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是平叛,先平河北道。張儀在河北道自立為王,占據渤海一帶,進退可守,並不好打,崔鄴看過地圖,若是崔程領兵進了河北道,難保河南道的馮征,不會從後攻上來。
京畿道兵馬七萬,其實最多五萬人,而且京畿道兵馬,不同戍邊的兵馬是常年備戰,見過血的兵。多半是京城裏的世家子弟為了前程,領個虛職。
崔鄴猜,崔程定會有辦法轉圜,這是他的大事。
果真他閑話了幾句,起身說:「我有事和你二伯商量,你們先歇著吧。」
說完起身就要出門去了,待到了門口,卻又迴頭說:「柬之,隨我來。」
崔鄴起身囑咐崔敏:「迴去歇著吧,晚上莫要看書,仔細你的眼睛。」
崔敏習慣他有時候的碎碎念了,乖乖點頭。但崔程還是覺得異樣。
去崔浩院子的路上,崔程問:「你很看好阿敏?」
崔鄴笑說:「他和阿晚可都是我看大的,我是兄長,看護習慣了。」
崔程淡淡說了句:「男兒心胸莫要框在這一方院落裏,目光放長遠一些。」
崔鄴:「我是個沒有大誌向的人,天下事有天下人操心,我隻操心我的家,我的人。」
崔程:「荒謬。」
崔鄴和他毫無交情的說:「父親的壯誌,我不敢有,也不想有。大哥二哥年少赤誠,我遠遠不及。父親莫要辜負了他們。」
崔程扭頭見他毫無情緒,他心裏怒火橫生,卻發不出來,這個兒子和他幾乎毫無父子情分。最多也就是情分,因為他姓崔。
他細無巨細的照顧幼弟幼妹,長幼有序,花心思的給老太太尋禮物,對這個家裏的每一個人都肯花心思,唯獨對他,像是毫無感情一樣。
連同兩個兄長,他都照顧到了。
他出征在即,他都吝嗇囑託一句。
到了崔浩那裏,兄弟二人談起朝中的人,河北道的人,這些崔鄴一概不問,他隻聽著,問到他了,他才會出聲。
崔浩見他不上心,問:「柬之,可有什麽看法?」
崔鄴認真說:「這些我並不懂,這裏麵的人,我更是不清楚,若是需要錢、需要糧草,我還能轉圜一二。」
崔浩倒沒覺得怎樣,倒是崔程聽的無端的刺耳。
崔鄴其實有些走神了,他在盤算著謝奚此時在做什麽,尤其是河西道如今怕是已經入冬了,也不知道她習不習慣……
一直到很晚,他還是關於這場平叛之戰,說了一二,崔程早年去過河北道,比他們都清楚那裏的山川地勢,崔鄴也沒神惡魔可說的,如今的河北道地勢寬闊,可不是他知道的那個河北道。
華北平原可是塊種地的好地方。
零零散散聊了半宿,直到最後,崔家兄弟兩都不說話,崔鄴依偎他們擔心崔鵬,保證說:「大哥的事,你們莫擔心,姚家如今就在祖籍淮南道,姚重與我有些交情,我已經托他照顧大哥了。」
袁掌櫃的本事雖說有些邪門,但是他是個從不說大話的人,至於那些前朝舊事,他從來不問。隻要事能辦成,他從不過問袁掌櫃用了什麽手段。
第二日,果真百官踐行,安平王在通化門外踐行,百官隨行,崔鄴還是替崔程準備了行李,將東西遞給他,囑咐:「父親,一路保重。」
獵獵風起,他深深看了他一眼,經年輾轉在沙場的老將,甲冑在身,渾身都是血氣。要麽功成名就,要麽馬革裹屍。
崔鄴很不喜歡這樣的場景,壯烈的背後都是死亡,是人命,而他隻愛和平。
城樓上內侍圍在中間的幾個貴人遙遙望著城門外的人馬。
陪著陳貴妃的陳於敏瘦了很多,陳家在先帝駕崩之後,飄搖而後才穩住地位,小皇子體弱,如今養在深宮,輕易不見人。陳貴妃不甘心這樣的結局,今日特意帶著太後的口諭,也算是來給出征的人踐行。武太後和她,兩個深宮裏的女人,已經達成了默契,在如今的局勢裏,找到了於自己最好的路。
陳於敏小聲問:「那是崔家的兒子?」
陳貴妃體弱,披著披風,遙遙望著:「萬軍前,立如青鬆,倒是個好兒郎。」
陳於敏好似聽說過,但是分不清那是崔家的哪一個兒子。
崔家清貴,又是武將世家,輕易不和世族結交,相交的也不過是姚家這樣的同是功勳起家的武將。
崔家門風清正,但不夠貴,世家大族並不與之結親……
她幾乎在心裏能背出崔家的狀況。
崔鄴並不知自己被人盯上了,仰頭看著崔程,年逾四十歲,他若是這一戰能破開此局,將來說不準真的能榮登大位,這是他的命數。
他像個局外人異樣,盤算著這些有的沒的。
待大軍開拔後,城門外百官散盡,崔鄴還是站在那裏,遙遙望著東邊。
深秋的長安,秋高氣爽,但是這個冬日註定不太平,直到崔敏來尋他,見他站在那裏發愣,小心翼翼的問:「五哥,是在擔心父親嗎?」
崔鄴拍拍他的肩膀,笑笑,什麽都沒說。
崔鄴不準他來看崔程出征,他畢竟是孩子,在這個父子君臣嚴格的年代,若是崔程那些有悖倫常的事情最後敗落,崔敏隻會遭殃。
若是到最後,他興許還能讓袁掌櫃帶著人逃走。
