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風,吹開了長安城枝頭的片片盎然綠色,也像個變戲法的人兒,從兜裏掏出一片萬紫千紅的花團錦簇灑在長安城大街小巷。
李元吉在出了長安城門的時候,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離開長安,迴到並州晉陽,才算是迴到了他的根基所在。
車廂裏,楊珪媚靜靜的坐在李元吉的身旁,不時抬起頭偷偷望向李元吉,眼眸中充滿了感激、欣喜與小女子不能對外言明的甜蜜。
車廂外,竇孝慈半躺在車轅的右邊,靠在車廂上,雙手枕在腦袋後麵,眼睛半眯好似在打盹,卻時不時的猛然睜眼,盯著一旁駕車的蘇烈看了好一會,繼而又是眯上眼。
蘇烈自然也明白竇孝慈對他存有戒心,但心中唯有覺得好笑,蘇烈不認為自己是名仕大家,也沒有世人稱讚的風骨與品行,但是一口唾沫便是一口釘,大丈夫一諾千金,他又豈會做些背地裏見不得人的勾當。
隻是自己三年不能迴夏國,想起那個待他恩重如山的義父高雅賢,蘇烈不免有些傷感,隨後又是歎了口氣,一股歉意從心中湧出,長安行刺失敗,也不知是否會影響義父計劃的實施?
一時間,蘇烈的思緒雜亂,望著前方看不到盡頭的道路,更加不知日後該如何是好。不過知怎的,他腦中又閃出了這兩日與李元吉相處的事來,這個唐國的齊王總是謙遜溫和,即便對府裏的仆人也是如此,這種情形不禁讓蘇烈想起了夏王,但李元吉又與夏王不同,具體怎麽不同,蘇烈他也說不上來,或許是李元吉用膳時會讓家中仆人一同用膳,即便他這個剛剛來到的侍衛也是如此。
這樣平易近人的性格,蘇烈不知李元吉是故意用來籠絡人心還是裝出來的假想,但又想到這些都與他毫無關係,三年之後,他便又是自由身,到時候迴到夏國,想來義父也不會怪罪於他。
此番迴晉陽,李元吉倒是不著急,故而白天趕路,夜晚住宿歇息,六天後,晉陽城出現在了不遠處。
半躺在車轅上的竇孝慈像是見到了個嬌滴滴的美娘子,猛地坐了起來,拍手叫道,“哈哈,舅父,終於到晉陽了!”
“有什麽大驚小怪的,不過是並州的晉陽城,難不成還比的了夏王的樂壽城?比的過大唐的都城長安?”蘇烈不免暗自嘀咕,同時心中也生出些許的輕視與鄙夷。
可等馬車進了晉陽城,蘇烈便覺得與其他城池有些不一樣,至於究竟哪裏不一樣,他一時也說不出來,或許是幹淨整潔的道路,或許是別處瞧不見這裏卻隨處可見的馬車,或許是望來有序百姓無不是洋溢著笑臉,又或許是一路走來遇到很多手拿書卷身著長衫的讀書人。
“竇都尉,許久不見,小人向大王請安,向都尉請安啦!”一個在路邊賣著糕點的圓胖男子對著馬車拱手道。
“哈哈,果真是大王馬車,大王萬福,竇都尉萬福!”一個拄著拐杖的老叟滿臉紅光的對著馬車說道。
不知從哪裏鑽出幾個小童子, 一邊蹦蹦跳跳的在馬車後麵追逐,一邊用稚嫩的聲音喊道,“大王迴來了,大王迴來了!”
一路上,百姓紛紛駐足對著馬車行禮。
馬車上,竇孝慈腰杆直挺挺的坐著,手臂不停的揮舞,嘴已經笑的合不攏,“大王讓我帶話,大家安好!”
終於,蘇烈發現了晉陽城與別處最大的不同之處,這裏齊王似乎與百姓關係很親近,夏王也素來平易近人深受百姓愛戴,但是百姓對夏王的愛戴由敬重產生。
而晉陽城的百姓似乎將齊王李元吉當作了親人,是一種發自肺腑的擁護,蘇烈相信若是晉陽遭受戰火,這些尋常手無寸鐵的百姓必定欣然為了齊王衝鋒殺敵。
想到這裏,蘇烈腦中閃出一絲恐懼。
將楊珪媚送迴齊王府歇息,李元吉便去了州府衙門,離開晉陽數日,期間有無大事發生,還是需要尋找宇文思純。
馬車到了府衙,李元吉止住要進去通報的當值兵卒,帶著竇孝慈與蘇烈輕車熟路的往衙門裏走去。
蘇烈第一次來並州府衙,不免要左右打量,同時心中不免再次遲疑,莫非這齊王當真是信任自己,連這衙門重地都帶著他一道前來。
而竇孝慈則是三步並兩步,在李元吉前麵小跑著,更是咋咋唿唿的喊了起來,“宇文大郎,宇文大郎!”
