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西安來人
我為明皇!大明當無敵! 作者:不夜星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岐山縣還真是不同尋常,你我走了這麽久的路,還是第一次見到了如此景象。”
就在朱雄英已經到達了岐山縣幾日之後,幾名提刑按察使司的人在錦衣衛的護衛下來到了這裏。
此時他們身著官服,一行人浩浩蕩蕩的走來,身後還是一車車的糧食。
眾人站在城門外不遠的官道上,盡皆皺眉的看著岐山縣的縣城。
“竟然還有京軍駐紮?”明顯是一群人的主事官員皺著眉頭問道。
“鄭大人,據說是這岐山縣令親自開口求來的,那個將軍也是不知輕重,竟然真的分給了其一隊兵馬,大隊人馬著急馳援北方那邊就走了,這隊兵馬也就留在這裏,因為是京軍其他人沒有指揮的權利,沒有那邊的命令也就一直駐紮在這裏了。”
旁邊立刻有人低聲為其解釋起來。
“簡直胡鬧!那將軍是誰本官迴去一定要參他一本!”鄭輝冷哼一聲,他乃是陝西道的按察僉事,對於這群京軍在境內肆虐十分不滿。
“大人說得是,卻是胡鬧了.........”旁邊的人小聲的應是。
“不說這岐山縣受災嚴重麽?怎麽這裏什麽災民都看不見?反倒都在熱火朝天的幹著呢?”鄭輝指了指城樓上還在不斷忙碌的人們,一片熱鬧的建設景象。
“可能是岐山縣的縣令將這群災民都給安排到了其他的地方,而且朝廷不是對於災害提倡以工代賑麽,興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如此熱鬧的。”
“以工代賑?那也要有條件!”鄭輝冷哼了一聲:“他岐山縣令是怎麽作的?竟然在這裏顯示他的功績麽?他的彈劾都要堆滿了!”
同行的人紛紛低下了腦袋,對於鄭輝所說的他們當然也知道,同時也為其大膽的行為感覺到心驚。
他們當然知道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將這岐山縣的縣令緝拿起來問罪的,沒有辦法誰叫其斬殺的趙家家主是他們眼前這個按察僉事的嶽父呢?
也算是為民的好官啊........
隨行的人不由的搖了搖頭,他們一路走來可是看了許多的地方,臨近西安還好,越是往北便越是淒慘,被元人給禍亂過哪裏還能有什麽好地方!那些百姓是個什麽樣子他們也都是知道的,除了已經坐上了工的,有多少人是吃不飽飯然後聚集在城牆之外就等著官府開設粥鋪賑濟,或者是等在城外等著官府招人手。
但是看看現在岐山縣的城門外麵幹淨很,根本看不到災民!
這說明什麽?
說明岐山縣的賑災情況,要領先所有的地方!
偌大的一個縣城,竟然看不到一個災民,還有什麽能比這來突顯出一縣知府的政績的?
要知道這裏可不是西安!
不是什麽大城!
就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縣城,竟然能將所有的災民妥善的安置起來,足以見到這方縣府的能力了。
鄭輝見眾人沉默,當然也是知道眼前這幅景象的難得。
“這幅景象若是走正道弄來的,倒也是個政績,可是誰知道那個袁法代自己作出了那等行使,那邊是其做的再好,吾等也是要將其問罪的!”
一行人紛紛點頭應是,隻有後方負責押運糧草的錦衣衛目不斜視看著前方的城樓。
按察使司的人若是要抓捕官員,尤其是由軍轉吏的官員時要跟著錦衣衛,這是朱雄英為了保護這些老兵所特意做的措施。
所以這一次鄭輝一行人也是帶著錦衣衛行動的。
眾人剛剛來到了岐山縣的城門之下,就有一行人從城門中衝了出來:“諸位上差........”
“諸位上差........”
“吾等迎接來遲,還望諸位恕罪啊.........”
