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金秋十月
漢末:以驍騎之名永鎮華夏 作者:戒了酒的酒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將招募的士兵,安排到軍營後,文醜和趙雲二人,便開始對士兵進行訓練。
另一邊,郡尉孫顯,也正在派人同身在並州的護匈奴中郎將,兼並州刺史的張懿聯係。
既然是騎兵,自然需要戰馬,如今的大漢境內,騎兵所需的戰馬,大部分都是從並州驅趕至大漢境內的。
這些戰馬,有漢人在河套地區飼養的,更多的是從南匈奴用糧食交換的。
南匈奴的王庭,位於並州和幽州交界處,北八百多裏。
南匈奴,依附於大漢,一直同大漢保持著通商,已經多年沒有劫掠過大漢邊境。
前年時,朝廷派三路大軍,攻打鮮卑,南匈奴也派出了不少騎兵,援助大漢。
那一戰,漢軍慘敗,數萬漢家兒郎魂斷草原。
匈奴大軍也損失慘重,族群也被重創,短時間內,很難恢複元氣。
就連匈奴單於,屠特若屍逐就,也身受重傷,在去年時重傷不治,死在了匈奴王庭。
經此一戰,匈奴人對大漢,也徹底的失去了信心。
如今已經時隔兩年,匈奴同大漢的關係緩和了一些,可彼此來往,卻不如以往密切。
不知道張懿用了什麽辦法,二十天後,兩千匹戰馬,就被數百名騎兵,從並州驅趕至巨鹿。
這一批戰馬,比之驍騎營內的五百戰馬,要強上太多。
張驍看過戰馬後,也不由得發出感歎,草原還真是一個巨大的寶庫。
大漢內地在如何精心喂養戰馬,其品質也不如草原戰馬。
這批戰馬送來後,兩千驍騎營的士兵,人手一匹戰馬。
剩下的五百戰馬,則是留著以備不時之需。
並且,張驍所在的張家,也在巨鹿乃至整個冀州,大肆購買戰馬。
張角雖然不會領兵打仗,可他知道,騎兵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騎兵那強大的衝擊力,可以輕易地撕碎步兵的方陣。
還有就是,騎兵可以借助戰馬奔襲的力量,隻要隨意的砍出一擊,就有分金斷石的力量。
最後一方麵,就是騎兵那強大的機動性。
精銳騎兵,士兵的身體素質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就是戰馬。
戰馬不僅要健壯,每個騎兵,最少要匹配兩匹戰馬。
如此一來,騎兵的機動性,就能得到極大的提升。
而想要將騎兵的機動性發揮到最大,那就要一騎三馬。
隻不過,四千匹戰馬,以如今張家的實力,還不足以支撐,因為臥龍山上,還有不少戰馬,需要喂養。
所以,張角就退而求其次,先購買戰馬兩千匹。
至於戰馬所需的糧草,也由張家一力承擔。
張角將購買戰馬的錢財,提升至六千錢,可最終,隻夠買到了一千匹合格的戰馬。
就在張角打算咬咬牙,將戰馬提升至八千錢時,一支商隊,來到了平鄉城外的軍營。
這支商隊,不僅送來了一千匹戰馬,還送來了一萬石糧食。
這支商隊,正是中山無極的甄家商隊。
當甄逸聽到張驍晉升為冀州唯一一個騎都尉時,甄逸直接高興的喝到伶仃大醉!
不久之後,甄逸又收到消息,稱平鄉城張家,正在購買戰馬,雖然張家花費重金,卻依然沒有湊夠兩千匹。
甄逸聽到消息後,直接大手一揮,以八千錢一匹的價格,從冀州北部,還有幽州南部,購買一千匹上等戰馬。
並且承諾,這一千匹戰馬,還有後續的花費,都由甄家一力承擔。
至此,驍騎營的騎兵,每個人都分到了兩匹戰馬。
郡尉孫顯得知這個消息後,直接震驚的目瞪口呆。
一百匹戰馬,都足夠他孫顯頭疼的了,可人家張驍,都沒有開口,就有人給他送來了兩千戰馬。
這讓孫顯如何不震驚,如何不懷疑人生?
