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受官
我為明皇!大明當無敵! 作者:不夜星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宮,大殿。
厚重的金黃色琉璃瓦之下,便是那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這個大明的最高權力中心,此時的文武百官已經分列而立,恭敬的對著老朱行禮。
殿試結束,也就代表著科舉這件讀書人的盛事塵埃落定,而完成了這件事情的大功臣,科舉的主考人,方孝孺正恭敬的站在大殿的中央,等著端坐在雕龍座椅上,身著明黃色龍袍的老朱為其論功行賞。
端坐於禦階之上,老朱的嘴角帶著似有似無的笑意。
“諸位愛卿,此次朝廷的掄才大典可謂是辦得十分出色,為我大明選出了一大批人才,都說說吧該如何封賞啊?”
老朱這樣問,通常來說隻是走一個行事,明初的時候老朱基本上是說一不二的性子。更何況是老朱這樣一個勤勉的皇帝,幾乎每日一個小早朝。有什麽需要商量的,早就會提前訂好。
又怎麽會拿來這樣一個隻有初一十五才會有的百官大朝會上來說?
況且這種封賞的決策權也不在這樣的朝議上,畢竟老朱可是牢牢地把控著這個權力。
而眾臣顯然也知道這件事情,雖然他們之間各懷鬼胎,但是誰都知道方孝孺可是朱雄英的老師,現在朱雄英可是太孫,那麽未來方孝孺很可能成為帝師,誰會待著沒事給他找不自在?
一個個自然不會這時候跳出來,隻是很默契的行禮:“請陛下聖裁!”
“恩,很好既然如此,那麽方孝孺在山東有功,此次科舉又是其一大功績,二者一並賞了。正好禮部尚書一位被空了出來,那麽就由方孝孺擔任吧!”
此言一出,下麵文官那裏出現了騷亂,尤其是劉三吾等人,臉色瞬間一沉。但是在老朱的眼皮子底下,還是老朱親自發言,他們是斷然不敢有什麽異議的。
隻得躬身行禮,稱讚聖上英明!
哪怕私底下,他們的牙都要被咬碎了。
老朱隻是輕輕一句話,就將他們近日裏來的所有努力都化為了泡影。
得到了封賞的方孝孺行禮:“臣叩謝吾皇聖恩!”
待到方孝孺直起身來再次道:“陛下此次科舉名次已出,是否應該授予官職?”
“哈哈哈自然!來將新進的狀元郎,還有其他進士進來吧!”老朱大手一揮,早已在外麵等候多時的新科進士們便魚貫而入了。
一馬當先坐在最前麵的,便是新科狀元,張狗兒張耿慕!而緊隨其後的便是榜樣練子寧,還有探花齊德。
見到麵前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們,老朱難的聲音透露著溫和之意:“咱聽說今科的狀元郎可是連中三元的人物,如今一看果然英武非凡!”
身為山東大漢,張狗兒的身高在一群南方士子的襯托下屬實是有些鶴立雞群的味道。
“既然如此優秀,咱也就破例了,你就先暫任翰林院學士,同時加一加擔子擔著文華殿行走的名頭吧。”
這個封賞不算是過,畢竟狀元當翰林學士已經算是慣例,而且是三元及第,自然有更高的封賞,文華殿是輔導太子之官,文華殿行走,也就變相的說明了其已經被皇帝選為太子的潛邸之臣了。
“臣,多謝陛下隆恩!”張狗兒已經被培訓過禮儀,一舉一動做的非常到位,讓人看不出異常。
朱雄英在一旁滿意的點頭,這個事情可是朱雄英專門叮囑的,畢竟作為天才,其還是有些舉動異於常人的,這要是殿前失儀朱雄英就算是想重用也要耗費一番麻煩。
安排完狀元郎,老朱便將目光放到了另外兩人身上:“你二人的學識倒也不錯,既然如此便也任翰林院學士,並六部行走吧!”
一甲被安排完了,剩下的二甲就不配被老朱親自安排了,自有小喜子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聖旨開始念起來。
基本上都是外放為官,不過其中有兩個最被朱雄英的注意,一個就是趙楚這個逃難來的災民,此時已經搖身一變變成了八卦縣的縣令。而另一個趙向已經變成了鬆江府華亭縣的縣令。
這兩個當然是朱雄英特意安排的,畢竟八卦城可是朱雄英一手構建的,而鬆江府也是朱雄英未來布局的重要一環,有使得順手的人先過去按個釘子是有必要的。
待到這些進士的去處被安排完,今日的朝會理應進入尾聲了,畢竟通常情況下,這樣的大朝會一般都是走個過場,作為聖旨頒布的合法程序而已。
畢竟這是大朝會,除了殿中的紅衣要員,殿外的廣場上也站滿了大大小小的官員。
而所有的算盤都已落空的文官,更是翹首以盼等著禦階旁邊的太監小喜子上來喊一聲:“五無事退朝。”
然後就各自迴到自己的官衙,或者和誌同道合的同僚商議對策。
然而就在此時,忽然有一個聲音響起:“啟稟陛下,微臣有事起奏!”
聽到這聲意料之外的的動靜,文武百官不由的心中一動,然後不約而同的朝著聲音的方向看去。
隻見一個綠色官袍,精神矍鑠的老頭一臉正氣的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看到出來的人,百官不由的臉色一變,這個臭石頭可謂是得誰要誰,這要是被他纏上了,那可是要脫下一層皮的!
