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踏雪前行
漢末:以驍騎之名永鎮華夏 作者:戒了酒的酒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要將三部兵馬盡數留在草原,自然不能一頭衝上前去,還需要好好的製定計策。
此時的張驍,有些後悔沒有將賈詡帶來。
若是將賈詡帶來,那保證三部兵馬,盡數就在北部草原。
如今,張驍也沒有太好的計策,隻能等著三部兵馬,廝殺的兩敗俱傷之時,在逐一擊破。
想到此處,張驍長出了一口氣,望著前方白茫茫一片的天際線。
張驍剛準備拍馬前行,卻見劉備拍馬,來到了自己的麵前。
“將軍,備有一事不明,請將軍解惑!”
張驍聞言,眼皮一挑,隨即麵帶淡笑的開口說道。
“玄德有何疑問,但說無妨!”
劉備對著張驍點了點頭,隨即拱手行了一禮。
“將軍,昨夜備思考了一整夜,也沒有想通將軍的用意!為何將軍會對手無寸鐵,還處於原始生活的穢貘人,如此殘忍?難道將軍眼中之人,隻有兩種?一種是漢人,剩下之人,都是敵人?”
說到此處,劉備沒理會不停給他使眼色的關羽,而是繼續一臉認真的問道。
“將軍,備不懂,為何將軍不將穢貘人引入大漢,派人教其禮義廉恥,將他們引入正途?!若是如此,那十幾年後,穢貘人,就會成為地地道道的漢人!”
張驍聞言,眉頭一皺,見劉備一臉的認真之色,張驍冷冷一笑,隨即開口說道。
“玄德可聽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有些異族,可以融入漢人,而某些血統肮髒之異族,絕不可融入大漢!讓他們融入大漢,是對我華夏血統的玷汙!至於派人教導他們禮儀廉恥?”
說到此處,張驍突然不屑一笑,隨即開口說道。
“你以為,本將軍很閑?教導那些肮髒之輩,本將軍沒有那個閑心和時間!你可以不理解,但你要記住,你身上的華夏血脈,是神聖的,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可以融入華夏血脈!他穢貘和三韓,不配成為華夏人!”
說罷,張驍不理會被他說的熱血沸騰的關羽和張飛,還有被他一番話震驚到目瞪口呆的劉備。
隻見張驍直接大手一揮,帶領著騎兵,唿嘯著奔離軍營。
“轟隆隆……”
震耳欲聾的馬蹄聲,將震驚中的劉備驚醒。
劉備猛地轉過頭,看向已經奔出數百米開外的張驍。
震驚過後,劉備的臉上,突然浮現出一抹恍然之色。
原來,張驍如此殘忍,是因為他覺得三韓和穢貘的血脈肮髒,不配融入華夏。
怪不得張驍可以接受匈奴,卻不接受三韓。
劉備早就知道,張驍師從一名世外高人,可謂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行軍打仗,文學典籍,樣樣精通。
也許,張驍早就從他恩師那裏,知道了一些隱秘,所以,張驍才會如此看不上三韓。
恍然的同時,劉備的心中,突然泛起一抹自豪之意。
沒錯,他華夏血脈,的確是位於巔峰,不是什麽阿貓阿狗可以玷汙的。
匈奴好戰,豪邁隨性,熱情如火,可以融入華夏。
即便是鮮卑和烏桓,也有這種資格。
但是其餘之齷齪種族,那是想都不要想。
想通之後,劉備突然覺得自己輕鬆了不少。
此時的劉備,不為自己是漢室宗親,是劉氏血脈而感到自豪。
他為自己華夏百姓的身份,而感到驕傲!
長出了一口氣後,劉備對著關羽和張飛二人,笑著擺了擺手,隨即轉身進入軍營之中。
劉備的改變,自然瞞不過張飛和關羽二人。
隻見二人相視一笑,隨後也轉身跟在了劉備的身後。
……
幽州東北部的大雪,覆蓋了整個遼西,覆蓋了大半個遼東。
雖然積雪已經化開不少,可積雪還是沒過人的膝蓋。
戰馬別說全速奔行,就連緩慢的前行,都十分吃力。
積雪嚴重的影響行軍速度,甚至每前行一段距離,騎兵們都會停下來,給戰馬的四肢,裹上厚厚的棉布。
如果馬蹄不裹上棉布,用不了多久,馬腿就會凍傷。
直到靠近玄菟郡,積雪的深度,才稍有減少。
正因為遼東遼西,積雪還覆蓋著大地,殘存的烏桓部落,才不能向北遷徙。
若不然,成群的牛羊,根本趕不出太遠,就會集體趴在雪地上。
部落中的老弱婦孺,也挺不過寒冷的黑夜。
這段時間,張驍時常收到烏桓部落派人送來的書信。
書信內容,無非是求饒的話,還有想要歸順,想要投降的。
對此,張驍並沒有理會,直接將書信燒掉。
入侵大漢,殘殺漢人,占據遼東遼西全境之時,他們可曾理會過漢人的求饒?!
