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往外走,她迴頭對李俊海說道:
“小海,別擔心,有什麽事姐姐擔著。”
張永奇對李俊海說道:“小海,這麽多年你去哪兒了?前幾年還有你的音訊,後來你從新疆又去哪兒了?”
“姐夫,我去南方了,現在在滇省工作。”
李俊海一迴頭問道:“這是我的外甥吧,快過來,讓舅舅看看。”
張永奇招唿兩個孩子:“小倩,小龍,這是你們的舅舅,你媽媽的弟弟。”
姐姐張大眼睛看著李俊海,咬著嘴唇不敢上前,年幼的弟弟倒是不見外:
“你是我舅舅?你給我帶好吃的嗎?”
李俊海笑了:“當然有好吃的,你叫一聲舅舅,舅舅馬上就給你變出來。”
小男孩剛想張嘴叫,又看了看自己的爸爸,似乎有點猶豫。
正在這時,門外傳來了爭吵聲,李俊海透過窗戶往外看,隻見一個中年男人似乎很生氣,正在跟姐姐大吵。
李俊海猛地站了起來,抬腿就往外走,張永奇說道:
“小海,你別出去,你姐姐能處理。”
張永奇想攔住李俊海,他腿腳不好,一把沒拽住,李俊海推門出去了。
“姐,什麽事?”李俊海麵色不虞地問道。
李梅一臉尷尬,他拉住李俊海,對那個人說道:
“張叔,一筆寫不出來兩個張字,我們還是親戚,欠您的錢到了秋收我一定還您。”
中年人說道:“李梅,不是我催的急,我家裏現在急需用錢,你也知道,老太太躺在床上,每天都得花錢,再說,你們欠…”
李俊海突然問道:“這位長輩,我姐姐姐夫欠您多少錢?”
男人看了一眼李俊海,不認識這個年輕人:
“四千塊,已經兩年了。”
李梅剛要說話,李俊海把姐姐拉到身後:
“您稍微等一下。”李俊海轉身進屋,李梅在後麵焦急地問道:
“小海,你要幹什麽?”
李俊海強壓住心頭的酸痛,故作輕鬆地說:“債主子上門了,該我出點力了。”
李梅大驚,一把拉住李俊海的手,說道:
“小海,你千萬別管,這是我和你姐夫的家事。”
李俊海擦了一把眼淚:“姐,姐夫,你們是我的親人,家人有難,我不幫誰幫?”
張永奇從這才反應過來,他一拍大腿恨恨地說道:
“小海,你姐夫沒用,不但連累了你姐,還讓你…”
“姐夫,您別說了,你們要當我是家人就聽我的。”
李俊海掙脫了李梅的手,從挎包裏拿出一疊錢。
他剛想出門,轉身又從箱子裏拿出兩個小禮盒,拉著姐姐走了出來。
張永奇一瘸一拐也跟了出來。
“這位長輩,這是五千塊錢,我姐姐和姐夫欠您的錢就算兩清了,這是兩盒點心,送給您的家人,聊表一下心意。”
中年男人有點吃驚,這是哪來的小夥子,說還賬就還賬,還給了一千塊錢利息。
他剛想接錢,李俊海又說道:
“您應該有借條吧,能不能還我?”
中年男人尷尬一笑,從兜裏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他接過錢,開始數了起來。
李俊海把借條遞給張永奇:“姐夫,您看對不對?”
張永奇看了一眼:連聲說道:
“是這張借條。”
李俊海一把拿過借條,隨手撕得粉碎,他往空中一揚,拉著姐姐迴屋裏了。
一進屋,李梅就見兩個孩子蹲在地上,看著李俊海打開的箱子,裏麵花花綠綠放了不少東西,兩個孩子倒是懂事,隻看卻沒敢動。
“小倩,小龍,你們在幹什麽?”
“姐,你別管。”李俊海拿起一個包裝,一把就撕開包裝:
“小倩,小龍,你們嚐嚐這個,這是舅舅在首都機場買的果脯,可好吃了。”
兩個孩子都不敢接,但眼睛卻看著母親。
“你們拿著吧,還不謝謝舅舅。”
“謝謝舅舅。”兩個孩子異口同聲喊道。
李俊海又拿起幾件東西,遞給了兩個孩子,李梅說道:
“你們倆出去吃,大人要說話。”
兩個孩子一聲歡唿,轉眼就跑了出去,張永奇猶豫了一下,也跟著出去了。
“小海,你這麽多年是怎麽過來的?”
