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治理冥北
漢末:以驍騎之名永鎮華夏 作者:戒了酒的酒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到此處,劉宏緩緩站起身,對著下方眾臣說道。
“驃騎將軍張驍,連敗東部鮮卑,斬首魁頭,一戰滅敵軍數萬,又先後收複高句麗、扶餘、烏桓、挹婁、沃沮等地,迫使鮮卑俯首大漢,為大漢開疆拓土數千裏!”
說到此處,劉宏頓了頓,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
“今,朕封驃騎將軍張驍,為驃騎大將軍,封雲中侯,統領北疆一切兵馬,繼續為大漢開疆擴土,開辟萬裏土地!”
“驍騎將軍開辟的萬裏土地,朕為其命名為大漢北州!驍騎大將軍,可全權處理冥北二州的一切軍政!所遇軍情,升免官員,可自行決斷,不必上報朝廷!”
“陛下英明!”
劉宏的話音一落,一眾大臣便集體躬身行禮,齊聲高唿。
雖然一眾大臣皆齊聲高唿,可他們的心裏,還是為天子的封賞,感到震驚。
驃騎大將軍,萬戶侯,這都沒什麽,張驍的軍功,完全可以配的上驃騎大將軍,和萬戶侯。
他們震驚的是,全權處理冥北二州的軍政,甚至可以自行任免治下官員。
遇到軍情,都可以自行決斷,不必上報朝廷。
這是多大的信任?這種信任,已經不下於當年的武帝對待冠軍侯,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仔細的想一想,群臣就釋然了。
陛下和驃騎大將軍幼時便相識,已經不是秘密。
朝中的許多大臣,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據說天子和張驍,情同手足,年少時便立下誓言,相互信任,相互扶持。
如今天子和張驍,能做到如此,也就不足為奇了。
隻希望他們二人之間的這份信任,能一直的持續下去。
若二人的友誼能長存,那絕對是大漢之幸,是天下蒼生之幸!
這一刻,大漢上下萬眾一心,空前的團結。
各地官員的風氣,也變得異常明朗廉潔。
因生活所迫的暴民,也都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
失去家園的百姓,也在官府的幫助下重建家園,並資助耕牛耕犁,開墾土地。
大漢的賦稅,也在不斷的減少,從十稅四,變成了如今的十稅二。
百姓們也不再為士族耕種土地,他們耕種的土地,收獲的糧食。
除了上交少部分的稅收,剩餘的全部屬於自己。
百姓們對朝廷的擁戴,也日漸增加。
北疆的戰亂也徹底平息,真正的太平盛世,已經到來。
……
朝會散去後,劉宏在張讓的陪同下,迴到了書房。
劉宏坐在了桌案前,喝著張讓剛剛沏好的茶水,他臉上的笑容,一直沒有消散。
他和他的驍弟,年幼時候的約定,如今已經達成。
接下來,就是讓大漢繼續蓬勃發展。
相信用不了幾年,大漢就會徹底富足起來。
百姓們不再為了糧食發愁,朝廷也一片晴朗,天下再無任何戰亂。
“咳咳咳……”
突然,劉宏猛地咳嗽了起來,他的臉色,也從紅潤瞬間變得蒼白。
大口的唿吸了幾口空氣,胸口的憋悶之感,才有所緩解。
雖然胸口的不適感已經緩解,可劉宏還是感覺頭腦有些昏沉。
這一年來,他被瑣事纏身,根本沒有時間練習他驍弟教給他的體術。
這讓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整個人也日漸消瘦。
雖然如此,但劉宏卻並沒有放在心上,他將這一切,都歸咎於自己勞累過度,情緒也大起大落所致。
如今,天下已然太平,百姓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北疆再無戰事,他也不用如此操心窩火了。
劉宏笑著搖了搖頭,又喝了一口茶水後,他的頭腦終於恢複了清明。
隨後,劉宏伸手取過一卷聖旨,拿起筆墨,開始書寫起來。
……
