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內,如今隻有四個身影在伏案。


    一個便是新進的大明皇帝朱標,另外三個則是已經年過八十的韓國公李善長,還有朱雄英的兩個老師王叔英,周是修。


    兩人是被拉了壯丁來了,大明的內閣自從朱雄英提出了這個意見之後,就一直試圖將製度實行下去,但是當初設立內閣名額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了,要求隻有二品及以上的大員在卸任之後可以進入內閣。


    同時也要保證內閣中文官和武將的數量。


    但是洪武時期能夠做到退休的實在是太少了,如今的六部尚書,都還是年輕的,那些老的在那些大案上都很不幸被牽連了進去。


    導致內閣的人選如今符合的也就隻有韓國公李善長一人,讓一個年過八十的老朽處理大部分事務實在是有些為難。


    所以因為朱雄英的出巡而閑下來的兩個老師就被抓了壯丁來了。


    老朱因為不放心內閣,所以為內閣設定了一個十分詳盡的機製,那就是五品之下的官員奏章由內閣行走批閱票擬,由內閣決議,五品到三品的由內閣票擬,皇帝批紅,二品及以上由皇帝親自批閱。


    也就是說,除了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禦史,還有地方上都指揮同知,布政使司等地方上最高官職的奏章,其餘奏章都會由內閣先行批閱之後呈到朱標這裏,至於五品以下官員雖然可以呈折子,但是皇帝是不會看到的。


    同時老朱還安排了內侍侍奉在一旁說是侍奉,但是也算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監督。


    就像是現在,一名內侍悄然離去,外麵一個內侍自動補上。


    而本來在乾坤宮含飴弄孫的朱元璋,就聽到了今天發生的事情。


    雖然已經當上了太上皇,但是顯然權力的更替會帶來一定的動蕩,這些朱元璋當然是知道的,所以老朱也沒有完全的退休。


    將懷中的大重孫子交給一旁的馬皇後,伸了個懶腰:“妹子你先照看著,咱出去一會兒。”


    馬皇後笑吟吟的接過已經滿月的大重孫子笑著道:“行了,知道你是個閑不住的主!”


    老朱嘿嘿笑著,吧唧親了自己大重孫一口搖了搖頭:“哪裏是咱閑不住?是總有些人不願意讓咱閑著啊.........”


    “放心,等到國內徹底穩定了,咱就真的什麽都不管了!”


    “行了!行了!總是這麽多的歪理!你還是趕緊走吧,再晚些就趕不上晚飯了,對了到時候將標兒叫過來,這些日子忙的都不好好吃飯了!”


    “行了!行了!你這婆娘越發的嘮叨了!”


    “重八!”


    ......................


    一溜煙的來到了大殿,揮揮手示意眾人不必在意自己,老朱踱步到了朱標的身後。


    此時朱標正在審閱資料,是湘西那邊的奏折,如今朝廷實行改土歸流的政策正在逐漸推行,而湘西那邊是連綿的大山,但是因為占領時間比較長久,所以相對於湖廣,雲南等地改土歸流還算是順暢的。


    如今隻不過是上奏要讓衛所多開墾田地,補做軍費。


    朱標有些頭疼,湘西山多林密,是不適宜種植糧食的,但是軍隊駐紮糧食卻是必不可少。


    沉思片刻,朱標還是同意了內閣的票擬,讓他們開墾田地,但是注意不要侵占民田。


    等到朱標批示完畢,老朱才淡淡道:“這件事情叫老十二盯著些,但凡發現敢往民田伸手的一律拿下!湘西那邊民風彪悍,多是山民。一個不好就有可能造成動蕩!”


    朱標點點頭道:“不隻是湘西、貴州、四川等地,因為大山連綿不絕。之前的朝廷都是讓土司自治的,如今為了防止地方生亂,朝廷也都是設立了都司衛所,如今想要改土歸流,最重要的還是要讓這些人從大山之中走出來,隻有他們走出來朝廷才好管理。”


    “英兒之前也說過這件事情,但是一來這些百姓都習慣深山裏的生活,若是讓他們下山他們是否會適應?二是就算是讓他們下山了,這些地方都是山地不適宜耕種,出來又那什麽糊口?”


    朱標歎了口氣,拿起手邊的茶水抿了一口:“之前英兒說過要多辦廠子,這樣就能讓那些人養家糊口,但是長沙那邊實在是廠子太少了,也不知道要建什麽廠子,不像是應天得天獨厚。什麽時候湘西能夠像是應天一般到處都是工坊,想來才能真正的安定下來。”


    朱元璋笑道:“沒錯!所以啊,新政是不能停的!”


    老朱覺得現在的大明是如此的蒸蒸日上,雖然有些糾紛,但是在自家的皮猴兒折騰下,反而愈發富裕和強大了!


    不說其他,就說這幾年的新生人口,都快占人口的一半了!


    每當老朱走出去,都能看到大街小巷裏,瘋跑的半大孩童,穿的都是合身的衣物,再也不像是他們之前一家隻有一件衣服的窘迫。


    而且這些年應天城也在不斷的擴大著,匯聚的人口也越發的多了起來。


    自從給各地發放了路引,允許一些人來應天務工,原本需要自己下達旨意強行要求搬遷人口,現如今都是自發的來的。


    甚至那些來應天的路引文書,供不應求!


    應天附近的一座座工廠,將應天以及周邊的府縣百姓吸引過來做工!


    當然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朱元璋還知道在北方,不論是北平,西安,太原也有諸多的羊毛工坊,僅僅隻是羊毛的紡織工廠就能容納數千女工。


    更不要說什麽羊毛的處理,運輸給多少家庭帶來了收入。


    隻要多一個人幹活那麽這個人家裏就更加富裕了幾分,再加上土豆紅薯的實行,以及鐵路的鋪設,北邊的糧食供應也越發的充足。


    而有因為羊毛的特殊性,對於南方的絲綢棉花的紡織也沒有太大的影響,一切的一切都是新政的實行,都是因為他的大孫子!


    朱元璋絕對不會允許任何人,阻攔新政!


    不會允許任何人對他的大孫子下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為明皇!大明當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夜星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夜星球並收藏我為明皇!大明當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