“姐,我挺好的,就是東跑西顛,沒個固定的地方,不過現在好了,我以後就在滇省工作。”
“滇省,那是哪裏呀,離這裏遠嗎?”
“姐,不遠,一天就到了。”李俊海敷衍道。
他又問:“姐,我姐夫的腿是怎麽迴事?”
“唉,別提了,都是窮惹的禍,家裏本來還過去的,他父親突然得了癌症。”
“家裏缺錢,你姐夫一咬牙,也下了煤礦,一場礦難,死了十幾個人,你姐夫幸運,隻是把左腿砸折了,後來救出來的時候救治也不及時,腿就這樣瘸了。”
李梅擦幹眼淚:“小海,我們李家人多災多難,你姐夫這樣我也認了,你能迴來就好,以後我們一家人生活在一起。”
李俊海拉著姐姐的手問道:“你跟我說實話,你跟姐夫還欠外邊多少錢?”
李梅剛想反駁,看著李俊海真誠的眼神,她歎了口氣:
“要不說我倒黴呢,公爹的命沒救過來,丈夫又瘸了,地裏的活幹不了,都指著我一個人,他隻能在家帶著兩個孩子,操持一下家務,種種後院的菜園子,貼補一下家用。”
李俊海追問道:“姐,到底欠了多少錢?”
李梅神色暗淡地說:“三萬多塊,我們累死累活一年才掙四五千塊錢,這筆錢快把我們家壓死了。”
李俊海猛地站了起來,他推門出去,見張永奇坐在小凳子看著兩個孩子吃東西,一臉的慈愛表情。
李俊海蹲在地上問道:“姐夫,小倩上學了吧?”
“她上二年級,本來在鎮上小學,但距離太遠沒人接送,這才接到村裏上,小龍明年上學。”
“村裏的學校還在?”
張永奇歎了口氣:“沒幾個孩子了,有點錢的家人都把孩子都送到鎮上小學,現在村裏就剩兩個民辦教師,也是過一天算一天了。”
李俊海沉吟了一下,說道:
“姐夫,有件事您幫我辦一下,可以嗎?”
“小海,別擔心,有什麽事姐姐擔著。”
張永奇對李俊海說道:“小海,這麽多年你去哪兒了?前幾年還有你的音訊,後來你從新疆又去哪兒了?”
“姐夫,我去南方了,現在在滇省工作。”
李俊海一迴頭問道:“這是我的外甥吧,快過來,讓舅舅看看。”
張永奇招唿兩個孩子:“小倩,小龍,這是你們的舅舅,你媽媽的弟弟。”
姐姐張大眼睛看著李俊海,咬著嘴唇不敢上前,年幼的弟弟倒是不見外:
“你是我舅舅?你給我帶好吃的嗎?”
李俊海笑了:“當然有好吃的,你叫一聲舅舅,舅舅馬上就給你變出來。”
小男孩剛想張嘴叫,又看了看自己的爸爸,似乎有點猶豫。
正在這時,門外傳來了爭吵聲,李俊海透過窗戶往外看,隻見一個中年男人似乎很生氣,正在跟姐姐大吵。
李俊海猛地站了起來,抬腿就往外走,張永奇說道:
“小海,你別出去,你姐姐能處理。”
張永奇想攔住李俊海,他腿腳不好,一把沒拽住,李俊海推門出去了。
“姐,什麽事?”李俊海麵色不虞地問道。
李梅一臉尷尬,他拉住李俊海,對那個人說道:
“張叔,一筆寫不出來兩個張字,我們還是親戚,欠您的錢到了秋收我一定還您。”
中年人說道:“李梅,不是我催的急,我家裏現在急需用錢,你也知道,老太太躺在床上,每天都得花錢,再說,你們欠…”
李俊海突然問道:“這位長輩,我姐姐姐夫欠您多少錢?”
男人看了一眼李俊海,不認識這個年輕人:
“四千塊,已經兩年了。”
李梅剛要說話,李俊海把姐姐拉到身後:
“您稍微等一下。”李俊海轉身進屋,李梅在後麵焦急地問道:
“小海,你要幹什麽?”
