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父教子
我為明皇!大明當無敵! 作者:不夜星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房間內茶香四溢,朱標慢慢品著茶,杭州不愧是產茶之地,這茶竟然比宮中的好上了幾分。
“爹!您說啊!孩兒還缺什麽?”朱雄英有些焦急,朱標說話說一半,急的人心中抓撓。
緩緩放下茶杯,朱標瞥了眼朱雄英:“做事情應當多思慮,凡事不是你看的那麽簡單的。”
“孩兒知道,不過父親深謀遠慮,孩兒愚鈍還望父親指點。”朱雄英立馬擺正了姿態,畢竟看朱標這樣,不正經一些怕還是要挨訓。
果然朱標滿意的點頭,放下茶杯:“首先,孤拿了他們的首領,群龍無首這件事情你已經說出來了,但更深的一層你卻沒有想到。”
朱標用手沾了沾茶水,在桌子上寫下了軍政二字。
“其一、他們全部免職,我們便可以將自己的人推上去代管,軍政職權盡在我們的手中!”
朱雄英了然的點了點頭。
“還有!這件事請宜早不宜遲!他們在碼頭,人數齊全,沒有準備此時是下手的最好時機!”朱標繼續提點,朱雄英天生聰慧,可是對於這種事情的敏感性還是差了點。
“孩兒明白,所以父親您讓李景隆,還有承凡領兵,是為了接管各地的兵權!”
“沒錯!這次你將第十營也帶了過來,恐怕你也有些想法吧。”朱標神色很是篤定。
“父親明察秋毫!孩兒想要將那群人之後就分配到這裏,先提前讓他們熟悉一下。”朱雄英點頭稱是,本來這點心思肯定瞞不過他們。
“倒也不錯,雖然是江南富庶之地,但是幾經戰亂,地方士紳也頗多折損,現如今剩下的這些,倒正好用來試驗一下你方法的成效。而且這裏富庶,倒也不會怠慢了和父皇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
朱標對於朱雄英的安排沒有什麽異議。
“爹,那接下來幹什麽?”瞪了半天朱標也沒有下文,朱雄英隻得追問。
朱標嘴角露出笑意:“等!”
————————
台州府,天台縣。
這是一個小縣城,小到不論何時都會被忽視的地方。這裏因為貧窮,百姓大多是茅草屋,大雪來襲,幾乎沒有什麽準備,百姓的房屋便損壞了。
而這裏,你看不到一點官府救災的跡象。沿路到處都有凍餓而死的人,屍體遍地。
不遠處的茅草屋,擠著密密麻麻的人群,他們大多是受了倭寇劫掠,逃難到此的難民。
“大兄,小丫好餓啊!”小丫靠在大兄的懷裏,此時的她已經沒有了力氣,連說出的話,都是輕飄飄的。
“來!給你!”一個甜甜的東西被一旁的王浩塞到了小丫嘴裏,被這甜味刺激了下,小丫微微睜大了眼睛。
“你!”還未吐字便被大兄一把捂住了嘴巴。
“不要說話!乖乖的!”大兄的聲音沙啞,自從村子遭了那群倭寇,大兄就是這樣的一副狀態。
咚咚咚!敲鑼的聲音在外麵響起,災民們麻木的臉上,多了些許的表情。
人群中已經有人騷動了起來,小孩的哭鬧聲,女孩的慘叫聲不絕於耳。
小丫害怕的往大兄懷裏鑽了下,這個場景從他們來到這,幾乎每隔幾天都會發生。
第一次他們剛來到這,因為還不熟悉,大兄跑出去張望情況,身邊隻有一個王浩,不知從哪裏跳出兩個人,抓起小丫就跑。小丫當時死命的掙紮,幸虧大兄迴來的快,不然後果......
不過也因為這件事,周圍的人都不敢招惹他們,打他們的主意了。因為都知道,這裏麵最大的那個是個狠人,打起架來不要命!揪住人的脖子就咬活生生的將那人咬死了!
那鮮血淋漓的畫麵,在周圍人腦海中深深的烙印在了上麵。
大兄身上還殘留著當時的血跡,從脖頸處到褲腳,一大片暗紅色的血跡混著泥漿,緊緊的貼在少年的身上,那模樣甚是駭人。
察覺到了自己妹妹的情緒,大兄緊了緊懷中的妹妹,目光環視周圍的人群。一個男子突然站了起來,將懷裏的男孩撇到一旁,搶過身邊妻子懷裏的女娃就要出去,
那妻子已經沒有力氣站起身,隻是死死的抱住男人的大腿:“當家的!不行啊!”
