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家家戶戶門前掛著桃符,孩童兒歡快的跑著,整個晉陽城裏爆竹之聲仍未停息,此起彼伏。
馬車停在佛寺前,已有不少百姓前來上香,李元吉頗為虔誠的上了一炷香,不多時,便有沙彌將主持大和尚給請來了。
主持大和尚見到來人是齊王李元吉,忙引至寺院後方的廂房閣樓,很快送來了一壺茶水和幾盤糕點。
李元吉搓了搓手,舉起冬香給他倒滿的茶盞,看著嫋嫋白霧,抿了一口,卻又是放了下來,“好好的茶,怎麽總是會有這些蔥、薑味兒。”
冬香掩嘴笑著不語,徑直的往樓下走去。
楊珪媚則是有些不解,“飲茶之法早見於魏朝張揖的《埤蒼》,沿襲至今已有數百年,一貫如此,大王可是覺得有何不妥?”
“茶香還是留有本來的味道最佳,其他的東西放進去,反而是累贅了,不過天寒地凍,蔥薑之物倒是可以驅寒”,李元吉說著伸手給楊珪媚倒了一杯,“今日正元節,先生就不要拘禮了,坐下一道說說話吧。”
楊珪媚正欲開口推辭,卻聽得耳邊一聲歎息傳來,隨即一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再度入耳,隻讓她心中大為傷感,雙目當即淚珠湧出。
盯著遠處天際出了神的李元吉聽到身旁低泣聲,轉過頭,見楊珪媚低著頭,雙肩聳動,知曉自己的話兒勾起了她的傷心過往,忙開口勸道,“先生莫要傷心過度壞了身體,待日後天下太平了,吾送你重迴故裏,或許還能找到親故。”
楊珪媚平息了片刻,抹去淚花,與李元吉幽幽道,“亂世人命如草芥,小女能苟活下來已是上天眷顧,親朋怕是再難相逢了。”
李元吉也歎了口氣,“亂世之中,百姓尤苦,我雖時常於心不忍,卻也無可奈何。”
“大王連日來賑災救民,又欲設書院使民多智,這已是難得之舉,如今城中百姓無不是拍手稱好,若是以後大唐一統九州,大王必定能造福更多百姓。”
李元吉咧嘴一笑,“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大唐一統江山已是眾望所歸,可即便如此,大寶之位……”
說到這裏,李元吉心髒猛然跳動起來,那位置為何他不能去坐?上麵的兩位雖然已經建有戰功,但大唐尚未掃蕩六合,自然還有大把的機會。
楊珪媚見李元吉默不作聲忙輕語道,“大王雖不能取得大位,但日後為鎮一方,也是百姓之福。”
二人說話間,冬香提著一手提著開水,一手拿著個茶餅過來,熟練的將茶餅掰開,放進杯盞,隨後倒上開水。
杯盞中,茶葉塊當即隨著滾燙的熱水旋轉,一些破碎的茶葉幾經沉浮後,好似天女散花,散落在水麵上。
楊珪媚看的大為好奇,喝上一口後,輕輕咂了咂嘴,“少了蔥薑辛辣,雖然寡淡了些,但多了股淡淡的茶香縈繞口舌之間。”
“隻可惜這製茶方法不足,否則口感更佳。”
楊珪媚又是喝了一口,“沒想到大王深諳飲茶之道。”
不知不覺,寺院的人也多了起來,來來往往,歡聲笑語不斷。透過窗,李元吉見王林領著宇文思純來了,當即往樓下而去。
“下官見過大王,願大王正元長福!”
見到宇文思純臉色蒼白雙眼紅腫,李元吉不禁歎道,“這些日子,為正兄辛勞了。”
宇文思純一直到昨日才將文水縣的事安排妥當,半夜迴到晉陽城,歲也沒守,睡了個囫圇覺,想著人人都去齊王府爭著露臉,宇文思純便打算明日再去,卻不想李元吉派了王林去喚他。
楊珪媚見李元吉與宇文思純有話要說便行禮,打算先行離開,李元吉讓王林用馬車相送,楊珪媚推辭再三隻好上了馬車。
“大王,憐香惜玉,實屬罕見。”
宇文思純難得說起玩笑話來,李元吉聽了大為尷尬,本要著反駁兩句來,但想起之前並州太歲的評價,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隻得故作生氣的瞥了一眼宇文思純,隨後又自顧自的笑了起來,“陪我走走吧!”
二人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不時有人與李元吉道賀請安,李元吉則是一一點頭示意。
跟在身後的宇文思純已不再驚訝了,昨日迴來他就聽說了李元吉以工代賑解決了窮苦百姓的米糧問題,又是下令要修建閱文館,種種做法歲與之前相比截然不同,但經曆了文水縣的事情以後,宇文思純知曉李元吉帶來的驚喜將會遠不止這些。
“為正兄,這天下之事,群雄並起,北有劉武周、梁師都,東有王世充、竇建德,南有蕭銑、林士弘、沈法興,大唐能否問鼎九州?”