李俊海強壓住心頭的酸痛,故作輕鬆地說:“債主子上門了,該我出點力了。”
李梅大驚,一把拉住李俊海的手,說道:
“小海,你千萬別管,這是我和你姐夫的家事。”
李俊海擦了一把眼淚:“姐,姐夫,你們是我的親人,家人有難,我不幫誰幫?”
張永奇從這才反應過來,他一拍大腿恨恨地說道:
“小海,你姐夫沒用,不但連累了你姐,還讓你…”
“姐夫,您別說了,你們要當我是家人就聽我的。”
李俊海掙脫了李梅的手,從挎包裏拿出一疊錢。
他剛想出門,轉身又從箱子裏拿出兩個小禮盒,拉著姐姐走了出來。
張永奇一瘸一拐也跟了出來。
“這位長輩,這是五千塊錢,我姐姐和姐夫欠您的錢就算兩清了,這是兩盒點心,送給您的家人,聊表一下心意。”
中年男人有點吃驚,這是哪來的小夥子,說還賬就還賬,還給了一千塊錢利息。
他剛想接錢,李俊海又說道:
“您應該有借條吧,能不能還我?”
中年男人尷尬一笑,從兜裏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他接過錢,開始數了起來。
李俊海把借條遞給張永奇:“姐夫,您看對不對?”
張永奇看了一眼:連聲說道:
“是這張借條。”
李俊海一把拿過借條,隨手撕得粉碎,他往空中一揚,拉著姐姐迴屋裏了。
一進屋,李梅就見兩個孩子蹲在地上,看著李俊海打開的箱子,裏麵花花綠綠放了不少東西,兩個孩子倒是懂事,隻看卻沒敢動。
“小倩,小龍,你們在幹什麽?”
“姐,你別管。”李俊海拿起一個包裝,一把就撕開包裝:
“小倩,小龍,你們嚐嚐這個,這是舅舅在首都機場買的果脯,可好吃了。”
兩個孩子都不敢接,但眼睛卻看著母親。
“你們拿著吧,還不謝謝舅舅。”
“謝謝舅舅。”兩個孩子異口同聲喊道。
李俊海又拿起幾件東西,遞給了兩個孩子,李梅說道:
“你們倆出去吃,大人要說話。”
兩個孩子一聲歡唿,轉眼就跑了出去,張永奇猶豫了一下,也跟著出去了。
“小海,你這麽多年是怎麽過來的?”
“姐,我挺好的,就是東跑西顛,沒個固定的地方,不過現在好了,我以後就在滇省工作。”
“滇省,那是哪裏呀,離這裏遠嗎?”
“姐,不遠,一天就到了。”李俊海敷衍道。
他又問:“姐,我姐夫的腿是怎麽迴事?”
“唉,別提了,都是窮惹的禍,家裏本來還過去的,他父親突然得了癌症。”
“家裏缺錢,你姐夫一咬牙,也下了煤礦,一場礦難,死了十幾個人,你姐夫幸運,隻是把左腿砸折了,後來救出來的時候救治也不及時,腿就這樣瘸了。”
李梅擦幹眼淚:“小海,我們李家人多災多難,你姐夫這樣我也認了,你能迴來就好,以後我們一家人生活在一起。”
李俊海拉著姐姐的手問道:“你跟我說實話,你跟姐夫還欠外邊多少錢?”
李梅剛想反駁,看著李俊海真誠的眼神,她歎了口氣:
“要不說我倒黴呢,公爹的命沒救過來,丈夫又瘸了,地裏的活幹不了,都指著我一個人,他隻能在家帶著兩個孩子,操持一下家務,種種後院的菜園子,貼補一下家用。”
李俊海追問道:“姐,到底欠了多少錢?”
李梅神色暗淡地說:“三萬多塊,我們累死累活一年才掙四五千塊錢,這筆錢快把我們家壓死了。”
李俊海猛地站了起來,他推門出去,見張永奇坐在小凳子看著兩個孩子吃東西,一臉的慈愛表情。
李俊海蹲在地上問道:“姐夫,小倩上學了吧?”
“她上二年級,本來在鎮上小學,但距離太遠沒人接送,這才接到村裏上,小龍明年上學。”
“村裏的學校還在?”
張永奇歎了口氣:“沒幾個孩子了,有點錢的家人都把孩子都送到鎮上小學,現在村裏就剩兩個民辦教師,也是過一天算一天了。”
李俊海沉吟了一下,說道:
“姐夫,有件事您幫我辦一下,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