張角得知這個消息後,也高興的仰頭大笑,暗歎自己孩兒找了個好婆娘。
同時,張角也被甄家那強大的財力,給震驚到了。
一千匹戰馬,人家眉頭都沒皺一下,說買就買,說送就送,真不愧是冀州巨富。
戰馬送來軍營後,時間已經來到了十月,百姓們也進入了田地中,開始了忙碌的秋收。
隻不過,他們為之忙碌的田地,並不屬於他們自己,而是士族和大戶的土地。
百姓們收獲的糧食,到他們手中的,隻有很少的一部分。
隨著秋收的來臨,北方邊境的士兵們,心也跟著提了起來。
由於今年大漢還算是風調雨順,田地收獲還算不錯,百姓們為之高興,而草原異族,也為之歡心。
以往每到收獲的季節,草原上的異族,或多或少的,都會進入大漢邊境劫掠一番,今年也不會例外。
張驍所帶領的兩千騎兵,也做好了支援北方的準備。
每一日,士兵們都起早貪黑,玩命一般的訓練,將孫顯和其餘軍侯看的直咧嘴。
因為這等程度的訓練,即便是他們自己上去,也未必能堅持下來。
可那些新招募不久的士兵,竟然能跟得上訓練的強度,這如何能不讓孫顯吃驚?
還有張驍所在軍營的夥食,也看的孫顯等人直流口水。
不敢說頓頓有肉,最起碼每隔三天,都會有一頓豐盛的肉食!
這讓張驍麾下的騎兵,都十分壯碩,精力充沛,這也是新兵們能堅持下來的原因之一。
還有就是武器鎧甲,朝廷已經將漢軍騎兵統一製式的鎧甲,送到了軍營中,卻被張驍直接派人全部熔了。
這要是放在旁人身上,那可是殺頭大罪。
可張驍不過是派人向朝廷送了一封密信,沒過多久,朝廷就允許張驍自行鑄造裝備。
這一幕,又將孫顯看的直瞪眼,心中暗歎人和人的差距,還真是大!
早在一個月前,張家就用重金,在冀州乃至其餘州郡,招募鐵匠。
據說,如今的張家,已經招募了五百名,手藝高超的鐵匠。
作為太守的王毅,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洛陽那位已經開口了,他這個太守,又哪敢有意見?
五百多名手藝精湛的鐵匠,還有近千名普通工匠的共同努力下。
用時一個多月,才製作出五百多副不同於漢甲的精良鎧甲。
此時,時間已經臨近十月末,忙碌的秋收,已經結束,可張驍並沒有收到任何求援。
他也派人前往幽州和並州,去打探消息。
據探子送來的消息稱,草原上的幾大部落,並沒有派兵劫掠大漢。
隻有幾個小型部落,派兵劫掠了邊境村莊。
在漢軍強勢的反擊下,幾個小型部落灰溜溜的退出了大漢邊境。
……
另一邊,郡尉孫顯,也正在派人同身在並州的護匈奴中郎將,兼並州刺史的張懿聯係。
既然是騎兵,自然需要戰馬,如今的大漢境內,騎兵所需的戰馬,大部分都是從並州驅趕至大漢境內的。
這些戰馬,有漢人在河套地區飼養的,更多的是從南匈奴用糧食交換的。
南匈奴的王庭,位於並州和幽州交界處,北八百多裏。
南匈奴,依附於大漢,一直同大漢保持著通商,已經多年沒有劫掠過大漢邊境。
前年時,朝廷派三路大軍,攻打鮮卑,南匈奴也派出了不少騎兵,援助大漢。
那一戰,漢軍慘敗,數萬漢家兒郎魂斷草原。
匈奴大軍也損失慘重,族群也被重創,短時間內,很難恢複元氣。
就連匈奴單於,屠特若屍逐就,也身受重傷,在去年時重傷不治,死在了匈奴王庭。
經此一戰,匈奴人對大漢,也徹底的失去了信心。
如今已經時隔兩年,匈奴同大漢的關係緩和了一些,可彼此來往,卻不如以往密切。
不知道張懿用了什麽辦法,二十天後,兩千匹戰馬,就被數百名騎兵,從並州驅趕至巨鹿。
這一批戰馬,比之驍騎營內的五百戰馬,要強上太多。
張驍看過戰馬後,也不由得發出感歎,草原還真是一個巨大的寶庫。
大漢內地在如何精心喂養戰馬,其品質也不如草原戰馬。
這批戰馬送來後,兩千驍騎營的士兵,人手一匹戰馬。
剩下的五百戰馬,則是留著以備不時之需。
並且,張驍所在的張家,也在巨鹿乃至整個冀州,大肆購買戰馬。
張角雖然不會領兵打仗,可他知道,騎兵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騎兵那強大的衝擊力,可以輕易地撕碎步兵的方陣。
還有就是,騎兵可以借助戰馬奔襲的力量,隻要隨意的砍出一擊,就有分金斷石的力量。
最後一方麵,就是騎兵那強大的機動性。
精銳騎兵,士兵的身體素質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就是戰馬。
戰馬不僅要健壯,每個騎兵,最少要匹配兩匹戰馬。
如此一來,騎兵的機動性,就能得到極大的提升。
而想要將騎兵的機動性發揮到最大,那就要一騎三馬。
隻不過,四千匹戰馬,以如今張家的實力,還不足以支撐,因為臥龍山上,還有不少戰馬,需要喂養。
所以,張角就退而求其次,先購買戰馬兩千匹。
至於戰馬所需的糧草,也由張家一力承擔。
張角將購買戰馬的錢財,提升至六千錢,可最終,隻夠買到了一千匹合格的戰馬。
就在張角打算咬咬牙,將戰馬提升至八千錢時,一支商隊,來到了平鄉城外的軍營。
這支商隊,不僅送來了一千匹戰馬,還送來了一萬石糧食。
這支商隊,正是中山無極的甄家商隊。
當甄逸聽到張驍晉升為冀州唯一一個騎都尉時,甄逸直接高興的喝到伶仃大醉!
