈夫詢問的眼神,搖了搖頭。
“或許是接觸不良,放一段時間就好了,以前有過幾次不都這樣嘛。”
崔旺習慣性地拍了拍手上的灰塵,“但願吧,下一次給送東西估計在十天之後了,不過咱們家有鬧鬧,估計會有一點點照顧吧。”
他知道日光燈管該壞了,放一段時間也好不了,這次是徹底壞了,之前幾次像是迴光返照,跟教室裏的燈管一樣有時候壞有時候好,那是一個資源緊張的時代,雖然沒有現在緊張,那時候報一個燈管的更換都要報到學校的後勤處。
兩人對對方的變化都很敏感,對家中的變化也是一樣的,缺少一樣東西,就意味未來或者未來的幾天會很艱難,對於養育孩子來說,他們是沒有經驗的,長輩們也不在身邊,有時候真是手忙腳亂,好在鬧鬧大多數時間都是安安靜靜的。被困的日子對人的意誌是一個艱難的考驗,就這樣一個小小的家,不知讓多少人崩潰,就像是在不大點的空間中燒煤爐一樣,說不準什麽時候就會被爐膛中蹦出的燒紅的煤塊燙到,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急,不然會引火上身。現在的生活就是如此,小心翼翼,什麽動作都是輕輕的慢慢的,但這也同樣是對心理和精神的折磨。
日光燈管壞了,幾天不接受紫外線照射,不僅身體會產生一些不適,家中也會滋生一些細菌,尤其對孩子不好,想想緊要幾根備用的日光燈管,應該會很快的。崔旺這麽跟妻子說了。
譚月拿著日光燈管琢磨著,“我看行,估計各類需求很多的,那些孩子也要統計的,最近聽到罵人的挺多。”
“孩子?還是大人?”崔旺問。
“都有。”
“哦,這倒正常了,我害怕孩子們不發火呢,那就憋壞了,說咱們輕鬆吧,也折磨,說咱們折磨吧,其實又挺輕鬆,想想那些孩子,要搞什麽跨專業的、跨年齡的、跨時代的一些知識和技能,他們不得不在緊張的時間裏學會必要的本事和知識,現在更難了……我剛才不是問你怎麽看嗎?”
譚月放下燈管,又試了試,閃了幾下,沒動靜了。
“看不了,看不了……我四十多才生的鬧鬧,你要說十四……唉……希望不要那樣吧,那太糟糕了……哎?那不是我問你的嗎?”
時間來到危機爆發的第43天,韓朵朵他們已經逐漸習慣了跑上跑下的工作。鄧老師被停職,尹婧的功勞不小。鄧老師是在被尹婧發現後的第三天感染了病毒,主要原因是鄧老師的隔離服破損,麵罩內部有微小的裂痕,即便他已經萬分警惕了。
嚴吿看到鄧老師在操場上帶班的時候倒下了,麵罩上都是血,她知道自己的計劃成功了,不需要那兩貨搞的那麽麻煩。尹婧的報告交上去,時間過了很長,然後鄧老師才被隔離查辦的,對他的調查非常嚴格,但是人已經處於感染前期,有用的信息問不出來,倒不是因為刻意隱瞞,調查組決定放棄調查審問,以安全為重。
一個星期後,嚴吿被叫到了校長室。校長室裏有兩個人,其中一個不認識,他顯然不是校長,以前也從來沒有見過。尹婧老師在辦公桌前麵站著,看樣子是和這個坐在校長位子上的人匯報了一些什麽。
“嚴吿同學?”
“是我。”
嚴吿不知道怎麽迴事,覺得可能是對鄧老師隔離服做手腳被發現了,她已經做好了準備,她堅信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她不會認錯的,如果這次來是讓她認錯的話。她把目光投向老師,發現尹老師的表情好像很輕鬆,雖然看不見表情,但應該在微笑。
“我現在是你們學校的代理校長,我姓吳,趁我還站著,我長話短說,因為你們尹老師的極力推薦,本校決定讓你參加聯合政府特別監督委員會委員的學習培訓會,學習時間緊迫,具體的內容我這裏不清楚,全國肯定有很多的孩子會報名參加,應該會離開家很遠,如果被選上,會離家更遠,可能會長時間在北極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