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禍起山東(上)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鄆城縣,六家屯。
\"老三,起來沒,幹活去了..\"
\"起晚了可就沒飯吃嘍..\"
天色才剛剛大亮,一縷晨霧映射在一望無際的曠野上,距離鄆城縣城不過十餘裏的一處破落草房外便是響起了急促的唿喝聲。
聞言,草房中剛剛醒來不久的漢子便揉了揉睡眼惺忪的雙眼,有些不滿的嚷嚷道:\"醒了,醒了,這就出來了..\"
他姓劉,因在家中排行老三,平日裏稍微熟識些的村裏人便會以\"老三\"相稱唿,至於他原本的大名,早就被他忘於腦後,許久無人提及了。
似他們這群苦哈哈,能夠有口吃的就是奢望了,什麽名字不名字的,有什麽打緊的?
唿。
長舒了一口氣,今年不過三十餘歲的劉三便掙紮著於一團稻草和柳絮混搭而成的\"棉被\"中起身,心中一陣感慨。
雖說這二月底本就是春寒料峭之際,但這未免也太冷了些,尤其是今年的冬天卻比往年還要寒冷不少,周圍十裏八村著實凍死了不少人。
不過好在他們六家屯有\"徐善人\"存在,讓他也是有驚無險的熬過了這個冬天。
這人呐,總歸是活著才有希望。
咕嚕。
興許是起身的動作過大,劉三饑腸轆轆的肚子裏便是響起了咕嚕聲,枯瘦的臉上也湧現了一抹痛苦之色。
看來不能再強忍了,今日必須要吃飯了。
一念至此,劉三便是小心翼翼的挪動身體,自稻草和柳絮的最下方尋出一個布袋,從中倒出了為數不多的些許粟米。
這空空如也的草房,除了其身下的\"床榻\"以及搖搖欲墜的房頂之外,便剩下了在角落處擺放的一個瓦罐,裏麵存藏著昨日剛剛打來的清水,周遭還有些燃燒痕跡。
強忍住肚子中傳來的饑餓感,劉三將粟米倒進瓦罐中,又尋了些稻草,視若珍寶的將其點燃,臉上湧現了一抹劫後餘生的慶幸。
趁著生火的間隙,虛弱無比的劉三斜靠在身後的土牆上,略有些恍惚的看向窗外。
按理來說,自天子登基以來,朝廷便是接連打了多個勝仗,便廢黜了\"遼餉\",減輕了民間百姓的負擔,他們的日子應該有所改善才是。
但對於他這等既沒有\"軍籍\",也沒有\"土地\"的尋常百姓而言,生活實在沒有半點變化。
不過說實話,他對於自己的現狀還算滿意。
畢竟早先分別繼承了他爹\"軍籍\"和\"田地\"的大哥二哥早就在前兩年因無力負擔沉重的賦稅,先後饑寒交迫而死。
反觀他仗著不用向附近衛所的千戶老爺們繳糧,時不時混點吃食或者賣賣力氣,居然得以苟延殘喘至今,實在是造化弄人。
嘶嘶嘶..
正愣神的功夫,水開的聲音響起,零星的米香味瞬間便傳入了劉三的鼻腔之中。
顧不得滾燙的瓦罐,劉三撿了些稻草纏在手上,大口的吹了幾下,便是小心翼翼的舔起眼前的\"稀粥\",麵上滿是貪婪之色。
這些粟米,便是前些時日他替莊子上\"徐善人\"賣苦力,搬運箱子的時候賺來的。
想起此事,劉三便不由得放緩了動作,眸子中湧現了些許狐疑。
徐大善人的名諱,周圍這十裏八村的百姓們或多或少均是有所耳聞,也知曉其來曆神秘,背景雄厚,就連知縣老爺都不敢隨意招惹。
但約莫從年前開始,這\"徐大善人\"便是大興土木,將其本就氣派的莊子又擴建了不少,時不時便有操著各式口音的漢子前來投奔。
因為常在徐善人莊子上討生活的緣故,他不止一次的親眼瞧見過,那群身材魁梧的漢子們,腰間赫然係著明晃晃的長刀,說話間也滿是對朝廷和官府的不屑。
這\"徐大善人\",恐怕不是一般人呐。
不過很快,劉三便晃了晃沉沉的腦子,並苦澀一笑,將萬千思緒隱去,順勢將瓦罐中的稀粥一飲而盡。
他都已經吃了上頓沒下頓了,想這麽多作甚?!
嗝!