幾日之後,驍騎將軍張驍,晉升為驍騎大將軍,又成為了大漢第一個萬戶侯的事,傳遍了大漢各地。
所有大漢百姓,都真心為驃騎大將軍高興。
這一次,驃騎大將軍,立下的功績,可謂是數百年來的第一功。
即便比之當年的冠軍侯,也是不遑多讓。
大漢百姓們,對驃騎大將軍張驍的崇拜,已經刻入了骨子裏。
若是聽到有人說大將軍的壞話,那一定會被周邊百姓的唾沫淹死。
甚至許多百姓的家中,都已經供上了張驍的長生靈位,希望大將軍能長命百歲。
與此同時,身在襄平城的張驍,此時正忙的焦頭爛額。
朝廷送來的聖旨,張驍已經收到。
對於自己晉升為大將軍,萬戶侯一事,張驍並沒有因此感到激動。
大將軍也好,校尉也罷,他都是北疆的霸主。
都是令異族聞風喪膽的存在,即便身為校尉,百姓也依舊會尊敬擁護他。
此時,張驍正忙活著給北上幽州的漢人百姓,分配房屋。
還要給各地分配工匠,多多建造房屋村落。
從大漢各地來到幽州的士子,也需要他來任命。
蹋頓帶領的十幾萬烏桓牧民,還都沒有落腳之地。
他們隻能暫時生活在襄平城南部,曾經遼東烏桓部落的居住之地。
扶餘和高句麗,還有挹婁沃沮等地的百姓,也需要安撫,並且派人教導他們漢話。
還需要派兵鎮守各地,防止有暴亂發生。
他已經派人送信給並州荀彧,讓其全權負責並州的一切事務。
還命他將賈詡、田豐,還有剛投奔到並州不久。
還沒有職位的荀攸,一並派人護送至遼東。
並州已經步入正軌,各個官員也都陸續就位,各郡太守就可以治理並州,留下荀彧統領全局便可。
張驍一個人,實在忙活不過來,他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
若不將賈詡等人調來遼東,那不知道哪天,張驍就會累到猝死了。
不止是將賈詡田豐等人護送來遼東,張驍還吩咐荀彧。
將甄逸所在的甄家,還有甄薑和自己的家人,全部護送至遼東。
如今遼東等地,剛剛平定不久,張驍還需要再遼東很久。
並且水軍大營已經建造完畢,後麵還有許多事在等著他。
如今的時間,已經臨近三月末,北方也即將開始耕種。
遼東和遼西,還有樂浪等地的土地,都沒有開荒,還保持著原有的土地。
隻憑這點土地,隻能讓百姓勉強維持生活。
張驍還要從烏桓族調集耕牛,還要吩咐幽州各地官員,命他們派人全力打完耕犁和農具。
……
“驃騎將軍張驍,連敗東部鮮卑,斬首魁頭,一戰滅敵軍數萬,又先後收複高句麗、扶餘、烏桓、挹婁、沃沮等地,迫使鮮卑俯首大漢,為大漢開疆拓土數千裏!”
說到此處,劉宏頓了頓,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
“今,朕封驃騎將軍張驍,為驃騎大將軍,封雲中侯,統領北疆一切兵馬,繼續為大漢開疆擴土,開辟萬裏土地!”
“驍騎將軍開辟的萬裏土地,朕為其命名為大漢北州!驍騎大將軍,可全權處理冥北二州的一切軍政!所遇軍情,升免官員,可自行決斷,不必上報朝廷!”
“陛下英明!”
劉宏的話音一落,一眾大臣便集體躬身行禮,齊聲高唿。
雖然一眾大臣皆齊聲高唿,可他們的心裏,還是為天子的封賞,感到震驚。
驃騎大將軍,萬戶侯,這都沒什麽,張驍的軍功,完全可以配的上驃騎大將軍,和萬戶侯。
他們震驚的是,全權處理冥北二州的軍政,甚至可以自行任免治下官員。
遇到軍情,都可以自行決斷,不必上報朝廷。
這是多大的信任?這種信任,已經不下於當年的武帝對待冠軍侯,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仔細的想一想,群臣就釋然了。
陛下和驃騎大將軍幼時便相識,已經不是秘密。
朝中的許多大臣,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據說天子和張驍,情同手足,年少時便立下誓言,相互信任,相互扶持。
如今天子和張驍,能做到如此,也就不足為奇了。
隻希望他們二人之間的這份信任,能一直的持續下去。
若二人的友誼能長存,那絕對是大漢之幸,是天下蒼生之幸!
