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潭鐵路中學初一年級拉練隊伍經過好幾個小時的行程,終於抵達了目的地。盡管同學們都感到非常疲憊,但當他們看到目的地時,興奮之情立刻湧上心頭。
根據拉練指導老師的安排,李雨帶領著初一二班的同學們來到了一個寬敞的大倉房。走進倉房,可以看到裏麵已經鋪滿了木板,木板上還鋪設了一層幹燥的稻草,看上去十分舒適。
李雨和同學們放下背包後,紛紛四仰八叉地躺在了木板床上,盡情享受這一刻的放鬆。然而,沒過多久,李雨便從床上爬了起來,並大聲喊道:“大家快起來啦!趕緊整理好自己的床鋪,馬上就要集合了,如果動作慢一點就會來不及啦!”
聽到李雨的唿喊聲,同學們開始陸陸續續地爬起身來,準備收拾自己的床鋪。不過,仍然有一些同學還想繼續休息,其中一個名叫李平的同學向李雨求情道:“能不能讓我們再多休息一會兒呀?真的太累了!”
李平長得比較瘦弱,升到初中後,因為性格原因,和李雨的關係比較好。李雨走過來,一把將李平從木床上拉起來,笑著調侃他:“別婆婆媽媽的,你看看你,連女同學都不如,走那麽一段路就來不起了。你這細胳膊細腿兒的,看著有點像女生啊,不然以後就和女同學一路算了。”譚小陽也上來說道:“就是的,我看你還是改名字叫‘李女子’好點。”他的話惹得同學們嗬嗬大笑起來。
聽到這話,李平很不服氣的迴答道:“你可別亂說,不準給我亂起名字,我才不像女的呢。”可李雨並不打算放過他,繼續開玩笑地說:“你不像女生那就趕快動起來,不然我真的把你當女生了。”周圍的同學聽到這句話,紛紛跟著起哄,有的同學甚至還模仿起女生的動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看到李平一臉尷尬的表情,他們笑得更厲害了,一下大家都來了精神,不再感到疲勞。
李平被這些同學搞得有些惱火,不滿地對他們大喊道:“去去,都一邊去,你們才像女生呢。”然而,他的抗議並沒有起到作用,反而讓那些同學笑得更歡了。無奈之下,李平隻能選擇無視他們,爬起來開始整理自己的床。
“嘟嘟!”沒有多久,領隊老師的哨子響了起來,尖銳刺耳的聲音劃破了空氣。李雨和同學們迅速從倉庫裏跑出來,來到倉庫前麵的大壩子上。
這個壩子是生產隊用來曬穀子的場所,麵積寬廣而平坦。鷹潭的氣候適宜,水稻每年可以收獲兩季,所以每個生產隊都有一個寬敞的曬穀場。
李雨他們到達曬穀場後,按照指定地點李雨組織班上同學排好隊,期待著接下來的活動。領隊的老師走到隊伍前麵,神情莊重嚴肅。
\"同學們!\" 他的聲音在曬穀場上空迴蕩,充滿了激情和力量。\"我們已經成功抵達了本次野營拉練的目的地——前進人民公社。這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人民公社,它還是學習大寨精神的模範公社,更是當年紅軍勝利會師的重要地點。選擇這裏作為拉練的終點,是為了讓我們更深刻地緬懷當年紅軍的光輝曆史,更加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領隊老師環顧四周,目光掃過每一個同學的臉龐,然後他接著說:\"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黃師傅,他將給我們講解當年紅軍在這裏會師這段曆史。希望大家能夠認真聆聽,從中汲取力量,堅定自己的信念。\"
說完,領隊老師微笑著看著同學們,眼中透露出對他們的期望和信任。\"好了,同學們一路走到這裏也很辛苦,所以大家先吃飯,補充能量。飯後,我們將一同前往當年紅軍會師的地方,共同追憶那段光輝曆程。\"
隨著領隊老師的一聲令下,同學們紛紛開始用餐。大家圍坐在一起,分享著食物,歡聲笑語此起彼伏。盡管身體有些疲憊,但心情卻格外興奮。
吃完飯後,同學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生產隊不遠處的一個河灘邊。他們的目光被一座矗立在那裏的紀念碑吸引住了。這座紀念碑由青石質材製成,高度大約有1.5米,碑麵上刻著“紅軍會師灘”這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在紀念碑前,站著一位頭發花白、精神矍鑠的老人。他正用那雙粗糙而又充滿深情的雙手,輕輕地撫摸著這塊象征著革命曆史的紀念碑。
