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翻天了(下)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廠公,知縣餘子翼求見..\"
縣城某座不起眼的民房中,身著黑袍的錦衣衛北鎮撫使李若漣腳步輕微,眼神敬畏的朝著麵前的老太監頷首道。
眼前的廠公身上雖是兼著禦馬監提督的差事,名義上可節製騰驤四衛及各地馬場草場,但興許是為了避嫌,早在去年秋天的時候,廠公便將重心和精力放在了\"東廠\"之上,轉而將禦馬監的差事交由王太監代掌。
經過大半年的整飭,眼前的\"廠公\"在東廠和錦衣衛的地位早已水漲船高,就連在京中以\"精力有限\",不斷稱病在家的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都難以比擬。
\"唔,倒是個聰明人。\"
\"讓他進來吧。\"
聞聲,正在閉眼假寐的魏忠賢便緩緩睜開了眼睛,朝著麵前的北鎮撫使李若漣露出了一個溫和的笑容。
旁人不知曉\"廠衛\"內情,但他這位深受天子信任的心腹伴當卻是清楚,天子對長期抱病在家,不敢履任指揮使,以免在朝中樹敵太多的駱思恭愈發不滿。
如若一切順利,待到山東事了,眼前由天子親自擢升的北鎮撫使李若漣便會順利晉升為天啟朝的新一任錦衣衛指揮使。
\"遵令。\"
身材魁梧的李若漣自是不清楚魏忠賢的心中所想,見其點頭應允,便轉身出了民房。
不多時的功夫,沉悶的腳步聲再響,李若漣去而複返,身後還跟著特意換上了嶄新官袍的鄆城知縣餘子翼。
...
...
\"下官鄆城知縣餘子翼,拜見貴人..\"
雖說餘子翼乃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但因朝中無人,十餘年的仕途生涯始終在知縣的位置上原地踏步,心中所謂的\"文人傲骨\"也早已被現實所磨平。
更何況眼下鄆城縣的局勢岌岌可危,縱使心中隱隱清楚,眼前這麵容陰沉的老人十有八九便是被他們文官蔑稱的\"閹豎\",但餘子翼仍是毫不猶豫的彎下腰,主動放低姿態。
\"餘知縣免禮..\"
仔細打量了幾眼麵前的\"父母官\",表情淡然如水的魏忠賢便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將其喚起。
他\"代天巡狩\",從京師長途跋涉千裏至此,可不是為了在這七品縣令麵前耍\"欽差\"的威風。
隻是讓他沒有料到的是,麵前的餘子翼並未即刻起身,反倒是麵色隱晦不定,似是內心在經曆著某種難以抉擇的掙紮。
\"敢問貴人..\"終於,餘子翼心中的最後一絲理智戰勝了其餘雜念,眸子中也湧現了一抹瘋狂。
眼前的\"貴人\"已是他最後的希望,如若他繼續對徐鴻儒等人在六家屯的所作所為不聞不問,隻怕這鄆城縣危在旦夕。
屆時即便他能夠僥幸逃過一命,也難以逃脫來自於朝廷的\"追責\";相反,如若他眼下迷途知返,縱使此前曾收受過來自於那些\"燒香人\"的進貢,隻怕也沒什麽打緊的。
頂不濟,他也能夠撿得一條命在。
\"咱家魏忠賢,承蒙天子鴻恩,奉命提督禦馬監,兼管東廠..\"
在餘子翼目瞪口呆的注視下,身著黑袍的魏忠賢自報家門,其沙啞的聲音如同鬼魅一般,使得廂房中的溫度都是為之下降了不少。
\"見過廠公!\"
咚咚咚!