從城門中出來了唿喊聲,縣丞帶著一隊人馬熱情的迎了出來、
見到岐山縣有人出來迎接,鄭輝麵色更顯的冷峻。看見縣丞來到自己麵前要給自己行禮,隻是淡淡的看著,也不叫其起來。
等到縣丞有些堅持不住了,才淡淡道:“來人將岐山縣的人都給抓起來!”
身後跟著的侍衛直接上前,將還在鞠躬行禮的縣丞按到地上。
“大人是不是有什麽 誤會?吾是岐山縣的縣丞啊........”
“捉的就是你!本官問你罪臣袁法代呢!”
“縣令......縣令正在縣衙辦公,特令我來迎接諸位上差.......”
“哼!死到臨頭了,還裝什麽樣子?”鄭輝冷哼一聲,然後邁步向前:“走我們便去縣衙看看!”
.................
“殿下西安那邊來人了,據說是按察僉事,一來就將縣丞還有其他一起迎接的官員該拿下了,現在正朝著縣衙而去。”黎勇低頭將剛剛發生在岐山縣城門前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匯報給朱雄英。
“按察使?他們倒是來的挺快的。什麽時候按察使的效率這麽高了?”朱雄英抬了抬眉頭,饒有興趣的看著黎勇。
“據說那鄭輝乃是被袁縣令砍了腦袋的趙家主的女婿........”
“嗬,看來還是仇家上門了?正好咱也是帶的膩了些,黎勇準備準備,咱們去看看我大明的地方官們,看看他們到底是怎麽辦案的!”
朱雄英站起了身,拍了拍身上的褶皺,看見還呆在原地的黎勇,有些疑惑:“你怎麽還不準備?難道要穿著盔甲去看戲?”
“殿下此次按察使他們來也帶來了糧草,隨行人員眾多還望殿下..........”
“行了。我當是什麽事情呢!不用在意不過是去看戲而已,實在不行就讓京軍出動,就當是在城內巡視了,反正每日都會,今日就當做提前一點了。”朱雄英擺了擺手對於這件事情毫不在意。
“是,屬下這就去準備!”
就在朱雄英已經到達了岐山縣幾日之後,幾名提刑按察使司的人在錦衣衛的護衛下來到了這裏。
此時他們身著官服,一行人浩浩蕩蕩的走來,身後還是一車車的糧食。
眾人站在城門外不遠的官道上,盡皆皺眉的看著岐山縣的縣城。
“竟然還有京軍駐紮?”明顯是一群人的主事官員皺著眉頭問道。
“鄭大人,據說是這岐山縣令親自開口求來的,那個將軍也是不知輕重,竟然真的分給了其一隊兵馬,大隊人馬著急馳援北方那邊就走了,這隊兵馬也就留在這裏,因為是京軍其他人沒有指揮的權利,沒有那邊的命令也就一直駐紮在這裏了。”
旁邊立刻有人低聲為其解釋起來。
“簡直胡鬧!那將軍是誰本官迴去一定要參他一本!”鄭輝冷哼一聲,他乃是陝西道的按察僉事,對於這群京軍在境內肆虐十分不滿。
“大人說得是,卻是胡鬧了.........”旁邊的人小聲的應是。
“不說這岐山縣受災嚴重麽?怎麽這裏什麽災民都看不見?反倒都在熱火朝天的幹著呢?”鄭輝指了指城樓上還在不斷忙碌的人們,一片熱鬧的建設景象。
“可能是岐山縣的縣令將這群災民都給安排到了其他的地方,而且朝廷不是對於災害提倡以工代賑麽,興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如此熱鬧的。”
“以工代賑?那也要有條件!”鄭輝冷哼了一聲:“他岐山縣令是怎麽作的?竟然在這裏顯示他的功績麽?他的彈劾都要堆滿了!”
同行的人紛紛低下了腦袋,對於鄭輝所說的他們當然也知道,同時也為其大膽的行為感覺到心驚。
他們當然知道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將這岐山縣的縣令緝拿起來問罪的,沒有辦法誰叫其斬殺的趙家家主是他們眼前這個按察僉事的嶽父呢?
