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喜訊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寅時三刻。
朦朧的夜色好似一張大網,將巍峨的沈陽城盡數吞噬,除卻街道盡頭偶爾響起的兩三聲犬吠,靜謐的城池中再沒有半點聲音。
但倘若此時有人從高處俯瞰便會浮現,位於城池正中的經略衙門附近卻是燈火通明,一隊隊甲胄齊全的兵丁於街道上無聲的梭巡著,警惕的目光中夾雜著一抹期待,並不時望向身後人頭攢動的署衙官廳。
...
...
\"鐵嶺和清河方向,還沒有消息傳迴嗎?\"
沉默良久,經略熊廷弼終是難耐不住心中的焦急,踱步行至門口處,再次朝著在外等候的吏員們詢問無果之後,方才悶悶不樂的迴到了座位上。
\"飛白兄,暫且稍安勿躁,靜待捷報傳迴即可。\"
\"屬於我等的軍功,跑不了的..\"
眼見得一向鎮定自若的經略熊廷弼也變得坐立難安,與其配合多年的巡撫周永春在與官廳中其餘軍將們交換了一個眼神過後,便略帶玩笑的揶揄道。
盡管官廳中人滿為患,包括廣寧巡撫薛國用在內的一眾遼東文武齊聚於此,但氣氛卻並不似百十裏外的\"汗王宮\"中那般冷寂。
畢竟早在兩個時辰前,奉命沿撫順方向進軍,並襲擾薩爾滸城的黃得功及祖大壽便率領著麾下的騎衛們先行返迴了沈陽城,並帶迴了重創建州女真,斬敵千餘的捷報。
須知,自建州女真於遼東崛起以來,朝廷從未在正麵戰場一次性斬敵超過千餘人,更別提眼下還\"收複\"了舊土撫順。
如此軍功,已是遠勝去年春天的\"沈陽大捷\"。
\"話雖如此,但本官心中終是有些放心不下呐..\"
聞言,熊廷弼便深吸了幾口氣,勉強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內心,轉而有些殷切的搖了搖頭。
自萬曆末年,他被神宗皇帝臨危受命,拜為遼東經略以來,在朝中可謂是飽受爭議。
如若不是當今天子在即位之後乾綱獨斷,屢次下旨寬慰,隻怕他早就不堪非議,辭官迴鄉了。
故此盡管他平日裏淡然如水,喜怒不形於色,但內心比在場的每一位軍將都渴望能夠\"建功立業\",迴饋天子對他的知遇之恩。
\"經略此言差矣,眼下著急的,該是那老酋努爾哈赤了..\"
或許是受官廳中輕鬆氣氛的影響,本是在去年春天,表現\"差強人意\",險些導致沈陽城陷入險境的廣寧參將祖大壽此刻也壯著膽子,打趣了一句。
作為正兒八經的\"將門世家\",他早在努爾哈赤崛起之前,便與這些茹毛飲血的女真人打過了不少交道,多少知道些\"內情\"。
那撫順城作為拱衛其國都薩爾滸城的\"要塞\",居然僅僅駐紮了數千名韃子,足以間接證明女真國內空虛,其主力大軍遠在朝鮮,尚未歸國的事實。
以女真老酋努爾哈赤那瞻前顧後的性子,若是得知撫順和鐵嶺方向均有官兵襲擾的跡象,怕是會瞬間化作驚弓之鳥。
\"哈哈哈,對!\"
\"現在該是那老酋著急了..\"
\"今日這仗,實在是痛快啊..\"
\"倘若我遼東的騎衛在多些,今日說不定便能強渡渾河,踏平薩爾滸城了..\"
說話間,官廳中的氣氛愈發輕鬆,就連熊廷弼也漸漸放下了心底的不安,轉而準備著手先行草擬向京師呈遞的捷報。
畢竟今日大軍開拔之前,他交代的清清楚楚,除卻黃得功和祖大壽所率領的主力之外,其餘兩路均以襲擾為主,不得輕易冒進。
負責率兵沿鐵嶺方向進軍的尤世功生性謹慎,且親身經曆過\"薩爾滸之戰\",必然不會令他失望。
他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對\"薩爾滸之戰\"念念不忘,乃至於有些偏執和瘋癲的老將李如柏。
倘若這位人至暮年的老將突然因為\"舊地重遊\"而失去理智,率領著麾下的士卒不計傷亡的強行蕩平沿途軍堡,極有可能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如此一來,黃得功等人取得的煊赫軍功便顯得黯然許多。
\"報..\"
約莫半炷香的功夫過後,及至官廳眾人口幹舌燥,重新萌生了一絲焦慮的時候,靜謐的夜色中終是傳來了清脆的唿喝聲。
\"哪裏的消息!\"
聞言,正在案牘後奮筆疾書的熊廷弼毫不猶豫的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一臉急切的追問道,眼神很是期待。
