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請安
嫡女重生:世子的小寵妃 作者:星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日後,孟芷嵐身體大致痊愈了。
這天一大早,孟芷嵐穿了一身淡藍色的衣裙,佩戴著幾件簡單的首飾,帶著白露和雁桃去了祖母的院子。
孟芷嵐住的棲霞院距離祖母的院子並不算遠,很快便到。
剛走到院外,就看到祖母身邊的向嬤嬤迎了出來,“二小姐來了,已經讓人進去通報老夫人了,得知二小姐落水昏迷,老夫人可擔心壞了。”
“多謝嬤嬤掛念,休息了幾日,身體已無大礙,憂心祖母惦記,這不就立馬來跟祖母請安。”
孟芷嵐進了院子,繞過屏風,瞧見了坐在榻上的祖母,一身墨綠色衣衫,手中還撚著一串佛珠,一臉慈祥。
“祖母。”孟芷嵐俯身行禮,輕喚道。
祖母王氏朝她招手,讓她坐在自己身側。
孟芷嵐看見祖母便有些忍不住了,撲到了祖母懷裏,王氏發現她的眼眶泛紅,“你這丫頭,這是怎麽了?”
孟芷嵐輕聲道,“就是想祖母了,以為差點再也見不到祖母。”
“說什麽傻話呢!”王氏嗬斥道。
王氏拉起她,上上下下地看了一番,瞧這臉色不錯,這才鬆了口氣,讓孟芷嵐在身側坐下。
王氏輕輕摸著孟芷嵐的頭發,“好端端怎麽落水了呢,可把我跟你母親擔心壞了。”
孟芷嵐衝著王氏乖巧著笑著,“是嵐兒頑皮,才不小心落水的,嵐兒身子已經好多了,讓祖母擔憂,是嵐兒不孝。”
孟芷嵐想著祖母年歲已高,孟柔推她下水的事也沒查清楚,而且祖母也是很疼愛孟柔,不想讓祖母擔憂,便隻字未提。
這時門口的丫鬟進來通報,“老夫人,公子和小姐們來請安了。”
孟芷嵐便看見幾道熟悉的身影走了進來,紛紛向王氏行禮問安。
這幾人則是孟家二公子孟文珩,三公子孟文懷,大小姐孟柔,三小姐孟芷瑤。
孟家的家風是不得納妾,所以孟家沒有妾室的存在,孟芷嵐的爺爺娶了王氏為妻,生了孟芷嵐的父親孟明彥和二叔孟明川。
孟明彥娶了廣平侯府的嫡女沈安嫻,生了二兒一女,分別是孟文奕、孟文珩和孟芷嵐,孟明川娶了蘇氏,生了孟文懷和孟芷瑤,而孟柔是孟明彥的養女。
七年前,王氏從雲州娘家迴京的途中,遇到了土匪,孟柔的父母親為了救王氏,被土匪殺害,王氏為了報恩,見孟柔年紀小,無依無靠,便讓孟明彥收為養女,養在膝下。
雖說孟家是孟明彥當家,但因為孟明彥和孟明川兩兄弟的關係很是不錯,同住一起,兩房親如一家。
“二姐姐,聽說你落水了,你怎麽樣了?有沒有事?”孟芷瑤一看到孟芷嵐,就跑到身邊問道,眼裏盡是關切。
孟芷瑤的話讓孟芷嵐心中一暖,“我沒事了,已經好很多了。”
“那就好,二姐姐要是不舒服一定要說啊,讓大伯母請最好的大夫再來瞧瞧”孟芷瑤比孟芷嵐小上兩歲,滿臉的稚氣,長得粉雕玉琢的,極其惹人憐愛。
這時向嬤嬤過來說道:“老夫人,膳食已備好,可以去用膳了。”
王氏便帶著一眾孫輩去準備用早膳。
孟柔看著桌上的膳食,食不下咽。
