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壽以碩剛為向導,祖大弼、馬應元為先鋒,呂品奇、祖大樂督運糧草,率中軍兩萬從後夾擊清河。
太子河旁,夏承德、高迎祥、張獻忠率部築壩引水,足足折騰數日。
威寧總兵朱梅率軍駐紮清河城外五裏,與多爾袞對峙。
麵對城外數千兵馬,多爾袞並未出城一戰,傳令嚴防死守。
彼時,明軍營帳內,聽斥候之言,朱梅麵色難看。
水攻之計雖好,但清河地勢高,引水難以至城。
憤然下令,以張獻忠為先登,高迎祥策後,夏承德督戰,攻伐清河。
戰鼓一通響,張獻忠率步卒三千,人人呈九九之陣,奔襲清河城。
多爾袞得知明軍來攻,不由訕笑一聲,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
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朱梅以萬餘兵馬破城,豈不是笑話,遂令正藍旗甲喇愛巴禮,以火炮而轟之。
愛巴禮得令,露出一抹殘忍之笑,待明軍入陣,嘶吼道:“將軍炮,放。”
十五門將軍炮聲動於野,落在人群中,所到之處人仰馬翻,血肉橫飛。
張獻忠吃一口黃土,罵道:“直娘賊,火炮不少。”
奔至三百步,袁宗弟速速命人擺好虎蹲炮,再以神火飛鴉射向城牆。
一時間重炮齊出,飛鴉落地,關上八旗兵死傷不少,淒慘呐喊。
明軍數百步卒再進百步,卻腳下一空,失重落下。
見塵土飄散,傳來呻吟之聲,待其散去,見一道丈寬壕溝。
坑內盡是竹刺,尖芒鋒利,不少步卒被尖刺穿胸而過,死的悲屈。
少數幸存的,雙腿被尖刺穿透,咬著牙忍著痛。
瞅見這幕,張獻忠怒吼道:“媽的,老子的弟兄,多爾袞你真該死。”
遂令步卒將竹梯搭在壕溝之上,跨過而攻向城牆。
自己率數十人,以鐵盾而下,將尖刺一一掃平。
望著渾身插滿尖刺的弟兄,張獻忠為他等合上雙眼。
怒氣填胸的張獻忠攀上壕溝,瞅見城頭指揮的愛巴禮。
冒著箭矢,往前狂奔百步,抄起強弓,滿月流星直取愛巴禮性命。
見明軍落入壕溝,愛巴禮心生大意,忽略張獻忠。
等愛巴禮察覺,箭矢釘入前額,踉蹌之下,轟然倒地。
見藍甲之將向後仰,張獻忠丟棄長弓,吼道:“敵將已死,攻城!”
六七副竹梯緊靠城牆邊,步卒手腳並用攀登而上。
另有數十步卒取出短鋼棍,一錘子砸進牆內。
愛巴禮一死,城上八旗兵騷動不已,手上擂木、滾石、箭矢竟停滯不放。
彼時,步卒劉老二瞅見機會,一躍登牆頭,暴喊一聲,與兩個八旗兵廝殺起來。
張獻忠突入城門,十數個步卒取下腰間鐵筒,取出木塞將筒中之物撒向城門。
一股刺鼻之味襲來,見城門上盡是黑色之油,滴答滴答。
張獻忠取出火折子,用力一吹,火苗驟起,命眾人散開,將火折子扔向城門。
石油觸火瞬間燃起,儼然燒成一道火門,滾滾濃煙衝天而起。
門後八旗兵被熱浪逼的後退數步,不少人用水潑之,誰知石油遇水流進城門。
藍色焰火瞬間沾上幾個八旗兵的衣甲,那幾人欲撲滅。
來不及褪下衣甲,這幾人發出淒吼被火活活燒死。
劉老二斬殺二三人後,終究是被人一刀劃破膛腹。
虛弱無力的靠在城牆上,嘶吼道:“河南洛陽劉老二陣殺三人。”
口溢鮮血,奮勇起身,抱著一個八旗兵摔落城下。
身骨盡碎,眼前閃現是老母與妻兒,送他入軍之景。
來不及歎息,張獻忠攀上牆頭,腰刀在手虎入人群,腳下倒下盡是敵軍屍體。
得知愛爾禮被一箭射殺,多爾袞惱羞成怒,罵道:“飯桶!”
率兵趕到之時,城門已著火,城頭兩軍廝殺。
瞥見一人兇悍不已,來迴衝殺,順勢一箭射出。
張獻忠雙目猩紅,心中突感不妙,用力側身,箭矢擦臉而過。
見多爾袞手持寶弓,又見身後一隊兵馬身背火銃。
大喊道:“金軍火槍兵至!”
