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如箭在弦(上)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月初七,白露。
盡管已是正式進入秋季,頭頂的日頭也不似前些時日那般毒辣,但因為許久沒有下過瓢潑大雨的緣故,天地間依舊幹燥不已。
尤其是疆域廣袤的齊魯大地,滾滾黃塵逆著烈日席卷而來,幾乎叫人睜不開眼睛,隻覺一股熱浪上下翻湧。
不過好在這股熱浪並未蔓延太久,便被東昌府的群山所阻隔,奔騰不絕的運河更是為燥熱的天氣,注入了一絲久違的清涼。
放眼望去,圍繞著運河沿岸,十餘座臨時搭建的營寨拔地而起,盡管營地規模算不上巍峨,但戒備卻是十分森嚴,不時便能見到甲胄精良的兵丁們來迴梭巡,令得偶爾路過的傳旨或商賈們均是不敢貿然上前。
已是出京的第七日,名義上護送新任惠安伯張慶臻趕赴南直隸擔任操江提督的千餘名將士們自永定門而出,隨即按照上次趕赴山東平亂的路線,由通州登船,一路上日行百裏不止,終日抵達了這號稱\"江北一都會\"的東昌府。
...
...
運河沿岸的一處緩坡上,假稱身體抱恙,實則\"禦駕親征\"的大明天子朱由校身著紅色鴛鴦戰袍,高居於玄色戰馬之上,目光睥睨的盯著南方,遲遲不發一語。
或許是有了親征的經驗,朱由校身上的氣質愈發沉凝,眼神也遠比在京師的時候要犀利許多。
\"濟寧那邊,是否都安排妥當了?\"半晌,朱由校緩緩扭頭,朝著眼前僅率領十餘名兵丁,親自趕來接駕的山東總兵楊肇基詢問道。
\"迴稟陛下,\"聞言,山東總兵楊肇基便是握緊手中韁繩,輕輕催動胯下戰馬上前,眼神堅毅的迴稟道:\"孫大人已然按照陛下的吩咐,準備好一切。\"
\"登萊巡撫袁大人也率領著麾下標營及登萊水師,於濟寧恭候陛下聖駕。\"
饒是南征北戰這麽多年,與遼鎮建奴和塞外蒙古韃子均是打過不少交道,數月前也曾率兵\"勤王\",但身材魁梧的楊肇基此時仍不免為天子大膽的舉動感到心驚肉跳,聲音也微微有些顫抖。
堂堂大明之主,竟然率領著千餘名將士便敢在眾目睽睽之下離開了京師,一路上日行百裏不止,抵達這人多眼雜的東昌府。
麵容微微有些黝黑的年輕天子聞言輕輕頷首,目光也隨之看向濟寧,即便濟寧知州孫傳庭走馬上任的時日尚短,麾下並無太多可戰之兵,但有登萊巡撫袁可立從旁護駕,兼之楊肇基麾下的三千標營,也足以應付淮安府那些蠢蠢欲動的漕軍了。
至於南京城外人多勢眾的將校們,自有黃得功親自率領的京營將士趕去鎮壓。
見年輕天子沉默不語,此役依舊隨侍在側的盧象升便忍不住出聲詢問道:\"陛下,南京城乃是重中之重。\"
\"我等為何不乘船順著這運河一路南下,堂而皇之的震懾南京兵馬,在與黃將軍等人匯合,整飭漕軍鹽政?\"
他作為朱由校親手提拔的\"心腹近臣\",自是清楚身旁天子\"禦駕親征\"的真正目的,還是為了整飭牽扯到大明經濟命脈的漕運和鹽政。
至於南京城的士紳勳貴們,不過是順手而為罷了。
雖說是在平常不過的一句問話,但在場的將士們盡皆抿了抿有些幹澀的嘴唇,就連新晉的操江提督張慶臻以及山東總兵楊肇基也忍不住多瞧了幾眼盧象升。
這位文武雙全的\"狀元郎\"果然不同凡響,居然敢當眾質疑天子的決定?
\"建鬥覺得,朕隻需要收拾了南京城的勳貴們,淮安府的亂臣賊子便會群龍無首,不攻自破?\"
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之後,朱由校扭頭看向被自己寄予厚望的\"明末三傑\",清冷的聲音中也夾雜著一抹考究。
\"陛下所言甚是,\"盡管察覺到了天子略帶考究的語氣,但初出茅廬的盧象升仍是不假思索的點了點頭。
這不是明擺著的嗎?
