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
漫無邊際的窒息。
仿佛一雙無形的手正牢牢卡在她的脖頸上,叫她幾近瀕死。唯有喉嚨之中如火般熾烈的灼痛與如冰般寒涼的麻木不斷交替,才讓她感到自己一息尚存。
花影如雪傾瀉,那淡淡清香幾乎將她鼻息裹挾。
小時候不知道那是什麽樹,便去問師兄。師兄故意嚇唬她,說此乃木中之鬼,因著此樹名槐,槐字拆開來,不正是木與鬼?還說她時常於樹下睡覺,說不定已經惡鬼纏身,諸事不順。
嚇得她幾天都不得好眠,總覺得有什麽東西跟著自己,最後不得不求助於師父。
師父知道後,自然繃著臉,又將師兄罰去做苦力。
師父妨她害怕,於是給她講了一個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世上有兩個部族,一曰槐,一曰梧。槐族尚母,是為繁衍不絕。梧族尚力,是為人定勝天。
有一天,槐族的女族長在巡境之時,誤入險地,恰好為梧族首領所救,於是槐族族長第一眼便愛上了那豪爽不羈的梧族首領。而那梧族的首領見到這蕙心蘭質的槐族族長,卻也是念念不忘,夜夜夢迴。
隻是槐與梧涇渭分明,互不往來,此前也斷然沒有異族通婚的先例。槐族族長十分苦惱,終日煩憂,鬱鬱寡歡。
為此,她特意去請教部族的老祭司。
“祭司大人,人們都說您是我們槐族最聰明正直的人,我想向您請教一件事。”彼時那人人口中溫厚善良,有勇有謀的槐族族長恭謙問道。
“這問題無關天機,無關土地,也無關我的子民。”
老祭司麵帶寬和微笑,似乎已經等了她許久。
“既然如此,不必問我,不妨問問這棵樹吧。”
“問樹?”
祭司指了指身後蒼蒼鬱鬱的百年古樹。
那古樹生得極為健碩,每一條樹根都牢牢紮在泥土之中,每一根樹枝都在極力延展,每一片樹葉都泛著油嫩的蒼青,一如槐族所追尋的“生生不息”。
族長不解地問道:“祭司大人,請問樹能告訴我什麽呢?”
自然,樹是不能吐露人言的。
“此乃我族神樹,生養百年,初通神識。族長隻需日日來此問詢,若它開花,那便昭示神樹應允您的請求。”
族長了悟,遂依言每日於樹前祭問。如此往複,冬去春來。終有一天,晴空暖日,恰逢花期。
花開滿樹,絢爛如雪。
於是槐族的族長滿心歡喜,應神樹之昭,終於遵從自己的本意,與那梧族首領結合。其後她才得知,原來那梧族首領亦是日日拜於本族神樹之下,隻待那梧桐抽芽生葉,便能與槐族族長表露心跡,以求攜手同行。
正所謂萬物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從此之後,槐族與梧族合二為一,一個全然一新的國度就此誕生。
師父講完故事,她果真不再做什麽噩夢,反而愈發覺得這槐樹乃是神樹,終日庇佑。
可惜故事是杜撰的,因著她閱遍棲梧山的藏書也未曾找到什麽槐族與梧族,什麽神樹傳說,什麽千年古國,想來是師父為了安撫她而編出的一個故事罷了。
她恍然想起,其實她本不討厭槐花。
遑論這槐樹背後還有如此曼麗的傳說。
她好像做了一場很長很長的夢。
“師兄!”
夜來驀然睜開雙眼,伸手探去,隻摸到一片黑暗,連同那聲唿喚也被無邊無際的濃墨吞噬,隻餘幽幽迴聲飄蕩不絕。她向前摸索試探,卻隻碰到一層岩壁,岩壁上光滑平整,隻是無端泛著一股潮意,她將指尖湊近一聞。
無味無色,不是血。
她腦中有些混沌,像是忘記了什麽事。
手臂上灼熱無比的疼痛提醒著她,那蛇毒尚且未消。因著那灼痛,她此時倒是憶起這是何處——那古怪洞穴,還有那洞穴盡頭的石壁。
這種感覺十分新奇,她想不起她為什麽會在此處,如何也分辨不清真實與虛幻的邊界。她覺得此間像是夢境,也或許是蛇毒使她產生了某種幻覺。
又或許......是寒毒發作,太過疼痛,才令她耽於此境。
......寒毒?什麽是寒毒?
她揉了揉額角,心中有些恍惚,便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
奇怪……
心中隱隱違和,對此間的記憶卻隨著周遭景色一點點複蘇。
棲梧山邊際,洞天之境。她與師兄誤入洞窟,困於此地。
“師兄?”