因為許久不曾吃飽飯的緣故,這一瓦罐的稀粥著實給予了劉三充足的飽腹感,枯瘦的臉頰上也湧現了一抹血色。
將瓦罐邊緣上的米粒舔幹淨之後,劉三便一臉滿足的起身,朝著屋外走去。
家中已是徹底沒有餘糧了,趁著身體裏尚有些力氣,還是趕緊去尋個活計才是。
吱呀。
推開腐朽的木門,窗外哪還有同伴的身影,劉三見狀也不以為意,隨意裹了裹身上破舊的衣衫,便逆著撲麵而來的寒風,目的明確的朝著\"徐大善人\"所在的莊子而去。
一路上,似劉三這等準備前往\"徐善人\"莊子上討生活的村民著實不少,三三兩兩便湊到了一起。
\"聽說了嗎,昨個徐善人那邊又來了大人物,好像是燒香的。\"
\"一群神棍罷了,也能被稱之為大人物?\"
\"噓,噤聲!\"
耳畔旁窸窸窣窣的討論聲自然是引起了劉三的注意,令他不由自主的慢下了腳步,眼神不斷變幻。
他們家是軍籍出身,早年間他爹曾在\"戚少保\"麾下打過韃子,後迴到了這山東老家。
仗著彼時家中尚有些餘財的緣故,他小時候也曾念過幾年\"私塾\",甚至還是個\"童生\",見識多多少少要比同村愚昧無知的鄰居們強上不少。
如今世道艱難,各地流民滋生,誰家不是關起門過日子,生怕被人惦記上,但莊子上的徐善人卻是大興土木,肆無忌憚的唿朋喚友。
另外,所謂的\"燒香人\"雖然是一群神棍,但的的確確擁有著不少狂熱的信徒。
他們這是要作甚?
正想入非非的時候,徐善人的莊子已是赫然映入眼簾,隻見得一名身材魁梧的漢子正立於門前,高聲唿喝著。
\"還是老差事,去莊子外麵接著搬東西,這六家屯的村民優先,晚上管頓飯。\"
顧不得多想,劉三趕忙主動迎了上去,並不斷揮舞右手:\"這位大哥,這位大哥,我是本村的,天天都來..\"
因為劉三剛吃了一頓飽飯,聲音遠比旁人宏亮,兼之說話之人也覺得這劉三有些眼熟,便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先進去吧,一會有人帶你們去。\"
\"得嘞,得嘞。\"
忙不迭的點了點頭,劉三便在身後諸多羨慕的眼光中大步邁進了莊子中,並在心中多留個了心眼。
待會若是有機會,還是要搞清楚自己搬的,究竟是個什麽玩意。
\"老三,起來沒,幹活去了..\"
\"起晚了可就沒飯吃嘍..\"
天色才剛剛大亮,一縷晨霧映射在一望無際的曠野上,距離鄆城縣城不過十餘裏的一處破落草房外便是響起了急促的唿喝聲。
聞言,草房中剛剛醒來不久的漢子便揉了揉睡眼惺忪的雙眼,有些不滿的嚷嚷道:\"醒了,醒了,這就出來了..\"
他姓劉,因在家中排行老三,平日裏稍微熟識些的村裏人便會以\"老三\"相稱唿,至於他原本的大名,早就被他忘於腦後,許久無人提及了。
似他們這群苦哈哈,能夠有口吃的就是奢望了,什麽名字不名字的,有什麽打緊的?
唿。
長舒了一口氣,今年不過三十餘歲的劉三便掙紮著於一團稻草和柳絮混搭而成的\"棉被\"中起身,心中一陣感慨。
雖說這二月底本就是春寒料峭之際,但這未免也太冷了些,尤其是今年的冬天卻比往年還要寒冷不少,周圍十裏八村著實凍死了不少人。
不過好在他們六家屯有\"徐善人\"存在,讓他也是有驚無險的熬過了這個冬天。
這人呐,總歸是活著才有希望。
咕嚕。
興許是起身的動作過大,劉三饑腸轆轆的肚子裏便是響起了咕嚕聲,枯瘦的臉上也湧現了一抹痛苦之色。
看來不能再強忍了,今日必須要吃飯了。
一念至此,劉三便是小心翼翼的挪動身體,自稻草和柳絮的最下方尋出一個布袋,從中倒出了為數不多的些許粟米。
這空空如也的草房,除了其身下的\"床榻\"以及搖搖欲墜的房頂之外,便剩下了在角落處擺放的一個瓦罐,裏麵存藏著昨日剛剛打來的清水,周遭還有些燃燒痕跡。
強忍住肚子中傳來的饑餓感,劉三將粟米倒進瓦罐中,又尋了些稻草,視若珍寶的將其點燃,臉上湧現了一抹劫後餘生的慶幸。
趁著生火的間隙,虛弱無比的劉三斜靠在身後的土牆上,略有些恍惚的看向窗外。
按理來說,自天子登基以來,朝廷便是接連打了多個勝仗,便廢黜了\"遼餉\",減輕了民間百姓的負擔,他們的日子應該有所改善才是。
但對於他這等既沒有\"軍籍\",也沒有\"土地\"的尋常百姓而言,生活實在沒有半點變化。
不過說實話,他對於自己的現狀還算滿意。
畢竟早先分別繼承了他爹\"軍籍\"和\"田地\"的大哥二哥早就在前兩年因無力負擔沉重的賦稅,先後饑寒交迫而死。
反觀他仗著不用向附近衛所的千戶老爺們繳糧,時不時混點吃食或者賣賣力氣,居然得以苟延殘喘至今,實在是造化弄人。
嘶嘶嘶..
