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生死相搏(下)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烈陽正熾。
雖然因為十數萬流民聚集的緣故,導致兗州城外的曠野上充斥著嘔吐物,排泄物以及倒伏的屍首,但這些\"因素\"此時顯然影響不到雙方衝鋒的腳步。
不過是盞茶的功夫,氣勢滔天的數萬叛軍士卒便揮舞著手中各式各樣的兵刃,抵達剛剛流民聚集的營地。
而軍陣森嚴的官兵們則是不知何時,突然愣在原地,好似被撲麵而來的氣勢所懾,不知所措。
見狀,親自領兵衝鋒的徐和宇不由得大喜過望,不斷拍馬揚鞭,扭頭催促著身後的親兵們。
這些自京師遠道而來的新兵蛋子們果然是些樣子貨,中看不中用,料想小皇帝最大的依仗,便是剛剛那千餘名戰力彪悍的騎衛了吧。
隻是在軍陣森嚴的正麵戰場,千餘名騎衛又能掀起幾朵浪花呢?
\"衝衝衝!\"
\"升官發財!\"
\"擒殺小皇帝者,封王啊!\"
此時被徐和宇驅使的叛軍們本就是些狂熱的教徒,剛剛又得到了徐鴻儒豐厚的\"許諾\",神誌早已被殺戮所取代。
眼見得官兵們似是被己方大軍的氣勢所懾,諸多癲狂的叛軍們紛紛加快了腳下的步伐,唯恐落於人後。
眨眼間,湧在戰場前列的叛軍士卒,距離最近的官兵們已然不足一裏之遙,已然能夠清晰瞧見官兵陣中不斷挪動的人影。
在身後校尉井然有序的命令聲中,十數門輕便些的佛朗機炮已是被推到了陣前,往日裏訓練有素的炮手們正全身心的裝填著彈藥,絲毫沒有顧忌戰場中愈發喧囂的喊殺聲以及身後袍澤粗重的喘息聲。
\"快些,叛軍要到了..\"
也許是初臨戰場,甲胄在身的孫元化不免有些緊張,下意識的催促起眼前的炮手們。
他雖是早在萬曆年間便拜禮部侍郎徐光啟為師,專門鑽研火器,尤其擅長鑄炮,但隨同大軍出征,這還是正兒八經第一次,鬥大的汗珠不時順著額頭滑落。
\"好了!\"
終於,在孫元化劇烈的喘息聲中,操持許久的炮手們給予了肯定的迴應,而一旁的傳訊兵們也適時揮舞起了令旗,將情況告知於在中軍壓陣的天子。
\"放炮!\"
盡管戰場中叛軍的身影已是清晰可見,但孫元化此時卻異常鎮定,黝黑的臉龐上湧現了一抹不屑之色。
為了能夠迴饋天子對他的知遇之恩,他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可謂是將全部精力投入在\"軍器局\",負責提升大明火炮的質量。
終於,在詳細了解了\"紅夷大炮\"的構造之後,他也是茅塞頓開的對大明火炮之前存在的諸多弊端予以改進。
此時被擺在陣前的數十門佛朗機炮,相比較去年秋天,京營前往西南平亂的時候,質量和穩定性又提高了一個台階。
轟轟轟!
頃刻間,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便在焦黃的土地上炸響,濃鬱的硝煙以及煙塵隨即在空氣中彌漫,將過於興奮的孫元化嗆的眼淚直流。
盡管沒有第一時間得到上官的允準,但平日裏嚴格訓練的炮手們早已近乎於肌肉記憶一般,重新裝填起彈藥。
與\"見多識廣\"的京營將士所不同,此時立於軍陣右側,隸屬於山東總兵楊肇基麾下的數千名標營將士們皆是目瞪口呆,剛剛那地動山搖的爆炸聲簡直讓他們頭暈目眩。
若非他們這些人的軍紀還算嚴苛,隻怕早有人在大驚失色之下癱軟在地,醜態百出。
轟轟轟!
幾個唿吸過後,又是一輪震耳欲聾的槍炮聲響起,此時刺鼻的硝煙愈發濃鬱,幾乎阻礙了京營將士的全部視線。
盡管知曉戰場中的叛軍們大多是些從未接受過半點軍事訓練的遊兵散勇,全靠著一腔血勇方才敢與和大軍廝殺,但在中軍坐鎮的黃得功仍是毫不猶豫的揮舞令旗,命令炮手後撤,以免待會有叛軍突然越過硝煙,衝至己方陣前,繼而造成混亂。
畢竟叛軍足有數萬人之多,僅靠兩輪齊射,怕是難以徹底奠定勝局。
\"撤撤撤!\"
望著後方軍中不斷揮舞的令旗,心滿意足的孫元化毫不猶豫的下達了後撤的軍令。
但在轉身之前,孫元化仍是不忘瞧了一眼硝煙彌漫的正麵戰場。
盡管此時他仍是瞧不真切戰場中的具體情況,但從驟然響起的慘叫聲以及哭嚎聲來推斷,這些叛軍必然損失慘重。
...
