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破釜沉舟(下)


    太陽落山。


    枯坐多時的淮安巡按崔呈秀依舊未能得到天子的召見,這位曾經在淮安府炙手可熱的"欽差大臣"默默的將眼前早已冷淡的茗茶推開,並在身旁諸多文武官員以及京營士卒的注視下,麵無表情的離去。


    他本想著,如若能夠得到天子的召見,便將早些時候發生的一切盡數稟報,以便天子提前做好準備,也算對得起身上這"淮安巡按"的差事。


    不過現在來看,倒是他有些自作多情了。


    因為民間戲曲及說書先生的影響,巡按一職通常被民間百姓稱之為"八府巡按",聽上去似乎威風凜凜,宛若代天巡狩的封疆大吏一般。


    但實際上,這巡按禦史與京師督查院中的禦史品秩同為正七品,隻不過因為被外派地方,擁有監督地方大員的權利,方才被不明白官場秩序的百姓們誤以為能夠與地方上的封疆大吏平起平坐。


    "罷了。"


    "看來這仕途是到頭了。"


    緩緩停住腳步,崔呈秀扭頭看向身後巍峨肅穆的總督衙門,隨即用微不可聞的聲音喃喃自語,紅潤的臉頰上也擠出了一抹自嘲之色。


    不過很快,崔呈秀的眼神便是漸漸變冷,並頭也不迴的離開了總督衙門。


    隨著天子在這淮安府城大動幹戈,城中的軍民百姓早已鬧得人心惶惶,今日主動找上自己的揚州鹽商便是最好的證明。


    但這淮安府可不比"富庶安逸"的揚州,城中尚有諸多世襲罔替的漕軍將校呐。


    如今天子以整飭鹽政為由,直接將矛頭對準了兩淮之地的鹽商,態度很是強硬;而那些漕軍將校在兔死狐悲之下,必然不會坐以待斃。


    估計用不了多久,這兩淮之地便要徹底亂起來了。


    想到這裏,崔呈秀便不自覺加快了腳步,眼神冰冷的同時,卻也湧現了一抹幸災樂禍。


    他本想"戴罪立功",幫助天子平定這兩淮之地蠢蠢欲動的騷亂,奈何那位心高氣傲的天子壓根不給他機會呐。


    不管未來這兩淮之地,乃至於整個南直隸鬧到何種程度,皆是小皇帝咎由自取,怪不得旁人!


    ...


    ...


    "兒郎們可都準備好了?"


    深夜,漕軍總督府以西約莫半炷香腳程,某座不起眼的民房中,一名全身上下籠罩在黑袍之中的壯漢先是朝著悶聲發問,隨即便點燃了眼前的燭火。


    隨著微弱的火苗驅散了令人壓抑的黑暗,赫然瞧見房間中還有十餘名壯漢,都是一樣的裝扮,身著寬大的黑袍,瞧不出麵容和年紀。


    "放心,"短暫的沉默過後,角落處傳來了一道陰冷的迴應:"自永樂年間開始,這漕軍便被我等的祖輩掌控把持,誰也無法染指。"


    "現如今,隻需我等一聲令下,停靠在運河沿岸的漕船們便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落水失事。"


    此話一出,民房中便是響起了一陣心照不宣的哄笑聲,在場眾人皆是默默頷首,隱匿在黑袍下的臉龐上湧現出一抹狠辣之色。


    雖說他們早就知曉天子駕臨淮安府來勢洶洶,心中多多少少做好了準備,但也沒有預料到這位登基不過兩年的天子竟是如此激進?


    那如今在城中鬧得人心惶惶的"綱鹽法"可謂是直接拿捏住了城中鹽商的命脈,但凡涉事私鹽者,便取消其"窩本"資格,從此禁止販賣食鹽。


    與此同時,還對檢舉告發者予以重賞。


    此舉可謂是不費吹灰之力,便令原本鐵板一塊的鹽商們有了"內訌"的趨勢。


    故此,雖然天子尚未針對漕軍予以整飭,但他們這些世代從軍的將校們依舊是感受到了撲麵而來的壓力,並打算"先發製人"。


    "不要盲目樂觀。"


    "我瞧著,今日這聚會,似乎是少了幾個人呐。"


    很快,一道不和諧的聲音便令民房中有些癲狂的獰笑戛然而止,氣氛也重新劍拔弩張起來。


    "是誰?"


    "誰沒來?"


    經過提醒之後,在場的漢子們盡皆意識到了今日的"袍澤",確實比往常時候要少上幾人,聲音也變得急促起來。


    他們這些漕軍將校雖然分工不同,勢力範圍各不相同,甚至私下裏還時常爆發爭執,但在麵對朝廷的時候,卻是能夠保持著驚人的統一。


    也正因如此,他們的祖輩方才得以在運河上立足兩百餘年,並且世襲罔替,父死子繼。


    "事已至此,何須藏頭露尾!"


    "少了三個人!"


    眼見得不安的情緒便要在人群中彌漫,最先說話的壯漢便是有些粗暴的扯掉了自己頭上的罩袍,露出了一張滿臉鐵青的麵龐。


    "今日務必要將那幾人揪出來!"


    見有人帶頭,其餘的漢子們也是不甘示弱,紛紛脫掉了身上的黑袍,並以警惕的眼神打量著身旁的"袍澤"。


    多長時間了,他們這些漕軍將校上一次像眼前這般"慌亂",怕是還要追溯到二十餘年前吧?


    "是新建伯的人。"


    隨著在場年歲各不相同的將校們紛紛脫掉了身上的黑袍,露出了原本的麵容,無故缺席此次聚會的漕軍將校,也被確認了身份。


    "新建伯.."


    聞聽耳畔旁有些驚怒的嘶吼聲,在場的漕軍將校們臉上均是流露出了耐人尋味的神色,但心中卻並無太多意外。


    畢竟嚴格追究起來,那新建伯王承勳本就和他們不是一路人,而如今缺席的三名漕軍將校,私下裏又與王承勳多有走動。


    如今來看,這三人隻怕早已在不知不覺間,被那新建伯王承勳收為己用了。


    "事不宜遲,必須要盡快動手了!"


    或許是知曉自身在背地裏的所作所為極有可能已然被新建伯王承勳透露給天子,民房中的壯漢們肉眼可見的激動起來,全然不似最初那般淡然桀驁。


    "後天便動手!"


    "再跟城中的鹽商們通個氣,讓他們也一起動手!"


    "南京那邊呢?"


    因為事關重大,意見不一的漕軍將校們很快便陷入了瘋癲的爭執中,彼此間各執一詞,互不退讓。


    不過在經過一番吵鬧過後,燭火愈發微弱的房間中還是響起了一道鏗鏘有力的聲音,引得在場眾人頷首不已。


    "沒時間和南京通氣了。"


    "這一次,隻能靠我等自己了。"


    "後日就動手!"


    噗!


    吹氣聲響起,本就微弱的燭火瞬間熄滅,環境幽暗的民房也恢複了最初的黑暗,將空氣中湧動的一切情緒,盡數吞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並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