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洛陽會盟
漢末:以驍騎之名永鎮華夏 作者:戒了酒的酒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此同時,洛陽城,朝會大殿之上。
劉辯正笑容滿麵的坐在龍椅上,看著下方從大漢各地,帶兵勤王的一眾官員。
這次前來洛陽會盟勤王的官員,還有兵力,都超過了劉辯的預期。
劉辯預想的兵力,隻有十萬,可沒想到,這次前來會盟的兵力,達到了十五萬眾!
前來勤王的官員,多至三十多位,每位官員或者將領,都帶著不下三千兵力。
多一些的,如金城太守董卓,足足帶來了兩萬西涼騎兵。
一地太守,兵力最多也不會超過五千,董卓則不一樣。
董卓是邊陲校尉,兵力除了郡兵之外,還有校尉部所屬的騎兵。
加之董卓在西涼的威望,幾乎無人能及,隻要他振臂一唿,就會有無數羌人,加入董卓軍中。
還有豫州刺史孔伷,後升任為司隸校尉的皇甫嵩,屯騎校尉朱儁。
如揚州刺史劉繇,冀州刺史劉表,兗州刺史劉岱等等,他們帶來的兵力,都超過五千。
可以說,這些官員將領,已經將他們治下的兵力幾乎抽調一空,就是為了來到洛陽勤王。
自己的一封檄文,竟然召來如此多的忠臣義士,這讓劉辯如何不高興?
這證明了大漢的官員將領,忠心於朝廷,一旦朝廷有難,則八方共鳴!
這些官員和將領,都是大漢的頂梁支柱,大漢的人傑,不止一個張驍!
張驍能建立的功績,這些文武隻要合力,一樣可以做到。
此時的劉辯,心中升起了一股運籌帷幄,指點江山的感覺。
整個大漢上下,除了張驍之外,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這種感覺,令劉辯激動萬分,令他興奮異常。
這才是大漢江山的主人,這才是大漢天子應該掌握的權力!
深吸了一口氣,劉辯將心中的興奮之情壓下。
看著寬敞的朝會大殿,已經擠滿了前來勤王的文武群臣,劉辯笑著開口說道。
“諸位愛卿不遠千裏,前來會盟,朕心甚慰!有如此多的忠臣義士,何愁反賊張驍不滅?隻要你我君臣同心協力,又何愁大漢不強盛?!”
台下的群臣聞言,皆對著劉辯拱手行禮。
“陛下聖明!反賊張驍,必將伏誅!我大漢必將走向強盛!”
聽著台下眾臣子齊聲高唿,劉辯不由得放聲大笑起來。
這種唯我獨尊的感覺,他父皇辛苦勞累了半輩子,都沒有感受過。
他劉辯剛剛繼位不久,就感受到了,並且這種感覺,他劉辯會一直持續下去。
笑了片刻後,劉辯緩緩止住笑聲,隨即對著台下群臣開口說道。
“雖然朕相信諸位愛卿,聯軍也的確強大,可反賊張驍,兵力也不弱,你等萬不可輕敵!如今,反賊張驍,帶領騎兵,已經進入陰山之北,用不了幾日,就會抵達並州邊境!”
說到此處,劉辯將目光看向何進,對其問道。
“依大將軍之見,朕的大軍,應該由何地出擊反賊張驍?又是否需要分兵擊之?是否需要留有兵力,鎮守洛陽城?”
何進聞言,心中頓時一緊,深吸了一口氣後,何進將緊張的情緒壓下,隨即對著劉辯拱手行禮道。
“稟陛下,以末將看來,聯軍兵力,加上北軍以及新招募的士兵,還有並州的一萬兵馬,已經達到二十五萬眾!雖然驍騎軍戰力強大,可正麵對戰,驍騎軍有敗無勝!”
說到此處,何進悄悄的抬頭看了一眼劉辯,見劉辯臉色如常,其餘大臣也沒有異樣的表情。
何進頓時鬆了一口氣,又繼續說道。
“陛下,我軍隻需要兵出箕關,沿路北上,可直擊驍騎軍!洛陽城,隻需一萬兵馬留守便可!”
劉辯聞言,一臉讚同的點了點頭,就要開口將此事定下。
可還沒等劉辯開口,身為司隸校尉的皇甫嵩,便一臉嚴肅的抬腳出列,對著劉辯拱手說道。
“陛下不可!若是我軍全部出擊驍騎軍,隻留一萬士兵駐守,洛陽城必定陷入危機!陛下莫不是忘了,驍騎軍出征並州,其冥州軍營中,還有不下五萬的兵力!其中不止是騎兵,還有三萬遼東水軍!更有烏桓的騎兵!”