...
越過濃鬱的硝煙,戰場中本是湧在最前列的叛軍士卒們早已如同風吹麥浪一般,成片的倒在血泊之中,生死不知。
而相對靠後的士卒們雖是僥幸逃過一劫,但也被炮彈的碎片或濺起的沙石所擊中,痛苦的倒在地上,不斷打滾,瞧上去很是可憐。
\"別亂,別亂!\"
\"隻要衝過去,官兵的火炮就是廢銅爛鐵,不足為慮!\"
\"都別亂!\"
接連兩輪齊射過後,牙呲欲裂的徐和宇終是反應了過來,於心中暗悔自己怎麽就將火炮這個\"大殺器\"給忘得一幹二淨呢。
難怪剛剛官兵們突然愣在原地,這分明是等著他們自投羅網呐!
不過在軍中曆練過多年的徐和宇也不是優柔寡斷之輩,瞬間便抽出腰間長刀,將身旁作勢要打算後撤的士卒斬殺。
見狀,簇擁在徐和宇身旁的\"總兵們\"也是如夢初醒般,迫不及待的揮舞著手中兵刃,約束著身旁停滯不前的隊伍。
\"頂上去,頂上去!\"
在身後督戰隊的催促下,於場中停滯不前的士卒們終是後知後覺的邁開了腳步,向前湧去。
英烈王所言不差,他們距離對麵的官兵本就不足一裏,隻要衝殺過去,官兵的火炮便再也發揮不出半點作用。
而眼下戰場中央,正被濃鬱硝煙所籠罩的叛軍士卒們雖然早已被嚇破了膽子,但礙於後方逃跑的路線已被堵死,隻得緊咬牙關,趕在被身後同伴推搡之前,邁動了腳步。
許是\"無生老母\"保佑,直至他們衝出了濃鬱的硝煙,令他們肝膽欲裂的火炮聲都沒有再次響起。
雖然因為十數萬流民聚集的緣故,導致兗州城外的曠野上充斥著嘔吐物,排泄物以及倒伏的屍首,但這些\"因素\"此時顯然影響不到雙方衝鋒的腳步。
不過是盞茶的功夫,氣勢滔天的數萬叛軍士卒便揮舞著手中各式各樣的兵刃,抵達剛剛流民聚集的營地。
而軍陣森嚴的官兵們則是不知何時,突然愣在原地,好似被撲麵而來的氣勢所懾,不知所措。
見狀,親自領兵衝鋒的徐和宇不由得大喜過望,不斷拍馬揚鞭,扭頭催促著身後的親兵們。
這些自京師遠道而來的新兵蛋子們果然是些樣子貨,中看不中用,料想小皇帝最大的依仗,便是剛剛那千餘名戰力彪悍的騎衛了吧。
隻是在軍陣森嚴的正麵戰場,千餘名騎衛又能掀起幾朵浪花呢?
\"衝衝衝!\"
\"升官發財!\"
\"擒殺小皇帝者,封王啊!\"
此時被徐和宇驅使的叛軍們本就是些狂熱的教徒,剛剛又得到了徐鴻儒豐厚的\"許諾\",神誌早已被殺戮所取代。
眼見得官兵們似是被己方大軍的氣勢所懾,諸多癲狂的叛軍們紛紛加快了腳下的步伐,唯恐落於人後。
眨眼間,湧在戰場前列的叛軍士卒,距離最近的官兵們已然不足一裏之遙,已然能夠清晰瞧見官兵陣中不斷挪動的人影。
在身後校尉井然有序的命令聲中,十數門輕便些的佛朗機炮已是被推到了陣前,往日裏訓練有素的炮手們正全身心的裝填著彈藥,絲毫沒有顧忌戰場中愈發喧囂的喊殺聲以及身後袍澤粗重的喘息聲。
\"快些,叛軍要到了..\"
也許是初臨戰場,甲胄在身的孫元化不免有些緊張,下意識的催促起眼前的炮手們。
他雖是早在萬曆年間便拜禮部侍郎徐光啟為師,專門鑽研火器,尤其擅長鑄炮,但隨同大軍出征,這還是正兒八經第一次,鬥大的汗珠不時順著額頭滑落。
\"好了!\"
終於,在孫元化劇烈的喘息聲中,操持許久的炮手們給予了肯定的迴應,而一旁的傳訊兵們也適時揮舞起了令旗,將情況告知於在中軍壓陣的天子。
\"放炮!\"
盡管戰場中叛軍的身影已是清晰可見,但孫元化此時卻異常鎮定,黝黑的臉龐上湧現了一抹不屑之色。
為了能夠迴饋天子對他的知遇之恩,他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可謂是將全部精力投入在\"軍器局\",負責提升大明火炮的質量。
終於,在詳細了解了\"紅夷大炮\"的構造之後,他也是茅塞頓開的對大明火炮之前存在的諸多弊端予以改進。
此時被擺在陣前的數十門佛朗機炮,相比較去年秋天,京營前往西南平亂的時候,質量和穩定性又提高了一個台階。
轟轟轟!
