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皇甫嵩也同意朱儁之言,劉辯臉上再次露出了高興的笑容。


    “朱將軍,繼續說下去!”


    對著劉辯拱了拱手後,朱儁又繼續說道。


    “陛下,遼東水軍從淮水登陸,想要攻打洛陽,隻能進攻伊闕、大穀,還有轘轅三關!騎兵沿冀州南下,隻能強攻汜水!四關皆易守難攻,有一萬兵馬防守,就能輕鬆抵禦兩萬兵馬來犯!”


    說到此處,朱儁的臉上,帶著自信之色,說話的聲音,也響亮了不少。


    “隻要駐守四關,在調兩萬兵馬防守洛陽,準備隨時支援周邊關隘!如此一來,不但洛陽安危無憂,還能為聯軍增加四萬兵力,麵對近二十萬大軍,張驍必然慘敗!”


    朱儁的一番話,再次喚醒了劉辯的信心。


    他臉上的愁容,盡數消失不見,激動的笑容,再次爬到了臉上。


    “不愧是朝廷肱骨,大漢名將!朱將軍之言,甚得朕心!一切,就按照朱將軍之言行事!”


    “諾!”


    一眾朝臣,還有前來會盟的官員武將,皆對著劉辯拱手行禮。


    這場朝會,一直持續到下午時分,眾朝臣才離開朝會大殿。


    可以說,這場朝會的主角,是皇甫嵩和朱儁二人。


    在朝會結束之前,劉辯還當朝宣布,封皇甫嵩為左將軍,封朱儁為右將軍。


    二人同伏完一起,率領二十萬大軍,北上並州,消滅反賊張驍。


    二人從一介校尉,一步登上軍職排名靠前的左右將軍,當真是一步登天。


    如今,大軍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北上。


    二十五萬大軍,每日所需的糧草,都是天文數字。


    若是放在以前,大軍都不用征戰,隻要短短數日,就能吃垮朝廷。


    可如今,劉辯絲毫不為大軍的糧草擔心。


    因為並州劉焉,已經將數以百萬石的糧食,派人運送至洛陽。


    不僅是官府的府庫存糧,就連百姓家中的糧食,都被征集了不少。


    隻二十多萬大軍,即便是征戰半年,也不愁缺糧。


    這二十多萬大軍,還全都裝備上了鎧甲。


    為了湊夠士兵的裝備,劉辯不惜將國庫中的錢財,暗中派人全部購買了生鐵。


    到如今,二十萬大軍的鎧甲武器,已經全部裝備上。


    就連藏在武器庫中的弓弩,都被劉辯派人取了出來。


    可想而知,為了消滅張驍,劉辯究竟有多用心。


    皇甫嵩和朱儁二人,一同走出了皇宮正門,剛剛走出皇宮,何進就快步從二人身邊路過。


    在經過二人身邊時,何進還重重地冷哼了一聲。


    跟在何進身邊的何苗,也狠狠地瞪了一眼朱儁和皇甫嵩二人。


    就連跟在何進兄弟身後的伏完,還有董宣等人,看向皇甫嵩二人的目光,也有些不善。


    皇甫嵩和朱儁二人見狀,一臉苦笑的歎了一口氣。


    似何進何苗之流,真不知道怎麽進入朝堂,真不知怎麽成為大將軍的。


    從何進在朝堂上的發言,就知道何進根本不懂行軍打仗。


    如今看來,何進不僅不懂行軍打仗,還心腸狹隘,眼中容不得沙子。


    他們二人隻是說出了隱患,就被何進等人針對。


    皇甫嵩二人已經可以預見,即便是抵達戰場,他們之間也會存在矛盾。


    驍騎軍本就難以對付,聯軍內部若是不穩,那這場大戰,也不必打了。


    幾年前,袁家和一眾士族覆滅,宦官也平靜下來,外戚勢力幾乎煙消雲散。


    如今,士族落幕,宦官平息,外戚勢力又迅速升起。


    若是這場大戰,聯軍勝利了,外戚勢力也會水漲船高,成為第二個袁家。


    恐怕到時候,天子又會重新培養勢力,將目標對準何進之流。


    這幾乎是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之中,無法脫離。


    朝中的賢能之臣,也陸續的致仕歸鄉,如盧植、王允、蔡邕等重臣,都離開了朝堂。


    沒有了這些清流洗滌朝堂,恐怕日後的朝廷,會變得更加黑暗。


    想到此處,朱儁和皇甫嵩二人,隻覺得一股深深地疲憊之感,將他們的身體包裹。


    他們二人能有今日,也多虧了張驍。


    沒有張驍的引薦,他們二人還都在軍中沒日沒夜的訓練著士兵,哪有機會站在朝堂上?