她嚐試喚了幾聲,卻並沒有得到迴應,就連那小雪獅的鼻息都聽不真切。
人在寂靜黑暗之中,總會有無限遐想,而此時此刻,她卻隻覺這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幾乎要將她吞沒。若不是那道阻隔了她去處的石壁,她竟要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活著。
難道師兄真的將她丟在這兒,一個人走了?
她腦海中昏昏沉沉,那發熱所致的眩暈自她醒後愈演愈烈,如今身上力氣綿薄,四周卻再無光亮與出路。想通這一環,她卻不哭不鬧,又怔忪著坐了迴去。橫豎也出不去了,她此時身心俱疲,隻枯坐等死,也無不可。
隻是似有似無地思索,她卻也琢磨出一絲不對勁來。
此處四方皆是岩石,若是師兄要出去,那又是如何出去的?她決計不信師兄會將她獨自留在這兒,隻是此處顯然隻餘自己一人,既然這並非他的行徑,那麽問題卻隻剩下一個。
——他上哪兒去了?又或者......誰將他帶走了?
摸著麵前岩壁,她的頭又不受控製地痛了起來。
腦海中無端浮現起自己在師兄懷中哭泣的光景,她頓時麵紅臉熱。師父說男女授受不親,即便是照顧他二人,師父卻也從不幹涉自己的衣食起居。如今自己卻與師兄在他老人家眼皮子底下屢屢犯戒,若是被他知道了,會不會趕自己走?
此時有一搭沒一搭地想著,她卻忽然想起師兄方才的念叨。
“他為何會在此念心法口訣呢?”她有些不解,隻是不及細想,她卻忽然發現這石壁有些不對。
方才借著光,她分明記得那石壁上是有起伏的,如今卻滑膩無比,更像是有誰將這不平整的岩壁打磨了一番。
誰會這麽無趣,費盡周折將這石壁磨平,又放在這暗無天日的地方?
她心生好奇,橫豎也出不去,遂如扣門一般,拍了拍那石壁。
毫無迴應。
她心中氣餒,想起話本子種看到的那些傳奇詭事,都是如此左右敲敲,便能將機關打開,若是這門當真是人為,那今日將她困於此處,卻隻有來路可走了......
漫無邊際的窒息。
仿佛一雙無形的手正牢牢卡在她的脖頸上,叫她幾近瀕死。唯有喉嚨之中如火般熾烈的灼痛與如冰般寒涼的麻木不斷交替,才讓她感到自己一息尚存。
花影如雪傾瀉,那淡淡清香幾乎將她鼻息裹挾。
小時候不知道那是什麽樹,便去問師兄。師兄故意嚇唬她,說此乃木中之鬼,因著此樹名槐,槐字拆開來,不正是木與鬼?還說她時常於樹下睡覺,說不定已經惡鬼纏身,諸事不順。
嚇得她幾天都不得好眠,總覺得有什麽東西跟著自己,最後不得不求助於師父。
師父知道後,自然繃著臉,又將師兄罰去做苦力。
師父妨她害怕,於是給她講了一個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世上有兩個部族,一曰槐,一曰梧。槐族尚母,是為繁衍不絕。梧族尚力,是為人定勝天。
有一天,槐族的女族長在巡境之時,誤入險地,恰好為梧族首領所救,於是槐族族長第一眼便愛上了那豪爽不羈的梧族首領。而那梧族的首領見到這蕙心蘭質的槐族族長,卻也是念念不忘,夜夜夢迴。
隻是槐與梧涇渭分明,互不往來,此前也斷然沒有異族通婚的先例。槐族族長十分苦惱,終日煩憂,鬱鬱寡歡。
為此,她特意去請教部族的老祭司。
“祭司大人,人們都說您是我們槐族最聰明正直的人,我想向您請教一件事。”彼時那人人口中溫厚善良,有勇有謀的槐族族長恭謙問道。
“這問題無關天機,無關土地,也無關我的子民。”
老祭司麵帶寬和微笑,似乎已經等了她許久。
“既然如此,不必問我,不妨問問這棵樹吧。”
“問樹?”
祭司指了指身後蒼蒼鬱鬱的百年古樹。
那古樹生得極為健碩,每一條樹根都牢牢紮在泥土之中,每一根樹枝都在極力延展,每一片樹葉都泛著油嫩的蒼青,一如槐族所追尋的“生生不息”。
族長不解地問道:“祭司大人,請問樹能告訴我什麽呢?”
