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要收獲了
我為明皇!大明當無敵! 作者:不夜星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得不說趙家村的地理位置十分的優越,緊鄰湖畔,山清水秀又是緊鄰著應天城,算是在天子腳下。
如今紅薯與土豆已經徹底成熟了,原本有些泛黃的沙土此時已經被成片的紫紅色藤蔓和已經逐漸發黃的葉子所代替。
而早就已經候在這裏的上林苑的眾人,以及本地被雇傭的百姓,此時正翹首以盼的望著遠處。
從皇宮前往上林苑所在的趙家村,一路上自然是錦衣衛開道,周邊的禦林軍親衛們更是將四周圍死死的盯著。
而這中間,一個古樸威嚴的皇帝車架便在其中緩慢的行駛著。
老朱此時已經褪去了平日裏宮中的皇帝服飾,正一身粗布麻衣的坐在馬車內,這身裝扮再配上老朱風吹日曬的臉頰,活脫脫一副老農的架勢。
朱標一身灰色常服,端坐在一旁,朱雄英則是一身帶著花紋的太孫服飾一臉鬱悶的坐在了馬車一側。
老朱看著鬱悶了一道的朱雄英,不由得笑罵道:“我說你這猴兒,這一路上弄這個表情給誰看呢?”
朱雄英無奈:“皇爺爺今天是多大的日子,孫兒還請了專門的畫師,就是為了記錄這高產作物豐收的時刻,您穿這一身孫兒可是著實沒有想到啊......”
老朱擺擺手:“你知道個啥?這東西還是自己挖出來更能放心!反正這些莊家活計你又不會,正好在上麵當一個吉祥物就好了,咱也沒想讓你下來添亂!”
朱雄英訕笑著不說話,農業上的事情理論都懂,但是若是真的論動手,朱雄英還真是一個頭兩個大,自小長在城裏,平日裏跟土地最為接近的時候,那就隻有農家樂了。
朱標在一旁看向這對祖孫嘴角不由的遷出笑意:“現如今各地水災褪去,離京的京軍也概要返迴了,這樣一來這一次的水災也就過去了。英兒的大明報每期都在宣傳,尤其是江南地區的報紙,每日刊登著的都是京軍救災的小事,現如今遍地都在宣揚父親聖天子的名號,今日再得高產作物,父親的聲望會再上一個台階。”
老朱撇了撇嘴,往後一靠:“聲望有啥用?又不是打天下的時候了,咱要這些沒啥個作用,咱也不在意。”
朱雄英點頭,自從老朱登基以來可是從未關心過自己的身後名,那些拿筆的文官那是想殺就殺,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恆案,還有若不是自己穿越未來會發生的藍玉案,這些老朱可是大殺特殺,一點都不在乎自己史書上的名聲。
當然這也是後世一些人抹黑老朱的地方,畢竟連他的子孫都沒有為其洗白。
不過沒有什麽關係,朱雄英望向窗外,已經能依稀看到趙家莊的輪廓了,刀子在朱家的手裏,票子也在朱家的手裏,輿論更是在自己的手中,未來史書如何,自然也在朱家的手裏!
甚至是若是這些讀書人心裏藏著壞水,又怎麽能堵住民間悠悠眾口?
“臣等恭迎聖上!”此時站在最前排的除了上林苑監正以外全是一身紅色官袍六部尚書搶占了前排,後麵還有一應侍郎與三四品的大員。
如此盛會這些文官可是挖空了腦袋想要參與,畢竟這必定是名留史冊的日子。
朱雄英率先跳下了馬車,轉身扶著老朱下來,剛落到地上老朱就擺了擺手:“行了,今日就是要看看這些莊稼把式,你們會的就放下身段下來一起弄,不會的就給咱躲到一旁不許添亂了!”
聽到皇帝陛下要親耕田畝,一眾大臣當然不敢停留,紛紛寬衣解袖就要跟老朱一起勞作,倒是將一旁上林苑監正還有一幹官員直接擠出了外圍。
朱雄英見狀不由搖頭,這群文官對於名聲的渴望還真是可怕,就連方孝孺都不能免俗,此時其正仗著身份,緊緊跟隨在老朱身旁。
看到了袁世平被擠了出來,朱雄英招了招手:“怎麽樣人手足夠麽?”
