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畝產三十六石
我為明皇!大明當無敵! 作者:不夜星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朱此時緊緊攥著扶著自己的朱標的胳膊,將朱標的胳膊攥的生疼,但是兩人的麵色都保持著淡然,十分克製鎮定,但是從老朱發白的關節就能知道其心中的迫切。
下麵有的官員也是急的不行,尤其是工部尚書,覺得這個袁世平當真當是不會來事的人,這麽多的紅薯,怎麽就不能多弄幾個大稱過來?
其實袁世平也是有些尷尬的,他知道這件事情是急事,但是這種大稱隻有收稅的時候才有用,整個趙家村也就這麽三個,若是從其他地方運過來難免讓人覺得興師動眾了。
已經被稱過的紅薯被太監們接了過去,今日除了收獲以外,也是要讓這些大臣們知道這個紅薯到底要如何吃,就連土豆朱雄英也拿出來一兩個,準備做些炸薯條,讓這些人體驗下這個東西的美好。
所以在一眾人焦急的等待的時候,一旁的烤紅薯的香氣此時卻是飄蕩了出來,一個勁的往眾人的鼻子裏鑽去。
可真多啊!原本還在默默心算的官員此時卻已經放棄了,畢竟實在是太多了,在場的官員不斷的提升著自己心裏的預期值,因為就在剛剛他們覺得撐死了十幾畝的產量,已經被打破了,一旁甚至還有一半的紅薯還沒有上稱!
朱雄英見到這個產量其實已經心裏有了底,看了一旁死死盯著稱重的老朱等人,自己退了出去,取了一個已經烤好了的紅薯,小心翼翼送到了老朱身邊:“皇爺爺,先吃一個烤紅薯歇一歇吧,這產量一時半會的稱不完的。”
同時朱雄英也揮了揮手,讓一旁侍候的太監們將手中木托盤裏放著的烤紅薯給這些個大臣分發下去。一眾官員接過紅薯齊聲道:“臣等多謝殿下賜膳。”
朱雄英點點頭,親自端著一個瓷碗來到了方孝孺的身前:“方師請用膳,這紅薯粥香甜可口十分軟糯。”
“多謝殿下!”接過碗的方孝孺原本有些猶豫,結果看到一旁的老朱和朱標此時已經坐在椅子上開始喝起粥來,這才放心的開始喝了起來。
一旁的其他六部尚書看著眼睛都快要紅了,沒有辦法啊,誰叫這方孝孺是人家太孫的啟蒙老師呢?人家這叫尊師重道!
況且他們也沒有一個好女兒不是?
有些文人其實已經開始默默思考是不是走走關係,畢竟太孫如今還小,雖然定了太孫妃,但終歸不應該隻有這一個,以後如何應該也是可以考慮一二的事情。
一時間整個紅薯地上,一個個朝廷大臣,毫無形象的坐在了田埂之上,勞作了一番的大臣幾乎是狼吞虎咽的吃著紅薯。
畢竟是自己親手挖出來的,對許多大臣來說也是一個新奇的體驗,總感覺更加的香甜一些。
尤其是想到自己應該是這中原大地上,最先品嚐這種神物的一撥人,極有可能史書上就會描寫這時候的情形,他們就更加有胃口了。
“出來了!”
“算出來了!”
“三十六石!”
“整整畝產了三十六石!”
嘩!
剛剛還吃的正歡的大臣們不約而同的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有些嘴角上還掛著飯粒,方孝孺猛地起身,碗中的粥因為其過於激動的動作直接撒出來,落到了其衣服上。
瞬間衣服就被打濕,紅薯塊米粒都粘在了衣服上,但是方孝孺此時卻是全然不顧,一把抓住了一旁的朱雄英的手,顫聲問道:“殿下,臣沒有聽錯吧?真的是三十六石?而不是十六石?”
瘋了!
周圍的人幾乎都瘋了!
原本衣冠楚楚的大臣們。
來幫忙的附近農戶們。
甚至是還在給周圍官員分發紅薯的太監們。
都瘋了!
