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都是未來的事情,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要將麵前的土豆紅薯給種到地裏麵,保證他們能正常生長。


    朱雄英幾乎是寸步不離的看著這些木桶被錦衣衛抬了下去,想了半天還是要親眼看著放心,胡恩看出了朱雄英的重視,告了聲罪便繼續指揮水手去了。


    車隊一路行來,可以說朱雄英的目光就沒有離開過馬車上的木桶。


    讓大明百姓吃飽!


    或許這件事情將不再是一個妄想!


    大明將變成有史以來獨樹一幟的朝代,而他朱雄英就是這個時代的開創者!


    一轉眼眾人就來到了上林苑,直到此時朱雄英才從暢想中迴過神來,這一次獲得土豆紅薯屬實是意外之喜,朱雄英在事情實現之前並未和任何人提過這件事情,所以對於朱雄英一大早上的到來,整個上林苑都是蒙的。


    隨著錦衣衛將一桶桶的木桶搬進上林苑,朱雄英也下馬走了進去。


    剛剛得到信,一身農家裝扮風塵仆仆的袁世平急匆匆的趕來,衣服袖子還滿是露水沾濕的泥土,一看就是剛從田地中趕過來。


    “臣參見殿下!臣有失遠迎望殿下恕罪!”


    這還真是越發的沒有官員的樣子了,朱雄英默默的感歎了一句,似乎高產水稻的不斷培育讓袁世平覺醒了什麽屬性,據錦衣衛報告這袁世平都要住在地裏了。


    朱雄英此時已經滿臉的喜色:“北航的船隊迴來了,得了幾個新作物的種子,有兩種十分重要,袁監正與上林苑要抓緊將這些種下去,務必確保這些植物不要有任何損失!”


    “是!臣必定不負殿下所望,必定竭盡全力培育新物種!”袁世平直接躬身應道,隨後抬頭道:“殿下不知道這一次的新物種有何作用?”


    朱雄英招招手讓其過來,指著一個植株道:“這個是辣椒,不同於往常的辣椒,這個時候在種的確是有些晚了,但是入冬之前應該能結果,悉心照料著就好了。”


    而後朱雄英又將手指向了那十幾個木桶壓低了聲音道:“這兩個一個藤的名為紅薯,另外一個叫做土豆,這兩個乃是我大明百姓飽腹之物,但是不好重在水汽豐沛之地,也不能用在黏土的地方,最好的是沙土。紅薯可以扡插枝幹來種植,土豆先將這幾株給種好,收獲了果子來年就能育種了。”


    袁世平聽得眼神中異彩連連,直接招唿著一旁的官員:“這個辣椒,栽種在水渠旁邊新開采出來的那個試驗田裏麵,派人看護著,做好每日的驅蟲。老規矩每日記錄生長趨勢,以育種為要。”


    幾個官員立馬接過了辣椒的植株,招唿著幾個上林苑聘請的老農,幾人便離去了。


    不過是些辣椒,對於已經有了嚴格的科學培育手段的上林苑來說不是什麽大問題。


    朱雄英此時的注意力都在紅薯和土豆上,土豆已經隱隱有了結果的跡象了,此時隻需要將他移植到相對於比較幹燥的土地之中,做好排水和鬆土即可。


    但是紅薯就不一樣了,其實可以扡插栽種的,要盡量將麵前的幾個紅薯藤做到最大化利用。


    將皇太孫的要求一一記住,袁世平立馬想到了幾個適宜的田地,為了模擬稻種在不同環境下的生長,上林苑也準備了不同的土壤環境。


    “殿下靠近玄武湖的地方正好有一個土質較為鬆軟幹燥,質地偏向沙土,而且周圍樹木上林苑修理了一番,能夠保證充足的光照,應該適合紅薯的生長。”


    一聽到這個消息,朱雄英哪裏還呆得住,隻有將這些東西安安穩穩的種下去,朱雄英一直懸著的心才算能安穩下來一點,當然若是能順利全部結果那就是最好的了。


    在不影響這些紅薯的情況下,取紅薯藤來育苗,爭取在暖棚中種植,明年就可以真真正正的開始大規模種植......


    朱雄英深吸一口氣,將激動的心情再度壓下去。


    “先將地給攏起來,做好排水溝,小心的將將這些移植下去,取20到30厘米的植株,沾些尿液,放到溫室裏育種。”


    按理來說紅薯應該是很好成活的,甚至也不是那麽的挑剔生長環境,隻要有一塊旱地,隻要稍微侍弄一下,將生了根的枝條種到地裏麵,施上些許肥料,後期基本不用如何打理。


    袁世平點點頭,就招唿一旁早就準備好的上林苑官員,帶著老農進到田地裏勞作。


    而袁世平此時也來到了木桶旁,看著那個略微泛紫的藤蔓道:“殿下這個如同葡萄一樣隻要插枝就能活?而且能讓我大明百姓飽腹?”


    朱雄英也走到了木桶旁,挽起袖子也開始加入到了勞動中來,一旁的金信見了立馬殷勤的跑上前去,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了剪刀抵了過去。


    朱雄英一邊分一邊道:“這個紅薯和土豆十分容易耕種,而且不怎麽挑地,尤其是土豆十分耐寒,就連塞北的土地隻要有水源,種起來也不難。正好我大明並非所有的土地都是上好的水田,一些貧瘠幹旱的土地,正好可以用來種植紅薯和土豆。而且他們的產量遠遠超過水稻和小麥,這樣我大明百姓的口糧也就有了保證了。”


    “殿下,敢問殿下這兩種作物能畝產多少?”一聽產量要高於小麥水稻,袁世平立馬有了興趣。


    朱雄英一愣,心中默默的換算起來,大明的計量單位大概是一石有180斤左右,紅薯和土豆是畝產多少斤來著?


    朱雄英記得老家北方好像是兩千多斤的樣子?哦南方好像是多一些應該是三千多斤。


    那麽換算成這裏的單位大概是10石到15石的糧食吧。


    土豆的話傳統是4000到5000斤,而且多數是種在北方的,那麽畝產大概是20到30石的糧食。


    “紅薯八石到十石的糧食吧,北方八石若是南方富庶之地應該是十石,土豆的話應該是15到20石的樣子。但是紅薯除了下麵的果實其菜葉也是很好的一種食物,可以用來炒菜之類的。”


    朱雄英將產量降低了些,畢竟後世的這些東西都是經過改良的,可能跟現在的不一樣,畢竟沒有經曆過優選優育。


    但是隻是這樣,也讓袁世平瞪大了雙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為明皇!大明當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夜星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夜星球並收藏我為明皇!大明當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