憑什麽?憑什麽所有人都圍著孟芷嵐,就因為她是鎮北將軍府的嫡小姐嗎?孟柔不甘地握緊了手中的筷子。
孟芷嵐瞧見了孟柔眼中的不甘與嫉恨,臉上閃過一絲笑意,轉瞬即逝。
“祖母,柔兒聽說普華寺的符十分靈驗,明日想要去拜一拜,為祖母祈福,二妹妹這次落水,柔兒也想給二妹妹求個平安,妹妹要不要一起?”孟柔的語氣溫婉大方,臉上帶著關切。
孟芷嵐笑眯眯地應下,“好啊!我也想去給祖母祈福。”
前世也是大病初愈之後,孟柔邀她一起去普華寺,正是在去普華寺的路上,碰見楚元城,動了心,從此死心塌地……
這一世,她絕不軟弱,不會讓孟柔計謀得逞。
她想起前世失去意識之前,孟柔好像跟一個男人在說話,對那人畢恭畢敬的,難不成有人在給孟柔出謀劃策,這一世,一定要把那人找出來。
“嵐兒,你這身子剛好,大夫說了不能再受涼,這普華寺就不要去了吧。”孟文珩不放心勸說著。
“二哥,我已經沒事了,祖母,我想去給您祈福,而且去普華寺坐馬車,不會受涼的。”孟芷嵐抱著王氏的胳膊撒嬌。
“你們有心了,柔兒你素來乖巧懂事,嵐兒身子才好,你要多照顧點。”王氏拍了拍孟芷嵐的手,一臉慈祥地看著她們。
孟文珩見王氏都答應了,也不便多說。
“祖母,您放心,我會好好照顧妹妹的。”孟柔向王氏保證。
用完早膳,王氏與他們又說了會兒話,便讓他們各自散去。
從王氏的院子出來,他們迴了各自的院子裏。
而孟芷嵐朝著沈氏的院子走去,孟柔走在後麵,看著孟芷嵐的背影,若有所思。
孟芷嵐到了沈氏的院子,看到沈氏正在吩咐下人做事。
“母親。”孟芷嵐走了過去。
沈氏聞言轉頭一看是孟芷嵐 ,“怎麽出來了?不好好在房裏休息。”
“你們都先下去吧!”沈氏朝身後的下人揮了揮手。
丫鬟婆子們應了聲便退下了。
“女兒身子已經沒事了,一早去了祖母那請安,在祖母那用了早膳,便到母親這來了。”孟芷嵐上前挽著沈氏的胳膊。
“母親,明日我和姐姐要去普華寺,為祖母祈福。”
“你身子這才剛恢複,要不這次就不要去了吧。”沈氏輕輕皺著眉,勸說著。
“母親,你就放心吧,有姐姐在,姐姐也會照顧我的,而且祖母也都答應了呢。”孟芷嵐向沈氏撒嬌道。
“那好吧,到時讓你二哥也一起去,路上慢點,不必那麽著急趕路。”沈氏見孟芷嵐心意已決,便不再勸阻。
兩母女親親熱熱地說了一會兒話,孟芷嵐才離開迴自己的院裏。
這天一大早,孟芷嵐穿了一身淡藍色的衣裙,佩戴著幾件簡單的首飾,帶著白露和雁桃去了祖母的院子。
孟芷嵐住的棲霞院距離祖母的院子並不算遠,很快便到。
剛走到院外,就看到祖母身邊的向嬤嬤迎了出來,“二小姐來了,已經讓人進去通報老夫人了,得知二小姐落水昏迷,老夫人可擔心壞了。”
“多謝嬤嬤掛念,休息了幾日,身體已無大礙,憂心祖母惦記,這不就立馬來跟祖母請安。”
孟芷嵐進了院子,繞過屏風,瞧見了坐在榻上的祖母,一身墨綠色衣衫,手中還撚著一串佛珠,一臉慈祥。
“祖母。”孟芷嵐俯身行禮,輕喚道。
祖母王氏朝她招手,讓她坐在自己身側。
孟芷嵐看見祖母便有些忍不住了,撲到了祖母懷裏,王氏發現她的眼眶泛紅,“你這丫頭,這是怎麽了?”
