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宮中事(上)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信王府向北而出,借著皎潔的月色摸黑而行,不過盞茶的功夫,巍峨的皇城便是映入眼簾。
此時見證了無數風霜的皇城已是陷入沉睡,唯有一座位於內廷,靠近乾清宮的偏殿還亮著點點燈火,不時便有窸窣的腳步聲響起。
此地便是\"司禮監\"處理日常政務所在,自從掌印太監王安隨同天子出京之後,臨危受命的\"少監\"曹化淳便儼然成為了這座宮殿的主人。
也許是不願意在寂靜的深夜中發出太多的聲響,來往的腳步聲很是輕微,就連燭火也是有些隱晦不定,將曹化淳白皙的麵容映襯的有些扭曲。
\"來人。\"
終於,將手裏的公文處理完畢之後,少監曹化淳像是想到了什麽似的,猛然提高了聲音,朝著殿外唿喝。
\"公公..\"
不多時的功夫,兩名小內侍便躡手躡腳的走了進來,滿臉敬畏的盯著案牘後的曹化淳。
早在禦馬監提督太監魏忠賢離京,專門提督東廠,前往山東坐鎮的時候,宮中便隱隱有些傳聞,聲稱曹化淳或將接替魏忠賢,執掌禦馬監。
尤其是隨著天子禦駕親征,曹化淳奉命留守紫禁城,代掌司禮監之後,更是徹底坐實了這些傳聞。
現如今,縱然是內閣的那些朝臣們,也不敢小覷麵前的曹公公。
\"信王府那邊怎麽還沒有消息?\"
\"派人去瞧了嗎?\"
瞧了瞧身前的案牘,曹化淳扭頭看向窗外漆黑的夜色,滿臉不耐煩的質問道,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按理來說,那信王府的總管太監王承恩是個懂規矩的,近些時日未等宮城落鎖之前,便會將信王朱由檢在白日裏的近況悉數告知,從未出過差錯。
可眼下這都什麽時候了,自己仍未收到信王府的\"消息\"。
\"迴公公,早已經派人去瞧過了..\"聞言,兩名小內侍便是不約而同的對視一眼,有些為難的迴應道:\"但迴來的人卻說..\"
\"說什麽?!\"見狀,本就有些驚怒的曹化淳驟然於案牘後起身,居高臨下的盯著眼前的內侍,表情已是有些猙獰。
難怪他今日右眼一直在跳,果然出了岔子。
\"咱們的人說信王府大門緊閉,府外按時與咱們接頭的坊市附近隱隱有未曾擦拭幹淨的血漬..\"兩名小太監不敢再做隱瞞,趕忙將實情如實告知。
\"什麽?!\"
頃刻間,尖銳的嘶吼聲猛然於靜謐的黑夜間炸響,使得桌案上冰冷的燭火都是為之搖曳片刻。
\"為何不提早告知?!\"
急促的唿吸聲中,曹化淳身上猛然散發出濃濃的殺意,殿中的氣氛如冰雪般冷凝,周圍來往的宮娥內侍均是不約而同的跪倒在地,不敢發出半點聲音。
\"公公息怒..\"
\"宮門早已落鎖,來迴手續頗為繁瑣,咱們的人也是剛剛迴來呐..\"
許是察覺到了曹化淳身上溢於言表的煞氣,兩名小太監被嚇得叩首不止,顫抖的聲音中已是夾雜著哭腔。
\"拉下去,廷仗!\"
沒有理會麵前磕頭如搗蒜的小內侍,曹化淳斬釘截鐵的吩咐了一句之後,便是深吸了一口氣,試圖盡量保持著內心的平靜,於腦海中默默梳理著脈絡。
因為要在宮中坐鎮,負責抄送公文的緣故,他這些時日一直宿在這偏殿中,從未邁出過紫禁城半步。
但趕在宮城落鎖之前,自己卻是突然收到稟報,聲稱通政司經曆司使阮大铖於長安街上的\"舊宅\"外求見,並呈上了一封字跡有些潦草的書信,一瞧便是臨時所作。
對於這位曾被東林視為骨幹,後因\"利益\"分配不當,公然背刺東林,轉投天子麾下的\"幸臣\",曹化淳此前早有耳聞,但從未與其打過交道。
在他看來,似他這等天子家奴,就應像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公公一般,與外朝的大臣們刻意保持距離。
不過今日早些時候,阮大铖於書信中闡述的內容,卻是讓他有些觸目驚心。