“一邊去!三兒快堅持不住了!總不能絕了後啊!”男人腳一用力,就將那妻子踢開,頭也不迴的大步朝外麵走去。
原地隻剩下那妻子抱著小兒子哭嚎著。
周圍的人群早就見怪不怪了,目光呆滯的看著麵前的這一幕,沒有任何的反應。
官道上,一個浩浩蕩蕩的隊伍緩緩行來,為首的一身飛魚服,走在隊伍的最前方。
“大人!”一個錦衣衛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前方是天台縣!還有差不多五裏就能到了!”
“很好!”蔣瓛點點頭,抬頭看向遠處若隱若現的城牆,嘴角一揚,他要抓住這個機會!在太子麵前露臉!
看了看身上的血跡,已經結了冰霜,輕輕一敲便掉到了雪地上,異常紮眼。
一把將腰間的繡春刀拔了出來,氣勢十足。唯一的缺憾就是,這刀子最近砍了太多的腦袋,都有些卷刃了!
“兄弟們!最後一處了!衝啊!”浩浩蕩蕩的紅色洪流向著天台縣城方向而去。
馬蹄的轟隆聲在寂靜的田野裏迴響,城門周圍的難民,一點反應都沒有,隻是僵硬的麻木的看著這一切,眼神裏沒有一絲一毫的波動。
一直到大部隊衝到了近前,蔣瓛才帶著一行人大喊:“吾等錦衣衛,奉浙江道欽差,太子殿下令、吳王殿下令!奉旨捉拿貪官汙吏!天台縣城官員賑災不力!私吞銀兩,罪無可恕!立斬不饒!”
“奉太子殿下!吳王殿下令!捉拿貪官!立斬不饒!”身後的鐵騎一同喊著,讓一群災民聽到了,眼眸中出現了一絲波動。
隨著大軍衝入了縣城,一群難民這才發現,他們後麵還有一個隊伍。
方孝孺將蒙在自己頭上的帽子掀開,看著這些衣衫襤露的災民們,心中不斷歎息。
果然百聞不如一見啊!
“爹!您說啊!孩兒還缺什麽?”朱雄英有些焦急,朱標說話說一半,急的人心中抓撓。
緩緩放下茶杯,朱標瞥了眼朱雄英:“做事情應當多思慮,凡事不是你看的那麽簡單的。”
“孩兒知道,不過父親深謀遠慮,孩兒愚鈍還望父親指點。”朱雄英立馬擺正了姿態,畢竟看朱標這樣,不正經一些怕還是要挨訓。
果然朱標滿意的點頭,放下茶杯:“首先,孤拿了他們的首領,群龍無首這件事情你已經說出來了,但更深的一層你卻沒有想到。”
朱標用手沾了沾茶水,在桌子上寫下了軍政二字。
“其一、他們全部免職,我們便可以將自己的人推上去代管,軍政職權盡在我們的手中!”
朱雄英了然的點了點頭。
“還有!這件事請宜早不宜遲!他們在碼頭,人數齊全,沒有準備此時是下手的最好時機!”朱標繼續提點,朱雄英天生聰慧,可是對於這種事情的敏感性還是差了點。
“孩兒明白,所以父親您讓李景隆,還有承凡領兵,是為了接管各地的兵權!”
“沒錯!這次你將第十營也帶了過來,恐怕你也有些想法吧。”朱標神色很是篤定。
“父親明察秋毫!孩兒想要將那群人之後就分配到這裏,先提前讓他們熟悉一下。”朱雄英點頭稱是,本來這點心思肯定瞞不過他們。
“倒也不錯,雖然是江南富庶之地,但是幾經戰亂,地方士紳也頗多折損,現如今剩下的這些,倒正好用來試驗一下你方法的成效。而且這裏富庶,倒也不會怠慢了和父皇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
朱標對於朱雄英的安排沒有什麽異議。
“爹,那接下來幹什麽?”瞪了半天朱標也沒有下文,朱雄英隻得追問。
朱標嘴角露出笑意:“等!”
