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通!


    \"陛下,臣冤枉!\"


    \"這白蓮賊子血口噴人,還請陛下明察!\"


    在諸多官員的驚唿聲中,養尊處優多年的泰興王朱壽鏞頓時癱軟在高台之上,身軀抖動如篩糠,豆大的汗珠不斷於額頭上滑落。


    其驚慌失措並且急於自辯的模樣,隱隱倒是有些做賊心虛的感覺。


    \"王弟..\"


    這一突如其來的狀況,不僅令在場的官員們手足無措,連身著親王袞龍袍的魯王也是目瞪口呆,半晌方才反應了過來,並有些笨拙的攙扶著與其樣貌相似的異母弟。


    \"泰興王..\"輕飄飄的瞧了一眼滿頭大汗的魯藩郡王,年輕天子便將目光收迴,轉而以不辨喜怒的口吻嘲弄道:\"身為宗室藩王,卻不忌尊卑,交遊廣闊,就連那遊手好閑的無賴賭徒都有所來往,朕實在是佩服呐。\"


    此話一出,白發蒼蒼的魯王朱壽鏞像是受到了驚嚇一般,猛然抽迴了右手,而其餘作勢要攙扶泰興王的官員們也紛紛收迴腳步,愣在原地。


    天子這話語,可是有些令人不寒而栗呐!


    \"徐鴻儒本為巨野縣人氏,卻無視律法,假借傳教之名,為禍當地,肆虐百姓。\"


    \"傳令,將其屍首傳至九邊,以儆效尤。\"


    在徐鴻儒不敢置信的眼神中,高台上的天子麵無表情的宣判了他的死刑,清脆的殺伐之音不容拒絕。


    \"陛下..\"徐鴻儒本以為逃過一劫,卻不曾想局勢風雲突變,扭曲的臉龐上滿是瘋癲。


    他還有許多\"同夥\"沒有招供呐!


    噗嗤!


    轉瞬之間,徐鴻儒便覺得胸腔處傳來一股劇痛,旋即濃鬱的血沫便於口鼻中噴湧而出,單薄的身軀也隨之倒伏。


    死屍倒地,但高台附近的官員們卻顧不上這罪有應得的白蓮賊首,隻是屏氣凝神的盯著不知何時重新癱軟在地的泰興王。


    從這位藩王如墜冰窖的表現來看,隻怕剛剛徐鴻儒臨死前的\"掙紮\",並非空穴來風。


    \"朕聽聞,昔日曾有大批輜重沿運河運抵濟寧,而後被運往鄆城縣。\"


    \"濟寧知州,是否知情呐..\"


    短暫的沉默過後,大明天子清冷的聲音再度於高台上響起,其犀利的眸子也是猛然瞧向麵色僵硬的濟寧知州。


    \"陛下,臣..\"


    聞言,濟寧知州下意識便想爭辯幾句,但當其瞧見朱由校那張深邃的麵容之後,終是放棄了心中的僥幸,滿臉失落的跪倒在地。


    作為這濟寧城的最高行政長官,運河上的風吹草動均是瞞不過他的眼睛,自然也沒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事實上,盡管徐鴻儒等人的動作很是隱晦,但濟寧知州仍是在物資抵達當天,便收到了消息。


    隻不過他當時礙於接收這批物資的\"劉三\"背後乃是曲阜縣的衍聖公府,這才沒有放在心上。


    畢竟那些道貌岸然的讀書人,口口聲聲不準天子與民爭利,但背地裏卻是將生意做的比誰都大。


    在濟寧當官的這些年,他早已對衍聖公府的事見怪不怪了。


    但是現在聽天子的言外之意,那\"劉三\"接收的物資,便是叛軍精銳所穿戴的甲胄和兵刃?


    況且即便他咬死對此事不知曉,他這些年暗中也收受了城中富紳豪商好幾十萬兩的銀子,同樣見不得光呐!


    \"濟寧參將治下不利,未戰先怯,就地免職。\"沒有在意麵如死灰的濟寧知州,年輕天子話語中的肅殺不減,轉而將矛頭對準了在高台上肅立的武將。


    唿。


    與神情頹廢的文官所不同,此時立於高台下,身著三品官袍的武將卻怒目圓睜,表情有些不可思議。


    自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之後,地方上的武將便以\"世襲\"為主,父死子繼代代傳承,於軍中的影響力和勢力外人難以比擬。


    自己前些時日雖是剿匪不力,但總比巨野縣,嘉祥縣那些望風而潰,棄城而逃的\"遊兵散勇\"忠勇才是。


    天子為何要如此無情?


    咣當!


    也許是不滿自己將主的遭遇,頗有些兔死狐悲的濟寧官兵們以及參將麾下的標營親兵們紛紛握緊了手中兵刃,滿臉不忿的看向高台之上的天子。


    \"爾等放肆!\"


    瞧著周遭嘩然一片的濟寧官兵,山東巡撫趙彥趕忙上前,將天子護在身後,並朝著不發一語的濟寧參將怒目而視。


    盡管他內心對於天子未經內閣和吏部,便直接裁撤濟寧知州和參將的舉動也存在些許遲疑,但這可不是濟寧官兵膽敢騷亂的原因。


    \"眾將士聽令!\"


    正當局麵有些僵持不下的時候,高台之上的黃得功突然大吼一聲,旋即抽出了腰間長刀,雙眸中滿是睥睨。


    \"殺!\"


    \"殺!\"


    \"殺!\"


    話音未落,由戍衛左良玉和盧象升等人領頭,在場的京營將士以及縱馬而立的騎衛們紛紛抽出腰間長刀,惡狠狠的瞧向喧嘩聲大作的濟寧官兵。


    感受著撲麵而來的殺氣,本是滿臉瘋癲的濟寧官兵們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旋即悻悻的放下了手中緊握的腰刀。


    他們竟是忘了,眼前這些將士可不是地方上疏於操練的遊兵散勇,而是正兒八經,在正麵戰場擊潰了數萬叛軍的野戰精銳。


    \"朕知曉,自國朝初年開始,魯藩便有與衍聖公府聯姻的習慣。\"


    \"但朕卻是沒有料到,堂堂泰興王,卻是在喪妻之後,屈尊迎娶了上任濟寧參將的私生女,甚至還育有一子一女。\"


    \"但什麽時候開始,我大明的宗室,也要與地方上的武將聯姻了?泰興王。\"


    因為沒有刻意壓低聲音,朱由校這番有誅心的言論瞬間便令得高台上的眾人麵色大變,而人老成精的山東巡撫趙彥和魯王朱壽鋐則是目瞪口呆,一個似乎是有些荒謬的念頭猛然於腦海中浮現。


    難道說,前些時日濟寧官兵出城剿匪,後落了個無功而退的下場,也是另有隱情?!


    魯王朱壽鋐越想越是心驚,隨後也不顧自己往日最為在乎的儀表,一腳便將自己的王弟踹倒在地。


    難怪自己的王弟在正妻病故之後不待朝廷派人前來治喪,便自作主張的自民間迎娶了一名來曆有些不明的女子。


    原來這其中,竟然還存在著這樣複雜的隱情。


    一時間,魯王朱壽鋐眼神變幻不定,連日以來的好心情消失的無影無蹤,隻覺魯藩百餘年來的好名聲,將要徹底敗壞在朱壽鋐的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並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