    張驍的恩情,他們二人都銘記心中,隻不過,相比於舉薦之恩,他們二人更注重漢室。


    雖然劉辯不比劉宏英明,可劉辯也是正統,如今也是天子。


    即便有愧於張驍,他們也隻能強迫自己,站在張驍的對立麵。


    如果這場大戰,是聯軍獲得最終勝利。


    他們二人會立即解甲歸田,並守在張驍的墓碑前,直到生命終結。


    ……


    三日後,並州北部,武泉城前。


    一支黑壓壓一片,猶如黑雲墜地一般,覆蓋了方圓十多裏的騎兵,正整齊有序的排列在武泉城外。


    雖然騎兵數量眾多,可整個武泉城前,除了戰馬偶爾打個響鼻之外,在沒有任何的雜音。


    一股令人膽寒的肅殺之意,將整個武泉城覆蓋。


    看著前方巍峨挺拔,已經被翻新的城牆,張驍在心中微微一歎。


    當年在武泉城前,他和匈奴勇士,迎戰鮮卑聯軍,解救漢人奴隸的那一幕,仿佛就在昨日。


    微微抬起頭,仿佛空氣中,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如今,時過境遷,武泉城頭的守軍,也從驍騎軍,變成了新招募的並州軍。


    並州的主人,也從他張驍,變成了劉焉。


    他也從大漢人人敬仰的英雄,變成了大漢頭號反賊。


    另一邊,武泉城頭上,看著猶如鋼鐵洪流一般,散發著恐怖氣勢的驍騎軍。


    武泉城的守城小校,臉上滿是絕望之色。


    他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同昔日並州的守護者開戰。


    他雖然不是並州老兵,是跟隨劉焉從洛陽來到並州的。


    可驍騎軍之威,他如雷貫耳,如今同驍騎軍麵對麵的對上,城頭小校的心中,隻剩下絕望。


    劉焉父子,在聽聞驍騎軍已經開拔,就早早的帶兵退迴了並州內地。


    他們留在武泉,不過是劉焉父子的棄子而已。


    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盡可能的拖延時間,給洛陽聯軍更多的準備時間。


    兩千守軍,麵對五萬多名騎兵,還帶著攻城器械,他要用什麽來抵擋?


    即便拚盡全力抵擋,戰至最後一人,又能堅持幾個時辰?


    為了舍棄子民,聞風而逃的劉焉父子,葬送兩千名守軍,根本不值得!


    想到此處,城頭小校還不等驍騎軍大將開口,他就放棄了抵抗,命令士兵打開城門,放驍騎軍入城。


    “咯吱……”


    厚重的城門,被士兵從內打開,張驍見狀,微微一笑,隨即吩咐驍鷹衛,前往城內打探。


    片刻後,驍鷹衛的身影,出現在城門處,並揮手示意城內一切正常。


    見狀,張驍這才帶領著大軍,浩浩蕩蕩的進入了武泉城內。


    武泉守軍會不戰而降,這都在張驍的預料之中。


    甚至太原以北的所有城池,都不會有激烈的抵抗。


    一是張驍在太原以北的威望,根本無人能及。


    隻要守軍中,存在並州老兵,隻要大戰開始,那些老兵基本都會反水。


    並且城內的百姓,也會加入戰鬥,幫助驍騎軍打開城門。


    隻有在太原以南的上黨等地,張驍的威望才逐漸降低,百姓的人口也逐漸減少。


    所以,張驍猜測,朝廷的所謂聯軍,很可能在上黨的長子城,等著自己。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以驍騎之名永鎮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戒了酒的酒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戒了酒的酒鬼並收藏漢末:以驍騎之名永鎮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