無數人喜極而泣,尤其是那些農戶,直接抱住了一旁的紅薯開始流淚。
上林苑的袁世平更是跌坐在了地上,一時間有些呆愣,一旁的副手激動的上前抱著他搖晃起來:“大人!三十六石啊!整整三十六石啊!我們成功了!成功了啊!”
看著自己副手激動到通紅的臉頰,袁世平此時才算是晃過了神來,一把抱住自己的副手就開始嚎啕大哭。
一時間整個紅薯地上,這群大明最為尊貴的一群人,此時卻是絲毫的不顧形象,就連一旁的禦史言官也是如此,沒有人會指責他們有失體統。
因為那可是三十多石的糧食啊!
畝產三十六石啊!
中原大地幾千年來,何曾見過如此高產的糧食!
當初所出的高產水稻就已經讓眾人驚喜,覺得是蒼天賜福。
那麽現在這三十六石是什麽?
這是上天的恩賜啊!
這是我大明萬年的征兆啊!
這是他們這群人名留青史,甚至流芳百世的神物啊!
一時間整個田間,上到皇帝,下到田間地頭的老百姓,無不是喜不自勝痛哭流涕!
還有些理智的官員,搶過了書記手中的賬本,自己又細細的核對了一遍,發現真的是三十六石之後,這才雙腿一軟就這麽著跪在了地上。
沒有人能在這樣的數字下保持冷靜,但凡知道些田間的知識,就知道著畝產三十六石意味著什麽!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沒想到老夫也能見到這麽一天啊!”
“哈哈哈!”
一連串的笑聲從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口中發出,然後就見到其連滾帶爬的來到了堆放紅薯的地方,激動的捧著一顆紅薯,眼淚順著臉頰流下來。
朱雄英看著眼前這幅鬧劇,不由的冷哼了一聲。
畝產三十六石,的確是激動的,但是這些官員是有多少真心實意的卻是不得而知了。
尤其是如今京軍撒出去還沒有收迴來,雖然現如今表麵上,雖在退去救災也是穩步的推進當中,但是其平靜的下麵掩藏著多少事情,又有誰能知道呢?
會不會和在場的官員有關?
這些人,是有多少真正在意這些百姓死活的?
朱雄英搖了搖頭,看向一旁奮筆疾書的記錄官,繞過這幫唿天搶地的大臣們,朝著老朱走去。
下麵有的官員也是急的不行,尤其是工部尚書,覺得這個袁世平當真當是不會來事的人,這麽多的紅薯,怎麽就不能多弄幾個大稱過來?
其實袁世平也是有些尷尬的,他知道這件事情是急事,但是這種大稱隻有收稅的時候才有用,整個趙家村也就這麽三個,若是從其他地方運過來難免讓人覺得興師動眾了。
已經被稱過的紅薯被太監們接了過去,今日除了收獲以外,也是要讓這些大臣們知道這個紅薯到底要如何吃,就連土豆朱雄英也拿出來一兩個,準備做些炸薯條,讓這些人體驗下這個東西的美好。
所以在一眾人焦急的等待的時候,一旁的烤紅薯的香氣此時卻是飄蕩了出來,一個勁的往眾人的鼻子裏鑽去。
可真多啊!原本還在默默心算的官員此時卻已經放棄了,畢竟實在是太多了,在場的官員不斷的提升著自己心裏的預期值,因為就在剛剛他們覺得撐死了十幾畝的產量,已經被打破了,一旁甚至還有一半的紅薯還沒有上稱!
朱雄英見到這個產量其實已經心裏有了底,看了一旁死死盯著稱重的老朱等人,自己退了出去,取了一個已經烤好了的紅薯,小心翼翼送到了老朱身邊:“皇爺爺,先吃一個烤紅薯歇一歇吧,這產量一時半會的稱不完的。”
同時朱雄英也揮了揮手,讓一旁侍候的太監們將手中木托盤裏放著的烤紅薯給這些個大臣分發下去。一眾官員接過紅薯齊聲道:“臣等多謝殿下賜膳。”
朱雄英點點頭,親自端著一個瓷碗來到了方孝孺的身前:“方師請用膳,這紅薯粥香甜可口十分軟糯。”
“多謝殿下!”接過碗的方孝孺原本有些猶豫,結果看到一旁的老朱和朱標此時已經坐在椅子上開始喝起粥來,這才放心的開始喝了起來。
一旁的其他六部尚書看著眼睛都快要紅了,沒有辦法啊,誰叫這方孝孺是人家太孫的啟蒙老師呢?人家這叫尊師重道!