當同學們走近時,老人抬起頭來,眼中炯炯有神。他看到了同學們整齊的隊列,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領隊老師走上前去,與老人緊緊地握手,並親切地問候道:“黃師傅您好!今天真是辛苦您了,等會兒還得麻煩您給孩子們講講當年紅軍的故事呢。”
老人微笑著點了點頭。隨後,領隊老師轉過身來,麵對著同學們,神情莊重地說道:“同學們,這位就是黃師傅。當年,就是他在這裏為紅軍劃船,為紅軍的勝利會師做出了重要貢獻。接下來,請大家以最熱烈的掌聲,歡迎黃師傅為我們講述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說完,領隊老師帶頭鼓起了掌,同學們也紛紛響應,掌聲如雷般響起。
黃師傅走上前一步,臉上帶著熱情的笑容,向同學們揮了揮手,大聲地說:“同學們好呀!歡迎大家來到這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地方——紅軍會師的舊址!”
同學們整齊劃一地迴應道:“黃師傅好!”他們的聲音清脆而響亮,充滿了活力和期待。
緊接著,黃師傅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述那段令人振奮的紅軍會師的曆史。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把人們帶迴到那個英勇奮鬥的時代。
黃師傅說道:“同學們,當年紅軍麵臨著巨大的挑戰,為了粉碎國民黨對蘇區的第四次‘圍剿’,黨中央發出緊急電令,要求紅十軍南下與中央紅軍會師,以集中力量消滅贛江、撫河流域的敵人。就在這裏,紅十軍與中央紅軍三軍團成功會師,這一曆史性的時刻標誌著紅軍力量的壯大和團結一心。”
隨著黃師傅的講述,同學們靜靜地聆聽著,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崇敬和感動。
“當時,中央紅軍三軍團在這條河以南,而紅十軍在這條河以北,兩支部隊就相隔著這一條寬寬的河,紅十軍必須渡過河才能與中央紅軍三軍團會師。但是當年這條河上沒有橋,隻有一條渡船。”黃師傅指著眼前寬寬的河水說道。
黃師傅接著說:“當年我還年輕,也就是當年那一條渡船的船工,我在這裏用那一條渡船,用了整整兩天時間,順利地把紅十軍指戰員擺渡過河。”
黃師傅迴頭看了一眼紀念碑後,接著說:“當年的紅軍部隊紀律非常嚴明,對老百姓秋毫無犯,他們不進老百姓的家門,就在河邊生火做飯,而且都是自帶的糧食。當年我給紅軍擺渡渡河的那一天,這裏有一戶人家發生了火災,紅軍戰士見狀上前全力撲救,很快就把火給撲滅了,當地的百姓對紅軍很是感激。”
說到這裏,黃師傅感慨地說:“紅軍過河後,在河邊兩支部隊順利在沙灘上會師,並舉行了慶祝大會。紅軍戰士們真的太偉大了!他們為了革命事業付出了太多,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學習。”
黃師傅接著說:“同學們,當地的群眾始終忘不了紅軍在這裏為老百姓浴血奮戰的光輝曆史,你們眼前的這塊紀念碑,就是在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後,當地人民為了紀念這段曆史,自發地在紅軍會師的河灘上豎立起來的。”
同學們站著站在紀念碑前,望著眼前的滔滔江水,聆聽著黃師傅講述著紅軍會師的故事,仿佛能看到當年紅軍戰士們英勇渡河的身影。他們的堅定信念、頑強意誌和無私奉獻,將永遠銘刻在曆史的長河中,激勵著後人不斷前行。
根據拉練指導老師的安排,李雨帶領著初一二班的同學們來到了一個寬敞的大倉房。走進倉房,可以看到裏麵已經鋪滿了木板,木板上還鋪設了一層幹燥的稻草,看上去十分舒適。
李雨和同學們放下背包後,紛紛四仰八叉地躺在了木板床上,盡情享受這一刻的放鬆。然而,沒過多久,李雨便從床上爬了起來,並大聲喊道:“大家快起來啦!趕緊整理好自己的床鋪,馬上就要集合了,如果動作慢一點就會來不及啦!”