這一刻,大漢上下萬眾一心,空前的團結。
各地官員的風氣,也變得異常明朗廉潔。
因生活所迫的暴民,也都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
失去家園的百姓,也在官府的幫助下重建家園,並資助耕牛耕犁,開墾土地。
大漢的賦稅,也在不斷的減少,從十稅四,變成了如今的十稅二。
百姓們也不再為士族耕種土地,他們耕種的土地,收獲的糧食。
除了上交少部分的稅收,剩餘的全部屬於自己。
百姓們對朝廷的擁戴,也日漸增加。
北疆的戰亂也徹底平息,真正的太平盛世,已經到來。
……
朝會散去後,劉宏在張讓的陪同下,迴到了書房。
劉宏坐在了桌案前,喝著張讓剛剛沏好的茶水,他臉上的笑容,一直沒有消散。
他和他的驍弟,年幼時候的約定,如今已經達成。
接下來,就是讓大漢繼續蓬勃發展。
相信用不了幾年,大漢就會徹底富足起來。
百姓們不再為了糧食發愁,朝廷也一片晴朗,天下再無任何戰亂。
“咳咳咳……”
突然,劉宏猛地咳嗽了起來,他的臉色,也從紅潤瞬間變得蒼白。
大口的唿吸了幾口空氣,胸口的憋悶之感,才有所緩解。
雖然胸口的不適感已經緩解,可劉宏還是感覺頭腦有些昏沉。
這一年來,他被瑣事纏身,根本沒有時間練習他驍弟教給他的體術。
這讓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整個人也日漸消瘦。
雖然如此,但劉宏卻並沒有放在心上,他將這一切,都歸咎於自己勞累過度,情緒也大起大落所致。
如今,天下已然太平,百姓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北疆再無戰事,他也不用如此操心窩火了。
劉宏笑著搖了搖頭,又喝了一口茶水後,他的頭腦終於恢複了清明。
隨後,劉宏伸手取過一卷聖旨,拿起筆墨,開始書寫起來。
……
幾日之後,驍騎將軍張驍,晉升為驍騎大將軍,又成為了大漢第一個萬戶侯的事,傳遍了大漢各地。
所有大漢百姓,都真心為驃騎大將軍高興。
這一次,驃騎大將軍,立下的功績,可謂是數百年來的第一功。
即便比之當年的冠軍侯,也是不遑多讓。
大漢百姓們,對驃騎大將軍張驍的崇拜,已經刻入了骨子裏。
若是聽到有人說大將軍的壞話,那一定會被周邊百姓的唾沫淹死。
甚至許多百姓的家中,都已經供上了張驍的長生靈位,希望大將軍能長命百歲。
與此同時,身在襄平城的張驍,此時正忙的焦頭爛額。
朝廷送來的聖旨,張驍已經收到。
對於自己晉升為大將軍,萬戶侯一事,張驍並沒有因此感到激動。
大將軍也好,校尉也罷,他都是北疆的霸主。
都是令異族聞風喪膽的存在,即便身為校尉,百姓也依舊會尊敬擁護他。
此時,張驍正忙活著給北上幽州的漢人百姓,分配房屋。
還要給各地分配工匠,多多建造房屋村落。
從大漢各地來到幽州的士子,也需要他來任命。
蹋頓帶領的十幾萬烏桓牧民,還都沒有落腳之地。
他們隻能暫時生活在襄平城南部,曾經遼東烏桓部落的居住之地。
扶餘和高句麗,還有挹婁沃沮等地的百姓,也需要安撫,並且派人教導他們漢話。
還需要派兵鎮守各地,防止有暴亂發生。
他已經派人送信給並州荀彧,讓其全權負責並州的一切事務。
還命他將賈詡、田豐,還有剛投奔到並州不久。
還沒有職位的荀攸,一並派人護送至遼東。
並州已經步入正軌,各個官員也都陸續就位,各郡太守就可以治理並州,留下荀彧統領全局便可。
張驍一個人,實在忙活不過來,他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
若不將賈詡等人調來遼東,那不知道哪天,張驍就會累到猝死了。
不止是將賈詡田豐等人護送來遼東,張驍還吩咐荀彧。
將甄逸所在的甄家,還有甄薑和自己的家人,全部護送至遼東。
如今遼東等地,剛剛平定不久,張驍還需要再遼東很久。
並且水軍大營已經建造完畢,後麵還有許多事在等著他。
如今的時間,已經臨近三月末,北方也即將開始耕種。
遼東和遼西,還有樂浪等地的土地,都沒有開荒,還保持著原有的土地。
隻憑這點土地,隻能讓百姓勉強維持生活。
張驍還要從烏桓族調集耕牛,還要吩咐幽州各地官員,命他們派人全力打完耕犁和農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