若無南京城中的士紳勳貴們從旁撐腰,淮安府的那些漕軍們焉敢胡作非為?更別提聚眾討餉,圍困漕運總督衙門。
\"嗬,此事沒有這般簡單呐。\"
停頓少許之後,年輕天子含笑搖頭,本是淡然的眼神卻瞬間犀利起來。
這淮安府不同於以富庶而聞名的蘇州府,府城內魚龍混雜,富可敵國的鹽商們隨處可見,這些人與南京士紳之間的關係與其說是附庸,倒不如說是合作。
在絕對的利益麵前,即便是南京城的勳貴們也難以號令這些為了利益,敢於挑戰世間一切律法的鹽商。
這一點,從原本曆史上,割據福建的鄭芝龍家族便可印證一二。
而這一次他要做的,便是切斷淮安府與南京城之間的聯係,以免自身陷入\"腹背受敵\"的境遇。
唏律律!
急促的馬蹄聲響起,正在緩坡上舉目眺望的眾人紛紛扭頭觀瞧,同樣身著甲胄的左良玉已然縱馬而至,朝著被眾人簇擁在中間的朱由校拱手道:\"迴稟陛下,未來幾日所需輜重已是采買完畢。\"
為了以防萬一,大軍必須要提前準備好半月所需的糧草。
\"好。\"沉悶的點了點頭之後,高居於戰馬之上的天子緊握韁繩,扭頭朝著身後的營地而去:\"我等長途跋涉多日,今日暫且休整一日。\"
\"陛下,\"不假思索的勒緊韁繩,催動胯下戰馬上前,眼神冷峻的盧象升靠近年輕天子,低聲道:\"京師剛剛傳迴消息,在咱們出京的次日,朝中便有禦史以探視為由,準備往乾清宮請安。\"
\"但被首輔大人攔了迴來。\"
\"另外,京營黃將軍,也在拿到兵部的堪合之後,率領著兩萬京師出京了。\"
朱由校的身份終究不是常人可比,隻怕如今接連數日稱病不出,北京城早已鬧得雞飛狗跳。
再加上黃得功等將士堂而皇之的出京,隻怕南方那邊很快便能收到消息,乃至於推測出事情的真相。
\"無需在意。\"朱由校微微眯起了眼睛,清瘦的臉上湧現著不加掩飾的殺伐之意。
他倒是要瞧瞧,南方的這些亂臣賊子們,究竟有多大的本事!
盡管已是正式進入秋季,頭頂的日頭也不似前些時日那般毒辣,但因為許久沒有下過瓢潑大雨的緣故,天地間依舊幹燥不已。
尤其是疆域廣袤的齊魯大地,滾滾黃塵逆著烈日席卷而來,幾乎叫人睜不開眼睛,隻覺一股熱浪上下翻湧。
不過好在這股熱浪並未蔓延太久,便被東昌府的群山所阻隔,奔騰不絕的運河更是為燥熱的天氣,注入了一絲久違的清涼。
放眼望去,圍繞著運河沿岸,十餘座臨時搭建的營寨拔地而起,盡管營地規模算不上巍峨,但戒備卻是十分森嚴,不時便能見到甲胄精良的兵丁們來迴梭巡,令得偶爾路過的傳旨或商賈們均是不敢貿然上前。
已是出京的第七日,名義上護送新任惠安伯張慶臻趕赴南直隸擔任操江提督的千餘名將士們自永定門而出,隨即按照上次趕赴山東平亂的路線,由通州登船,一路上日行百裏不止,終日抵達了這號稱\"江北一都會\"的東昌府。
...
...