聽到李雨的唿喊聲,同學們開始陸陸續續地爬起身來,準備收拾自己的床鋪。不過,仍然有一些同學還想繼續休息,其中一個名叫李平的同學向李雨求情道:“能不能讓我們再多休息一會兒呀?真的太累了!”
李平長得比較瘦弱,升到初中後,因為性格原因,和李雨的關係比較好。李雨走過來,一把將李平從木床上拉起來,笑著調侃他:“別婆婆媽媽的,你看看你,連女同學都不如,走那麽一段路就來不起了。你這細胳膊細腿兒的,看著有點像女生啊,不然以後就和女同學一路算了。”譚小陽也上來說道:“就是的,我看你還是改名字叫‘李女子’好點。”他的話惹得同學們嗬嗬大笑起來。
聽到這話,李平很不服氣的迴答道:“你可別亂說,不準給我亂起名字,我才不像女的呢。”可李雨並不打算放過他,繼續開玩笑地說:“你不像女生那就趕快動起來,不然我真的把你當女生了。”周圍的同學聽到這句話,紛紛跟著起哄,有的同學甚至還模仿起女生的動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看到李平一臉尷尬的表情,他們笑得更厲害了,一下大家都來了精神,不再感到疲勞。
李平被這些同學搞得有些惱火,不滿地對他們大喊道:“去去,都一邊去,你們才像女生呢。”然而,他的抗議並沒有起到作用,反而讓那些同學笑得更歡了。無奈之下,李平隻能選擇無視他們,爬起來開始整理自己的床。
“嘟嘟!”沒有多久,領隊老師的哨子響了起來,尖銳刺耳的聲音劃破了空氣。李雨和同學們迅速從倉庫裏跑出來,來到倉庫前麵的大壩子上。
這個壩子是生產隊用來曬穀子的場所,麵積寬廣而平坦。鷹潭的氣候適宜,水稻每年可以收獲兩季,所以每個生產隊都有一個寬敞的曬穀場。
李雨他們到達曬穀場後,按照指定地點李雨組織班上同學排好隊,期待著接下來的活動。領隊的老師走到隊伍前麵,神情莊重嚴肅。
\"同學們!\" 他的聲音在曬穀場上空迴蕩,充滿了激情和力量。\"我們已經成功抵達了本次野營拉練的目的地——前進人民公社。這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人民公社,它還是學習大寨精神的模範公社,更是當年紅軍勝利會師的重要地點。選擇這裏作為拉練的終點,是為了讓我們更深刻地緬懷當年紅軍的光輝曆史,更加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領隊老師環顧四周,目光掃過每一個同學的臉龐,然後他接著說:\"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黃師傅,他將給我們講解當年紅軍在這裏會師這段曆史。希望大家能夠認真聆聽,從中汲取力量,堅定自己的信念。\"
說完,領隊老師微笑著看著同學們,眼中透露出對他們的期望和信任。\"好了,同學們一路走到這裏也很辛苦,所以大家先吃飯,補充能量。飯後,我們將一同前往當年紅軍會師的地方,共同追憶那段光輝曆程。\"
隨著領隊老師的一聲令下,同學們紛紛開始用餐。大家圍坐在一起,分享著食物,歡聲笑語此起彼伏。盡管身體有些疲憊,但心情卻格外興奮。
吃完飯後,同學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生產隊不遠處的一個河灘邊。他們的目光被一座矗立在那裏的紀念碑吸引住了。這座紀念碑由青石質材製成,高度大約有1.5米,碑麵上刻著“紅軍會師灘”這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在紀念碑前,站著一位頭發花白、精神矍鑠的老人。他正用那雙粗糙而又充滿深情的雙手,輕輕地撫摸著這塊象征著革命曆史的紀念碑。
