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驚變(上)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月十八,節在穀雨。
自從清明過後,京畿之地的雨水便是漸漸多了起來,也澆滅了籠罩在北京頭的陰霾烏雲。
隨著時間的流逝,有關於遼鎮戰事的諸多細節也被逐一揭露,其中遼東總兵賀世賢,尤世功等人儼然成為了大明當下最為炙手可熱的人物,其生平事跡也通過茶樓酒肆的說書先生,廣為傳唱。
尤其是率兵深入敵後,血洗建奴牛毛寨的廣寧遊擊毛文龍更是人盡皆知,就連國子監那群儒生們也被毛文龍的英勇所震撼,為其填文賦詩。
除了大明的軍民百姓因為遼東大捷的緣故心神激蕩之外,就連於草原上虎視眈眈的蒙古韃子們也大為震動。
據小道消息聲稱,除卻與女真韃子\"休戚與共\"的科爾沁部以及蒙古大汗親自率領的察哈爾部之外,餘下的蒙古部落均是通過各種方式,向朝廷釋放了善意,其中曾歸附女真韃子的\"喀喇沁部\"更是計劃派遣使臣,商討重新恢複\"互市\"一事。
為此,本就因\"遼東大捷\"而歡欣鼓舞的北京城,再度\"躁動\"起來。
...
...
不過巳時,突然有一名瞧上去是富家翁打扮的中年人,在周遭下人的簇擁下,踩著尚有些水漬的青石磚板,出現於巍峨的朝陽門外。
早在隋唐時期,京杭大運河便成為了貫通北京與南方各省的交通命脈,而作為距離通州碼頭最近的朝陽門,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
無論是離京南下,進京朝覲的官員,或者往來於各地的行商走卒們都要在此駐足。
但與城門外行色匆匆的行商走卒所不同,這名瞧上去約莫五十餘歲的富商並沒有即刻離去,反倒是氣定神閑的盯著不遠處官道的盡頭,好似在等待著什麽人。
見狀,於官道兩側默默排隊等候進城的外地百姓們不免議論紛紛,眉眼間甚至有些幸災樂禍。
畢竟,在遼鎮戰事吃緊之後,紫禁城中的天子便是專門下達過旨意,要求整飭城門秩序,尋常人可不敢在城門附近逗留。
偶爾有些不信邪的,皆是被守城士卒押送至五城兵馬司,於牢獄中狠狠吃了幾天苦頭之後,方才被放了出來。
看樣子,這瞧上去其貌不揚的富紳及其身旁的下人們也要倒黴了。
果不其然,眼見得這富家翁及其身旁下人們始終立於城門附近,導致官道兩側的隊伍秩序略有些混亂的時候,便有守城士卒握緊手中兵刃,一臉兇神惡煞的走了過來。
但令諸多百姓始料未及的是,還未等這些守城士卒近前,這富紳身旁的下人們便是主動上前一步,並從懷中掏出了一枚令牌。
隻一眼,這些守城士卒臉上的獰笑便是為之一僵,轉而換上了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樣,規規矩矩的行禮之後便是主動告退。
而這戲劇性的一幕,不由得令官道兩側的百姓們愈發狐疑,窸窸窣窣的私語聲不絕於耳。
看樣子,這位老者的來頭不小呐。
...
...
\"時辰估摸著差不多了吧?\"不知過了多久,在諸多百姓敬畏的眼神中,一直在閉目養神的老者緩緩睜開了眼睛,聲音略微有些沙啞的朝著身旁的下人們詢問道。
\"迴公公,估摸著至多再有幾炷香的功夫也就到了..\"聞言,一名身材魁梧的漢子便是不假思索的迴應道。
按理來說,以王安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身份,縱然今日要進京麵聖的官員乃是宣大總督崔景榮,也不至於親自出迎。
但王公公本就尊崇這些為大明盡心盡力的讀書人,再加上天子同樣對宣大總督崔景榮頗為禮遇,這才領著他們提前於朝陽門外等候。
\"好..\"輕輕頷首過後,負責代替天子親自出迎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便是默默的整理起身上略有些淩亂的衣衫。
雖說這宣大局勢不似遼鎮這般劍拔弩張,但因宣大乃是京師門戶,並且肩負著抵禦蒙古韃子的重任,重要性同樣不容小覷。
尤其是作為朱由校的心腹大伴,王安比絕大多數的官員,都清楚如今遼鎮看似平靜的局勢背後,究竟潛藏著何等的暗流湧動。
前些時日,在建州女真強攻沈陽的戰事中,態度一向遊離不定的蒙古科爾沁部正式派兵作戰。
這無疑證明著,蒙古科爾沁部已是正式被建州女真捆在了同一架戰車之上,再也不似之前那般若即若離。
當然,為了振奮人心,以免引起百姓恐慌,由通政司草擬的邸報,刻意隱去了蒙古科爾沁部隨同建奴作戰的事實。
不過這依舊不能影響,蒙古韃子在遼鎮戰事中,舉足輕重的作用。
