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戰爭的人,總會輕描淡寫;話語中,文字中,似乎千軍萬馬總是輕而易舉。
直麵戰爭的人,各種情感迸發能夠成為人生的障礙。
謀劃戰爭的人,在各樣的數據背後所承擔的也是心理極限。
輕視戰爭的人,渾身上下都是可以被定罪的證據。
現場,朱厚照如同一個場外人盡量抽離自己。
當弘治皇帝的旨意落定,一場戰爭規模也被放大。這意味著更多的大明士兵會踏上征程,走入刀光劍影之中。朱厚照不願意被在場的人看出他的心悸與不安,所以選擇隱藏。
誠然,朱厚照支持戰爭。但不安不可能被擺脫,所以最後作出決定還得是弘治皇帝!
“親軍府之騰驤左衛、騰驤右衛,立即整軍,赴邊!太子,你來安排!”弘治皇帝叫了朱厚照,可後者卻一點反應沒有。弘治皇帝不由眉頭一皺,再次開口道“太子,朕在與說話!”
“啊!父皇,兒臣在!”朱厚照猛的驚醒,頓時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趕忙整理自己的心態,來到弘治皇帝跟前。
一將功成萬骨枯!自己有些想多了。
“迴稟陛下,親軍府遵旨,立即整軍,明日一早由親軍都督高霆領兵出發!”
“嗯!”弘治皇帝語氣淡漠的嗯了一聲。
之後,又是看向張懋等人,說道“五軍府抽京營一部,同往。”
“戶部,兵部,保證出征之軍保障!”
本來轉個身就可以迴去東宮的朱厚照,出了文華殿的大門卻一直在外麵廣場漫無目的的走著。
“殿下!”馬文升叫住了朱厚照。
“本兵(兵部尚書可稱唿為本兵,也可稱為大司馬)有事找孤?”
就在東宮宮門旁的長廊裏,朱厚照與馬文升並排而坐。雖然是不合規矩的,但朱厚照表示不在乎讓馬文升不要在乎那些繁文縟節。
“殿下,能否告訴臣,您對邊地或者說您對瓦剌韃靼人的看法?”
“看法?其實本兵大人是想問孤是否是一個喜好征伐之人吧!”
“臣不敢,隻是臣一直不得其解。無論三邊還是邊管院或者說親軍府都那麽出乎意料。”
“那麽在迴答本兵此問之前,孤有一問想要詢問本兵。本兵以為瓦剌韃靼與大明兩者到底孰強孰弱,最會又是誰會被對方拖死?大明又是否萬世留存?”
馬文升被問的一緊,瞬間站了起來。
“你看,本兵也有迴答不上的問題。同樣,你的問題孤也迴答不上來。但是孤可以告訴你,孤一心為大明。隻要為了大明好,孤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即便是戰爭,為了大明又何妨?你是大明本兵應該清楚,韃靼人對於邊鎮的襲擾規模或大或小,但每一次大明都有所損失,或是兵士百姓被殺被擄,或是邊地城池設施被破壞,或是牛馬財物被洗劫一空。”
“這是大明朝建立邊鎮的初衷嗎?嗬嗬,孤想應該不是吧!誰會想打仗呢,好好的生活不行嗎。就像誰願意與你們唇槍舌劍呢,孤每日待在宮中不好嗎?”
“邊鎮艱難守護大明的同時也在不斷拖垮大明,韃子來去自如的攻擊,我們卻鞭長莫及。那是因為我們被釘死在原地了。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無論本兵是否認同,孤隻能這麽迴複你。”
“太祖太宗的大明朝,沒有變!”
打的一拳開,免的百拳來。這無疑顛覆了馬文升的原有的思想,因為在他的認知裏,強有力的防守可以杜絕韃子的侵襲。可沒有想到,守在邊塞等著韃子來攻擊似乎是太過於耗費國力了。龐大的邊軍,可不就是在吸大明的血嘛!