宇文思純沒想到李元吉會突然這般問他,但這件事他時常琢磨,故不假思索的道,“大唐自會一統天下。”
“哦?”李元吉嗬嗬一笑,“何以見得?”
“因為大唐已將長安握在了手裏,秦地山川險固,秦漢兩朝皆憑借它而成就帝王霸業,大唐亦能如此。”
說著,宇文思純略有所思的盯著李元吉道,“更何況大唐還有一個英勇善戰的秦王,破關中敗西秦,所向披靡。”
“可是李二鋒芒太盛,有些人可就頭疼了。”
李元吉的聲音很低,但是宇文思純卻聽得個真切,壓著聲音接道,“相爭必定難免,如此,倒是大王的好時機。”
李元吉聞言大笑一聲,不過今日正元節,街上人人言笑開懷,倒也不讓人覺得怪異。
“為正兄,三人之中,吾最為年幼,而且寸功未建,何來的機會?”
“大王此言差矣,大唐立朝不久,東宮那位治民之術不比大王高明,而天下未定,六合內戰事未平,大王亦可以立與秦王披肩的不世戰功。”
確實,一切還來得及,他李元吉與那兩位之間並非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見李元吉不說話,宇文思純又是繼續道,“如今並州民心可用,大王唯一可缺的就是領兵帥才。”
宇文思純的話,說到了李元吉的內心深處,猛將雖然難得,但是能占據一方的勢力麾下都存在幾個以一當百的驍勇之輩,但是坐鎮中軍運籌帷幄的統帥實不多見。
細細想了許久,李元吉腦中突然閃過一人來,“為正兄,你可聽說李靖?”
宇文思純滿是疑惑,“大王可是說的是那個要去江都報信,差點被聖人砍了腦袋的李藥師?屬下與他交集不多,雖聽得他有些才能,但卻未見到這李藥師立下什麽功來。”
“不錯,正是他,此刻這李藥師應該在李二的府內,尚未建功立業,我以官職予他正是雪中送炭,隻是不知他是否願意來我齊王府,直接向聖人開口要人,李藥師可會心生厭惡?”
踱著步子,李元吉不待宇文思純開口,又是道,“不行,還是我走一趟長安,親自請他來。”
宇文思純心中頗為驚訝,不知李元吉為何如此看重李靖,但他本就是要勸李元吉去長安周旋些人才迴來,於是乎繼續道,“大王,這兩日我在文水縣發現一塊怪石,上有‘李唐江山’四個大字,不似人力所為,當屬祥瑞,此去長安,大王可一並攜帶前往。”
李元吉略有所思的望著宇文思純,繼而哈哈一笑,“為正兄有心了。”
馬車停在佛寺前,已有不少百姓前來上香,李元吉頗為虔誠的上了一炷香,不多時,便有沙彌將主持大和尚給請來了。
主持大和尚見到來人是齊王李元吉,忙引至寺院後方的廂房閣樓,很快送來了一壺茶水和幾盤糕點。
李元吉搓了搓手,舉起冬香給他倒滿的茶盞,看著嫋嫋白霧,抿了一口,卻又是放了下來,“好好的茶,怎麽總是會有這些蔥、薑味兒。”
冬香掩嘴笑著不語,徑直的往樓下走去。
楊珪媚則是有些不解,“飲茶之法早見於魏朝張揖的《埤蒼》,沿襲至今已有數百年,一貫如此,大王可是覺得有何不妥?”
“茶香還是留有本來的味道最佳,其他的東西放進去,反而是累贅了,不過天寒地凍,蔥薑之物倒是可以驅寒”,李元吉說著伸手給楊珪媚倒了一杯,“今日正元節,先生就不要拘禮了,坐下一道說說話吧。”
楊珪媚正欲開口推辭,卻聽得耳邊一聲歎息傳來,隨即一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再度入耳,隻讓她心中大為傷感,雙目當即淚珠湧出。
盯著遠處天際出了神的李元吉聽到身旁低泣聲,轉過頭,見楊珪媚低著頭,雙肩聳動,知曉自己的話兒勾起了她的傷心過往,忙開口勸道,“先生莫要傷心過度壞了身體,待日後天下太平了,吾送你重迴故裏,或許還能找到親故。”
楊珪媚平息了片刻,抹去淚花,與李元吉幽幽道,“亂世人命如草芥,小女能苟活下來已是上天眷顧,親朋怕是再難相逢了。”
李元吉也歎了口氣,“亂世之中,百姓尤苦,我雖時常於心不忍,卻也無可奈何。”
“大王連日來賑災救民,又欲設書院使民多智,這已是難得之舉,如今城中百姓無不是拍手稱好,若是以後大唐一統九州,大王必定能造福更多百姓。”
李元吉咧嘴一笑,“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大唐一統江山已是眾望所歸,可即便如此,大寶之位……”
說到這裏,李元吉心髒猛然跳動起來,那位置為何他不能去坐?上麵的兩位雖然已經建有戰功,但大唐尚未掃蕩六合,自然還有大把的機會。
楊珪媚見李元吉默不作聲忙輕語道,“大王雖不能取得大位,但日後為鎮一方,也是百姓之福。”
二人說話間,冬香提著一手提著開水,一手拿著個茶餅過來,熟練的將茶餅掰開,放進杯盞,隨後倒上開水。
杯盞中,茶葉塊當即隨著滾燙的熱水旋轉,一些破碎的茶葉幾經沉浮後,好似天女散花,散落在水麵上。
楊珪媚看的大為好奇,喝上一口後,輕輕咂了咂嘴,“少了蔥薑辛辣,雖然寡淡了些,但多了股淡淡的茶香縈繞口舌之間。”
“隻可惜這製茶方法不足,否則口感更佳。”
楊珪媚又是喝了一口,“沒想到大王深諳飲茶之道。”
不知不覺,寺院的人也多了起來,來來往往,歡聲笑語不斷。透過窗,李元吉見王林領著宇文思純來了,當即往樓下而去。
“下官見過大王,願大王正元長福!”