當同學們走近時,老人抬起頭來,眼中炯炯有神。他看到了同學們整齊的隊列,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領隊老師走上前去,與老人緊緊地握手,並親切地問候道:“黃師傅您好!今天真是辛苦您了,等會兒還得麻煩您給孩子們講講當年紅軍的故事呢。”
老人微笑著點了點頭。隨後,領隊老師轉過身來,麵對著同學們,神情莊重地說道:“同學們,這位就是黃師傅。當年,就是他在這裏為紅軍劃船,為紅軍的勝利會師做出了重要貢獻。接下來,請大家以最熱烈的掌聲,歡迎黃師傅為我們講述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說完,領隊老師帶頭鼓起了掌,同學們也紛紛響應,掌聲如雷般響起。
黃師傅走上前一步,臉上帶著熱情的笑容,向同學們揮了揮手,大聲地說:“同學們好呀!歡迎大家來到這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地方——紅軍會師的舊址!”
同學們整齊劃一地迴應道:“黃師傅好!”他們的聲音清脆而響亮,充滿了活力和期待。
緊接著,黃師傅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述那段令人振奮的紅軍會師的曆史。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把人們帶迴到那個英勇奮鬥的時代。
黃師傅說道:“同學們,當年紅軍麵臨著巨大的挑戰,為了粉碎國民黨對蘇區的第四次‘圍剿’,黨中央發出緊急電令,要求紅十軍南下與中央紅軍會師,以集中力量消滅贛江、撫河流域的敵人。就在這裏,紅十軍與中央紅軍三軍團成功會師,這一曆史性的時刻標誌著紅軍力量的壯大和團結一心。”
隨著黃師傅的講述,同學們靜靜地聆聽著,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崇敬和感動。
“當時,中央紅軍三軍團在這條河以南,而紅十軍在這條河以北,兩支部隊就相隔著這一條寬寬的河,紅十軍必須渡過河才能與中央紅軍三軍團會師。但是當年這條河上沒有橋,隻有一條渡船。”黃師傅指著眼前寬寬的河水說道。
黃師傅接著說:“當年我還年輕,也就是當年那一條渡船的船工,我在這裏用那一條渡船,用了整整兩天時間,順利地把紅十軍指戰員擺渡過河。”
黃師傅迴頭看了一眼紀念碑後,接著說:“當年的紅軍部隊紀律非常嚴明,對老百姓秋毫無犯,他們不進老百姓的家門,就在河邊生火做飯,而且都是自帶的糧食。當年我給紅軍擺渡渡河的那一天,這裏有一戶人家發生了火災,紅軍戰士見狀上前全力撲救,很快就把火給撲滅了,當地的百姓對紅軍很是感激。”
說到這裏,黃師傅感慨地說:“紅軍過河後,在河邊兩支部隊順利在沙灘上會師,並舉行了慶祝大會。紅軍戰士們真的太偉大了!他們為了革命事業付出了太多,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學習。”
黃師傅接著說:“同學們,當地的群眾始終忘不了紅軍在這裏為老百姓浴血奮戰的光輝曆史,你們眼前的這塊紀念碑,就是在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後,當地人民為了紀念這段曆史,自發地在紅軍會師的河灘上豎立起來的。”
同學們站著站在紀念碑前,望著眼前的滔滔江水,聆聽著黃師傅講述著紅軍會師的故事,仿佛能看到當年紅軍戰士們英勇渡河的身影。他們的堅定信念、頑強意誌和無私奉獻,將永遠銘刻在曆史的長河中,激勵著後人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