清河堡直接關係到女真\"龍興之地\"赫圖阿拉的安危,如若廣寧兵變李如柏能夠沿清河方向,肅清沿途軍堡要塞,為日後大軍\"突襲\"清河堡奠定基礎,必然會讓那些女真人震動不安。
\"迴稟經略大人,廣寧兵變李如柏奉命沿清河方向進軍,現已趁夜拿下鴉鶻關,殺敵百餘。\"
\"餘下韃子和降軍,落荒而逃。\"
在殿中眾人不可思議眼神的注視下,滿臉狂喜之色的傳訊兵氣喘籲籲的道出了前線的戰果,並自懷中摸出了李如柏親筆所書的信件。
\"什麽?李大人將鴉鶻關拿下了?\"
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中,久在遼東的祖大壽最先反應了過來,有些失態的低吼道。
那鴉鶻關依山而建,僅有一條峽穀可供通行,乃是當之無愧的天塹雄關。
就算建奴兵力空虛,難以兼顧各地的軍事要塞,也不至於如此輕易便被李如柏奪下鴉鶻關才是。
相反,如若李如柏真的將鴉鶻關奪迴,那麽戰略意義將遠遠勝過幾個時辰前剛剛迴歸朝廷的\"撫順\"。
畢竟自此之後,他們便可以鴉鶻關作為根據地,重新開辟戰場,令女真人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以免老寨赫圖阿拉失守。
\"事關重大,卑職焉敢胡言亂語。\"
望著曾經的\"頂頭上司\",此時單膝跪倒在官廳中的傳訊兵頗有些不服氣的迴懟道。
嚴格來說,李如柏趁著夜色降臨之際,不顧個人安危,親率三千精銳標營潛入鴉鶻關的舉動,其實已是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
不過好在天佑大明,駐守鴉鶻關的\"降軍們\"毫無鬥誌,輕而易舉便被擊潰,乃至於落荒而逃,平白將易守難攻的鴉鶻關交到了他們的手上。
\"我大明複土之日,不遠矣..\"
沒有理會耳畔旁沉重的唿吸聲,熊廷弼一目十行的閱讀完手中的書信之後,便是下意識看向窗外的茫茫夜色,沙啞的聲音中甚至出現了一絲哭腔。
盡管祖大壽等人短暫收複了\"撫順\",但在場眾人皆是心知肚明,待到女真主力自朝鮮歸國之後,便會輕而易舉的奪迴撫順。
畢竟在無險可守的情況下,僅憑遼東軍現有之兵力,還難以在正麵戰場應付傾巢而出的女真人。
可是李如柏給予的這份意外之喜,卻是讓熊廷弼結結實實看到了\"複土\"的希望。
朦朧的夜色好似一張大網,將巍峨的沈陽城盡數吞噬,除卻街道盡頭偶爾響起的兩三聲犬吠,靜謐的城池中再沒有半點聲音。
但倘若此時有人從高處俯瞰便會浮現,位於城池正中的經略衙門附近卻是燈火通明,一隊隊甲胄齊全的兵丁於街道上無聲的梭巡著,警惕的目光中夾雜著一抹期待,並不時望向身後人頭攢動的署衙官廳。
...
...
\"鐵嶺和清河方向,還沒有消息傳迴嗎?\"
沉默良久,經略熊廷弼終是難耐不住心中的焦急,踱步行至門口處,再次朝著在外等候的吏員們詢問無果之後,方才悶悶不樂的迴到了座位上。
\"飛白兄,暫且稍安勿躁,靜待捷報傳迴即可。\"
\"屬於我等的軍功,跑不了的..\"
眼見得一向鎮定自若的經略熊廷弼也變得坐立難安,與其配合多年的巡撫周永春在與官廳中其餘軍將們交換了一個眼神過後,便略帶玩笑的揶揄道。
盡管官廳中人滿為患,包括廣寧巡撫薛國用在內的一眾遼東文武齊聚於此,但氣氛卻並不似百十裏外的\"汗王宮\"中那般冷寂。
畢竟早在兩個時辰前,奉命沿撫順方向進軍,並襲擾薩爾滸城的黃得功及祖大壽便率領著麾下的騎衛們先行返迴了沈陽城,並帶迴了重創建州女真,斬敵千餘的捷報。
須知,自建州女真於遼東崛起以來,朝廷從未在正麵戰場一次性斬敵超過千餘人,更別提眼下還\"收複\"了舊土撫順。
如此軍功,已是遠勝去年春天的\"沈陽大捷\"。
\"話雖如此,但本官心中終是有些放心不下呐..\"
聞言,熊廷弼便深吸了幾口氣,勉強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內心,轉而有些殷切的搖了搖頭。
自萬曆末年,他被神宗皇帝臨危受命,拜為遼東經略以來,在朝中可謂是飽受爭議。
如若不是當今天子在即位之後乾綱獨斷,屢次下旨寬慰,隻怕他早就不堪非議,辭官迴鄉了。
故此盡管他平日裏淡然如水,喜怒不形於色,但內心比在場的每一位軍將都渴望能夠\"建功立業\",迴饋天子對他的知遇之恩。
\"經略此言差矣,眼下著急的,該是那老酋努爾哈赤了..\"
或許是受官廳中輕鬆氣氛的影響,本是在去年春天,表現\"差強人意\",險些導致沈陽城陷入險境的廣寧參將祖大壽此刻也壯著膽子,打趣了一句。