見到宇文思純臉色蒼白雙眼紅腫,李元吉不禁歎道,“這些日子,為正兄辛勞了。”
宇文思純一直到昨日才將文水縣的事安排妥當,半夜迴到晉陽城,歲也沒守,睡了個囫圇覺,想著人人都去齊王府爭著露臉,宇文思純便打算明日再去,卻不想李元吉派了王林去喚他。
楊珪媚見李元吉與宇文思純有話要說便行禮,打算先行離開,李元吉讓王林用馬車相送,楊珪媚推辭再三隻好上了馬車。
“大王,憐香惜玉,實屬罕見。”
宇文思純難得說起玩笑話來,李元吉聽了大為尷尬,本要著反駁兩句來,但想起之前並州太歲的評價,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隻得故作生氣的瞥了一眼宇文思純,隨後又自顧自的笑了起來,“陪我走走吧!”
二人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不時有人與李元吉道賀請安,李元吉則是一一點頭示意。
跟在身後的宇文思純已不再驚訝了,昨日迴來他就聽說了李元吉以工代賑解決了窮苦百姓的米糧問題,又是下令要修建閱文館,種種做法歲與之前相比截然不同,但經曆了文水縣的事情以後,宇文思純知曉李元吉帶來的驚喜將會遠不止這些。
“為正兄,這天下之事,群雄並起,北有劉武周、梁師都,東有王世充、竇建德,南有蕭銑、林士弘、沈法興,大唐能否問鼎九州?”
宇文思純沒想到李元吉會突然這般問他,但這件事他時常琢磨,故不假思索的道,“大唐自會一統天下。”
“哦?”李元吉嗬嗬一笑,“何以見得?”
“因為大唐已將長安握在了手裏,秦地山川險固,秦漢兩朝皆憑借它而成就帝王霸業,大唐亦能如此。”
說著,宇文思純略有所思的盯著李元吉道,“更何況大唐還有一個英勇善戰的秦王,破關中敗西秦,所向披靡。”
“可是李二鋒芒太盛,有些人可就頭疼了。”
李元吉的聲音很低,但是宇文思純卻聽得個真切,壓著聲音接道,“相爭必定難免,如此,倒是大王的好時機。”
李元吉聞言大笑一聲,不過今日正元節,街上人人言笑開懷,倒也不讓人覺得怪異。
“為正兄,三人之中,吾最為年幼,而且寸功未建,何來的機會?”
“大王此言差矣,大唐立朝不久,東宮那位治民之術不比大王高明,而天下未定,六合內戰事未平,大王亦可以立與秦王披肩的不世戰功。”
確實,一切還來得及,他李元吉與那兩位之間並非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見李元吉不說話,宇文思純又是繼續道,“如今並州民心可用,大王唯一可缺的就是領兵帥才。”
宇文思純的話,說到了李元吉的內心深處,猛將雖然難得,但是能占據一方的勢力麾下都存在幾個以一當百的驍勇之輩,但是坐鎮中軍運籌帷幄的統帥實不多見。
細細想了許久,李元吉腦中突然閃過一人來,“為正兄,你可聽說李靖?”
宇文思純滿是疑惑,“大王可是說的是那個要去江都報信,差點被聖人砍了腦袋的李藥師?屬下與他交集不多,雖聽得他有些才能,但卻未見到這李藥師立下什麽功來。”
“不錯,正是他,此刻這李藥師應該在李二的府內,尚未建功立業,我以官職予他正是雪中送炭,隻是不知他是否願意來我齊王府,直接向聖人開口要人,李藥師可會心生厭惡?”
踱著步子,李元吉不待宇文思純開口,又是道,“不行,還是我走一趟長安,親自請他來。”
宇文思純心中頗為驚訝,不知李元吉為何如此看重李靖,但他本就是要勸李元吉去長安周旋些人才迴來,於是乎繼續道,“大王,這兩日我在文水縣發現一塊怪石,上有‘李唐江山’四個大字,不似人力所為,當屬祥瑞,此去長安,大王可一並攜帶前往。”
李元吉略有所思的望著宇文思純,繼而哈哈一笑,“為正兄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