將數以萬計的漢人百姓,當做肉盾,用來抵擋守軍的箭矢時,他們可曾在意過漢人百姓的哀嚎?!
這些都沒有,既然烏桓人將漢人當成了畜牲,張驍又何必將烏桓牧民當成人?
襄平城,位於遼東郡的最北部,距離玄菟郡隻有五十多裏路。
就這五十裏路,張驍帶領騎兵,就用五個多時辰。
進入玄菟郡後,積雪逐漸變少,道路也越來越好走,騎兵奔行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張驍並沒有深入玄菟郡,而是沿著玄菟郡西北方邊境,向著東北部草原快速前行。
驍鷹衛從來消息時,高句麗就已經調集了多半大軍。
想必如今高句麗大軍,已經抵達了東北部草原,或者已經同烏桓騎兵開戰。
魁頭帶領的鮮卑騎兵,自然也不會閑著。
若是去晚了,估計烏桓騎兵就會被高句麗聯軍給一口吞掉。
……
與此同時,距離玄菟郡北五百裏外的遼水河畔,正上演著一場慘烈的激戰。
雙方的兵力,超過了十萬,覆蓋了方圓十幾裏。
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手持長刀,拚命廝殺的騎兵。
慘叫聲,廝殺聲,響徹遼水河畔,即便是距離此地三十裏外,都能隱約的聽到。
廝殺的士兵,最多的是身著獸皮,身體壯碩的草原騎兵。
還有一支騎兵,是身著簡易鎧甲,騎著體型怪異的戰馬,騎兵的身材,也相對矮小。
這支騎兵的戰馬,比之草原騎兵的戰馬,要明顯小了不止一圈。
除了正拚命廝殺的騎兵之外,還有一支人數不下三萬的步兵,正圍在戰場四周,不停地射出箭矢。
被射中的草原騎兵,都會慘叫著墜落馬下。
……
此時的張驍,有些後悔沒有將賈詡帶來。
若是將賈詡帶來,那保證三部兵馬,盡數就在北部草原。
如今,張驍也沒有太好的計策,隻能等著三部兵馬,廝殺的兩敗俱傷之時,在逐一擊破。
想到此處,張驍長出了一口氣,望著前方白茫茫一片的天際線。
張驍剛準備拍馬前行,卻見劉備拍馬,來到了自己的麵前。
“將軍,備有一事不明,請將軍解惑!”
張驍聞言,眼皮一挑,隨即麵帶淡笑的開口說道。
“玄德有何疑問,但說無妨!”
劉備對著張驍點了點頭,隨即拱手行了一禮。
“將軍,昨夜備思考了一整夜,也沒有想通將軍的用意!為何將軍會對手無寸鐵,還處於原始生活的穢貘人,如此殘忍?難道將軍眼中之人,隻有兩種?一種是漢人,剩下之人,都是敵人?”
說到此處,劉備沒理會不停給他使眼色的關羽,而是繼續一臉認真的問道。
“將軍,備不懂,為何將軍不將穢貘人引入大漢,派人教其禮義廉恥,將他們引入正途?!若是如此,那十幾年後,穢貘人,就會成為地地道道的漢人!”
張驍聞言,眉頭一皺,見劉備一臉的認真之色,張驍冷冷一笑,隨即開口說道。
“玄德可聽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有些異族,可以融入漢人,而某些血統肮髒之異族,絕不可融入大漢!讓他們融入大漢,是對我華夏血統的玷汙!至於派人教導他們禮儀廉恥?”
說到此處,張驍突然不屑一笑,隨即開口說道。
“你以為,本將軍很閑?教導那些肮髒之輩,本將軍沒有那個閑心和時間!你可以不理解,但你要記住,你身上的華夏血脈,是神聖的,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可以融入華夏血脈!他穢貘和三韓,不配成為華夏人!”