況且他們也沒有一個好女兒不是?
有些文人其實已經開始默默思考是不是走走關係,畢竟太孫如今還小,雖然定了太孫妃,但終歸不應該隻有這一個,以後如何應該也是可以考慮一二的事情。
一時間整個紅薯地上,一個個朝廷大臣,毫無形象的坐在了田埂之上,勞作了一番的大臣幾乎是狼吞虎咽的吃著紅薯。
畢竟是自己親手挖出來的,對許多大臣來說也是一個新奇的體驗,總感覺更加的香甜一些。
尤其是想到自己應該是這中原大地上,最先品嚐這種神物的一撥人,極有可能史書上就會描寫這時候的情形,他們就更加有胃口了。
“出來了!”
“算出來了!”
“三十六石!”
“整整畝產了三十六石!”
嘩!
剛剛還吃的正歡的大臣們不約而同的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有些嘴角上還掛著飯粒,方孝孺猛地起身,碗中的粥因為其過於激動的動作直接撒出來,落到了其衣服上。
瞬間衣服就被打濕,紅薯塊米粒都粘在了衣服上,但是方孝孺此時卻是全然不顧,一把抓住了一旁的朱雄英的手,顫聲問道:“殿下,臣沒有聽錯吧?真的是三十六石?而不是十六石?”
瘋了!
周圍的人幾乎都瘋了!
原本衣冠楚楚的大臣們。
來幫忙的附近農戶們。
甚至是還在給周圍官員分發紅薯的太監們。
都瘋了!
無數人喜極而泣,尤其是那些農戶,直接抱住了一旁的紅薯開始流淚。
上林苑的袁世平更是跌坐在了地上,一時間有些呆愣,一旁的副手激動的上前抱著他搖晃起來:“大人!三十六石啊!整整三十六石啊!我們成功了!成功了啊!”
看著自己副手激動到通紅的臉頰,袁世平此時才算是晃過了神來,一把抱住自己的副手就開始嚎啕大哭。
一時間整個紅薯地上,這群大明最為尊貴的一群人,此時卻是絲毫的不顧形象,就連一旁的禦史言官也是如此,沒有人會指責他們有失體統。
因為那可是三十多石的糧食啊!
畝產三十六石啊!
中原大地幾千年來,何曾見過如此高產的糧食!
當初所出的高產水稻就已經讓眾人驚喜,覺得是蒼天賜福。
那麽現在這三十六石是什麽?
這是上天的恩賜啊!
這是我大明萬年的征兆啊!
這是他們這群人名留青史,甚至流芳百世的神物啊!
一時間整個田間,上到皇帝,下到田間地頭的老百姓,無不是喜不自勝痛哭流涕!
還有些理智的官員,搶過了書記手中的賬本,自己又細細的核對了一遍,發現真的是三十六石之後,這才雙腿一軟就這麽著跪在了地上。
沒有人能在這樣的數字下保持冷靜,但凡知道些田間的知識,就知道著畝產三十六石意味著什麽!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沒想到老夫也能見到這麽一天啊!”
“哈哈哈!”
一連串的笑聲從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口中發出,然後就見到其連滾帶爬的來到了堆放紅薯的地方,激動的捧著一顆紅薯,眼淚順著臉頰流下來。
朱雄英看著眼前這幅鬧劇,不由的冷哼了一聲。
畝產三十六石,的確是激動的,但是這些官員是有多少真心實意的卻是不得而知了。
尤其是如今京軍撒出去還沒有收迴來,雖然現如今表麵上,雖在退去救災也是穩步的推進當中,但是其平靜的下麵掩藏著多少事情,又有誰能知道呢?
會不會和在場的官員有關?
這些人,是有多少真正在意這些百姓死活的?
朱雄英搖了搖頭,看向一旁奮筆疾書的記錄官,繞過這幫唿天搶地的大臣們,朝著老朱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