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還要禦駕親征?!\"


    有些空曠的乾清宮暖閣中,剛剛被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在宮門處攔下,去而複返的兵部尚書王在晉和戶部尚書畢自嚴目瞪口呆的盯著案牘後麵無表情的年輕天子。


    暖閣另一側,聞聽天子急召,匆匆趕至此地的禦馬監提督太監魏忠賢也是瞠目結舌,喉嚨深處不斷發著不知所謂的咕咕聲。


    盡管時隔多月,但他仍對昔日被困在鄆城縣,麵對著流民叛軍攻城的情況曆曆在目,時常在睡夢中驚醒。


    如若不是那白蓮賊首徐鴻儒\"急於求成\",從始至終便沒有太過於在乎以貧困著稱的鄆城縣,兼之他身旁還有百十名錦衣衛緹騎保護,隻怕鄆城縣早已陷落。


    可現在他卻是被突然告知,案牘後的年輕天子有意再度禦駕親征,而且目標乃是距離中樞千裏之遙的南直隸。


    須知,那南直隸雖然不比昔日流民信徒滋生的山東兗州,但內部情況隻會更加複雜嚴峻,畢竟南京城外的軍營以及駐紮在淮安府的\"漕軍\"可是正兒八經擺在那裏。


    天子這是想要幹什麽?


    \"此次,朕有意讓兩位愛卿隨侍同行。\"


    麵對著自己親手提拔的兩位帝黨心腹,朱由校也沒有隱瞞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稍作猶豫之後便是袒露了自己的心聲。


    南直隸的那些士紳豪商,一次次試探他的底線,實在是讓他不勝其煩。


    恰逢朝廷剛剛在遼鎮站穩腳跟,將不可一日的建州女真逼退,塞外蒙古諸部也暫未展露卷土重來的趨勢,剛好可以騰出手來收拾南直隸的這些士紳豪商。


    至於此舉會不會引發一連串的惡果,乃至於導致大明國本動蕩,朱由校並沒有過於在意。


    畢竟\"畏威而不懷德\"的道理,有時不僅僅適用於邊陲蠻夷的土司,還適用於這些養尊處優慣了的\"土皇帝們\"。


    \"陛下有令,臣等自當盡心盡力。\"


    \"但南直隸終究不比京師,南京大營的十萬將士世代受魏國公等勳貴的恩惠,對於朝廷並無太多敬畏之心。\"


    \"微臣隻怕南京勳貴聞訊之後,會鬧出如同昔日在奉天門外討餉的鬧劇..\"


    舔了舔有些幹澀的嘴唇,兵部尚書王在晉也顧不得避諱,滿臉遲疑的提及了朱由校即位不久便遭遇的\"嘩變\",並著重強調了南京勳貴的勢力。


    因為南京自古以來便以經濟富庶而著稱,且坐擁運河之便,故此南京城中的勳貴們大多看不上尋常士卒的那些軍餉。


    相反,不知從何時起,每逢南京守備新老交替之際,新上任的南京守備便會\"自掏腰包\",犒賞軍中將士,使得南京大營士卒的待遇遠勝過昔日京營那些麵黃肌瘦的\"流民\"。


    並且正如朱由校昔日所言,這個時代的兵丁們心中並無太多\"忠義\"可言,參軍服役也隻是為了填飽肚子,養家糊口罷了。


    天子若是貿然領兵駕臨南直隸,說不定非但不會令當地的士卒們心生敬畏,還會起到弄巧成拙的效果。


    \"大伴,若有亂臣賊子犯上作亂,該當如何?!\"


    聞聽耳畔旁憂心忡忡的聲音,案牘後的朱由校微微一笑,並未予以迴應,而是扭頭看向身旁屏氣凝神的司禮監掌印太監。


    \"迴陛下,亂臣賊子,皆該殺!\"


    盡管沒有料到朱由校會突然就此敏感的問題詢問自己的意見,但掌印太監王安仍是快速的反應了過來,並且毫不猶豫的激昂道。


    仗義每多屠狗輩。


    他們這些\"天子家奴\"或許因為身體缺陷的原因,導致\"私德有虧\",格外熱衷於權勢和財貨,但論起對於大明的忠心,卻勝過外朝那些\"正人君子\"以及世襲罔替,深受皇恩的勳貴們無數倍。


    \"朕禦駕親征的消息,暫且不要向外透露,以免打草驚蛇。\"


    \"日常政務,一切由內閣負責。\"


    \"兩位愛卿明日便遞個身體抱恙的折子上來..\"


    朝著身旁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叮囑了一句之後,朱由校重新將目光投向眼前唿吸驟然急促的兩位心腹。


    相比較幾個月前的那次\"臨時起意\",如今京師的環境無疑更加安全,暗懷鬼胎的東林黨已然\"元氣大傷\",閣臣韓爌離職;信王由檢也在他的敲打過後,老老實實待在信王府中等待就藩。


    值此情況之下,他倒是可以放心大膽的\"禦駕親征\"。


    \"敢問陛下,此次出京,命哪位將校隨行護駕?\"


    或許是知曉朱由校心意已決,兵部尚書王在晉也沒有繼續做無謂的掙紮,而是關心起具體的細節。


    對於大明天子而言,南直隸縱然是用\"龍潭虎穴\"來形容也毫不為過,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朕會以護送新任提督漕江為由,先行派遣數百京營將士出京,而後在東昌府與楊肇基等人碰麵,並最終在濟寧重新登船。\"


    \"濟寧那邊,朕之前已是委任了孫傳庭先行走馬上任,登萊巡撫袁可立也從遼南旅順迴返。\"


    \"如若愛卿實在放心不行,還可令京營兒郎在朕出京之後,乘船趕往淮安府。\"


    說到最後,朱由校本是冷峻的表情頓時輕鬆了不少,就連戶部尚書畢自嚴都隱隱露出了些許苦笑。


    如今京營將士的戰力已早已有目共睹,對於天子的忠心更是無需多說。


    他真正在意的,還是那山東總兵楊肇基,濟寧知州孫傳庭以及登萊巡撫袁可立等人。


    瞧天子這架勢,分明是早就有\"禦駕親征\"的心思,方才在不知不覺間安排好了一切。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兩位愛卿莫要猶豫。\"


    聞聽耳畔旁如春風拂麵的聲音,在聯想到朱由校對自己的提拔之恩,兵部尚書王在晉和戶部尚書畢自嚴默默的對視了一眼之後,便是從座位上起身:\"臣等遵旨。\"


    為人臣者,當為君分憂。


    或許正是因為朝廷此前不斷的瞻前顧後,方才導致南直隸敢於和朝廷叫板吧。


    一念至此,暖閣眾人便是不約而同的看向窗外,深邃的目光中夾雜著各種各樣的情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並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