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打掃戰場,威軍士兵沒有尋覓到溫斯特的蹤跡,但也沒有找到他的屍體。


    從萊恩的角度考慮,這當然是個好消息。


    他所管轄的戰團在開戰後不到一刻鍾便撤離了戰場,呆在無人在意的邊角旁觀了整場戰役。


    他麾下的騎士對他的命令理所當然地表示了質疑——但不多。


    明眼人都能看清局勢,尤其是自小接受軍事貴族教育的軍官,盡管恪盡職守乃騎士本分,但誰也不會和自己的小命找不痛快。


    戰役一經落幕,他這支度假一般愜意悠閑的隊伍馬上入了其餘威軍的法眼。但在被包圍殲滅之前,萊恩便親自出馬,幹脆利落地遞交了降表。


    他甚至已經做好反戈一擊的打算,沒想到威斯特法倫殿下如此寬宏大量,竟然沒有強令他襲擊科隆軍,投降與背叛完全是兩種概念。能體麵地成為戰俘,總比一輩子背負叛徒的罵名好。


    “那邊那位,就是我們的伯爵殿下,你一會兒一定要恪守禮節,雖然伯爵寬宏大量,但仗著他人的美德口出狂言,真主會對你降下懲戒。”


    接待萊恩的哈勒法迪一個勁地在他耳邊提醒,說得萊恩耳根子都要起繭子。


    “不是,所以說我不信真主……”


    “真主就是基督,基督就是真主。你是基督徒,所以你也是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的戒律和耶穌的,你也有義務遵守。”


    意識到再怎麽爭辯也是白費力氣,萊恩假裝聾子,跟著哈勒法迪一路來到羅貝爾身邊。


    此時,羅貝爾正用火銃槍柄有一下沒一下地拍打著馬背上“戰利品”的屁股。


    “放開我,你這個卑鄙的小子!”被嘲笑的男人漲紅了臉,拚命扭動身體,歪著脖子,逃避他人的視線,“羞辱我這樣的俘虜,你到底有沒有一點騎士精神啊!”


    “假如你以禮來降,我肯定是掃榻相迎。但你是被我砸暈綁到這來的,和談與戰敗完全是兩種概念,你沒有統戰價值了。”


    羅貝爾聳肩,狠狠給他的翹臀來了一腳:“給本伯爵老實點,你的主子僅以身免了,哪怕他跑到天涯海角,我都有本事把他逮迴來。你該感謝我現在對你更感興趣,否則你轉頭就能看見主子的大好頭顱。”


    他扭頭吩咐士兵:“把他好生看押起來,他和敵人的首相關係不一般,溫斯特一定願意出大價錢贖他,正好我最近缺零花錢。”


    “殘暴!無恥!毫無同理心!”騎士接著破口大罵道,“我方才居然還認為你這種人有底線,混賬!”


    “在我掏出槍的時候,你就不該奢望我是會為‘榮譽感’放棄實惠的那種人,拜拜了您內。”


    “……”


    見萊恩忽然沉默,哈勒法迪趕忙圓場:“哈哈,這個,殿下平時都很溫和,今天,今天大概是天氣不太好。而且,哎,你知道,男人嘛,每個月總有那麽幾天。”


    “您不必多解釋了,平日真是辛苦你們了。”


    “我肯定您肯定是誤會了。”


    待士兵將綁成粽子的騎士押下看管,羅貝爾才注意到在旁等候多時的萊恩與哈勒法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啊,讓你們久等了。”


    萊恩的腦袋瓜如撥浪鼓一樣搖了起來。


    經過方才的觀察,他已經在心裏把羅貝爾歸納入了“喜怒無常的暴君”之列。所謂伴君如伴虎,指的多半是他這種類型。


    “和你的約定,我履行了。這會兒,溫斯特閣下應當已經迴到了波恩。”羅貝爾將手銃插迴皮袋,挑眉道,“現在輪到你展示誠意了,商人都講明碼標價的契約精神,不是嗎?”


    先是穆斯林,再是商人,就沒有一個提及“貴族的禮數”,他們這裏哪有人是商人。他算是看出來了,這群主仆沒有一個正常人。


    萊恩很想吐槽,非常非常想,但又不敢,隻好憋在心裏。


    “但就算這麽說,你短時間想必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羅貝爾作沉思狀,不一會兒說道,“不如你暫且就當自己隻是一般俘虜,和其餘人一起生活。如果能說服一些人接受我,自然最好,當然也不強求,如何?”