\"公公,人來了..\"正當王安眼神恍惚,為遼東局勢微微有些失神的功夫,一道略有些急促的唿喝聲便在其耳畔旁響起。
放眼望去,剛剛還空無一人的官道上猛然出現了一輛馬車,周遭還有數十名人高馬大的騎士。
\"來呀,隨咱家接一接崔總督..\"一聲唿喝過後,司禮監掌印太監便是親自迎了上去,臉上滿是笑容。
興許是知曉來人乃是為迎接自己一行人而來,在馬夫的長鞭之下,低調樸實的馬車緩緩停下,從車廂中鑽出了一名瞧上去約莫六十餘歲的文官。
\"崔總督一路辛苦..\"無需身旁的侍衛們介紹身份,曾與崔景榮有過幾麵之緣的王安便是主動打起了招唿。
聞聲,剛剛在下人攙扶下鑽出車廂的宣大總督崔景榮也是一愣,旋即趕忙躬身還禮:\"竟然是王公公當麵..\"聲音顫抖的很是厲害。
饒是知曉自己僅此奉旨迴京麵聖述職,應當會禮遇\"禮遇\",但崔景榮也沒有料到,於朝陽門外迎接自己的,居然是有\"內相\"之稱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司禮監掌印太監親自出迎,幾乎就等於天子親至呐。
這是何等的皇恩浩蕩!
\"崔大人,陛下可是時常念叨您,對您思念的緊呐,\"雖然與眼前的崔景榮不過幾麵之緣,但王安卻是知曉這位代天巡狩的封疆大吏在天子心目中享有重要的地位。
這位將一生心血都奉獻給大明的宣大總督,可不是昔日\"眼高手低\"的東林官員可比呐。
聞聲,宣大總督崔景榮愈發激動,作勢便打算朝著紫禁城所在的方向行禮,卻不曾想身後的官道上再度傳來了戰馬疾馳的聲音。
\"閑人閃避!\"
\"快讓路!\"
迴首望去,隻見得一名風塵仆仆的騎士正不斷催動著胯下戰馬,神情很是急切。
見狀,司禮監掌印太監和宣大總督崔景榮心中皆是咯噔一聲,也沒有了繼續寒暄的興致,趕忙在周遭百姓敬畏的眼神中,朝著門洞大開的北京城疾馳而去。
他們要在第一時間進宮麵聖。
自從清明過後,京畿之地的雨水便是漸漸多了起來,也澆滅了籠罩在北京頭的陰霾烏雲。
隨著時間的流逝,有關於遼鎮戰事的諸多細節也被逐一揭露,其中遼東總兵賀世賢,尤世功等人儼然成為了大明當下最為炙手可熱的人物,其生平事跡也通過茶樓酒肆的說書先生,廣為傳唱。
尤其是率兵深入敵後,血洗建奴牛毛寨的廣寧遊擊毛文龍更是人盡皆知,就連國子監那群儒生們也被毛文龍的英勇所震撼,為其填文賦詩。
除了大明的軍民百姓因為遼東大捷的緣故心神激蕩之外,就連於草原上虎視眈眈的蒙古韃子們也大為震動。
據小道消息聲稱,除卻與女真韃子\"休戚與共\"的科爾沁部以及蒙古大汗親自率領的察哈爾部之外,餘下的蒙古部落均是通過各種方式,向朝廷釋放了善意,其中曾歸附女真韃子的\"喀喇沁部\"更是計劃派遣使臣,商討重新恢複\"互市\"一事。
為此,本就因\"遼東大捷\"而歡欣鼓舞的北京城,再度\"躁動\"起來。
...
...
不過巳時,突然有一名瞧上去是富家翁打扮的中年人,在周遭下人的簇擁下,踩著尚有些水漬的青石磚板,出現於巍峨的朝陽門外。
早在隋唐時期,京杭大運河便成為了貫通北京與南方各省的交通命脈,而作為距離通州碼頭最近的朝陽門,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
無論是離京南下,進京朝覲的官員,或者往來於各地的行商走卒們都要在此駐足。
但與城門外行色匆匆的行商走卒所不同,這名瞧上去約莫五十餘歲的富商並沒有即刻離去,反倒是氣定神閑的盯著不遠處官道的盡頭,好似在等待著什麽人。
見狀,於官道兩側默默排隊等候進城的外地百姓們不免議論紛紛,眉眼間甚至有些幸災樂禍。
畢竟,在遼鎮戰事吃緊之後,紫禁城中的天子便是專門下達過旨意,要求整飭城門秩序,尋常人可不敢在城門附近逗留。
偶爾有些不信邪的,皆是被守城士卒押送至五城兵馬司,於牢獄中狠狠吃了幾天苦頭之後,方才被放了出來。
看樣子,這瞧上去其貌不揚的富紳及其身旁的下人們也要倒黴了。
果不其然,眼見得這富家翁及其身旁下人們始終立於城門附近,導致官道兩側的隊伍秩序略有些混亂的時候,便有守城士卒握緊手中兵刃,一臉兇神惡煞的走了過來。
但令諸多百姓始料未及的是,還未等這些守城士卒近前,這富紳身旁的下人們便是主動上前一步,並從懷中掏出了一枚令牌。
隻一眼,這些守城士卒臉上的獰笑便是為之一僵,轉而換上了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樣,規規矩矩的行禮之後便是主動告退。
而這戲劇性的一幕,不由得令官道兩側的百姓們愈發狐疑,窸窸窣窣的私語聲不絕於耳。
看樣子,這位老者的來頭不小呐。
...