頃刻間,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便在焦黃的土地上炸響,濃鬱的硝煙以及煙塵隨即在空氣中彌漫,將過於興奮的孫元化嗆的眼淚直流。
盡管沒有第一時間得到上官的允準,但平日裏嚴格訓練的炮手們早已近乎於肌肉記憶一般,重新裝填起彈藥。
與\"見多識廣\"的京營將士所不同,此時立於軍陣右側,隸屬於山東總兵楊肇基麾下的數千名標營將士們皆是目瞪口呆,剛剛那地動山搖的爆炸聲簡直讓他們頭暈目眩。
若非他們這些人的軍紀還算嚴苛,隻怕早有人在大驚失色之下癱軟在地,醜態百出。
轟轟轟!
幾個唿吸過後,又是一輪震耳欲聾的槍炮聲響起,此時刺鼻的硝煙愈發濃鬱,幾乎阻礙了京營將士的全部視線。
盡管知曉戰場中的叛軍們大多是些從未接受過半點軍事訓練的遊兵散勇,全靠著一腔血勇方才敢與和大軍廝殺,但在中軍坐鎮的黃得功仍是毫不猶豫的揮舞令旗,命令炮手後撤,以免待會有叛軍突然越過硝煙,衝至己方陣前,繼而造成混亂。
畢竟叛軍足有數萬人之多,僅靠兩輪齊射,怕是難以徹底奠定勝局。
\"撤撤撤!\"
望著後方軍中不斷揮舞的令旗,心滿意足的孫元化毫不猶豫的下達了後撤的軍令。
但在轉身之前,孫元化仍是不忘瞧了一眼硝煙彌漫的正麵戰場。
盡管此時他仍是瞧不真切戰場中的具體情況,但從驟然響起的慘叫聲以及哭嚎聲來推斷,這些叛軍必然損失慘重。
...
...
越過濃鬱的硝煙,戰場中本是湧在最前列的叛軍士卒們早已如同風吹麥浪一般,成片的倒在血泊之中,生死不知。
而相對靠後的士卒們雖是僥幸逃過一劫,但也被炮彈的碎片或濺起的沙石所擊中,痛苦的倒在地上,不斷打滾,瞧上去很是可憐。
\"別亂,別亂!\"
\"隻要衝過去,官兵的火炮就是廢銅爛鐵,不足為慮!\"
\"都別亂!\"
接連兩輪齊射過後,牙呲欲裂的徐和宇終是反應了過來,於心中暗悔自己怎麽就將火炮這個\"大殺器\"給忘得一幹二淨呢。
難怪剛剛官兵們突然愣在原地,這分明是等著他們自投羅網呐!
不過在軍中曆練過多年的徐和宇也不是優柔寡斷之輩,瞬間便抽出腰間長刀,將身旁作勢要打算後撤的士卒斬殺。
見狀,簇擁在徐和宇身旁的\"總兵們\"也是如夢初醒般,迫不及待的揮舞著手中兵刃,約束著身旁停滯不前的隊伍。
\"頂上去,頂上去!\"
在身後督戰隊的催促下,於場中停滯不前的士卒們終是後知後覺的邁開了腳步,向前湧去。
英烈王所言不差,他們距離對麵的官兵本就不足一裏,隻要衝殺過去,官兵的火炮便再也發揮不出半點作用。
而眼下戰場中央,正被濃鬱硝煙所籠罩的叛軍士卒們雖然早已被嚇破了膽子,但礙於後方逃跑的路線已被堵死,隻得緊咬牙關,趕在被身後同伴推搡之前,邁動了腳步。
許是\"無生老母\"保佑,直至他們衝出了濃鬱的硝煙,令他們肝膽欲裂的火炮聲都沒有再次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