孟芷嵐輕聲道,“就是想祖母了,以為差點再也見不到祖母。”
“說什麽傻話呢!”王氏嗬斥道。
王氏拉起她,上上下下地看了一番,瞧這臉色不錯,這才鬆了口氣,讓孟芷嵐在身側坐下。
王氏輕輕摸著孟芷嵐的頭發,“好端端怎麽落水了呢,可把我跟你母親擔心壞了。”
孟芷嵐衝著王氏乖巧著笑著,“是嵐兒頑皮,才不小心落水的,嵐兒身子已經好多了,讓祖母擔憂,是嵐兒不孝。”
孟芷嵐想著祖母年歲已高,孟柔推她下水的事也沒查清楚,而且祖母也是很疼愛孟柔,不想讓祖母擔憂,便隻字未提。
這時門口的丫鬟進來通報,“老夫人,公子和小姐們來請安了。”
孟芷嵐便看見幾道熟悉的身影走了進來,紛紛向王氏行禮問安。
這幾人則是孟家二公子孟文珩,三公子孟文懷,大小姐孟柔,三小姐孟芷瑤。
孟家的家風是不得納妾,所以孟家沒有妾室的存在,孟芷嵐的爺爺娶了王氏為妻,生了孟芷嵐的父親孟明彥和二叔孟明川。
孟明彥娶了廣平侯府的嫡女沈安嫻,生了二兒一女,分別是孟文奕、孟文珩和孟芷嵐,孟明川娶了蘇氏,生了孟文懷和孟芷瑤,而孟柔是孟明彥的養女。
七年前,王氏從雲州娘家迴京的途中,遇到了土匪,孟柔的父母親為了救王氏,被土匪殺害,王氏為了報恩,見孟柔年紀小,無依無靠,便讓孟明彥收為養女,養在膝下。
雖說孟家是孟明彥當家,但因為孟明彥和孟明川兩兄弟的關係很是不錯,同住一起,兩房親如一家。
“二姐姐,聽說你落水了,你怎麽樣了?有沒有事?”孟芷瑤一看到孟芷嵐,就跑到身邊問道,眼裏盡是關切。
孟芷瑤的話讓孟芷嵐心中一暖,“我沒事了,已經好很多了。”
“那就好,二姐姐要是不舒服一定要說啊,讓大伯母請最好的大夫再來瞧瞧”孟芷瑤比孟芷嵐小上兩歲,滿臉的稚氣,長得粉雕玉琢的,極其惹人憐愛。
這時向嬤嬤過來說道:“老夫人,膳食已備好,可以去用膳了。”
王氏便帶著一眾孫輩去準備用早膳。
孟柔看著桌上的膳食,食不下咽。
憑什麽?憑什麽所有人都圍著孟芷嵐,就因為她是鎮北將軍府的嫡小姐嗎?孟柔不甘地握緊了手中的筷子。
孟芷嵐瞧見了孟柔眼中的不甘與嫉恨,臉上閃過一絲笑意,轉瞬即逝。
“祖母,柔兒聽說普華寺的符十分靈驗,明日想要去拜一拜,為祖母祈福,二妹妹這次落水,柔兒也想給二妹妹求個平安,妹妹要不要一起?”孟柔的語氣溫婉大方,臉上帶著關切。
孟芷嵐笑眯眯地應下,“好啊!我也想去給祖母祈福。”
前世也是大病初愈之後,孟柔邀她一起去普華寺,正是在去普華寺的路上,碰見楚元城,動了心,從此死心塌地……
這一世,她絕不軟弱,不會讓孟柔計謀得逞。
她想起前世失去意識之前,孟柔好像跟一個男人在說話,對那人畢恭畢敬的,難不成有人在給孟柔出謀劃策,這一世,一定要把那人找出來。
“嵐兒,你這身子剛好,大夫說了不能再受涼,這普華寺就不要去了吧。”孟文珩不放心勸說著。
“二哥,我已經沒事了,祖母,我想去給您祈福,而且去普華寺坐馬車,不會受涼的。”孟芷嵐抱著王氏的胳膊撒嬌。
“你們有心了,柔兒你素來乖巧懂事,嵐兒身子才好,你要多照顧點。”王氏拍了拍孟芷嵐的手,一臉慈祥地看著她們。
孟文珩見王氏都答應了,也不便多說。
“祖母,您放心,我會好好照顧妹妹的。”孟柔向王氏保證。
用完早膳,王氏與他們又說了會兒話,便讓他們各自散去。
從王氏的院子出來,他們迴了各自的院子裏。
而孟芷嵐朝著沈氏的院子走去,孟柔走在後麵,看著孟芷嵐的背影,若有所思。
孟芷嵐到了沈氏的院子,看到沈氏正在吩咐下人做事。
“母親。”孟芷嵐走了過去。
沈氏聞言轉頭一看是孟芷嵐 ,“怎麽出來了?不好好在房裏休息。”
“你們都先下去吧!”沈氏朝身後的下人揮了揮手。
丫鬟婆子們應了聲便退下了。
“女兒身子已經沒事了,一早去了祖母那請安,在祖母那用了早膳,便到母親這來了。”孟芷嵐上前挽著沈氏的胳膊。
“母親,明日我和姐姐要去普華寺,為祖母祈福。”
“你身子這才剛恢複,要不這次就不要去了吧。”沈氏輕輕皺著眉,勸說著。
“母親,你就放心吧,有姐姐在,姐姐也會照顧我的,而且祖母也都答應了呢。”孟芷嵐向沈氏撒嬌道。
“那好吧,到時讓你二哥也一起去,路上慢點,不必那麽著急趕路。”沈氏見孟芷嵐心意已決,便不再勸阻。
兩母女親親熱熱地說了一會兒話,孟芷嵐才離開迴自己的院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