伴隨著清脆的叩首聲,餘子翼欣喜若狂的叩首行禮,引得一旁的北鎮撫司李若漣都是暗自撇嘴,心道這些文官們愈發沒有骨氣了。
但對於餘子翼而言,卻是全然沒有在意李若漣及魏忠賢等人臉上的異樣。
如若說他之前還對眼前\"貴人\"的身份有所疑慮,懷疑其是否有能力戳破籠罩在鄆城縣上方數月之久的陰霾,那麽當他知曉眼前的\"貴人\"便是在宮中權柄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大襠,心中最後一絲驚疑瞬間消失。
\"餘知縣稍安勿躁。\"
\"今日至此,可有要事稟報?\"
不耐煩的擺了擺手,魏忠賢徑自打斷了仍在叩首行禮的餘子翼,不陰不陽的嘲弄道。
依著他近些時日的調查,眼前的鄆城知縣在此地已是多年,手腳也是個不幹淨的主。
若非知曉當下大明風氣如此,眼前的餘子翼除了收受些許俸祿之外,又沒有太過分的舉動,他早就在第一時間上報天子,將其拿下了。
\"敢叫廠公知曉,鄆城縣外十裏六家屯,有人名為徐鴻儒。\"
\"下官現已查明,此人乃是白蓮賊人,平日裏妖言惑眾,吸納愚昧百姓,用心歹毒呐!\"
顧不上許多,餘子翼趕忙道出了\"徐善人\"的真實身份,不算顫抖的身體微微顫抖著。
\"餘知縣有心了,咱家早已知曉了。\"
魏忠賢仍是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但眸子中卻湧現了些許失望。
還以為眼前的\"文官\"能夠提供什麽有價值的消息,卻沒想到也僅僅是這些不痛不癢的消息。
這鄆城縣雖說治所破敗,周邊也沒有衛所駐紮,但好在城中尚且還算安穩,進城打探消息的\"探子\"又早已被自己暗中控製,翻不起什麽大風浪。
那徐鴻儒就算麾下有些人,滿打滿算也不過數千罷了,又沒有攻城器械等物,到時將城門一關,還怕什麽?
\"廠公,不僅如此呐!\"
見眼前的魏忠賢頗有些不以為意,餘子翼剛剛放鬆的心弦重新緊張起來,哆哆嗦嗦的迴稟道:\"小人為防生亂,特冒死派府上親隨前往徐鴻儒莊子上打探。\"
\"據小人的親隨所說,那徐鴻儒莊子上分明藏有大量甲胄兵刃,且已然與梁山泊的賊人們取得聯係。\"
\"廠公,不可不防呐!\"
此話一出,房中的錦衣衛們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就連淡然自若的魏忠賢也是目瞪口呆,喉嚨上下不斷聳動,吞咽著口水。
他本以為徐鴻儒莊子上不過是些愚昧無知的流民百姓罷了,誰曾想到還與梁山泊的山賊馬匪們有所往來?
此外,曆朝曆代均對甲胄看的極重,一經發現有人私藏便是死罪,這徐鴻儒哪裏搞來的甲胄?
這是要翻天了!
縣城某座不起眼的民房中,身著黑袍的錦衣衛北鎮撫使李若漣腳步輕微,眼神敬畏的朝著麵前的老太監頷首道。
眼前的廠公身上雖是兼著禦馬監提督的差事,名義上可節製騰驤四衛及各地馬場草場,但興許是為了避嫌,早在去年秋天的時候,廠公便將重心和精力放在了\"東廠\"之上,轉而將禦馬監的差事交由王太監代掌。
經過大半年的整飭,眼前的\"廠公\"在東廠和錦衣衛的地位早已水漲船高,就連在京中以\"精力有限\",不斷稱病在家的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都難以比擬。
\"唔,倒是個聰明人。\"
\"讓他進來吧。\"
聞聲,正在閉眼假寐的魏忠賢便緩緩睜開了眼睛,朝著麵前的北鎮撫使李若漣露出了一個溫和的笑容。
旁人不知曉\"廠衛\"內情,但他這位深受天子信任的心腹伴當卻是清楚,天子對長期抱病在家,不敢履任指揮使,以免在朝中樹敵太多的駱思恭愈發不滿。
如若一切順利,待到山東事了,眼前由天子親自擢升的北鎮撫使李若漣便會順利晉升為天啟朝的新一任錦衣衛指揮使。
\"遵令。\"
身材魁梧的李若漣自是不清楚魏忠賢的心中所想,見其點頭應允,便轉身出了民房。
不多時的功夫,沉悶的腳步聲再響,李若漣去而複返,身後還跟著特意換上了嶄新官袍的鄆城知縣餘子翼。
...
...