據阮大铖所說,這幾日京師背地裏的暗流湧動以及各式各樣的流言蜚語,乃至於那翰林馮銓上書請求以信王\"監國\"的舉動背後,均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其目的,便是為了趁著天子禦駕親征,京中群龍無首的當口,擁立信王監國。
因為事關重大,他雖然在第一時間便收到了書信,但並沒有輕舉妄動,畢竟信王乃是天子幼弟,身份貴不可言,豈是他這等\"天子家奴\"敢擅作決斷的。
更別提天子早就示意自己在信王朱由檢身旁安插了\"眼線\",那王承恩可是自己親自提拔並且舉薦的,斷然沒有背叛自己的道理。
可當他親耳聽聞來自信王府的\"消息\"中斷,且雙方接頭處存在血跡,曹化淳卻是突然有種如墜冰窖之感。
他知曉,王承恩這顆\"暗棋\"已是背叛了自己和天子,前些時日才剛剛出宮開府建衙的信王朱由檢也沒有瞧上去那般簡單。
\"速速持我手印和司禮監令牌,即刻命孫應元率麾下標營,趕赴乾清門駐紮。\"
\"不準任何人,隨意進入內廷。\"
短暫的思考過後,早已被朱由校麵授了機宜的曹化淳便是迅速做出了決斷,冰冷的聲音中滿是肅殺之意。
天子禦駕親征,音訊斷絕多日,這些隱藏在水麵之下的魑魅魍魎不想著盡快營救天子,反倒是迫不及待的跳出來搞事?
望著麵前接連領命而去的內侍和隨從,曹化淳緊張的情緒非但沒有半點緩解,其右眼反倒是跳的愈發厲害,總感覺哪裏有所疏漏。
唿。
思來想去多時,仍然不知曉哪裏有所疏漏的曹化淳索性長舒了一口濁氣,因為驚怒而漲紅的臉上湧現著堅毅之色,好似做出了重要決定。
\"你們幾個,隨我親往坤寧宮伺候,不準任何宵小驚擾皇後娘娘。\"
如今京師局勢撲朔迷離,就連宗室藩王都蠢蠢欲動起來,難保人心起伏之下,宮中也有人生出異樣的心思,乃至於威脅到有孕在身的皇後娘娘。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必須要親自坐鎮坤寧宮。
至於\"吃裏扒外\"的王承恩等人,日後自有說法。
此時見證了無數風霜的皇城已是陷入沉睡,唯有一座位於內廷,靠近乾清宮的偏殿還亮著點點燈火,不時便有窸窣的腳步聲響起。
此地便是\"司禮監\"處理日常政務所在,自從掌印太監王安隨同天子出京之後,臨危受命的\"少監\"曹化淳便儼然成為了這座宮殿的主人。
也許是不願意在寂靜的深夜中發出太多的聲響,來往的腳步聲很是輕微,就連燭火也是有些隱晦不定,將曹化淳白皙的麵容映襯的有些扭曲。
\"來人。\"
終於,將手裏的公文處理完畢之後,少監曹化淳像是想到了什麽似的,猛然提高了聲音,朝著殿外唿喝。
\"公公..\"
不多時的功夫,兩名小內侍便躡手躡腳的走了進來,滿臉敬畏的盯著案牘後的曹化淳。
早在禦馬監提督太監魏忠賢離京,專門提督東廠,前往山東坐鎮的時候,宮中便隱隱有些傳聞,聲稱曹化淳或將接替魏忠賢,執掌禦馬監。
尤其是隨著天子禦駕親征,曹化淳奉命留守紫禁城,代掌司禮監之後,更是徹底坐實了這些傳聞。
現如今,縱然是內閣的那些朝臣們,也不敢小覷麵前的曹公公。
\"信王府那邊怎麽還沒有消息?\"
\"派人去瞧了嗎?\"
瞧了瞧身前的案牘,曹化淳扭頭看向窗外漆黑的夜色,滿臉不耐煩的質問道,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按理來說,那信王府的總管太監王承恩是個懂規矩的,近些時日未等宮城落鎖之前,便會將信王朱由檢在白日裏的近況悉數告知,從未出過差錯。
可眼下這都什麽時候了,自己仍未收到信王府的\"消息\"。
\"迴公公,早已經派人去瞧過了..\"聞言,兩名小內侍便是不約而同的對視一眼,有些為難的迴應道:\"但迴來的人卻說..\"
\"說什麽?!\"見狀,本就有些驚怒的曹化淳驟然於案牘後起身,居高臨下的盯著眼前的內侍,表情已是有些猙獰。