————————
台州府,天台縣。
這是一個小縣城,小到不論何時都會被忽視的地方。這裏因為貧窮,百姓大多是茅草屋,大雪來襲,幾乎沒有什麽準備,百姓的房屋便損壞了。
而這裏,你看不到一點官府救災的跡象。沿路到處都有凍餓而死的人,屍體遍地。
不遠處的茅草屋,擠著密密麻麻的人群,他們大多是受了倭寇劫掠,逃難到此的難民。
“大兄,小丫好餓啊!”小丫靠在大兄的懷裏,此時的她已經沒有了力氣,連說出的話,都是輕飄飄的。
“來!給你!”一個甜甜的東西被一旁的王浩塞到了小丫嘴裏,被這甜味刺激了下,小丫微微睜大了眼睛。
“你!”還未吐字便被大兄一把捂住了嘴巴。
“不要說話!乖乖的!”大兄的聲音沙啞,自從村子遭了那群倭寇,大兄就是這樣的一副狀態。
咚咚咚!敲鑼的聲音在外麵響起,災民們麻木的臉上,多了些許的表情。
人群中已經有人騷動了起來,小孩的哭鬧聲,女孩的慘叫聲不絕於耳。
小丫害怕的往大兄懷裏鑽了下,這個場景從他們來到這,幾乎每隔幾天都會發生。
第一次他們剛來到這,因為還不熟悉,大兄跑出去張望情況,身邊隻有一個王浩,不知從哪裏跳出兩個人,抓起小丫就跑。小丫當時死命的掙紮,幸虧大兄迴來的快,不然後果......
不過也因為這件事,周圍的人都不敢招惹他們,打他們的主意了。因為都知道,這裏麵最大的那個是個狠人,打起架來不要命!揪住人的脖子就咬活生生的將那人咬死了!
那鮮血淋漓的畫麵,在周圍人腦海中深深的烙印在了上麵。
大兄身上還殘留著當時的血跡,從脖頸處到褲腳,一大片暗紅色的血跡混著泥漿,緊緊的貼在少年的身上,那模樣甚是駭人。
察覺到了自己妹妹的情緒,大兄緊了緊懷中的妹妹,目光環視周圍的人群。一個男子突然站了起來,將懷裏的男孩撇到一旁,搶過身邊妻子懷裏的女娃就要出去,
那妻子已經沒有力氣站起身,隻是死死的抱住男人的大腿:“當家的!不行啊!”
“一邊去!三兒快堅持不住了!總不能絕了後啊!”男人腳一用力,就將那妻子踢開,頭也不迴的大步朝外麵走去。
原地隻剩下那妻子抱著小兒子哭嚎著。
周圍的人群早就見怪不怪了,目光呆滯的看著麵前的這一幕,沒有任何的反應。
官道上,一個浩浩蕩蕩的隊伍緩緩行來,為首的一身飛魚服,走在隊伍的最前方。
“大人!”一個錦衣衛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前方是天台縣!還有差不多五裏就能到了!”
“很好!”蔣瓛點點頭,抬頭看向遠處若隱若現的城牆,嘴角一揚,他要抓住這個機會!在太子麵前露臉!
看了看身上的血跡,已經結了冰霜,輕輕一敲便掉到了雪地上,異常紮眼。
一把將腰間的繡春刀拔了出來,氣勢十足。唯一的缺憾就是,這刀子最近砍了太多的腦袋,都有些卷刃了!
“兄弟們!最後一處了!衝啊!”浩浩蕩蕩的紅色洪流向著天台縣城方向而去。
馬蹄的轟隆聲在寂靜的田野裏迴響,城門周圍的難民,一點反應都沒有,隻是僵硬的麻木的看著這一切,眼神裏沒有一絲一毫的波動。
一直到大部隊衝到了近前,蔣瓛才帶著一行人大喊:“吾等錦衣衛,奉浙江道欽差,太子殿下令、吳王殿下令!奉旨捉拿貪官汙吏!天台縣城官員賑災不力!私吞銀兩,罪無可恕!立斬不饒!”
“奉太子殿下!吳王殿下令!捉拿貪官!立斬不饒!”身後的鐵騎一同喊著,讓一群災民聽到了,眼眸中出現了一絲波動。
隨著大軍衝入了縣城,一群難民這才發現,他們後麵還有一個隊伍。
方孝孺將蒙在自己頭上的帽子掀開,看著這些衣衫襤露的災民們,心中不斷歎息。
果然百聞不如一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