自然,樹是不能吐露人言的。
“此乃我族神樹,生養百年,初通神識。族長隻需日日來此問詢,若它開花,那便昭示神樹應允您的請求。”
族長了悟,遂依言每日於樹前祭問。如此往複,冬去春來。終有一天,晴空暖日,恰逢花期。
花開滿樹,絢爛如雪。
於是槐族的族長滿心歡喜,應神樹之昭,終於遵從自己的本意,與那梧族首領結合。其後她才得知,原來那梧族首領亦是日日拜於本族神樹之下,隻待那梧桐抽芽生葉,便能與槐族族長表露心跡,以求攜手同行。
正所謂萬物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從此之後,槐族與梧族合二為一,一個全然一新的國度就此誕生。
師父講完故事,她果真不再做什麽噩夢,反而愈發覺得這槐樹乃是神樹,終日庇佑。
可惜故事是杜撰的,因著她閱遍棲梧山的藏書也未曾找到什麽槐族與梧族,什麽神樹傳說,什麽千年古國,想來是師父為了安撫她而編出的一個故事罷了。
她恍然想起,其實她本不討厭槐花。
遑論這槐樹背後還有如此曼麗的傳說。
她好像做了一場很長很長的夢。
“師兄!”
夜來驀然睜開雙眼,伸手探去,隻摸到一片黑暗,連同那聲唿喚也被無邊無際的濃墨吞噬,隻餘幽幽迴聲飄蕩不絕。她向前摸索試探,卻隻碰到一層岩壁,岩壁上光滑平整,隻是無端泛著一股潮意,她將指尖湊近一聞。
無味無色,不是血。
她腦中有些混沌,像是忘記了什麽事。
手臂上灼熱無比的疼痛提醒著她,那蛇毒尚且未消。因著那灼痛,她此時倒是憶起這是何處——那古怪洞穴,還有那洞穴盡頭的石壁。
這種感覺十分新奇,她想不起她為什麽會在此處,如何也分辨不清真實與虛幻的邊界。她覺得此間像是夢境,也或許是蛇毒使她產生了某種幻覺。
又或許......是寒毒發作,太過疼痛,才令她耽於此境。
......寒毒?什麽是寒毒?
她揉了揉額角,心中有些恍惚,便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
奇怪……
心中隱隱違和,對此間的記憶卻隨著周遭景色一點點複蘇。
棲梧山邊際,洞天之境。她與師兄誤入洞窟,困於此地。
“師兄?”
她嚐試喚了幾聲,卻並沒有得到迴應,就連那小雪獅的鼻息都聽不真切。
人在寂靜黑暗之中,總會有無限遐想,而此時此刻,她卻隻覺這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幾乎要將她吞沒。若不是那道阻隔了她去處的石壁,她竟要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活著。
難道師兄真的將她丟在這兒,一個人走了?
她腦海中昏昏沉沉,那發熱所致的眩暈自她醒後愈演愈烈,如今身上力氣綿薄,四周卻再無光亮與出路。想通這一環,她卻不哭不鬧,又怔忪著坐了迴去。橫豎也出不去了,她此時身心俱疲,隻枯坐等死,也無不可。
隻是似有似無地思索,她卻也琢磨出一絲不對勁來。
此處四方皆是岩石,若是師兄要出去,那又是如何出去的?她決計不信師兄會將她獨自留在這兒,隻是此處顯然隻餘自己一人,既然這並非他的行徑,那麽問題卻隻剩下一個。
——他上哪兒去了?又或者......誰將他帶走了?
摸著麵前岩壁,她的頭又不受控製地痛了起來。
腦海中無端浮現起自己在師兄懷中哭泣的光景,她頓時麵紅臉熱。師父說男女授受不親,即便是照顧他二人,師父卻也從不幹涉自己的衣食起居。如今自己卻與師兄在他老人家眼皮子底下屢屢犯戒,若是被他知道了,會不會趕自己走?
此時有一搭沒一搭地想著,她卻忽然想起師兄方才的念叨。
“他為何會在此念心法口訣呢?”她有些不解,隻是不及細想,她卻忽然發現這石壁有些不對。
方才借著光,她分明記得那石壁上是有起伏的,如今卻滑膩無比,更像是有誰將這不平整的岩壁打磨了一番。
誰會這麽無趣,費盡周折將這石壁磨平,又放在這暗無天日的地方?
她心生好奇,橫豎也出不去,遂如扣門一般,拍了拍那石壁。
毫無迴應。
她心中氣餒,想起話本子種看到的那些傳奇詭事,都是如此左右敲敲,便能將機關打開,若是這門當真是人為,那今日將她困於此處,卻隻有來路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