\"下官鄆城知縣餘子翼,拜見貴人..\"
雖說餘子翼乃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但因朝中無人,十餘年的仕途生涯始終在知縣的位置上原地踏步,心中所謂的\"文人傲骨\"也早已被現實所磨平。
更何況眼下鄆城縣的局勢岌岌可危,縱使心中隱隱清楚,眼前這麵容陰沉的老人十有八九便是被他們文官蔑稱的\"閹豎\",但餘子翼仍是毫不猶豫的彎下腰,主動放低姿態。
\"餘知縣免禮..\"
仔細打量了幾眼麵前的\"父母官\",表情淡然如水的魏忠賢便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將其喚起。
他\"代天巡狩\",從京師長途跋涉千裏至此,可不是為了在這七品縣令麵前耍\"欽差\"的威風。
隻是讓他沒有料到的是,麵前的餘子翼並未即刻起身,反倒是麵色隱晦不定,似是內心在經曆著某種難以抉擇的掙紮。
\"敢問貴人..\"終於,餘子翼心中的最後一絲理智戰勝了其餘雜念,眸子中也湧現了一抹瘋狂。
眼前的\"貴人\"已是他最後的希望,如若他繼續對徐鴻儒等人在六家屯的所作所為不聞不問,隻怕這鄆城縣危在旦夕。
屆時即便他能夠僥幸逃過一命,也難以逃脫來自於朝廷的\"追責\";相反,如若他眼下迷途知返,縱使此前曾收受過來自於那些\"燒香人\"的進貢,隻怕也沒什麽打緊的。
頂不濟,他也能夠撿得一條命在。
\"咱家魏忠賢,承蒙天子鴻恩,奉命提督禦馬監,兼管東廠..\"
在餘子翼目瞪口呆的注視下,身著黑袍的魏忠賢自報家門,其沙啞的聲音如同鬼魅一般,使得廂房中的溫度都是為之下降了不少。
\"見過廠公!\"
咚咚咚!
伴隨著清脆的叩首聲,餘子翼欣喜若狂的叩首行禮,引得一旁的北鎮撫司李若漣都是暗自撇嘴,心道這些文官們愈發沒有骨氣了。
但對於餘子翼而言,卻是全然沒有在意李若漣及魏忠賢等人臉上的異樣。
如若說他之前還對眼前\"貴人\"的身份有所疑慮,懷疑其是否有能力戳破籠罩在鄆城縣上方數月之久的陰霾,那麽當他知曉眼前的\"貴人\"便是在宮中權柄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大襠,心中最後一絲驚疑瞬間消失。
\"餘知縣稍安勿躁。\"
\"今日至此,可有要事稟報?\"
不耐煩的擺了擺手,魏忠賢徑自打斷了仍在叩首行禮的餘子翼,不陰不陽的嘲弄道。
依著他近些時日的調查,眼前的鄆城知縣在此地已是多年,手腳也是個不幹淨的主。
若非知曉當下大明風氣如此,眼前的餘子翼除了收受些許俸祿之外,又沒有太過分的舉動,他早就在第一時間上報天子,將其拿下了。
\"敢叫廠公知曉,鄆城縣外十裏六家屯,有人名為徐鴻儒。\"
\"下官現已查明,此人乃是白蓮賊人,平日裏妖言惑眾,吸納愚昧百姓,用心歹毒呐!\"
顧不上許多,餘子翼趕忙道出了\"徐善人\"的真實身份,不算顫抖的身體微微顫抖著。
\"餘知縣有心了,咱家早已知曉了。\"
魏忠賢仍是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但眸子中卻湧現了些許失望。
還以為眼前的\"文官\"能夠提供什麽有價值的消息,卻沒想到也僅僅是這些不痛不癢的消息。
這鄆城縣雖說治所破敗,周邊也沒有衛所駐紮,但好在城中尚且還算安穩,進城打探消息的\"探子\"又早已被自己暗中控製,翻不起什麽大風浪。
那徐鴻儒就算麾下有些人,滿打滿算也不過數千罷了,又沒有攻城器械等物,到時將城門一關,還怕什麽?
\"廠公,不僅如此呐!\"
見眼前的魏忠賢頗有些不以為意,餘子翼剛剛放鬆的心弦重新緊張起來,哆哆嗦嗦的迴稟道:\"小人為防生亂,特冒死派府上親隨前往徐鴻儒莊子上打探。\"
\"據小人的親隨所說,那徐鴻儒莊子上分明藏有大量甲胄兵刃,且已然與梁山泊的賊人們取得聯係。\"
\"廠公,不可不防呐!\"
此話一出,房中的錦衣衛們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就連淡然自若的魏忠賢也是目瞪口呆,喉嚨上下不斷聳動,吞咽著口水。
他本以為徐鴻儒莊子上不過是些愚昧無知的流民百姓罷了,誰曾想到還與梁山泊的山賊馬匪們有所往來?
此外,曆朝曆代均對甲胄看的極重,一經發現有人私藏便是死罪,這徐鴻儒哪裏搞來的甲胄?
這是要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