他滿心疲憊盤算的都是,崔程若是敗了,後路該怎麽走。
</br>
京畿道兵馬七萬,其實最多五萬人,而且京畿道兵馬,不同戍邊的兵馬是常年備戰,見過血的兵。多半是京城裏的世家子弟為了前程,領個虛職。
崔鄴猜,崔程定會有辦法轉圜,這是他的大事。
果真他閑話了幾句,起身說:「我有事和你二伯商量,你們先歇著吧。」
說完起身就要出門去了,待到了門口,卻又迴頭說:「柬之,隨我來。」
崔鄴起身囑咐崔敏:「迴去歇著吧,晚上莫要看書,仔細你的眼睛。」
崔敏習慣他有時候的碎碎念了,乖乖點頭。但崔程還是覺得異樣。
去崔浩院子的路上,崔程問:「你很看好阿敏?」
崔鄴笑說:「他和阿晚可都是我看大的,我是兄長,看護習慣了。」
崔程淡淡說了句:「男兒心胸莫要框在這一方院落裏,目光放長遠一些。」
崔鄴:「我是個沒有大誌向的人,天下事有天下人操心,我隻操心我的家,我的人。」
崔程:「荒謬。」
崔鄴和他毫無交情的說:「父親的壯誌,我不敢有,也不想有。大哥二哥年少赤誠,我遠遠不及。父親莫要辜負了他們。」
崔程扭頭見他毫無情緒,他心裏怒火橫生,卻發不出來,這個兒子和他幾乎毫無父子情分。最多也就是情分,因為他姓崔。
他細無巨細的照顧幼弟幼妹,長幼有序,花心思的給老太太尋禮物,對這個家裏的每一個人都肯花心思,唯獨對他,像是毫無感情一樣。
連同兩個兄長,他都照顧到了。
他出征在即,他都吝嗇囑託一句。
到了崔浩那裏,兄弟二人談起朝中的人,河北道的人,這些崔鄴一概不問,他隻聽著,問到他了,他才會出聲。
崔浩見他不上心,問:「柬之,可有什麽看法?」
崔鄴認真說:「這些我並不懂,這裏麵的人,我更是不清楚,若是需要錢、需要糧草,我還能轉圜一二。」
崔浩倒沒覺得怎樣,倒是崔程聽的無端的刺耳。
崔鄴其實有些走神了,他在盤算著謝奚此時在做什麽,尤其是河西道如今怕是已經入冬了,也不知道她習不習慣……
一直到很晚,他還是關於這場平叛之戰,說了一二,崔程早年去過河北道,比他們都清楚那裏的山川地勢,崔鄴也沒神惡魔可說的,如今的河北道地勢寬闊,可不是他知道的那個河北道。
華北平原可是塊種地的好地方。
零零散散聊了半宿,直到最後,崔家兄弟兩都不說話,崔鄴依偎他們擔心崔鵬,保證說:「大哥的事,你們莫擔心,姚家如今就在祖籍淮南道,姚重與我有些交情,我已經托他照顧大哥了。」
袁掌櫃的本事雖說有些邪門,但是他是個從不說大話的人,至於那些前朝舊事,他從來不問。隻要事能辦成,他從不過問袁掌櫃用了什麽手段。
第二日,果真百官踐行,安平王在通化門外踐行,百官隨行,崔鄴還是替崔程準備了行李,將東西遞給他,囑咐:「父親,一路保重。」
獵獵風起,他深深看了他一眼,經年輾轉在沙場的老將,甲冑在身,渾身都是血氣。要麽功成名就,要麽馬革裹屍。
崔鄴很不喜歡這樣的場景,壯烈的背後都是死亡,是人命,而他隻愛和平。
城樓上內侍圍在中間的幾個貴人遙遙望著城門外的人馬。
陪著陳貴妃的陳於敏瘦了很多,陳家在先帝駕崩之後,飄搖而後才穩住地位,小皇子體弱,如今養在深宮,輕易不見人。陳貴妃不甘心這樣的結局,今日特意帶著太後的口諭,也算是來給出征的人踐行。武太後和她,兩個深宮裏的女人,已經達成了默契,在如今的局勢裏,找到了於自己最好的路。
陳於敏小聲問:「那是崔家的兒子?」
陳貴妃體弱,披著披風,遙遙望著:「萬軍前,立如青鬆,倒是個好兒郎。」
陳於敏好似聽說過,但是分不清那是崔家的哪一個兒子。
崔家清貴,又是武將世家,輕易不和世族結交,相交的也不過是姚家這樣的同是功勳起家的武將。
崔家門風清正,但不夠貴,世家大族並不與之結親……
她幾乎在心裏能背出崔家的狀況。
崔鄴並不知自己被人盯上了,仰頭看著崔程,年逾四十歲,他若是這一戰能破開此局,將來說不準真的能榮登大位,這是他的命數。
他像個局外人異樣,盤算著這些有的沒的。
待大軍開拔後,城門外百官散盡,崔鄴還是站在那裏,遙遙望著東邊。
深秋的長安,秋高氣爽,但是這個冬日註定不太平,直到崔敏來尋他,見他站在那裏發愣,小心翼翼的問:「五哥,是在擔心父親嗎?」
崔鄴拍拍他的肩膀,笑笑,什麽都沒說。
崔鄴不準他來看崔程出征,他畢竟是孩子,在這個父子君臣嚴格的年代,若是崔程那些有悖倫常的事情最後敗落,崔敏隻會遭殃。
若是到最後,他興許還能讓袁掌櫃帶著人逃走。
他滿心疲憊盤算的都是,崔程若是敗了,後路該怎麽走。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