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鮮卑分裂
漢末:以驍騎之名永鎮華夏 作者:戒了酒的酒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快,時間便來到了四月末。
經過數十萬軍民的聯手開墾,並州北部幾郡,又新增了數十萬畝良田。
雖然數量並沒有去年增加的多,可雁門、五原等地的荒地,也沒有雲中多。
至於被張驍剿滅的那些士族,他們所控製的土地,都被張驍分給了百姓。
並且並州境內所有的店鋪,都收歸官府。
商賈想要開設店鋪,要同官府租賃。
還有食鹽、精鐵等等,都不準商賈販賣。
即便是商賈想要收購和販賣糧食,都要經過官府的允許,由官府統一定價,並且限製數量。
還有並州官員的選拔,也不隻針對士族。
隻要能力足夠,德行尚佳,有文學功底的寒門子弟,也可以為官。
雖然此政策會讓許多人不滿,可麵對強勢的驍騎軍,他們也隻能乖乖閉嘴。
這個政策一出,就有許多寒門子弟,千裏迢迢的來到並州,想要通過考核,在並州為官。
隻不過,想要進入並州為官,可不是那麽容易。
征北將軍可是親口說了,文學功底隻能排在考核的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德行。
為官若是無德,都不如攔路搶劫的山賊。
並州實行的政策,可謂是同大漢的律法相違背。
然而,朝廷對此,卻視而不見,連一個狀告張驍的大臣都沒有。
天子也是默許了張驍改革的新政,並沒有丁點幹預。
隨著時間來到四月末,百姓們也開始進入農田,開始耕種田地。
百姓們驅趕著牛車,拉著糧食種子,歡聲笑語的進入了田地中。
如今,並州北部幾郡的耕地麵積,比之前幾年,要翻上無數倍。
百姓們麵臨的壓力自然不小,他們必須起早貪黑的耕種,片刻都不敢休息。
雖然每天都很累,可百姓們不但沒有絲毫怨言,反而樂在其中。
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沒有田地耕種。
這些田地,都是自家將軍,還有無數英勇的驍騎軍士兵,用性命換來的。
百姓們哪裏會嫌苦嫌累?百姓們隻有一個願望。
那就是盡可能的耕種田地,盡可能的多上交一些糧食,來報答自家將軍。
並州北部幾郡百姓,沒日沒夜的耕種田地。
大漢各地的百姓,也開始了忙碌的耕種。
比起並州百姓臉上的笑容,其餘州郡百姓們,他們的臉上,隻有麻木。
因為他們耕種的田地,並不屬於自己,秋收時,他們隻能得到很少一部分糧食。
大部分的糧食,都要上交給土地的擁有者,就是那些整天自詡高人一等的士族。
這種生活,是他們祖祖輩輩都經曆過的,根本無法改變。
就在大漢百姓陷入忙碌的春耕之時,身在武泉軍營,視察新兵訓練的張驍。
突然收到了驍鷹衛五百裏加急,從草原送來的一道消息。
消息的內容是,平定了大半個草原,帶領鮮卑族問鼎草原之巔的鮮卑大首領檀石槐,病死在中部鮮卑。
這道消息,對於鮮卑來說,絕不是一個好消息。
因為鮮卑之所以占據東西南北,之所以能震懾草原,就因為檀石槐的存在。
如今,檀石槐病死,鮮卑不可能如以往一樣團結。
檀石槐的兒子和連,並沒有繼承他父親那般的勇猛睿智。
和連就如同大漢內,那些士族中的貴公子一般。
不僅好吃懶做,還沉於美色,膽小怕事,武藝也是平平。
和連的兩個侄兒,魁頭和步度根,都是鮮卑出了名的勇士。
不僅身手矯健,勇猛好戰,可手撕豺狼,還懂得行軍打仗。
檀石槐活著的時候,他的幾個侄兒都安安靜靜,不敢有絲毫的異動。
如今,檀石槐病死,他的幾個侄兒一定不會服從膽小怕事,隻會沉迷美色的和連。
反之,對於大漢來說,檀石槐病死,那絕對是個好消息。
檀石槐,是所有鮮卑人心目中的英雄,也是他們的精神支柱。