正愣神的功夫,水開的聲音響起,零星的米香味瞬間便傳入了劉三的鼻腔之中。
顧不得滾燙的瓦罐,劉三撿了些稻草纏在手上,大口的吹了幾下,便是小心翼翼的舔起眼前的\"稀粥\",麵上滿是貪婪之色。
這些粟米,便是前些時日他替莊子上\"徐善人\"賣苦力,搬運箱子的時候賺來的。
想起此事,劉三便不由得放緩了動作,眸子中湧現了些許狐疑。
徐大善人的名諱,周圍這十裏八村的百姓們或多或少均是有所耳聞,也知曉其來曆神秘,背景雄厚,就連知縣老爺都不敢隨意招惹。
但約莫從年前開始,這\"徐大善人\"便是大興土木,將其本就氣派的莊子又擴建了不少,時不時便有操著各式口音的漢子前來投奔。
因為常在徐善人莊子上討生活的緣故,他不止一次的親眼瞧見過,那群身材魁梧的漢子們,腰間赫然係著明晃晃的長刀,說話間也滿是對朝廷和官府的不屑。
這\"徐大善人\",恐怕不是一般人呐。
不過很快,劉三便晃了晃沉沉的腦子,並苦澀一笑,將萬千思緒隱去,順勢將瓦罐中的稀粥一飲而盡。
他都已經吃了上頓沒下頓了,想這麽多作甚?!
嗝!
因為許久不曾吃飽飯的緣故,這一瓦罐的稀粥著實給予了劉三充足的飽腹感,枯瘦的臉頰上也湧現了一抹血色。
將瓦罐邊緣上的米粒舔幹淨之後,劉三便一臉滿足的起身,朝著屋外走去。
家中已是徹底沒有餘糧了,趁著身體裏尚有些力氣,還是趕緊去尋個活計才是。
吱呀。
推開腐朽的木門,窗外哪還有同伴的身影,劉三見狀也不以為意,隨意裹了裹身上破舊的衣衫,便逆著撲麵而來的寒風,目的明確的朝著\"徐大善人\"所在的莊子而去。
一路上,似劉三這等準備前往\"徐善人\"莊子上討生活的村民著實不少,三三兩兩便湊到了一起。
\"聽說了嗎,昨個徐善人那邊又來了大人物,好像是燒香的。\"
\"一群神棍罷了,也能被稱之為大人物?\"
\"噓,噤聲!\"
耳畔旁窸窸窣窣的討論聲自然是引起了劉三的注意,令他不由自主的慢下了腳步,眼神不斷變幻。
他們家是軍籍出身,早年間他爹曾在\"戚少保\"麾下打過韃子,後迴到了這山東老家。
仗著彼時家中尚有些餘財的緣故,他小時候也曾念過幾年\"私塾\",甚至還是個\"童生\",見識多多少少要比同村愚昧無知的鄰居們強上不少。
如今世道艱難,各地流民滋生,誰家不是關起門過日子,生怕被人惦記上,但莊子上的徐善人卻是大興土木,肆無忌憚的唿朋喚友。
另外,所謂的\"燒香人\"雖然是一群神棍,但的的確確擁有著不少狂熱的信徒。
他們這是要作甚?
正想入非非的時候,徐善人的莊子已是赫然映入眼簾,隻見得一名身材魁梧的漢子正立於門前,高聲唿喝著。
\"還是老差事,去莊子外麵接著搬東西,這六家屯的村民優先,晚上管頓飯。\"
顧不得多想,劉三趕忙主動迎了上去,並不斷揮舞右手:\"這位大哥,這位大哥,我是本村的,天天都來..\"
因為劉三剛吃了一頓飽飯,聲音遠比旁人宏亮,兼之說話之人也覺得這劉三有些眼熟,便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先進去吧,一會有人帶你們去。\"
\"得嘞,得嘞。\"
忙不迭的點了點頭,劉三便在身後諸多羨慕的眼光中大步邁進了莊子中,並在心中多留個了心眼。
待會若是有機會,還是要搞清楚自己搬的,究竟是個什麽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