朱梅從千裏鏡見號令兵揮動紅色旗幟,速道:“鳴金收兵。”
得撤退之令,張獻忠與十數人斷後,步卒緩緩而退。
待多爾袞上牆,見城頭上屍體橫陳,殘肢斷臂,腥臭難聞。
見張獻忠逃竄身影,多爾袞攥緊拳頭,一拳打在石牆上。
歸入帳內,張獻忠早已是筋疲力盡,腹中饑餓難耐。
直罵道:“若不是老子眼尖,早被火槍打成篩子。”
朱梅頗為無奈,對於槍兵若以強弩兵、重炮可破,步卒上前唯有一死。
轉身問道:“獻忠,城門可破?”
撓撓頭的張獻忠道:“總兵,城門厚重且有鐵片相連,怕是難破。”
得張獻忠之言,朱梅道:“命士卒在營前挖壕溝,設拒馬,堤防金軍襲營。”
廣寧城外,八處碉堡,火力交錯,百姓不由感歎,若女真韃子來必有去無迴。
彼時,一隊騎兵風馳電掣,胯下盡是良馬,日行千裏不在話下。
為首之人鐵甲覆麵,卻難掩英武之氣,令人驚歎。
早已等候多時的廣寧總兵孫應元,上前叩首,親迎入城。
至府,孫應元道:“微臣,拜見陛下。”
聽那鐵麵人道:“應元,平身!”
“臣,遵旨!”
鐵麵人拿掉麵具,露出容顏,豐神俊秀,正是崇禎無疑。
日夜兼程,對於崇禎來說,不過小事爾。
便道:“鼎蛟、讚二部何在?”
孫應元迴道:“陛下,二將已領兵奔赴沈陽。”
“爾今戰況何如?”
“孫公攜兵威壓撫順,祖侯、朱梅分擊清河、連山,無兵報而歸。”
話音剛落,一士卒闖入府衙便道:“總兵,連山關破。”
連山關破?
揮手讓士卒退下,王承恩獻媚道:“皇爺,大喜!”
旁孫應元亦是喜意連連,天子到大捷至,天佑大明。
旭日昭昭撞大運,倒是讓崇禎給撞上了。
“擬旨,先登破關者,連升三級,其餘者良田三畝,戰死者撫恤加倍,家小由朝廷資助。”
太子河旁,夏承德、高迎祥、張獻忠率部築壩引水,足足折騰數日。
威寧總兵朱梅率軍駐紮清河城外五裏,與多爾袞對峙。
麵對城外數千兵馬,多爾袞並未出城一戰,傳令嚴防死守。
彼時,明軍營帳內,聽斥候之言,朱梅麵色難看。
水攻之計雖好,但清河地勢高,引水難以至城。
憤然下令,以張獻忠為先登,高迎祥策後,夏承德督戰,攻伐清河。
戰鼓一通響,張獻忠率步卒三千,人人呈九九之陣,奔襲清河城。
多爾袞得知明軍來攻,不由訕笑一聲,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
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朱梅以萬餘兵馬破城,豈不是笑話,遂令正藍旗甲喇愛巴禮,以火炮而轟之。
愛巴禮得令,露出一抹殘忍之笑,待明軍入陣,嘶吼道:“將軍炮,放。”
十五門將軍炮聲動於野,落在人群中,所到之處人仰馬翻,血肉橫飛。
張獻忠吃一口黃土,罵道:“直娘賊,火炮不少。”
奔至三百步,袁宗弟速速命人擺好虎蹲炮,再以神火飛鴉射向城牆。
一時間重炮齊出,飛鴉落地,關上八旗兵死傷不少,淒慘呐喊。
明軍數百步卒再進百步,卻腳下一空,失重落下。
見塵土飄散,傳來呻吟之聲,待其散去,見一道丈寬壕溝。
坑內盡是竹刺,尖芒鋒利,不少步卒被尖刺穿胸而過,死的悲屈。
少數幸存的,雙腿被尖刺穿透,咬著牙忍著痛。
瞅見這幕,張獻忠怒吼道:“媽的,老子的弟兄,多爾袞你真該死。”
遂令步卒將竹梯搭在壕溝之上,跨過而攻向城牆。
自己率數十人,以鐵盾而下,將尖刺一一掃平。
望著渾身插滿尖刺的弟兄,張獻忠為他等合上雙眼。
怒氣填胸的張獻忠攀上壕溝,瞅見城頭指揮的愛巴禮。
冒著箭矢,往前狂奔百步,抄起強弓,滿月流星直取愛巴禮性命。
見明軍落入壕溝,愛巴禮心生大意,忽略張獻忠。
等愛巴禮察覺,箭矢釘入前額,踉蹌之下,轟然倒地。
見藍甲之將向後仰,張獻忠丟棄長弓,吼道:“敵將已死,攻城!”