檀石槐病死,不僅鮮卑人會受到重大打擊,被鮮卑壓製的其他遊牧民族,也會脫離鮮卑人的掌控。
還有被驍騎軍打怕了的烏桓,以及同大漢交好的匈奴。
若是鮮卑真的由於內鬥而分裂,那鮮卑的日子就不會好過了。
因為無論是烏桓,還是匈奴,都沒少被鮮卑欺負。
而事情的發展,也正如張驍所預料的那樣。
時間剛來到五月末,強大的中部鮮卑,就徹分裂成了三部分。
和連統領一部,檀石槐的侄兒魁頭,帶走了中部鮮卑一部分兵力和族人。
又整合了被驍騎軍打成殘廢的遼西鮮卑,盤踞於烏桓之北。
檀石槐的另一個侄兒步度根,也帶走了中部鮮卑一部分兵力和族人,聯合西部鮮卑,定居在涿邪山之北。
和連則是統領剩餘的族人,繼續窩在中部鮮卑的王庭。
雖然鮮卑整體的兵力,並沒有減少,可無形之中,鮮卑的實力被極大的削弱了。
消息傳出不久,南匈奴單於唿征,便帶領著族人,將部落向北遷移五百裏。
匈奴向北擴張整整五百裏,可和連卻沒有絲毫的動作。
幽州北部的烏桓大首領丘力居得知消息後,也帶領著族人,向中北部遷移數百裏。
魁頭,也就是如今的東部鮮卑首領,他並不像和連那樣膽小怕事。
魁頭直接調集大軍,駐紮在烏桓族的邊境處。
雖然二者沒有爆發大戰,可局勢也變得萬分緊張,似乎下一刻,兩族之間就會爆發大戰。
憑東部鮮卑的實力,即便是魁頭整合了東部幾個零散的部落,也是敵不過丘力居所在的烏桓族。
若是爆發大戰,東部鮮卑很可能會被烏桓打的再次向北遷移。
而丘力居雖然實力上占據優勢,可他也不敢輕易開戰。
因為烏桓族的敵人,不止東部鮮卑一個。
對此,張驍並沒有插手草原上的戰事。
有些時候,草原爆發大戰,各部落損失慘重,還不如相互對峙。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內部問題不解決,又何談攻略草原?
而且,此時的張驍,也沒有時間去理會草原上的事情。
如今,時間已經來到六月份,並州的田地,已經盡數耕種完畢。
百姓們也都閑了下來,官員們也都狠狠地鬆了一口氣。
可作為征北將軍的張驍,卻忙的不亦樂乎。
……
經過數十萬軍民的聯手開墾,並州北部幾郡,又新增了數十萬畝良田。
雖然數量並沒有去年增加的多,可雁門、五原等地的荒地,也沒有雲中多。
至於被張驍剿滅的那些士族,他們所控製的土地,都被張驍分給了百姓。
並且並州境內所有的店鋪,都收歸官府。
商賈想要開設店鋪,要同官府租賃。
還有食鹽、精鐵等等,都不準商賈販賣。
即便是商賈想要收購和販賣糧食,都要經過官府的允許,由官府統一定價,並且限製數量。
還有並州官員的選拔,也不隻針對士族。
隻要能力足夠,德行尚佳,有文學功底的寒門子弟,也可以為官。
雖然此政策會讓許多人不滿,可麵對強勢的驍騎軍,他們也隻能乖乖閉嘴。
這個政策一出,就有許多寒門子弟,千裏迢迢的來到並州,想要通過考核,在並州為官。
隻不過,想要進入並州為官,可不是那麽容易。
征北將軍可是親口說了,文學功底隻能排在考核的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德行。
為官若是無德,都不如攔路搶劫的山賊。
並州實行的政策,可謂是同大漢的律法相違背。
然而,朝廷對此,卻視而不見,連一個狀告張驍的大臣都沒有。
天子也是默許了張驍改革的新政,並沒有丁點幹預。
隨著時間來到四月末,百姓們也開始進入農田,開始耕種田地。
百姓們驅趕著牛車,拉著糧食種子,歡聲笑語的進入了田地中。
如今,並州北部幾郡的耕地麵積,比之前幾年,要翻上無數倍。
百姓們麵臨的壓力自然不小,他們必須起早貪黑的耕種,片刻都不敢休息。
雖然每天都很累,可百姓們不但沒有絲毫怨言,反而樂在其中。
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沒有田地耕種。