“殿下放心,臣已經都準備好了,那些都是老農,都知道這個應該如何收獲了。”
“那就好,這些官員什麽都不會,到時候要看好了他們,這些紅薯土豆可是寶貝,被他們毀一顆都是要心疼的!”
袁世平重重的點頭:“殿下放心吧!”
這些東西可是他的心血,怎麽會讓他們給糟蹋了?
“嗯,等收獲完了,計算完收成,抓緊緊將藤蔓重新種下,雲南福建等地可是準備好了土地?等這些弄完了.......”
“你們在那邊嘀咕些什麽?袁世平你過來,咱問你,這紅薯土豆到底有多少收成?”說話間老朱已經走了過來,將朱雄英擠到一邊,拽著袁世平的手就往紅薯地那邊走去。
隻留下了身後無數紅衣大臣們眼熱的看著,或許老朱發家初期禮賢下士過,但是他們這群人可是從未體會到的。
朱雄英無奈也招唿著一眾大臣們跟上,這老朱該收買人心的時候做的真的是太過於自然了。
此時紅薯地裏早就候著大量的農戶們,這些都是經過錦衣衛篩查,往上數三代家世清白的,不然根本不能將人放到老朱的身前。
這些農戶們看到一群大官們向他們這邊走過來,雖然最為中間的人一身的粗布麻衣,但是也能知道其身份的不簡單,再加上知道今天是要見皇帝的,當即腿一軟就直接跪在地上口唿萬歲了。
老朱走過去一臉的和藹:“都起來吧,老丈啊,今日咱就是來跟你們一起挖紅薯的,今日是收獲的日子,咱之前也是地裏拋食的,今天過來就是看看收成如何,老丈不用緊張!”
說著老朱就接過朱標遞過來的釘耙,走到一處田地聽了農人叮囑了幾句便揮舞起了手中的釘耙開始幹了起來。
一旁的大臣見到這副狀況,也不顧自身幹淨的官袍,直接拿過農戶手中的釘耙,開始在這些農戶的指導下認認真真的幹了起來。
沒有辦法皇帝都一馬當先,他們這些做大臣的又怎麽好意思裝模作樣?
如今紅薯與土豆已經徹底成熟了,原本有些泛黃的沙土此時已經被成片的紫紅色藤蔓和已經逐漸發黃的葉子所代替。
而早就已經候在這裏的上林苑的眾人,以及本地被雇傭的百姓,此時正翹首以盼的望著遠處。
從皇宮前往上林苑所在的趙家村,一路上自然是錦衣衛開道,周邊的禦林軍親衛們更是將四周圍死死的盯著。
而這中間,一個古樸威嚴的皇帝車架便在其中緩慢的行駛著。
老朱此時已經褪去了平日裏宮中的皇帝服飾,正一身粗布麻衣的坐在馬車內,這身裝扮再配上老朱風吹日曬的臉頰,活脫脫一副老農的架勢。
朱標一身灰色常服,端坐在一旁,朱雄英則是一身帶著花紋的太孫服飾一臉鬱悶的坐在了馬車一側。
老朱看著鬱悶了一道的朱雄英,不由得笑罵道:“我說你這猴兒,這一路上弄這個表情給誰看呢?”
朱雄英無奈:“皇爺爺今天是多大的日子,孫兒還請了專門的畫師,就是為了記錄這高產作物豐收的時刻,您穿這一身孫兒可是著實沒有想到啊......”
老朱擺擺手:“你知道個啥?這東西還是自己挖出來更能放心!反正這些莊家活計你又不會,正好在上麵當一個吉祥物就好了,咱也沒想讓你下來添亂!”