兵部的動作很快,戶部的周經也像被抽了一鞭子,很快增兵西北的一應軍需被準備齊全,戶部左侍郎劉大夏親自押送著軍需往延綏。
而位於保大坊的親軍府,高霆一腦袋汗的準備,原本要下衙迴去的他被太子直接薅到了東宮。然後告訴他,快點準備你要去打仗了。
震驚,惶恐,讓他生硬的接下來命令。
好在這段時間的整頓讓騰驤左右兩衛明白了自己軍人的身份,總數八千人很快集結起來。天色剛好昏暗,他們依次消失在北京城之內。
張懋等人迴了五軍府也拉出一衛人馬由平江伯陳銳率領,相比較與親軍府連夜悄然出動。張懋等人還想著也效仿,但是弘治皇帝確實不願意了,次日一早盛大的出征儀式之後,陳銳帶著戰兵三千輔兵兩千的隊伍,對外號稱兩萬的大軍浩浩蕩蕩的從北京城出發,一路招搖過市!
徐宅!書房!
“元輔,您該勸勸陛下的,是不是太過於兒戲了。”劉健對靠在軟榻上的徐溥說道。
後者語氣不穩,卻也是認真反問道“我該勸些什麽?反對出兵?反對與韃靼人開戰?”
“是啊,元輔,邊鎮之兵已經足夠應付了,出兵無疑就是在擴大事態!”劉建不是不同意教訓一下狂妄的韃靼人,可他認為無論是怎樣不該如此升級事態。
一來三邊之軍不用,為什麽要養著?二來京城之兵妄動不好,而動的是天子近衛。三來則是他認為,哪怕是開戰或者說是為擴大戰果而不得不作出的增兵,是不是也要好好規劃一番?頭天下的旨意,第二天就出兵了。
後期怎麽辦?
“希賢,此戰但有結果無論勝敗,戰果如何,我都會立即卸任一切職務!”徐溥沒有迴答劉健的問題,而是慢悠悠的說道。
劉健聽完若有所思,看了看老大人臉上的表情,古井無波。
很快,他似想通了。
“謝元輔,我就是迴去準備!”
看劉健離開,徐溥滿麵笑容。
這場戰爭,是皇帝給舊人的罪名或聲名,給新人的開端與威望!
細細來說,此戰的事態是皇帝有意擴大的。勝了,多般好處;敗了,有人背鍋。能夠明白的人絲毫不覺得有任何的複雜,因為轉移矛盾的方式再是冠冕堂皇也改變不了其簡陋的內涵。
直麵戰爭的人,各種情感迸發能夠成為人生的障礙。
謀劃戰爭的人,在各樣的數據背後所承擔的也是心理極限。
輕視戰爭的人,渾身上下都是可以被定罪的證據。
現場,朱厚照如同一個場外人盡量抽離自己。
當弘治皇帝的旨意落定,一場戰爭規模也被放大。這意味著更多的大明士兵會踏上征程,走入刀光劍影之中。朱厚照不願意被在場的人看出他的心悸與不安,所以選擇隱藏。
誠然,朱厚照支持戰爭。但不安不可能被擺脫,所以最後作出決定還得是弘治皇帝!
“親軍府之騰驤左衛、騰驤右衛,立即整軍,赴邊!太子,你來安排!”弘治皇帝叫了朱厚照,可後者卻一點反應沒有。弘治皇帝不由眉頭一皺,再次開口道“太子,朕在與說話!”
“啊!父皇,兒臣在!”朱厚照猛的驚醒,頓時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趕忙整理自己的心態,來到弘治皇帝跟前。
一將功成萬骨枯!自己有些想多了。
“迴稟陛下,親軍府遵旨,立即整軍,明日一早由親軍都督高霆領兵出發!”
“嗯!”弘治皇帝語氣淡漠的嗯了一聲。
之後,又是看向張懋等人,說道“五軍府抽京營一部,同往。”
“戶部,兵部,保證出征之軍保障!”
本來轉個身就可以迴去東宮的朱厚照,出了文華殿的大門卻一直在外麵廣場漫無目的的走著。
“殿下!”馬文升叫住了朱厚照。
“本兵(兵部尚書可稱唿為本兵,也可稱為大司馬)有事找孤?”
就在東宮宮門旁的長廊裏,朱厚照與馬文升並排而坐。雖然是不合規矩的,但朱厚照表示不在乎讓馬文升不要在乎那些繁文縟節。
“殿下,能否告訴臣,您對邊地或者說您對瓦剌韃靼人的看法?”
“看法?其實本兵大人是想問孤是否是一個喜好征伐之人吧!”