也算是為民的好官啊........
隨行的人不由的搖了搖頭,他們一路走來可是看了許多的地方,臨近西安還好,越是往北便越是淒慘,被元人給禍亂過哪裏還能有什麽好地方!那些百姓是個什麽樣子他們也都是知道的,除了已經坐上了工的,有多少人是吃不飽飯然後聚集在城牆之外就等著官府開設粥鋪賑濟,或者是等在城外等著官府招人手。
但是看看現在岐山縣的城門外麵幹淨很,根本看不到災民!
這說明什麽?
說明岐山縣的賑災情況,要領先所有的地方!
偌大的一個縣城,竟然看不到一個災民,還有什麽能比這來突顯出一縣知府的政績的?
要知道這裏可不是西安!
不是什麽大城!
就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縣城,竟然能將所有的災民妥善的安置起來,足以見到這方縣府的能力了。
鄭輝見眾人沉默,當然也是知道眼前這幅景象的難得。
“這幅景象若是走正道弄來的,倒也是個政績,可是誰知道那個袁法代自己作出了那等行使,那邊是其做的再好,吾等也是要將其問罪的!”
一行人紛紛點頭應是,隻有後方負責押運糧草的錦衣衛目不斜視看著前方的城樓。
按察使司的人若是要抓捕官員,尤其是由軍轉吏的官員時要跟著錦衣衛,這是朱雄英為了保護這些老兵所特意做的措施。
所以這一次鄭輝一行人也是帶著錦衣衛行動的。
眾人剛剛來到了岐山縣的城門之下,就有一行人從城門中衝了出來:“諸位上差........”
“諸位上差........”
“吾等迎接來遲,還望諸位恕罪啊.........”
從城門中出來了唿喊聲,縣丞帶著一隊人馬熱情的迎了出來、
見到岐山縣有人出來迎接,鄭輝麵色更顯的冷峻。看見縣丞來到自己麵前要給自己行禮,隻是淡淡的看著,也不叫其起來。
等到縣丞有些堅持不住了,才淡淡道:“來人將岐山縣的人都給抓起來!”
身後跟著的侍衛直接上前,將還在鞠躬行禮的縣丞按到地上。
“大人是不是有什麽 誤會?吾是岐山縣的縣丞啊........”
“捉的就是你!本官問你罪臣袁法代呢!”
“縣令......縣令正在縣衙辦公,特令我來迎接諸位上差.......”
“哼!死到臨頭了,還裝什麽樣子?”鄭輝冷哼一聲,然後邁步向前:“走我們便去縣衙看看!”
.................
“殿下西安那邊來人了,據說是按察僉事,一來就將縣丞還有其他一起迎接的官員該拿下了,現在正朝著縣衙而去。”黎勇低頭將剛剛發生在岐山縣城門前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匯報給朱雄英。
“按察使?他們倒是來的挺快的。什麽時候按察使的效率這麽高了?”朱雄英抬了抬眉頭,饒有興趣的看著黎勇。
“據說那鄭輝乃是被袁縣令砍了腦袋的趙家主的女婿........”
“嗬,看來還是仇家上門了?正好咱也是帶的膩了些,黎勇準備準備,咱們去看看我大明的地方官們,看看他們到底是怎麽辦案的!”
朱雄英站起了身,拍了拍身上的褶皺,看見還呆在原地的黎勇,有些疑惑:“你怎麽還不準備?難道要穿著盔甲去看戲?”
“殿下此次按察使他們來也帶來了糧草,隨行人員眾多還望殿下..........”
“行了。我當是什麽事情呢!不用在意不過是去看戲而已,實在不行就讓京軍出動,就當是在城內巡視了,反正每日都會,今日就當做提前一點了。”朱雄英擺了擺手對於這件事情毫不在意。
“是,屬下這就去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