    萊恩將劍柄末端抵在心髒前,躬身恭敬道:“遵命,大人。”


    打掃戰場作收尾工作時,太陽早已落山,夜幕籠罩大地,涼爽的春夜不需要搭建繁瑣的大營。士兵們從隨軍的輜重馬車上卸下浸油的麻木,用就地取材的木棍搭好小帳篷,便三三兩兩地圍在石頭和木柴搭成的小篝火邊,跳著慶賀勝利的舞蹈。


    慶祝沒有持續太久,在將馬車酒桶裏的啤酒分給全軍將士後,眾人便各自迴帳,地為床、天為被,度過了幽靜的一夜。


    “文藝複興之父”弗蘭契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以十四行詩聞名,早年學習法律,後於教廷供職,擔任機要秘書。彼時教皇被囚於法國的阿維尼翁,失去領導者的羅馬教廷腐敗墮落,民眾苦不堪言。1347年,羅馬爆發大規模手工業者起義,“為民請命之英雄”柯拉·迪·恩佐在天主教世界的心髒建立了民選共和國,並當選首席保民官。


    好景不長,由於柯拉雄心勃勃的共和製改革觸及了羅馬貴族的核心利益,某一日,被煽動的暴民對他發動了突然襲擊,柯拉的喬裝打扮被識破,被砍下頭顱後屍體於廣場倒吊三日,最終拋進台伯河。


    柯拉死後,彼特拉克心灰意冷,他辭去教廷內一切職務,接受了好友薄丘伽的邀請,前往佛羅倫薩大學擔任教授教授。柯拉死於暴民之手後,彼特拉克不再熱衷於民主共和事業,而是將目光轉向人文主義。


    他主張“法的精神”,同時反對暴民政治和封建秩序,認為唯有匍匐在法律之下,民眾才可得到真正的自由。


    羅貝爾正坐在椅子上閱讀的,正是彼特拉克翻譯的《論法律》與《論義務》,兩本書的作者都是古羅馬時代的政治家與法學家馬爾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


    暮色倉促,他沒有令士兵給自己搭帳,也沒有自己動手。他隨便拿了把小凳子,坐在尚未燃盡的篝火旁,就著微涼的月光與熹微的火星翻閱這本從科隆圖書館中“借走”的寶貴書籍。


    他手上的兩本老書都製成於印刷術普及前的時代,封麵的右下角標誌著原作者、譯者與抄書人的三串長名。


    在這個最後與他明牌交戰的敵方即將覆滅的當下,擺在他麵前的難題不再是如何存活下來,而是如何統治一個嶄新的國家。


    這個國家還沒有完整的成文法,沒有基本的政治結構,有的隻是來自千百年前法蘭克時代的曆史慣性——領主的農奴莊園,層層效忠的封建秩序,忠誠的騎士精神。但那更遙遠時代,譬如古羅馬古希臘時代的法治精神與人文主義,則相對沒落許多,僅僅作為民間學者書桌上的參考資料,而不被納入嚴肅的政治考量。


    附庸風雅的領主或許願意資助文藝複興藝術的潮流,但不代表他們願意接受文藝複興真正的內涵: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與人本主義並不盡等同,其精神首先在於相對於往日“以神為中心”的“以人為中心”主張,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認定人類本身才是追求幸福與實現理想的主體,並由此勸導群眾追求現實生活的幸福,倡導人性的解放。


    人文主義者反對將理想化甚至虛構的“神性”強安在人類頭上,而是歌頌人本身不完美卻依然崇高的智慧力量,意大利是天主教統治的中心,最殘酷的壓迫醞釀了最強烈的反抗。反對教廷專橫統治與封建秩序的新興市民階級與叛逆的知識分子合流,而這些知識分子本身便來自於教會組織的學院與其所研究的自然科學。


    安科納並非什麽繁榮之土,否則也不至於淪為格熱戈日等一批“流放者”的棲身之地。但畢竟毗鄰發達地區,始終有先進的文化潮流湧入安科納,在神學院,羅貝爾從小接觸的是文藝複興學者編纂的教材,讀的是大學教授批注的聖經,充滿學者們的私貨。從教育與文化入手,文藝複興學者用百年時光徹底滲透了意大利,將最虔誠的修道士們變作改革的柴薪。


    他當然擅長辯論和神學,但不代表他沒有研讀過羅馬法學和古希臘戲劇集。安科納的小圖書館,同樣隱藏著足以改變世界的認知理論。


    譬如這本西塞羅所著的《論法律》,他九歲那一年就在課上當作消遣讀完了一小半,隻不過因為年紀的關係,沒有體會其深刻的內涵。


    何謂“自然中固有的最高理性”,何謂“某種憑借允許及禁止之智慧管理整個世界的永恆之物”,讀起來宛如天書,一點不比用詞拗口的拉丁聖經來的簡單。


    時隔十餘年,他再次閱讀這本書,體會比幼年時多了許多,但他明白,這仍不夠深刻。或許約拿對法律有一套自己的見解,但他的權術思維極大壓製了他的私德,讓人很難放心把製訂法律的工作托付給他。倘若費盡力氣卻編纂出背離道德的法典,對統治的壞影響不可估量。