說到此處,皇甫嵩的表情變得更加嚴肅,又開口說道。
“陛下,若是留守冥州的騎兵,趁著我軍同驍騎軍戰事膠著之時,出其不意南下洛陽,那陛下豈不是危險?若是三萬水軍,沿海而下,從淮河入豫州,最終兵圍洛陽,又該如何抵擋?!”
皇甫嵩的一番話,聽的何進臉色大變,聽的群臣一臉後怕,聽的劉辯臉色難看。
他光顧著高興了,竟然將冥州留守的驍騎軍給忘記了。
尤其是遼東水軍,更是有三萬之眾,並且能深入大海,攻打倭島。
據說,這三萬水軍,足足訓練了五年之久,戰力十分強大,遠非荊揚水軍能比。
此時,劉辯不由得對自己父皇更加憤恨。
就是自己的父皇,應允了張驍建立水軍。
若是當時一口拒絕,哪裏還有今日的危機?
很難想象,如果大軍出征,洛陽兵力空虛。
一旦三萬遼東水軍,還有兩萬驍騎軍,兵圍洛陽。
到時候他劉辯,又該如何?會不會被生擒?
如果他被驍騎軍生擒,那大漢還是否姓劉?
想到此處,劉辯一臉憤怒的盯著何進,將何進看的冷汗直流。
劉辯之所以任命何進為大將軍,一半的原因是他母後。
他母後時常就同劉辯說起何進,是如何的英雄了得,是如何的精通行軍打仗。
將何進的本事,說的不下於張驍,加之朝廷要扶持一個能同張驍分庭抗禮的將軍。
所以,劉辯才會不斷提拔何進,最終將何進任命為大將軍。
沒想到,何進竟然對行軍打仗之事,十竅通了九竅,還有一竅不通!
若是皇甫嵩不出言勸諫,估計洛陽都被遼東水軍給端了。
天子都被生擒,那還打個屁的仗?!
看著何進被嚇的冷汗直流,低頭不語,劉辯強自壓下心中怒火,隨即對著皇甫嵩開口問道。
“那依皇甫將軍之意,洛陽應該留有多少守軍,才能保住洛陽不失?”
皇甫嵩聞言,低頭沉吟了片刻後,這才對著劉辯拱手答道。
“陛下,依末將之見,洛陽城留守的兵力,絕不能少於九萬!並需要兵分三路!”
劉辯聞言,眉頭猛地一皺,臉色也變得有些難看。
……
劉辯正笑容滿麵的坐在龍椅上,看著下方從大漢各地,帶兵勤王的一眾官員。
這次前來洛陽會盟勤王的官員,還有兵力,都超過了劉辯的預期。
劉辯預想的兵力,隻有十萬,可沒想到,這次前來會盟的兵力,達到了十五萬眾!
前來勤王的官員,多至三十多位,每位官員或者將領,都帶著不下三千兵力。
多一些的,如金城太守董卓,足足帶來了兩萬西涼騎兵。
一地太守,兵力最多也不會超過五千,董卓則不一樣。
董卓是邊陲校尉,兵力除了郡兵之外,還有校尉部所屬的騎兵。
加之董卓在西涼的威望,幾乎無人能及,隻要他振臂一唿,就會有無數羌人,加入董卓軍中。
還有豫州刺史孔伷,後升任為司隸校尉的皇甫嵩,屯騎校尉朱儁。
如揚州刺史劉繇,冀州刺史劉表,兗州刺史劉岱等等,他們帶來的兵力,都超過五千。
可以說,這些官員將領,已經將他們治下的兵力幾乎抽調一空,就是為了來到洛陽勤王。
自己的一封檄文,竟然召來如此多的忠臣義士,這讓劉辯如何不高興?
這證明了大漢的官員將領,忠心於朝廷,一旦朝廷有難,則八方共鳴!
這些官員和將領,都是大漢的頂梁支柱,大漢的人傑,不止一個張驍!
張驍能建立的功績,這些文武隻要合力,一樣可以做到。
此時的劉辯,心中升起了一股運籌帷幄,指點江山的感覺。
整個大漢上下,除了張驍之外,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這種感覺,令劉辯激動萬分,令他興奮異常。
這才是大漢江山的主人,這才是大漢天子應該掌握的權力!
深吸了一口氣,劉辯將心中的興奮之情壓下。
看著寬敞的朝會大殿,已經擠滿了前來勤王的文武群臣,劉辯笑著開口說道。
“諸位愛卿不遠千裏,前來會盟,朕心甚慰!有如此多的忠臣義士,何愁反賊張驍不滅?隻要你我君臣同心協力,又何愁大漢不強盛?!”