“臣不敢,隻是臣一直不得其解。無論三邊還是邊管院或者說親軍府都那麽出乎意料。”
“那麽在迴答本兵此問之前,孤有一問想要詢問本兵。本兵以為瓦剌韃靼與大明兩者到底孰強孰弱,最會又是誰會被對方拖死?大明又是否萬世留存?”
馬文升被問的一緊,瞬間站了起來。
“你看,本兵也有迴答不上的問題。同樣,你的問題孤也迴答不上來。但是孤可以告訴你,孤一心為大明。隻要為了大明好,孤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即便是戰爭,為了大明又何妨?你是大明本兵應該清楚,韃靼人對於邊鎮的襲擾規模或大或小,但每一次大明都有所損失,或是兵士百姓被殺被擄,或是邊地城池設施被破壞,或是牛馬財物被洗劫一空。”
“這是大明朝建立邊鎮的初衷嗎?嗬嗬,孤想應該不是吧!誰會想打仗呢,好好的生活不行嗎。就像誰願意與你們唇槍舌劍呢,孤每日待在宮中不好嗎?”
“邊鎮艱難守護大明的同時也在不斷拖垮大明,韃子來去自如的攻擊,我們卻鞭長莫及。那是因為我們被釘死在原地了。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無論本兵是否認同,孤隻能這麽迴複你。”
“太祖太宗的大明朝,沒有變!”
打的一拳開,免的百拳來。這無疑顛覆了馬文升的原有的思想,因為在他的認知裏,強有力的防守可以杜絕韃子的侵襲。可沒有想到,守在邊塞等著韃子來攻擊似乎是太過於耗費國力了。龐大的邊軍,可不就是在吸大明的血嘛!
兵部的動作很快,戶部的周經也像被抽了一鞭子,很快增兵西北的一應軍需被準備齊全,戶部左侍郎劉大夏親自押送著軍需往延綏。
而位於保大坊的親軍府,高霆一腦袋汗的準備,原本要下衙迴去的他被太子直接薅到了東宮。然後告訴他,快點準備你要去打仗了。
震驚,惶恐,讓他生硬的接下來命令。
好在這段時間的整頓讓騰驤左右兩衛明白了自己軍人的身份,總數八千人很快集結起來。天色剛好昏暗,他們依次消失在北京城之內。
張懋等人迴了五軍府也拉出一衛人馬由平江伯陳銳率領,相比較與親軍府連夜悄然出動。張懋等人還想著也效仿,但是弘治皇帝確實不願意了,次日一早盛大的出征儀式之後,陳銳帶著戰兵三千輔兵兩千的隊伍,對外號稱兩萬的大軍浩浩蕩蕩的從北京城出發,一路招搖過市!
徐宅!書房!
“元輔,您該勸勸陛下的,是不是太過於兒戲了。”劉健對靠在軟榻上的徐溥說道。
後者語氣不穩,卻也是認真反問道“我該勸些什麽?反對出兵?反對與韃靼人開戰?”
“是啊,元輔,邊鎮之兵已經足夠應付了,出兵無疑就是在擴大事態!”劉建不是不同意教訓一下狂妄的韃靼人,可他認為無論是怎樣不該如此升級事態。
一來三邊之軍不用,為什麽要養著?二來京城之兵妄動不好,而動的是天子近衛。三來則是他認為,哪怕是開戰或者說是為擴大戰果而不得不作出的增兵,是不是也要好好規劃一番?頭天下的旨意,第二天就出兵了。
後期怎麽辦?
“希賢,此戰但有結果無論勝敗,戰果如何,我都會立即卸任一切職務!”徐溥沒有迴答劉健的問題,而是慢悠悠的說道。
劉健聽完若有所思,看了看老大人臉上的表情,古井無波。
很快,他似想通了。
“謝元輔,我就是迴去準備!”
看劉健離開,徐溥滿麵笑容。
這場戰爭,是皇帝給舊人的罪名或聲名,給新人的開端與威望!
細細來說,此戰的事態是皇帝有意擴大的。勝了,多般好處;敗了,有人背鍋。能夠明白的人絲毫不覺得有任何的複雜,因為轉移矛盾的方式再是冠冕堂皇也改變不了其簡陋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