    這並不是羅貝爾在詬病對方,而是在約拿與他的交互信件中自己承認的缺點。“道德是玩權弄術的累贅,優秀的政治家應當保持靈活的道德底線”,這是約拿原汁原味的發言。


    羅貝爾不打算複製科隆或克萊沃任何一本舊法典,就像他自己宣稱的那樣,他渴望不同於舊秩序的新規則,“可憐萬千英雄血,換來今朝舊乾坤”的悲劇屢屢上演,但如果他犯下同樣的錯誤,則無顏麵對那些在他引發的衝突中消逝的生靈。


    弗雷德裏克可以為一己念頭揮動刀劍,狗皇帝自稱端坐皇位沒有安全感,但那都是放屁。他做不到,所以他們終究要分道揚鑣。


    那一天,法羅莫名其妙地拋下武器選擇追隨他,艾伊尼阿斯從來傾囊相授,那麽多的人說他是英雄,白袍人說他獨一無二。無論那些話發自真心或是諂媚,他應當作出符合“英雄”身份的選擇。他渴望自由與幸福不假,但如果那建立在更多人的悲劇之上,則未免帶來瑕疵。


    許多想法都談不上意義,但人總該有點責任感,不是嗎?


    “殿下!”


    正當羅貝爾沉溺在纏綿的思緒中時,他的思考忽然被人打斷。


    他合上書本,看到灰頭土臉的馮德萊恩站在麵前,咧嘴笑著,身上的盔甲還留有幹涸的血漬。


    “馮德萊恩?我不是派你去堵地道了嗎?”


    “殿下,我成功了!”馮德萊恩興奮地從甲胄裏取出一張破爛的軍旗,那是一麵科隆的雙色條紋旗,在他記憶裏,隻有科隆總教會直轄的教團軍才有資格配備。


    “幹得好,我的好小夥。”羅貝爾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喜上眉梢,“沒了外來的補給,魯普萊希特撐不了多久,他一定很快就會把求和的信送到我的桌子上,這都是你的功勞。說吧,想要什麽獎勵,多大的封地,多少侍從,或者弗洛林,一柄好劍和一身朱利奧那樣的鎧甲?”


    “我都不需要,殿下!”馮德萊恩放下染血的長劍和軍旗,單膝跪在一旁,手甲重重打在胸口,臉龐漲成秋後的紅蘋果,“我、我隻想求您一件事,請您,請您……”


    “給你和貝爾特麗絲指婚,我沒忘,當然,要考慮人家姑娘自己的意願。”羅貝爾欣慰地笑道,“但我想不會有人拒絕你這樣傑出騎士的求婚,現在大家都說你是和魯伯特齊名的勇士。”


    “嘿嘿嘿。”馮德萊恩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後腦勺。


    羅貝爾略帶責備地道:“但你一下子拒絕我的所有賞賜,未免太魯莽,這一點你就要多和魯伯特學習,他從來惜字如金,但每句話都說在點子上。你想一想,如果你結婚了,需不需要有個自己的家?一家人生活,你還會有孩子,孩子上學和一家人生活的錢從哪裏來?就算懶得治理封地,至少也該找我要一些商鋪或者河港的經營權。”


    “啊……屬下都給忘了。”馮德萊恩訕訕笑道。


    “這也不能怪你。”羅貝爾接著笑了起來,“書上說,二十歲出頭的小夥子,心裏裝的女人大概比蘇丹的三宮六院還要多,而且對女人的意淫比廁所還要肮髒。但與此同時,又在向往最純潔、最美好的愛情。”


    馮德萊恩說道:“我瞧,書上的道理也不完全對。”


    “哦,從何說起?”


    “殿下,您也是二十歲出頭的小夥子,但您就從來不把兒女情長之類的放在心上。您的心裏裝的是九州萬方,弟兄們都很佩服您。”


    “這是對我多大的誤解啊。”羅貝爾長長喟歎,“我可是為了能名正言順地結婚,哪怕背叛陛下也做得出來。”


    “啊?”


    “那句話不必放在心上,接下來你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你知道的,拉瓦爾大團長年紀大了,他賺足了錢,一直希望迴到盧森堡的故鄉,去尋找當年失散的妻子女兒。”


    羅貝爾朝他擠眉弄眼。


    “如果你再表現好一點,至少比騎士團的同僚們好,你懂的。我猜貝爾特麗絲也希望他未來的丈夫出人頭地,你也不希望當一輩子的步兵頭吧?”


    “是!馮德萊恩定不辜負您的期待!”


    馮德萊恩豪邁的喊聲迴蕩雲天。


    然後他就挨了頓痛打——他把睡著的同袍們都吵醒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是,教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覆舟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覆舟水並收藏是,教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