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五,宜出行。


    最為熱鬧的\"年關\"即將宣告徹底結束,山東濟寧州的百姓們也漸漸從熱鬧的喜慶氣氛中醒轉過來,轉而恢複了往日平靜的生活。


    但在距離州城不過數裏的運河上,無數承載著各式各樣貨物的漕船和民船卻從未停止過航行的步伐。


    遠遠望去,逐漸停靠在水麵上的船隻鱗次櫛比,桅杆風帆在頭頂日頭的映射下熠熠生輝,碼頭上早有些機靈的\"腳夫\"趁著船隻未完全停靠,便主動迎了上去,希望能夠借此賺些瑣碎銀兩補貼家用。


    隻是未等這些\"腳夫\"主動招攬生意,身後便是傳來了一陣淩亂的腳步聲,並伴隨著趾高氣揚的唿喝聲,瞬間打破了碼頭上的\"喧囂\"。


    下一秒,在諸多\"腳夫\"以販夫走卒複雜眼神的注視下,數十名滿臉兇狠的魁梧漢子便氣勢洶洶的衝了過來,腰間皆是不加掩飾的係著棍棒,態度很是蠻橫。


    見狀,圍在一起的販夫走卒們趕忙散開,唯恐得罪了這群漢子,而遠遠待在亭子中假寐,負責維持碼頭秩序的幾名差役也是主動趕了過來,忙不迭的與其領頭的\"劉三\"打起了招唿,態度很是殷切,看的沿途路過的百姓們為之嘖嘖稱奇。


    但對於終日在碼頭上活動的販夫走卒和行商們而言,眼前這一幕,卻是見怪不怪了。


    畢竟這些年,凡是在濟寧州碼頭上討生活的,或多或少都聽說過\"劉三\"的名號,誰也不敢輕易得罪。


    據說,這\"劉三\"早年間不過是個青皮無賴,靠著逞兇鬥狠,在碼頭上賣\"苦力\"為生。


    但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這\"劉三\"便撞了大運,攀上了某位大人物,得以由逞兇鬥狠的青皮無賴,一躍成為在碼頭上頗有話語權的\"行首\",手底下聚攏了一批漢子,專門負責給\"官船\"卸貨,借此和官府那邊也搭上了關係。


    不過隨著家大業大,這\"劉三\"早已看不上\"賣力氣\"的那三瓜兩棗,平日裏皆是操持著新開的茶樓酒肆,許久不曾在碼頭上露麵了。


    \"劉爺,今天這是什麽風,給您吹過來了?\"舔了舔有些幹澀的嘴唇,幾名差役中為首者,一臉討好的恭維道:\"有什麽事,您就盡管吩咐..\"


    眼前這\"劉三\"雖然對於城中的官老爺和財大氣粗的富紳豪商們相比,不過是個上不得台麵的\"粗人\",但對於他們這些差役而言,卻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幾位兄弟客氣了,\"聞言,劉三黝黑的臉龐上便是露出了一抹難看的笑容,在幾名差役受寵若驚的眼神中,自懷中摸出了些許散碎銀兩,聲音沙啞的說道:\"天冷了,幾位兄弟待會去喝幾杯酒,暖暖身子..\"


    \"哎呦,劉三您這不是折煞小的了嗎,\"


    \"有什麽吩咐的,咱們哥幾個立馬給劉爺辦嘍..\"


    伸手接過沉甸甸的銀兩之後,為首差役臉上的笑容愈發真摯,絲毫沒有在意遠處腳夫的指指點點。


    賺錢嘛,不寒磣。


    \"吩咐不敢當..\"


    \"待會有艘從南直隸來的船要到,勞煩哥幾個讓碼頭上的兄弟們歇歇,這活就別搶了。\"見眼前的\"差役\"如此識趣,劉三臉上也是露出了一抹滿意之色。


    畢竟不管怎麽說,眼前這幾名差役都穿著\"官衣\",算是朝廷的人,甚至還曾經是他的\"頂頭上司\",但眼下卻是要對他卑躬屈膝。


    實在是造物弄人呐!