厚重的金黃色琉璃瓦之下,便是那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這個大明的最高權力中心,此時的文武百官已經分列而立,恭敬的對著老朱行禮。
殿試結束,也就代表著科舉這件讀書人的盛事塵埃落定,而完成了這件事情的大功臣,科舉的主考人,方孝孺正恭敬的站在大殿的中央,等著端坐在雕龍座椅上,身著明黃色龍袍的老朱為其論功行賞。
端坐於禦階之上,老朱的嘴角帶著似有似無的笑意。
“諸位愛卿,此次朝廷的掄才大典可謂是辦得十分出色,為我大明選出了一大批人才,都說說吧該如何封賞啊?”
老朱這樣問,通常來說隻是走一個行事,明初的時候老朱基本上是說一不二的性子。更何況是老朱這樣一個勤勉的皇帝,幾乎每日一個小早朝。有什麽需要商量的,早就會提前訂好。
又怎麽會拿來這樣一個隻有初一十五才會有的百官大朝會上來說?
況且這種封賞的決策權也不在這樣的朝議上,畢竟老朱可是牢牢地把控著這個權力。
而眾臣顯然也知道這件事情,雖然他們之間各懷鬼胎,但是誰都知道方孝孺可是朱雄英的老師,現在朱雄英可是太孫,那麽未來方孝孺很可能成為帝師,誰會待著沒事給他找不自在?
一個個自然不會這時候跳出來,隻是很默契的行禮:“請陛下聖裁!”
“恩,很好既然如此,那麽方孝孺在山東有功,此次科舉又是其一大功績,二者一並賞了。正好禮部尚書一位被空了出來,那麽就由方孝孺擔任吧!”
此言一出,下麵文官那裏出現了騷亂,尤其是劉三吾等人,臉色瞬間一沉。但是在老朱的眼皮子底下,還是老朱親自發言,他們是斷然不敢有什麽異議的。
隻得躬身行禮,稱讚聖上英明!
哪怕私底下,他們的牙都要被咬碎了。
老朱隻是輕輕一句話,就將他們近日裏來的所有努力都化為了泡影。
得到了封賞的方孝孺行禮:“臣叩謝吾皇聖恩!”
待到方孝孺直起身來再次道:“陛下此次科舉名次已出,是否應該授予官職?”
“哈哈哈自然!來將新進的狀元郎,還有其他進士進來吧!”老朱大手一揮,早已在外麵等候多時的新科進士們便魚貫而入了。
一馬當先坐在最前麵的,便是新科狀元,張狗兒張耿慕!而緊隨其後的便是榜樣練子寧,還有探花齊德。
見到麵前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們,老朱難的聲音透露著溫和之意:“咱聽說今科的狀元郎可是連中三元的人物,如今一看果然英武非凡!”
身為山東大漢,張狗兒的身高在一群南方士子的襯托下屬實是有些鶴立雞群的味道。
“既然如此優秀,咱也就破例了,你就先暫任翰林院學士,同時加一加擔子擔著文華殿行走的名頭吧。”
這個封賞不算是過,畢竟狀元當翰林學士已經算是慣例,而且是三元及第,自然有更高的封賞,文華殿是輔導太子之官,文華殿行走,也就變相的說明了其已經被皇帝選為太子的潛邸之臣了。
“臣,多謝陛下隆恩!”張狗兒已經被培訓過禮儀,一舉一動做的非常到位,讓人看不出異常。
朱雄英在一旁滿意的點頭,這個事情可是朱雄英專門叮囑的,畢竟作為天才,其還是有些舉動異於常人的,這要是殿前失儀朱雄英就算是想重用也要耗費一番麻煩。
安排完狀元郎,老朱便將目光放到了另外兩人身上:“你二人的學識倒也不錯,既然如此便也任翰林院學士,並六部行走吧!”
一甲被安排完了,剩下的二甲就不配被老朱親自安排了,自有小喜子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聖旨開始念起來。
基本上都是外放為官,不過其中有兩個最被朱雄英的注意,一個就是趙楚這個逃難來的災民,此時已經搖身一變變成了八卦縣的縣令。而另一個趙向已經變成了鬆江府華亭縣的縣令。
這兩個當然是朱雄英特意安排的,畢竟八卦城可是朱雄英一手構建的,而鬆江府也是朱雄英未來布局的重要一環,有使得順手的人先過去按個釘子是有必要的。
待到這些進士的去處被安排完,今日的朝會理應進入尾聲了,畢竟通常情況下,這樣的大朝會一般都是走個過場,作為聖旨頒布的合法程序而已。
畢竟這是大朝會,除了殿中的紅衣要員,殿外的廣場上也站滿了大大小小的官員。
而所有的算盤都已落空的文官,更是翹首以盼等著禦階旁邊的太監小喜子上來喊一聲:“五無事退朝。”
然後就各自迴到自己的官衙,或者和誌同道合的同僚商議對策。
然而就在此時,忽然有一個聲音響起:“啟稟陛下,微臣有事起奏!”
聽到這聲意料之外的的動靜,文武百官不由的心中一動,然後不約而同的朝著聲音的方向看去。
隻見一個綠色官袍,精神矍鑠的老頭一臉正氣的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看到出來的人,百官不由的臉色一變,這個臭石頭可謂是得誰要誰,這要是被他纏上了,那可是要脫下一層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