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大明第二任帝王,正式上崗!
我為明皇!大明當無敵! 作者:不夜星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禪讓大典,繼續!”
在短暫的混亂之後,禦輦裏,老朱的聲音十分平靜。
朱雄英和身旁的朱樉對視了一眼,很顯然老爺子對於將禪讓大典繼續下去的決定一點都不意外。
老朱是什麽樣的人,哪裏會因為今天一時的動亂,就暫停了禪讓大典?
反正不過是一些跳梁的小醜而已!
朝廷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他們連做小動作,都隻敢在那麽遠的距離下,對於大典的進行產生不了多大的影響。
而那個紅衣大臣怕是他們最後的底牌了.......
朱雄英嘴角微翹道:“繼續走!”
好在因為有足夠的人手,還有京軍將士的格擋,天壇大街的鬧劇僅僅隻持續了幾息便安穩下來了。
早就有大批接受過訓練的京軍將士,將紛亂的人群隔絕開來,將人迅速的安撫住。
具體的情況也在最短的時間內,隱晦的傳遞到了朱雄英的手中。
倭人這一次行動可算是下血本了,一共有十二個窩點,共計斬首二十六人,爆炸的是新城那邊,因為同時有四個倭人,攔截不及這才讓其爆炸。
好在不是居民區,雖然是有一部分工人受傷了,但是太醫院去的及時,應當不會造成太大的傷亡。
此時天壇大街上的戒備並沒有放鬆,皇帝和太子周邊圍滿了密密麻麻的將士,這些都是老朱手下的死忠,最為精銳的一群人。
遠遠的已經能夠看到天壇大街盡頭的天壇。
在一座高台之上,高台約有六米高,平台周圍有一圈漢白玉的欄杆,大概是因為今日禪讓大典,都被明黃色的絲綢裝飾起來,其上麵又有蓋頂,讓人從遠處看不到這裏的全貌。
朱元璋和朱標在眾人的簇擁下走了出來,在眾人的注視下就要登上天壇,看了眼已經被五花大綁的那個大臣冷哼了一聲。
“朝廷這一場禪讓大典為何如此唐突,又為何如此興師動眾,耗費了這麽多,當然要揪出一些暗中隱藏的老鼠啊.......”
說罷,老朱便繼續往上走。
其實一開始的計劃之中,這一次的禪讓大典原本不會如此的興師動眾,按照老朱節儉的性格自然是不會如此。
但是架不住老鼠多啊.......
那些攛掇選秀的還算是好的,錦衣衛暗地裏收到的情報可是遠不止於此.........
所以老朱也就直接半推半就,沒想到還真的能夠釣出大魚!
一切不過是順勢而為的一個局罷了。
現在的意外收獲還是不錯的,一個紅衣大員啊,還有火藥和倭人,哪一個都是一條大案!
現在也到了要收網的時候了........
朱標默默點頭,卻還是歎氣道:“終歸是思慮不周,那些工人也是遭了無妄之災了。”
老朱看了眼朱標,冷眼望著前方,語氣森然道:“放心吧,咱絕對不會放過一個參與此事的人!”
朱標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這件事情怕是可能會引發的地震.........
大典進行的很順利,那些人被壓下去之後,禪讓大典也重新進入了程序之中。
當然最為首先的就是由小喜子宣讀的退位詔書,這退位詔書和原本曆史上的遺照那必然是不同的,大抵是誇讚了一番老朱的功績,然後就是肯定了太子的能力。
不過朱雄英想說,這詔書還是寫的保守了,老朱的功績應該可以寫的更華麗一些,而不是如今的中規中矩。
最後便是對即將繼任帝位的太子朱標的殷切期盼,希望這位新帝能夠延續洪武朝的政策,並且能夠在以此的基礎上發揚光大,更是要懂得順勢而變不能拘泥於祖宗之法。
順道在這位開國皇帝的退位詔書中,明確強調了,關於自古以來所有文武大臣口中約束帝王的利器,祖宗之法不可變,這句話的明確含義。
而老朱的退位詔書的頒布,有明一朝的大明皇帝們,將再也不會為祖宗之法不可變這句話所束縛!