府衙裏,已然比先前多了一倍的人,竇孝慈怕是沒有注意,見各個屋子裏都探出人來張望,當即臉色一紅,捂著嘴不再說話。
李元吉見一向臉皮厚的竇孝慈這般,不由得哈哈一笑,“沒想到也有你竇二郎覺得尷尬的時候。”
那些瞧熱鬧的人見到了李元吉,紛紛麵露喜色走上前跪拜行禮,“見過齊王。”
李元吉讓眾人起身,各忙各的去,也在這時,宇文思純與張公瑾二人匆匆走了過來。
“大王!”宇文思純與張公瑾滿是歡喜,離著三五步遠時便要跪地行禮。
見到兩人,李元吉一個箭步上前,左右兩隻手各抓住一人的胳膊,“為正兄、弘慎兄,我幾日不在,你們怎就生分了。”
李元吉看著二人,臉頰似乎比先前更為清瘦,不由得鼻子微酸,“你們為了並州府,委實辛勞了,還望注意身體,莫要積勞成疾。”
聞此言,宇文思純與張公瑾皆是心中大為感動,並州府蒸蒸日上,是他們的政績,而齊王李元吉對他們的認可,這是政績的價值體現。
幾人進了宇文思純與張公瑾共用的辦公屋,宇文思純將各縣的事情作了簡短匯報,總而言之政務井井有條,一切欣欣向榮。
“這其中多虧了弘慎助我一臂之力,當然,我也錄用了些各有所長的人作為官吏,名冊已經形成,隻是大王前些日子去了長安,還未來得及呈上批閱,礙於事務繁忙,所以便讓他們先行來做起事情來,其中若有失責,還望大王恕罪才是。”
李元吉瞪了宇文思純一眼,“宇文大郎,你我之間合適這般虛假客套了,治理州府本就公務繁多,更何況北邊幾個城池戰火重建,文水縣的災荒,一係列的事情都是需要大量人手去辦,人員這一塊,你來拍板,七品以下你自行安排,如需授予七品以上,你擬好折子,我派人遞到朝廷去。”
一行人正說著話,一個身形壯實的人大步走了進來,滿是慌張的模樣,“宇文大哥,出大事了,李將軍讓我請您前往營地商議。”
來人正是王石,有些日子沒見,王石的身體更為結實,黑色的勁裝下滿是結成團的肌肉,臉色也黑了一些。
本是慌張的王石見到李元吉,兩條濃粗的眉頭立馬揚起,噗通一下跪了下來,“大王,大事不好了,淮陽王失蹤了!”
李元吉在出了長安城門的時候,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離開長安,迴到並州晉陽,才算是迴到了他的根基所在。
車廂裏,楊珪媚靜靜的坐在李元吉的身旁,不時抬起頭偷偷望向李元吉,眼眸中充滿了感激、欣喜與小女子不能對外言明的甜蜜。
車廂外,竇孝慈半躺在車轅的右邊,靠在車廂上,雙手枕在腦袋後麵,眼睛半眯好似在打盹,卻時不時的猛然睜眼,盯著一旁駕車的蘇烈看了好一會,繼而又是眯上眼。
蘇烈自然也明白竇孝慈對他存有戒心,但心中唯有覺得好笑,蘇烈不認為自己是名仕大家,也沒有世人稱讚的風骨與品行,但是一口唾沫便是一口釘,大丈夫一諾千金,他又豈會做些背地裏見不得人的勾當。
隻是自己三年不能迴夏國,想起那個待他恩重如山的義父高雅賢,蘇烈不免有些傷感,隨後又是歎了口氣,一股歉意從心中湧出,長安行刺失敗,也不知是否會影響義父計劃的實施?
一時間,蘇烈的思緒雜亂,望著前方看不到盡頭的道路,更加不知日後該如何是好。不過知怎的,他腦中又閃出了這兩日與李元吉相處的事來,這個唐國的齊王總是謙遜溫和,即便對府裏的仆人也是如此,這種情形不禁讓蘇烈想起了夏王,但李元吉又與夏王不同,具體怎麽不同,蘇烈他也說不上來,或許是李元吉用膳時會讓家中仆人一同用膳,即便他這個剛剛來到的侍衛也是如此。
這樣平易近人的性格,蘇烈不知李元吉是故意用來籠絡人心還是裝出來的假想,但又想到這些都與他毫無關係,三年之後,他便又是自由身,到時候迴到夏國,想來義父也不會怪罪於他。
此番迴晉陽,李元吉倒是不著急,故而白天趕路,夜晚住宿歇息,六天後,晉陽城出現在了不遠處。
半躺在車轅上的竇孝慈像是見到了個嬌滴滴的美娘子,猛地坐了起來,拍手叫道,“哈哈,舅父,終於到晉陽了!”