    \"嘿,劉爺這話說的,這事還用劉爺的兄弟們動手?\"


    \"都是些賣力氣的,給劉爺幹活是他們的榮幸,還敢找劉爺要銀子?\"


    \"劉爺您歇著,小的絕對給您辦的妥妥的。\"


    聽了\"劉三\"的要求之後,為首的差役先是一愣,旋即便不由分說的拍了拍胸口,言辭灼灼的說道。


    不就是讓那些\"苦哈哈\"多賣些力氣嗎,不過是他一句話的事。


    \"哎,慢著。\"


    見眼前的差役們曲解了自己的意思,劉三趕忙揮手將其喚住,旋即又從懷中掏出了些銀子,故作神秘的說道:\"哥幾個的好意我心領了。\"


    \"這船上有些東西比較敏感,貴人不想讓太多人瞧見..\"


    \"秦淮河那邊的,哥幾個能明白嗎?\" 言罷,這劉三便眨了眨眼睛,臉上露出了一抹淫穢的笑容。


    \"哎呦,是小人唐突了..\"


    \"明白,明白..\"


    \"可不敢耽誤貴人的差事..\"


    經由\"劉三\"的提醒過後,在場的差役們好似如夢初醒一般,忙不迭的點頭稱是,心道這劉三的背後果然有\"貴人\"撐腰。


    但在感慨過後,幾名差役卻也不免將目光投向運河沿岸,飽經風霜的臉上滿是羨慕之色。


    相比較碼頭上賣力氣的\"腳夫\",他們這些差役雖是穿著\"官衣\",每月能領到稀薄的薪水,但一年到頭,也不過是勉強果腹,養家糊口罷了。


    反觀這\"劉三\"背後的貴人,在濟寧州的\"胭脂俗粉\"看膩了過後,直接跑到南京的秦淮河畔去\"選美\"了?


    聽說南京秦淮河畔的\"歌姬們\"可是天下一絕呐!


    \"行了,哥幾個辛苦,幫忙驅散一下腳夫。\"


    \"我們的船到了,日後得空喝酒。\"


    正當幾名差役想入非非的時候,劉三沙啞的聲音便在其耳畔旁悠悠響起,將他們的思緒猛然拉迴到了現實。


    \"得嘞,劉爺忙著。\"


    拿人錢財,與人消災。


    盡管心中對劉三背後\"貴人\"奢靡的生活腹誹不已,但幾名差役卻沒有半點遲疑,不斷揮舞著手中棍棒,驅趕著唯獨在碼頭上的腳夫,將空間盡數讓給劉三及其背後的漢子們。


    不過盞茶的功夫,隨著混亂的碼頭漸漸恢複平靜,一艘瞧上去平平無奇,規模中規中矩的運船便緩緩靠岸,甲板上同樣立著數十名身材魁梧的漢子,一臉警惕的盯著主動上前的劉三。


    及至劉三自懷中摸出了一份類似於書信模樣的東西之後,他身後的漢子們方才得以登船,並在隨後搬下了一個個被稻草裹得嚴嚴實實的木箱。


    瞧這些漢子眉頭緊皺,一臉吃力的模樣,想來這木箱子頗有分量。


    \"嘿,我說頭,這也瞧不見人呐?\"見狀,幾名翹首以盼的差役們便是麵麵相覷,臉上滿是不解之色。


    他們本來還打算趁機瞧瞧名動天下的\"秦淮歌姬\"究竟是何等絕色呐,卻不曾想從船上搬下來的,是一個個木箱子,根本瞧不出其中的虛實。


    \"行了,貴人的事,少打聽。\"


    雖說為首差役的臉上也是湧現了一抹轉瞬即逝的遺憾之色,但很快便恢複如常,不輕不重的訓斥了一句,轉而主動轉身離去。


    以他們的身份,有些事,知道的越少越好,與其好奇\"秦淮歌姬\"究竟是何等模樣,倒不如想想今晚去哪裏喝上一杯,順道也去逛個\"暗窯\"。


    畢竟劉三剛剛給的銀子,即便是分潤下去,也趕得上他們平日裏一月辛苦所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並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