一旦到了真正需要變革和革新的時候,便不會再有阻力,而是可以按照當時的國情,來製定更為符合的國策,也不必顧及朝堂上哪些文臣的反對。
徹底杜絕了,一旦吵不不過,就祭出祖宗的情況........
相反誰要是阻攔,那才真正是做了違背祖宗的決定.........
之後便是老規矩了,三請三辭!
朝堂上的王公大臣,三請太子繼位,朱標明確的三辭之後,才在最後一次方才同意點頭。
即便是禪讓,眾人也依舊遵循了這樣的準則。
畢竟是皇帝之位,還是要有些儀式感的........
哪怕隻是一個毫無必要的流程,但是也必須做到!
畢竟誰都不想和那個曆史上獨一無二的司馬氏扯上關係不是.......
畢竟,能夠幹出背信棄義,毫無忠君之心,當街砍死皇帝。事後還要砍死大臣滅口,但是沒想到大臣也是硬剛,直接脫光衣服來到屋頂。
直接來了個大的,將司馬的所有行為公之於眾了........
所以說司馬家就是皇朝曆史中的一個汙點!
沒有人願意跟他們扯上任何關係,當然司馬家也得到了應有的報應,雖然以司馬家的體量是不至於被直接滅族的,但是後人怕也不敢頂著司馬的名頭招搖過市了.......
朱標終於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之下,接受了大明的帝位,最後穿上了由馬皇後親自縫製的龍袍!
此刻的朱標,可謂是萬人矚目!
朱標昂首挺胸,一手在前一手背在身後,臉色有些微微漲紅。
“百官叩首!”小喜子朗聲道。
所有的宗室武勳,王公大臣,則是紛紛上前跪拜在了地上。
經過三拜九叩之後,終於眾人齊聲和:“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終於這一次朱標的這一場禪讓大典結束!
大明第二任帝王,可以正式上崗了!
在短暫的混亂之後,禦輦裏,老朱的聲音十分平靜。
朱雄英和身旁的朱樉對視了一眼,很顯然老爺子對於將禪讓大典繼續下去的決定一點都不意外。
老朱是什麽樣的人,哪裏會因為今天一時的動亂,就暫停了禪讓大典?
反正不過是一些跳梁的小醜而已!
朝廷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他們連做小動作,都隻敢在那麽遠的距離下,對於大典的進行產生不了多大的影響。
而那個紅衣大臣怕是他們最後的底牌了.......
朱雄英嘴角微翹道:“繼續走!”
好在因為有足夠的人手,還有京軍將士的格擋,天壇大街的鬧劇僅僅隻持續了幾息便安穩下來了。
早就有大批接受過訓練的京軍將士,將紛亂的人群隔絕開來,將人迅速的安撫住。
具體的情況也在最短的時間內,隱晦的傳遞到了朱雄英的手中。
倭人這一次行動可算是下血本了,一共有十二個窩點,共計斬首二十六人,爆炸的是新城那邊,因為同時有四個倭人,攔截不及這才讓其爆炸。
好在不是居民區,雖然是有一部分工人受傷了,但是太醫院去的及時,應當不會造成太大的傷亡。
此時天壇大街上的戒備並沒有放鬆,皇帝和太子周邊圍滿了密密麻麻的將士,這些都是老朱手下的死忠,最為精銳的一群人。
遠遠的已經能夠看到天壇大街盡頭的天壇。
在一座高台之上,高台約有六米高,平台周圍有一圈漢白玉的欄杆,大概是因為今日禪讓大典,都被明黃色的絲綢裝飾起來,其上麵又有蓋頂,讓人從遠處看不到這裏的全貌。
朱元璋和朱標在眾人的簇擁下走了出來,在眾人的注視下就要登上天壇,看了眼已經被五花大綁的那個大臣冷哼了一聲。
“朝廷這一場禪讓大典為何如此唐突,又為何如此興師動眾,耗費了這麽多,當然要揪出一些暗中隱藏的老鼠啊.......”