運河沿岸的一處緩坡上,假稱身體抱恙,實則\"禦駕親征\"的大明天子朱由校身著紅色鴛鴦戰袍,高居於玄色戰馬之上,目光睥睨的盯著南方,遲遲不發一語。
或許是有了親征的經驗,朱由校身上的氣質愈發沉凝,眼神也遠比在京師的時候要犀利許多。
\"濟寧那邊,是否都安排妥當了?\"半晌,朱由校緩緩扭頭,朝著眼前僅率領十餘名兵丁,親自趕來接駕的山東總兵楊肇基詢問道。
\"迴稟陛下,\"聞言,山東總兵楊肇基便是握緊手中韁繩,輕輕催動胯下戰馬上前,眼神堅毅的迴稟道:\"孫大人已然按照陛下的吩咐,準備好一切。\"
\"登萊巡撫袁大人也率領著麾下標營及登萊水師,於濟寧恭候陛下聖駕。\"
饒是南征北戰這麽多年,與遼鎮建奴和塞外蒙古韃子均是打過不少交道,數月前也曾率兵\"勤王\",但身材魁梧的楊肇基此時仍不免為天子大膽的舉動感到心驚肉跳,聲音也微微有些顫抖。
堂堂大明之主,竟然率領著千餘名將士便敢在眾目睽睽之下離開了京師,一路上日行百裏不止,抵達這人多眼雜的東昌府。
麵容微微有些黝黑的年輕天子聞言輕輕頷首,目光也隨之看向濟寧,即便濟寧知州孫傳庭走馬上任的時日尚短,麾下並無太多可戰之兵,但有登萊巡撫袁可立從旁護駕,兼之楊肇基麾下的三千標營,也足以應付淮安府那些蠢蠢欲動的漕軍了。
至於南京城外人多勢眾的將校們,自有黃得功親自率領的京營將士趕去鎮壓。
見年輕天子沉默不語,此役依舊隨侍在側的盧象升便忍不住出聲詢問道:\"陛下,南京城乃是重中之重。\"
\"我等為何不乘船順著這運河一路南下,堂而皇之的震懾南京兵馬,在與黃將軍等人匯合,整飭漕軍鹽政?\"
他作為朱由校親手提拔的\"心腹近臣\",自是清楚身旁天子\"禦駕親征\"的真正目的,還是為了整飭牽扯到大明經濟命脈的漕運和鹽政。
至於南京城的士紳勳貴們,不過是順手而為罷了。
雖說是在平常不過的一句問話,但在場的將士們盡皆抿了抿有些幹澀的嘴唇,就連新晉的操江提督張慶臻以及山東總兵楊肇基也忍不住多瞧了幾眼盧象升。
這位文武雙全的\"狀元郎\"果然不同凡響,居然敢當眾質疑天子的決定?
\"建鬥覺得,朕隻需要收拾了南京城的勳貴們,淮安府的亂臣賊子便會群龍無首,不攻自破?\"
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之後,朱由校扭頭看向被自己寄予厚望的\"明末三傑\",清冷的聲音中也夾雜著一抹考究。
\"陛下所言甚是,\"盡管察覺到了天子略帶考究的語氣,但初出茅廬的盧象升仍是不假思索的點了點頭。
這不是明擺著的嗎?
若無南京城中的士紳勳貴們從旁撐腰,淮安府的那些漕軍們焉敢胡作非為?更別提聚眾討餉,圍困漕運總督衙門。
\"嗬,此事沒有這般簡單呐。\"
停頓少許之後,年輕天子含笑搖頭,本是淡然的眼神卻瞬間犀利起來。
這淮安府不同於以富庶而聞名的蘇州府,府城內魚龍混雜,富可敵國的鹽商們隨處可見,這些人與南京士紳之間的關係與其說是附庸,倒不如說是合作。
在絕對的利益麵前,即便是南京城的勳貴們也難以號令這些為了利益,敢於挑戰世間一切律法的鹽商。
這一點,從原本曆史上,割據福建的鄭芝龍家族便可印證一二。
而這一次他要做的,便是切斷淮安府與南京城之間的聯係,以免自身陷入\"腹背受敵\"的境遇。
唏律律!
急促的馬蹄聲響起,正在緩坡上舉目眺望的眾人紛紛扭頭觀瞧,同樣身著甲胄的左良玉已然縱馬而至,朝著被眾人簇擁在中間的朱由校拱手道:\"迴稟陛下,未來幾日所需輜重已是采買完畢。\"
為了以防萬一,大軍必須要提前準備好半月所需的糧草。
\"好。\"沉悶的點了點頭之後,高居於戰馬之上的天子緊握韁繩,扭頭朝著身後的營地而去:\"我等長途跋涉多日,今日暫且休整一日。\"
\"陛下,\"不假思索的勒緊韁繩,催動胯下戰馬上前,眼神冷峻的盧象升靠近年輕天子,低聲道:\"京師剛剛傳迴消息,在咱們出京的次日,朝中便有禦史以探視為由,準備往乾清宮請安。\"
\"但被首輔大人攔了迴來。\"
\"另外,京營黃將軍,也在拿到兵部的堪合之後,率領著兩萬京師出京了。\"
朱由校的身份終究不是常人可比,隻怕如今接連數日稱病不出,北京城早已鬧得雞飛狗跳。
再加上黃得功等將士堂而皇之的出京,隻怕南方那邊很快便能收到消息,乃至於推測出事情的真相。
\"無需在意。\"朱由校微微眯起了眼睛,清瘦的臉上湧現著不加掩飾的殺伐之意。
他倒是要瞧瞧,南方的這些亂臣賊子們,究竟有多大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