作為正兒八經的\"將門世家\",他早在努爾哈赤崛起之前,便與這些茹毛飲血的女真人打過了不少交道,多少知道些\"內情\"。
那撫順城作為拱衛其國都薩爾滸城的\"要塞\",居然僅僅駐紮了數千名韃子,足以間接證明女真國內空虛,其主力大軍遠在朝鮮,尚未歸國的事實。
以女真老酋努爾哈赤那瞻前顧後的性子,若是得知撫順和鐵嶺方向均有官兵襲擾的跡象,怕是會瞬間化作驚弓之鳥。
\"哈哈哈,對!\"
\"現在該是那老酋著急了..\"
\"今日這仗,實在是痛快啊..\"
\"倘若我遼東的騎衛在多些,今日說不定便能強渡渾河,踏平薩爾滸城了..\"
說話間,官廳中的氣氛愈發輕鬆,就連熊廷弼也漸漸放下了心底的不安,轉而準備著手先行草擬向京師呈遞的捷報。
畢竟今日大軍開拔之前,他交代的清清楚楚,除卻黃得功和祖大壽所率領的主力之外,其餘兩路均以襲擾為主,不得輕易冒進。
負責率兵沿鐵嶺方向進軍的尤世功生性謹慎,且親身經曆過\"薩爾滸之戰\",必然不會令他失望。
他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對\"薩爾滸之戰\"念念不忘,乃至於有些偏執和瘋癲的老將李如柏。
倘若這位人至暮年的老將突然因為\"舊地重遊\"而失去理智,率領著麾下的士卒不計傷亡的強行蕩平沿途軍堡,極有可能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如此一來,黃得功等人取得的煊赫軍功便顯得黯然許多。
\"報..\"
約莫半炷香的功夫過後,及至官廳眾人口幹舌燥,重新萌生了一絲焦慮的時候,靜謐的夜色中終是傳來了清脆的唿喝聲。
\"哪裏的消息!\"
聞言,正在案牘後奮筆疾書的熊廷弼毫不猶豫的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一臉急切的追問道,眼神很是期待。
清河堡直接關係到女真\"龍興之地\"赫圖阿拉的安危,如若廣寧兵變李如柏能夠沿清河方向,肅清沿途軍堡要塞,為日後大軍\"突襲\"清河堡奠定基礎,必然會讓那些女真人震動不安。
\"迴稟經略大人,廣寧兵變李如柏奉命沿清河方向進軍,現已趁夜拿下鴉鶻關,殺敵百餘。\"
\"餘下韃子和降軍,落荒而逃。\"
在殿中眾人不可思議眼神的注視下,滿臉狂喜之色的傳訊兵氣喘籲籲的道出了前線的戰果,並自懷中摸出了李如柏親筆所書的信件。
\"什麽?李大人將鴉鶻關拿下了?\"
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中,久在遼東的祖大壽最先反應了過來,有些失態的低吼道。
那鴉鶻關依山而建,僅有一條峽穀可供通行,乃是當之無愧的天塹雄關。
就算建奴兵力空虛,難以兼顧各地的軍事要塞,也不至於如此輕易便被李如柏奪下鴉鶻關才是。
相反,如若李如柏真的將鴉鶻關奪迴,那麽戰略意義將遠遠勝過幾個時辰前剛剛迴歸朝廷的\"撫順\"。
畢竟自此之後,他們便可以鴉鶻關作為根據地,重新開辟戰場,令女真人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以免老寨赫圖阿拉失守。
\"事關重大,卑職焉敢胡言亂語。\"
望著曾經的\"頂頭上司\",此時單膝跪倒在官廳中的傳訊兵頗有些不服氣的迴懟道。
嚴格來說,李如柏趁著夜色降臨之際,不顧個人安危,親率三千精銳標營潛入鴉鶻關的舉動,其實已是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
不過好在天佑大明,駐守鴉鶻關的\"降軍們\"毫無鬥誌,輕而易舉便被擊潰,乃至於落荒而逃,平白將易守難攻的鴉鶻關交到了他們的手上。
\"我大明複土之日,不遠矣..\"
沒有理會耳畔旁沉重的唿吸聲,熊廷弼一目十行的閱讀完手中的書信之後,便是下意識看向窗外的茫茫夜色,沙啞的聲音中甚至出現了一絲哭腔。
盡管祖大壽等人短暫收複了\"撫順\",但在場眾人皆是心知肚明,待到女真主力自朝鮮歸國之後,便會輕而易舉的奪迴撫順。
畢竟在無險可守的情況下,僅憑遼東軍現有之兵力,還難以在正麵戰場應付傾巢而出的女真人。
可是李如柏給予的這份意外之喜,卻是讓熊廷弼結結實實看到了\"複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