這些田地,都是自家將軍,還有無數英勇的驍騎軍士兵,用性命換來的。
百姓們哪裏會嫌苦嫌累?百姓們隻有一個願望。
那就是盡可能的耕種田地,盡可能的多上交一些糧食,來報答自家將軍。
並州北部幾郡百姓,沒日沒夜的耕種田地。
大漢各地的百姓,也開始了忙碌的耕種。
比起並州百姓臉上的笑容,其餘州郡百姓們,他們的臉上,隻有麻木。
因為他們耕種的田地,並不屬於自己,秋收時,他們隻能得到很少一部分糧食。
大部分的糧食,都要上交給土地的擁有者,就是那些整天自詡高人一等的士族。
這種生活,是他們祖祖輩輩都經曆過的,根本無法改變。
就在大漢百姓陷入忙碌的春耕之時,身在武泉軍營,視察新兵訓練的張驍。
突然收到了驍鷹衛五百裏加急,從草原送來的一道消息。
消息的內容是,平定了大半個草原,帶領鮮卑族問鼎草原之巔的鮮卑大首領檀石槐,病死在中部鮮卑。
這道消息,對於鮮卑來說,絕不是一個好消息。
因為鮮卑之所以占據東西南北,之所以能震懾草原,就因為檀石槐的存在。
如今,檀石槐病死,鮮卑不可能如以往一樣團結。
檀石槐的兒子和連,並沒有繼承他父親那般的勇猛睿智。
和連就如同大漢內,那些士族中的貴公子一般。
不僅好吃懶做,還沉於美色,膽小怕事,武藝也是平平。
和連的兩個侄兒,魁頭和步度根,都是鮮卑出了名的勇士。
不僅身手矯健,勇猛好戰,可手撕豺狼,還懂得行軍打仗。
檀石槐活著的時候,他的幾個侄兒都安安靜靜,不敢有絲毫的異動。
如今,檀石槐病死,他的幾個侄兒一定不會服從膽小怕事,隻會沉迷美色的和連。
反之,對於大漢來說,檀石槐病死,那絕對是個好消息。
檀石槐,是所有鮮卑人心目中的英雄,也是他們的精神支柱。
檀石槐病死,不僅鮮卑人會受到重大打擊,被鮮卑壓製的其他遊牧民族,也會脫離鮮卑人的掌控。
還有被驍騎軍打怕了的烏桓,以及同大漢交好的匈奴。
若是鮮卑真的由於內鬥而分裂,那鮮卑的日子就不會好過了。
因為無論是烏桓,還是匈奴,都沒少被鮮卑欺負。
而事情的發展,也正如張驍所預料的那樣。
時間剛來到五月末,強大的中部鮮卑,就徹分裂成了三部分。
和連統領一部,檀石槐的侄兒魁頭,帶走了中部鮮卑一部分兵力和族人。
又整合了被驍騎軍打成殘廢的遼西鮮卑,盤踞於烏桓之北。
檀石槐的另一個侄兒步度根,也帶走了中部鮮卑一部分兵力和族人,聯合西部鮮卑,定居在涿邪山之北。
和連則是統領剩餘的族人,繼續窩在中部鮮卑的王庭。
雖然鮮卑整體的兵力,並沒有減少,可無形之中,鮮卑的實力被極大的削弱了。
消息傳出不久,南匈奴單於唿征,便帶領著族人,將部落向北遷移五百裏。
匈奴向北擴張整整五百裏,可和連卻沒有絲毫的動作。
幽州北部的烏桓大首領丘力居得知消息後,也帶領著族人,向中北部遷移數百裏。
魁頭,也就是如今的東部鮮卑首領,他並不像和連那樣膽小怕事。
魁頭直接調集大軍,駐紮在烏桓族的邊境處。
雖然二者沒有爆發大戰,可局勢也變得萬分緊張,似乎下一刻,兩族之間就會爆發大戰。
憑東部鮮卑的實力,即便是魁頭整合了東部幾個零散的部落,也是敵不過丘力居所在的烏桓族。
若是爆發大戰,東部鮮卑很可能會被烏桓打的再次向北遷移。
而丘力居雖然實力上占據優勢,可他也不敢輕易開戰。
因為烏桓族的敵人,不止東部鮮卑一個。
對此,張驍並沒有插手草原上的戰事。
有些時候,草原爆發大戰,各部落損失慘重,還不如相互對峙。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內部問題不解決,又何談攻略草原?
而且,此時的張驍,也沒有時間去理會草原上的事情。
如今,時間已經來到六月份,並州的田地,已經盡數耕種完畢。
百姓們也都閑了下來,官員們也都狠狠地鬆了一口氣。
可作為征北將軍的張驍,卻忙的不亦樂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