不久之後,甄逸又收到消息,稱平鄉城張家,正在購買戰馬,雖然張家花費重金,卻依然沒有湊夠兩千匹。
甄逸聽到消息後,直接大手一揮,以八千錢一匹的價格,從冀州北部,還有幽州南部,購買一千匹上等戰馬。
並且承諾,這一千匹戰馬,還有後續的花費,都由甄家一力承擔。
至此,驍騎營的騎兵,每個人都分到了兩匹戰馬。
郡尉孫顯得知這個消息後,直接震驚的目瞪口呆。
一百匹戰馬,都足夠他孫顯頭疼的了,可人家張驍,都沒有開口,就有人給他送來了兩千戰馬。
這讓孫顯如何不震驚,如何不懷疑人生?
張角得知這個消息後,也高興的仰頭大笑,暗歎自己孩兒找了個好婆娘。
同時,張角也被甄家那強大的財力,給震驚到了。
一千匹戰馬,人家眉頭都沒皺一下,說買就買,說送就送,真不愧是冀州巨富。
戰馬送來軍營後,時間已經來到了十月,百姓們也進入了田地中,開始了忙碌的秋收。
隻不過,他們為之忙碌的田地,並不屬於他們自己,而是士族和大戶的土地。
百姓們收獲的糧食,到他們手中的,隻有很少的一部分。
隨著秋收的來臨,北方邊境的士兵們,心也跟著提了起來。
由於今年大漢還算是風調雨順,田地收獲還算不錯,百姓們為之高興,而草原異族,也為之歡心。
以往每到收獲的季節,草原上的異族,或多或少的,都會進入大漢邊境劫掠一番,今年也不會例外。
張驍所帶領的兩千騎兵,也做好了支援北方的準備。
每一日,士兵們都起早貪黑,玩命一般的訓練,將孫顯和其餘軍侯看的直咧嘴。
因為這等程度的訓練,即便是他們自己上去,也未必能堅持下來。
可那些新招募不久的士兵,竟然能跟得上訓練的強度,這如何能不讓孫顯吃驚?
還有張驍所在軍營的夥食,也看的孫顯等人直流口水。
不敢說頓頓有肉,最起碼每隔三天,都會有一頓豐盛的肉食!
這讓張驍麾下的騎兵,都十分壯碩,精力充沛,這也是新兵們能堅持下來的原因之一。
還有就是武器鎧甲,朝廷已經將漢軍騎兵統一製式的鎧甲,送到了軍營中,卻被張驍直接派人全部熔了。
這要是放在旁人身上,那可是殺頭大罪。
可張驍不過是派人向朝廷送了一封密信,沒過多久,朝廷就允許張驍自行鑄造裝備。
這一幕,又將孫顯看的直瞪眼,心中暗歎人和人的差距,還真是大!
早在一個月前,張家就用重金,在冀州乃至其餘州郡,招募鐵匠。
據說,如今的張家,已經招募了五百名,手藝高超的鐵匠。
作為太守的王毅,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洛陽那位已經開口了,他這個太守,又哪敢有意見?
五百多名手藝精湛的鐵匠,還有近千名普通工匠的共同努力下。
用時一個多月,才製作出五百多副不同於漢甲的精良鎧甲。
此時,時間已經臨近十月末,忙碌的秋收,已經結束,可張驍並沒有收到任何求援。
他也派人前往幽州和並州,去打探消息。
據探子送來的消息稱,草原上的幾大部落,並沒有派兵劫掠大漢。
隻有幾個小型部落,派兵劫掠了邊境村莊。
在漢軍強勢的反擊下,幾個小型部落灰溜溜的退出了大漢邊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