六七副竹梯緊靠城牆邊,步卒手腳並用攀登而上。
另有數十步卒取出短鋼棍,一錘子砸進牆內。
愛巴禮一死,城上八旗兵騷動不已,手上擂木、滾石、箭矢竟停滯不放。
彼時,步卒劉老二瞅見機會,一躍登牆頭,暴喊一聲,與兩個八旗兵廝殺起來。
張獻忠突入城門,十數個步卒取下腰間鐵筒,取出木塞將筒中之物撒向城門。
一股刺鼻之味襲來,見城門上盡是黑色之油,滴答滴答。
張獻忠取出火折子,用力一吹,火苗驟起,命眾人散開,將火折子扔向城門。
石油觸火瞬間燃起,儼然燒成一道火門,滾滾濃煙衝天而起。
門後八旗兵被熱浪逼的後退數步,不少人用水潑之,誰知石油遇水流進城門。
藍色焰火瞬間沾上幾個八旗兵的衣甲,那幾人欲撲滅。
來不及褪下衣甲,這幾人發出淒吼被火活活燒死。
劉老二斬殺二三人後,終究是被人一刀劃破膛腹。
虛弱無力的靠在城牆上,嘶吼道:“河南洛陽劉老二陣殺三人。”
口溢鮮血,奮勇起身,抱著一個八旗兵摔落城下。
身骨盡碎,眼前閃現是老母與妻兒,送他入軍之景。
來不及歎息,張獻忠攀上牆頭,腰刀在手虎入人群,腳下倒下盡是敵軍屍體。
得知愛爾禮被一箭射殺,多爾袞惱羞成怒,罵道:“飯桶!”
率兵趕到之時,城門已著火,城頭兩軍廝殺。
瞥見一人兇悍不已,來迴衝殺,順勢一箭射出。
張獻忠雙目猩紅,心中突感不妙,用力側身,箭矢擦臉而過。
見多爾袞手持寶弓,又見身後一隊兵馬身背火銃。
大喊道:“金軍火槍兵至!”
朱梅從千裏鏡見號令兵揮動紅色旗幟,速道:“鳴金收兵。”
得撤退之令,張獻忠與十數人斷後,步卒緩緩而退。
待多爾袞上牆,見城頭上屍體橫陳,殘肢斷臂,腥臭難聞。
見張獻忠逃竄身影,多爾袞攥緊拳頭,一拳打在石牆上。
歸入帳內,張獻忠早已是筋疲力盡,腹中饑餓難耐。
直罵道:“若不是老子眼尖,早被火槍打成篩子。”
朱梅頗為無奈,對於槍兵若以強弩兵、重炮可破,步卒上前唯有一死。
轉身問道:“獻忠,城門可破?”
撓撓頭的張獻忠道:“總兵,城門厚重且有鐵片相連,怕是難破。”
得張獻忠之言,朱梅道:“命士卒在營前挖壕溝,設拒馬,堤防金軍襲營。”
廣寧城外,八處碉堡,火力交錯,百姓不由感歎,若女真韃子來必有去無迴。
彼時,一隊騎兵風馳電掣,胯下盡是良馬,日行千裏不在話下。
為首之人鐵甲覆麵,卻難掩英武之氣,令人驚歎。
早已等候多時的廣寧總兵孫應元,上前叩首,親迎入城。
至府,孫應元道:“微臣,拜見陛下。”
聽那鐵麵人道:“應元,平身!”
“臣,遵旨!”
鐵麵人拿掉麵具,露出容顏,豐神俊秀,正是崇禎無疑。
日夜兼程,對於崇禎來說,不過小事爾。
便道:“鼎蛟、讚二部何在?”
孫應元迴道:“陛下,二將已領兵奔赴沈陽。”
“爾今戰況何如?”
“孫公攜兵威壓撫順,祖侯、朱梅分擊清河、連山,無兵報而歸。”
話音剛落,一士卒闖入府衙便道:“總兵,連山關破。”
連山關破?
揮手讓士卒退下,王承恩獻媚道:“皇爺,大喜!”
旁孫應元亦是喜意連連,天子到大捷至,天佑大明。
旭日昭昭撞大運,倒是讓崇禎給撞上了。
“擬旨,先登破關者,連升三級,其餘者良田三畝,戰死者撫恤加倍,家小由朝廷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