難怪他今日右眼一直在跳,果然出了岔子。
\"咱們的人說信王府大門緊閉,府外按時與咱們接頭的坊市附近隱隱有未曾擦拭幹淨的血漬..\"兩名小太監不敢再做隱瞞,趕忙將實情如實告知。
\"什麽?!\"
頃刻間,尖銳的嘶吼聲猛然於靜謐的黑夜間炸響,使得桌案上冰冷的燭火都是為之搖曳片刻。
\"為何不提早告知?!\"
急促的唿吸聲中,曹化淳身上猛然散發出濃濃的殺意,殿中的氣氛如冰雪般冷凝,周圍來往的宮娥內侍均是不約而同的跪倒在地,不敢發出半點聲音。
\"公公息怒..\"
\"宮門早已落鎖,來迴手續頗為繁瑣,咱們的人也是剛剛迴來呐..\"
許是察覺到了曹化淳身上溢於言表的煞氣,兩名小太監被嚇得叩首不止,顫抖的聲音中已是夾雜著哭腔。
\"拉下去,廷仗!\"
沒有理會麵前磕頭如搗蒜的小內侍,曹化淳斬釘截鐵的吩咐了一句之後,便是深吸了一口氣,試圖盡量保持著內心的平靜,於腦海中默默梳理著脈絡。
因為要在宮中坐鎮,負責抄送公文的緣故,他這些時日一直宿在這偏殿中,從未邁出過紫禁城半步。
但趕在宮城落鎖之前,自己卻是突然收到稟報,聲稱通政司經曆司使阮大铖於長安街上的\"舊宅\"外求見,並呈上了一封字跡有些潦草的書信,一瞧便是臨時所作。
對於這位曾被東林視為骨幹,後因\"利益\"分配不當,公然背刺東林,轉投天子麾下的\"幸臣\",曹化淳此前早有耳聞,但從未與其打過交道。
在他看來,似他這等天子家奴,就應像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公公一般,與外朝的大臣們刻意保持距離。
不過今日早些時候,阮大铖於書信中闡述的內容,卻是讓他有些觸目驚心。
據阮大铖所說,這幾日京師背地裏的暗流湧動以及各式各樣的流言蜚語,乃至於那翰林馮銓上書請求以信王\"監國\"的舉動背後,均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其目的,便是為了趁著天子禦駕親征,京中群龍無首的當口,擁立信王監國。
因為事關重大,他雖然在第一時間便收到了書信,但並沒有輕舉妄動,畢竟信王乃是天子幼弟,身份貴不可言,豈是他這等\"天子家奴\"敢擅作決斷的。
更別提天子早就示意自己在信王朱由檢身旁安插了\"眼線\",那王承恩可是自己親自提拔並且舉薦的,斷然沒有背叛自己的道理。
可當他親耳聽聞來自信王府的\"消息\"中斷,且雙方接頭處存在血跡,曹化淳卻是突然有種如墜冰窖之感。
他知曉,王承恩這顆\"暗棋\"已是背叛了自己和天子,前些時日才剛剛出宮開府建衙的信王朱由檢也沒有瞧上去那般簡單。
\"速速持我手印和司禮監令牌,即刻命孫應元率麾下標營,趕赴乾清門駐紮。\"
\"不準任何人,隨意進入內廷。\"
短暫的思考過後,早已被朱由校麵授了機宜的曹化淳便是迅速做出了決斷,冰冷的聲音中滿是肅殺之意。
天子禦駕親征,音訊斷絕多日,這些隱藏在水麵之下的魑魅魍魎不想著盡快營救天子,反倒是迫不及待的跳出來搞事?
望著麵前接連領命而去的內侍和隨從,曹化淳緊張的情緒非但沒有半點緩解,其右眼反倒是跳的愈發厲害,總感覺哪裏有所疏漏。
唿。
思來想去多時,仍然不知曉哪裏有所疏漏的曹化淳索性長舒了一口濁氣,因為驚怒而漲紅的臉上湧現著堅毅之色,好似做出了重要決定。
\"你們幾個,隨我親往坤寧宮伺候,不準任何宵小驚擾皇後娘娘。\"
如今京師局勢撲朔迷離,就連宗室藩王都蠢蠢欲動起來,難保人心起伏之下,宮中也有人生出異樣的心思,乃至於威脅到有孕在身的皇後娘娘。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必須要親自坐鎮坤寧宮。
至於\"吃裏扒外\"的王承恩等人,日後自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