...
\"時辰估摸著差不多了吧?\"不知過了多久,在諸多百姓敬畏的眼神中,一直在閉目養神的老者緩緩睜開了眼睛,聲音略微有些沙啞的朝著身旁的下人們詢問道。
\"迴公公,估摸著至多再有幾炷香的功夫也就到了..\"聞言,一名身材魁梧的漢子便是不假思索的迴應道。
按理來說,以王安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身份,縱然今日要進京麵聖的官員乃是宣大總督崔景榮,也不至於親自出迎。
但王公公本就尊崇這些為大明盡心盡力的讀書人,再加上天子同樣對宣大總督崔景榮頗為禮遇,這才領著他們提前於朝陽門外等候。
\"好..\"輕輕頷首過後,負責代替天子親自出迎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便是默默的整理起身上略有些淩亂的衣衫。
雖說這宣大局勢不似遼鎮這般劍拔弩張,但因宣大乃是京師門戶,並且肩負著抵禦蒙古韃子的重任,重要性同樣不容小覷。
尤其是作為朱由校的心腹大伴,王安比絕大多數的官員,都清楚如今遼鎮看似平靜的局勢背後,究竟潛藏著何等的暗流湧動。
前些時日,在建州女真強攻沈陽的戰事中,態度一向遊離不定的蒙古科爾沁部正式派兵作戰。
這無疑證明著,蒙古科爾沁部已是正式被建州女真捆在了同一架戰車之上,再也不似之前那般若即若離。
當然,為了振奮人心,以免引起百姓恐慌,由通政司草擬的邸報,刻意隱去了蒙古科爾沁部隨同建奴作戰的事實。
不過這依舊不能影響,蒙古韃子在遼鎮戰事中,舉足輕重的作用。
\"公公,人來了..\"正當王安眼神恍惚,為遼東局勢微微有些失神的功夫,一道略有些急促的唿喝聲便在其耳畔旁響起。
放眼望去,剛剛還空無一人的官道上猛然出現了一輛馬車,周遭還有數十名人高馬大的騎士。
\"來呀,隨咱家接一接崔總督..\"一聲唿喝過後,司禮監掌印太監便是親自迎了上去,臉上滿是笑容。
興許是知曉來人乃是為迎接自己一行人而來,在馬夫的長鞭之下,低調樸實的馬車緩緩停下,從車廂中鑽出了一名瞧上去約莫六十餘歲的文官。
\"崔總督一路辛苦..\"無需身旁的侍衛們介紹身份,曾與崔景榮有過幾麵之緣的王安便是主動打起了招唿。
聞聲,剛剛在下人攙扶下鑽出車廂的宣大總督崔景榮也是一愣,旋即趕忙躬身還禮:\"竟然是王公公當麵..\"聲音顫抖的很是厲害。
饒是知曉自己僅此奉旨迴京麵聖述職,應當會禮遇\"禮遇\",但崔景榮也沒有料到,於朝陽門外迎接自己的,居然是有\"內相\"之稱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司禮監掌印太監親自出迎,幾乎就等於天子親至呐。
這是何等的皇恩浩蕩!
\"崔大人,陛下可是時常念叨您,對您思念的緊呐,\"雖然與眼前的崔景榮不過幾麵之緣,但王安卻是知曉這位代天巡狩的封疆大吏在天子心目中享有重要的地位。
這位將一生心血都奉獻給大明的宣大總督,可不是昔日\"眼高手低\"的東林官員可比呐。
聞聲,宣大總督崔景榮愈發激動,作勢便打算朝著紫禁城所在的方向行禮,卻不曾想身後的官道上再度傳來了戰馬疾馳的聲音。
\"閑人閃避!\"
\"快讓路!\"
迴首望去,隻見得一名風塵仆仆的騎士正不斷催動著胯下戰馬,神情很是急切。
見狀,司禮監掌印太監和宣大總督崔景榮心中皆是咯噔一聲,也沒有了繼續寒暄的興致,趕忙在周遭百姓敬畏的眼神中,朝著門洞大開的北京城疾馳而去。
他們要在第一時間進宮麵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