“有什麽大驚小怪的,不過是並州的晉陽城,難不成還比的了夏王的樂壽城?比的過大唐的都城長安?”蘇烈不免暗自嘀咕,同時心中也生出些許的輕視與鄙夷。
可等馬車進了晉陽城,蘇烈便覺得與其他城池有些不一樣,至於究竟哪裏不一樣,他一時也說不出來,或許是幹淨整潔的道路,或許是別處瞧不見這裏卻隨處可見的馬車,或許是望來有序百姓無不是洋溢著笑臉,又或許是一路走來遇到很多手拿書卷身著長衫的讀書人。
“竇都尉,許久不見,小人向大王請安,向都尉請安啦!”一個在路邊賣著糕點的圓胖男子對著馬車拱手道。
“哈哈,果真是大王馬車,大王萬福,竇都尉萬福!”一個拄著拐杖的老叟滿臉紅光的對著馬車說道。
不知從哪裏鑽出幾個小童子, 一邊蹦蹦跳跳的在馬車後麵追逐,一邊用稚嫩的聲音喊道,“大王迴來了,大王迴來了!”
一路上,百姓紛紛駐足對著馬車行禮。
馬車上,竇孝慈腰杆直挺挺的坐著,手臂不停的揮舞,嘴已經笑的合不攏,“大王讓我帶話,大家安好!”
終於,蘇烈發現了晉陽城與別處最大的不同之處,這裏齊王似乎與百姓關係很親近,夏王也素來平易近人深受百姓愛戴,但是百姓對夏王的愛戴由敬重產生。
而晉陽城的百姓似乎將齊王李元吉當作了親人,是一種發自肺腑的擁護,蘇烈相信若是晉陽遭受戰火,這些尋常手無寸鐵的百姓必定欣然為了齊王衝鋒殺敵。
想到這裏,蘇烈腦中閃出一絲恐懼。
將楊珪媚送迴齊王府歇息,李元吉便去了州府衙門,離開晉陽數日,期間有無大事發生,還是需要尋找宇文思純。
馬車到了府衙,李元吉止住要進去通報的當值兵卒,帶著竇孝慈與蘇烈輕車熟路的往衙門裏走去。
蘇烈第一次來並州府衙,不免要左右打量,同時心中不免再次遲疑,莫非這齊王當真是信任自己,連這衙門重地都帶著他一道前來。
而竇孝慈則是三步並兩步,在李元吉前麵小跑著,更是咋咋唿唿的喊了起來,“宇文大郎,宇文大郎!”
府衙裏,已然比先前多了一倍的人,竇孝慈怕是沒有注意,見各個屋子裏都探出人來張望,當即臉色一紅,捂著嘴不再說話。
李元吉見一向臉皮厚的竇孝慈這般,不由得哈哈一笑,“沒想到也有你竇二郎覺得尷尬的時候。”
那些瞧熱鬧的人見到了李元吉,紛紛麵露喜色走上前跪拜行禮,“見過齊王。”
李元吉讓眾人起身,各忙各的去,也在這時,宇文思純與張公瑾二人匆匆走了過來。
“大王!”宇文思純與張公瑾滿是歡喜,離著三五步遠時便要跪地行禮。
見到兩人,李元吉一個箭步上前,左右兩隻手各抓住一人的胳膊,“為正兄、弘慎兄,我幾日不在,你們怎就生分了。”
李元吉看著二人,臉頰似乎比先前更為清瘦,不由得鼻子微酸,“你們為了並州府,委實辛勞了,還望注意身體,莫要積勞成疾。”
聞此言,宇文思純與張公瑾皆是心中大為感動,並州府蒸蒸日上,是他們的政績,而齊王李元吉對他們的認可,這是政績的價值體現。
幾人進了宇文思純與張公瑾共用的辦公屋,宇文思純將各縣的事情作了簡短匯報,總而言之政務井井有條,一切欣欣向榮。
“這其中多虧了弘慎助我一臂之力,當然,我也錄用了些各有所長的人作為官吏,名冊已經形成,隻是大王前些日子去了長安,還未來得及呈上批閱,礙於事務繁忙,所以便讓他們先行來做起事情來,其中若有失責,還望大王恕罪才是。”
李元吉瞪了宇文思純一眼,“宇文大郎,你我之間合適這般虛假客套了,治理州府本就公務繁多,更何況北邊幾個城池戰火重建,文水縣的災荒,一係列的事情都是需要大量人手去辦,人員這一塊,你來拍板,七品以下你自行安排,如需授予七品以上,你擬好折子,我派人遞到朝廷去。”
一行人正說著話,一個身形壯實的人大步走了進來,滿是慌張的模樣,“宇文大哥,出大事了,李將軍讓我請您前往營地商議。”
來人正是王石,有些日子沒見,王石的身體更為結實,黑色的勁裝下滿是結成團的肌肉,臉色也黑了一些。
本是慌張的王石見到李元吉,兩條濃粗的眉頭立馬揚起,噗通一下跪了下來,“大王,大事不好了,淮陽王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