說罷,老朱便繼續往上走。
其實一開始的計劃之中,這一次的禪讓大典原本不會如此的興師動眾,按照老朱節儉的性格自然是不會如此。
但是架不住老鼠多啊.......
那些攛掇選秀的還算是好的,錦衣衛暗地裏收到的情報可是遠不止於此.........
所以老朱也就直接半推半就,沒想到還真的能夠釣出大魚!
一切不過是順勢而為的一個局罷了。
現在的意外收獲還是不錯的,一個紅衣大員啊,還有火藥和倭人,哪一個都是一條大案!
現在也到了要收網的時候了........
朱標默默點頭,卻還是歎氣道:“終歸是思慮不周,那些工人也是遭了無妄之災了。”
老朱看了眼朱標,冷眼望著前方,語氣森然道:“放心吧,咱絕對不會放過一個參與此事的人!”
朱標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這件事情怕是可能會引發的地震.........
大典進行的很順利,那些人被壓下去之後,禪讓大典也重新進入了程序之中。
當然最為首先的就是由小喜子宣讀的退位詔書,這退位詔書和原本曆史上的遺照那必然是不同的,大抵是誇讚了一番老朱的功績,然後就是肯定了太子的能力。
不過朱雄英想說,這詔書還是寫的保守了,老朱的功績應該可以寫的更華麗一些,而不是如今的中規中矩。
最後便是對即將繼任帝位的太子朱標的殷切期盼,希望這位新帝能夠延續洪武朝的政策,並且能夠在以此的基礎上發揚光大,更是要懂得順勢而變不能拘泥於祖宗之法。
順道在這位開國皇帝的退位詔書中,明確強調了,關於自古以來所有文武大臣口中約束帝王的利器,祖宗之法不可變,這句話的明確含義。
而老朱的退位詔書的頒布,有明一朝的大明皇帝們,將再也不會為祖宗之法不可變這句話所束縛!
一旦到了真正需要變革和革新的時候,便不會再有阻力,而是可以按照當時的國情,來製定更為符合的國策,也不必顧及朝堂上哪些文臣的反對。
徹底杜絕了,一旦吵不不過,就祭出祖宗的情況........
相反誰要是阻攔,那才真正是做了違背祖宗的決定.........
之後便是老規矩了,三請三辭!
朝堂上的王公大臣,三請太子繼位,朱標明確的三辭之後,才在最後一次方才同意點頭。
即便是禪讓,眾人也依舊遵循了這樣的準則。
畢竟是皇帝之位,還是要有些儀式感的........
哪怕隻是一個毫無必要的流程,但是也必須做到!
畢竟誰都不想和那個曆史上獨一無二的司馬氏扯上關係不是.......
畢竟,能夠幹出背信棄義,毫無忠君之心,當街砍死皇帝。事後還要砍死大臣滅口,但是沒想到大臣也是硬剛,直接脫光衣服來到屋頂。
直接來了個大的,將司馬的所有行為公之於眾了........
所以說司馬家就是皇朝曆史中的一個汙點!
沒有人願意跟他們扯上任何關係,當然司馬家也得到了應有的報應,雖然以司馬家的體量是不至於被直接滅族的,但是後人怕也不敢頂著司馬的名頭招搖過市了.......
朱標終於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之下,接受了大明的帝位,最後穿上了由馬皇後親自縫製的龍袍!
此刻的朱標,可謂是萬人矚目!
朱標昂首挺胸,一手在前一手背在身後,臉色有些微微漲紅。
“百官叩首!”小喜子朗聲道。
所有的宗室武勳,王公大臣,則是紛紛上前跪拜在了地上。
經過三拜九叩之後,終於眾人齊聲和:“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終於這一次朱標的這一場禪讓大典結束!
大明第二任帝王,可以正式上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