台下的群臣聞言,皆對著劉辯拱手行禮。
“陛下聖明!反賊張驍,必將伏誅!我大漢必將走向強盛!”
聽著台下眾臣子齊聲高唿,劉辯不由得放聲大笑起來。
這種唯我獨尊的感覺,他父皇辛苦勞累了半輩子,都沒有感受過。
他劉辯剛剛繼位不久,就感受到了,並且這種感覺,他劉辯會一直持續下去。
笑了片刻後,劉辯緩緩止住笑聲,隨即對著台下群臣開口說道。
“雖然朕相信諸位愛卿,聯軍也的確強大,可反賊張驍,兵力也不弱,你等萬不可輕敵!如今,反賊張驍,帶領騎兵,已經進入陰山之北,用不了幾日,就會抵達並州邊境!”
說到此處,劉辯將目光看向何進,對其問道。
“依大將軍之見,朕的大軍,應該由何地出擊反賊張驍?又是否需要分兵擊之?是否需要留有兵力,鎮守洛陽城?”
何進聞言,心中頓時一緊,深吸了一口氣後,何進將緊張的情緒壓下,隨即對著劉辯拱手行禮道。
“稟陛下,以末將看來,聯軍兵力,加上北軍以及新招募的士兵,還有並州的一萬兵馬,已經達到二十五萬眾!雖然驍騎軍戰力強大,可正麵對戰,驍騎軍有敗無勝!”
說到此處,何進悄悄的抬頭看了一眼劉辯,見劉辯臉色如常,其餘大臣也沒有異樣的表情。
何進頓時鬆了一口氣,又繼續說道。
“陛下,我軍隻需要兵出箕關,沿路北上,可直擊驍騎軍!洛陽城,隻需一萬兵馬留守便可!”
劉辯聞言,一臉讚同的點了點頭,就要開口將此事定下。
可還沒等劉辯開口,身為司隸校尉的皇甫嵩,便一臉嚴肅的抬腳出列,對著劉辯拱手說道。
“陛下不可!若是我軍全部出擊驍騎軍,隻留一萬士兵駐守,洛陽城必定陷入危機!陛下莫不是忘了,驍騎軍出征並州,其冥州軍營中,還有不下五萬的兵力!其中不止是騎兵,還有三萬遼東水軍!更有烏桓的騎兵!”
說到此處,皇甫嵩的表情變得更加嚴肅,又開口說道。
“陛下,若是留守冥州的騎兵,趁著我軍同驍騎軍戰事膠著之時,出其不意南下洛陽,那陛下豈不是危險?若是三萬水軍,沿海而下,從淮河入豫州,最終兵圍洛陽,又該如何抵擋?!”
皇甫嵩的一番話,聽的何進臉色大變,聽的群臣一臉後怕,聽的劉辯臉色難看。
他光顧著高興了,竟然將冥州留守的驍騎軍給忘記了。
尤其是遼東水軍,更是有三萬之眾,並且能深入大海,攻打倭島。
據說,這三萬水軍,足足訓練了五年之久,戰力十分強大,遠非荊揚水軍能比。
此時,劉辯不由得對自己父皇更加憤恨。
就是自己的父皇,應允了張驍建立水軍。
若是當時一口拒絕,哪裏還有今日的危機?
很難想象,如果大軍出征,洛陽兵力空虛。
一旦三萬遼東水軍,還有兩萬驍騎軍,兵圍洛陽。
到時候他劉辯,又該如何?會不會被生擒?
如果他被驍騎軍生擒,那大漢還是否姓劉?
想到此處,劉辯一臉憤怒的盯著何進,將何進看的冷汗直流。
劉辯之所以任命何進為大將軍,一半的原因是他母後。
他母後時常就同劉辯說起何進,是如何的英雄了得,是如何的精通行軍打仗。
將何進的本事,說的不下於張驍,加之朝廷要扶持一個能同張驍分庭抗禮的將軍。
所以,劉辯才會不斷提拔何進,最終將何進任命為大將軍。
沒想到,何進竟然對行軍打仗之事,十竅通了九竅,還有一竅不通!
若是皇甫嵩不出言勸諫,估計洛陽都被遼東水軍給端了。
天子都被生擒,那還打個屁的仗?!
看著何進被嚇的冷汗直流,低頭不語,劉辯強自壓下心中怒火,隨即對著皇甫嵩開口問道。
“那依皇甫將軍之意,洛陽應該留有多少守軍,才能保住洛陽不失?”
皇甫嵩聞言,低頭沉吟了片刻後,這才對著劉辯拱手答道。
“陛下,依末將之見,洛陽城留守的兵力,絕不能少於九萬!並需要兵分三路!”
劉辯聞言,眉頭猛地一皺,臉色也變得有些難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