說罷,張驍不理會被他說的熱血沸騰的關羽和張飛,還有被他一番話震驚到目瞪口呆的劉備。
隻見張驍直接大手一揮,帶領著騎兵,唿嘯著奔離軍營。
“轟隆隆……”
震耳欲聾的馬蹄聲,將震驚中的劉備驚醒。
劉備猛地轉過頭,看向已經奔出數百米開外的張驍。
震驚過後,劉備的臉上,突然浮現出一抹恍然之色。
原來,張驍如此殘忍,是因為他覺得三韓和穢貘的血脈肮髒,不配融入華夏。
怪不得張驍可以接受匈奴,卻不接受三韓。
劉備早就知道,張驍師從一名世外高人,可謂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行軍打仗,文學典籍,樣樣精通。
也許,張驍早就從他恩師那裏,知道了一些隱秘,所以,張驍才會如此看不上三韓。
恍然的同時,劉備的心中,突然泛起一抹自豪之意。
沒錯,他華夏血脈,的確是位於巔峰,不是什麽阿貓阿狗可以玷汙的。
匈奴好戰,豪邁隨性,熱情如火,可以融入華夏。
即便是鮮卑和烏桓,也有這種資格。
但是其餘之齷齪種族,那是想都不要想。
想通之後,劉備突然覺得自己輕鬆了不少。
此時的劉備,不為自己是漢室宗親,是劉氏血脈而感到自豪。
他為自己華夏百姓的身份,而感到驕傲!
長出了一口氣後,劉備對著關羽和張飛二人,笑著擺了擺手,隨即轉身進入軍營之中。
劉備的改變,自然瞞不過張飛和關羽二人。
隻見二人相視一笑,隨後也轉身跟在了劉備的身後。
……
幽州東北部的大雪,覆蓋了整個遼西,覆蓋了大半個遼東。
雖然積雪已經化開不少,可積雪還是沒過人的膝蓋。
戰馬別說全速奔行,就連緩慢的前行,都十分吃力。
積雪嚴重的影響行軍速度,甚至每前行一段距離,騎兵們都會停下來,給戰馬的四肢,裹上厚厚的棉布。
如果馬蹄不裹上棉布,用不了多久,馬腿就會凍傷。
直到靠近玄菟郡,積雪的深度,才稍有減少。
正因為遼東遼西,積雪還覆蓋著大地,殘存的烏桓部落,才不能向北遷徙。
若不然,成群的牛羊,根本趕不出太遠,就會集體趴在雪地上。
部落中的老弱婦孺,也挺不過寒冷的黑夜。
這段時間,張驍時常收到烏桓部落派人送來的書信。
書信內容,無非是求饒的話,還有想要歸順,想要投降的。
對此,張驍並沒有理會,直接將書信燒掉。
入侵大漢,殘殺漢人,占據遼東遼西全境之時,他們可曾理會過漢人的求饒?!
將數以萬計的漢人百姓,當做肉盾,用來抵擋守軍的箭矢時,他們可曾在意過漢人百姓的哀嚎?!
這些都沒有,既然烏桓人將漢人當成了畜牲,張驍又何必將烏桓牧民當成人?
襄平城,位於遼東郡的最北部,距離玄菟郡隻有五十多裏路。
就這五十裏路,張驍帶領騎兵,就用五個多時辰。
進入玄菟郡後,積雪逐漸變少,道路也越來越好走,騎兵奔行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張驍並沒有深入玄菟郡,而是沿著玄菟郡西北方邊境,向著東北部草原快速前行。
驍鷹衛從來消息時,高句麗就已經調集了多半大軍。
想必如今高句麗大軍,已經抵達了東北部草原,或者已經同烏桓騎兵開戰。
魁頭帶領的鮮卑騎兵,自然也不會閑著。
若是去晚了,估計烏桓騎兵就會被高句麗聯軍給一口吞掉。
……
與此同時,距離玄菟郡北五百裏外的遼水河畔,正上演著一場慘烈的激戰。
雙方的兵力,超過了十萬,覆蓋了方圓十幾裏。
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手持長刀,拚命廝殺的騎兵。
慘叫聲,廝殺聲,響徹遼水河畔,即便是距離此地三十裏外,都能隱約的聽到。
廝殺的士兵,最多的是身著獸皮,身體壯碩的草原騎兵。
還有一支騎兵,是身著簡易鎧甲,騎著體型怪異的戰馬,騎兵的身材,也相對矮小。
這支騎兵的戰馬,比之草原騎兵的戰馬,要明顯小了不止一圈。
除了正拚命廝殺的騎兵之外,還有一支人數不下三萬的步兵,正圍在戰場四周,不停地射出箭矢。
被射中的草原騎兵,都會慘叫著墜落馬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