朱雄英訕笑著不說話,農業上的事情理論都懂,但是若是真的論動手,朱雄英還真是一個頭兩個大,自小長在城裏,平日裏跟土地最為接近的時候,那就隻有農家樂了。
朱標在一旁看向這對祖孫嘴角不由的遷出笑意:“現如今各地水災褪去,離京的京軍也概要返迴了,這樣一來這一次的水災也就過去了。英兒的大明報每期都在宣傳,尤其是江南地區的報紙,每日刊登著的都是京軍救災的小事,現如今遍地都在宣揚父親聖天子的名號,今日再得高產作物,父親的聲望會再上一個台階。”
老朱撇了撇嘴,往後一靠:“聲望有啥用?又不是打天下的時候了,咱要這些沒啥個作用,咱也不在意。”
朱雄英點頭,自從老朱登基以來可是從未關心過自己的身後名,那些拿筆的文官那是想殺就殺,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恆案,還有若不是自己穿越未來會發生的藍玉案,這些老朱可是大殺特殺,一點都不在乎自己史書上的名聲。
當然這也是後世一些人抹黑老朱的地方,畢竟連他的子孫都沒有為其洗白。
不過沒有什麽關係,朱雄英望向窗外,已經能依稀看到趙家莊的輪廓了,刀子在朱家的手裏,票子也在朱家的手裏,輿論更是在自己的手中,未來史書如何,自然也在朱家的手裏!
甚至是若是這些讀書人心裏藏著壞水,又怎麽能堵住民間悠悠眾口?
“臣等恭迎聖上!”此時站在最前排的除了上林苑監正以外全是一身紅色官袍六部尚書搶占了前排,後麵還有一應侍郎與三四品的大員。
如此盛會這些文官可是挖空了腦袋想要參與,畢竟這必定是名留史冊的日子。
朱雄英率先跳下了馬車,轉身扶著老朱下來,剛落到地上老朱就擺了擺手:“行了,今日就是要看看這些莊稼把式,你們會的就放下身段下來一起弄,不會的就給咱躲到一旁不許添亂了!”
聽到皇帝陛下要親耕田畝,一眾大臣當然不敢停留,紛紛寬衣解袖就要跟老朱一起勞作,倒是將一旁上林苑監正還有一幹官員直接擠出了外圍。
朱雄英見狀不由搖頭,這群文官對於名聲的渴望還真是可怕,就連方孝孺都不能免俗,此時其正仗著身份,緊緊跟隨在老朱身旁。
看到了袁世平被擠了出來,朱雄英招了招手:“怎麽樣人手足夠麽?”
“殿下放心,臣已經都準備好了,那些都是老農,都知道這個應該如何收獲了。”
“那就好,這些官員什麽都不會,到時候要看好了他們,這些紅薯土豆可是寶貝,被他們毀一顆都是要心疼的!”
袁世平重重的點頭:“殿下放心吧!”
這些東西可是他的心血,怎麽會讓他們給糟蹋了?
“嗯,等收獲完了,計算完收成,抓緊緊將藤蔓重新種下,雲南福建等地可是準備好了土地?等這些弄完了.......”
“你們在那邊嘀咕些什麽?袁世平你過來,咱問你,這紅薯土豆到底有多少收成?”說話間老朱已經走了過來,將朱雄英擠到一邊,拽著袁世平的手就往紅薯地那邊走去。
隻留下了身後無數紅衣大臣們眼熱的看著,或許老朱發家初期禮賢下士過,但是他們這群人可是從未體會到的。
朱雄英無奈也招唿著一眾大臣們跟上,這老朱該收買人心的時候做的真的是太過於自然了。
此時紅薯地裏早就候著大量的農戶們,這些都是經過錦衣衛篩查,往上數三代家世清白的,不然根本不能將人放到老朱的身前。
這些農戶們看到一群大官們向他們這邊走過來,雖然最為中間的人一身的粗布麻衣,但是也能知道其身份的不簡單,再加上知道今天是要見皇帝的,當即腿一軟就直接跪在地上口唿萬歲了。
老朱走過去一臉的和藹:“都起來吧,老丈啊,今日咱就是來跟你們一起挖紅薯的,今日是收獲的日子,咱之前也是地裏拋食的,今天過來就是看看收成如何,老丈不用緊張!”
說著老朱就接過朱標遞過來的釘耙,走到一處田地聽了農人叮囑了幾句便揮舞起了手中的釘耙開始幹了起來。
一旁的大臣見到這副狀況,也不顧自身幹淨的官袍,直接拿過農戶手中的釘耙,開始在這些農戶的指導下認認真真的幹了起來。
沒有辦法皇帝都一馬當先,他們這些做大臣的又怎麽好意思裝模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