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武士的士氣已經徹底消散。


    在連續頭領站出來被射死後,剩下的人也沒有了必死的決心。


    後邊的高麗武士,開始往後跑路。


    他們是有退路的,可以通過過來的密道,直接逃向城外。


    有一人帶頭,其餘人就會跟隨。


    便不再刺殺太子,紛紛撤退。


    見到這樣的情況,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五百強弩,在這樣的小規模戰鬥中,真的是一股很恐怖的力量。


    這也是為什麽金允浩有著強大的信心,能夠直接殺死太子。


    作為潛伏在長安十餘年的高麗人,一直都在想辦法刺殺大唐皇帝。


    高麗的狼子野心,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在錢財上,一直是對金允浩大力支持。


    這些強弩,就是金允浩的成果。


    五百強弩,聽起來很誇張,實際上也很正常。


    畢竟強弩不大,藏起來不容易被發現。


    在隋末之際,大量的中原百姓,工匠,士兵,將領,逃亡高麗。


    這使得高麗實際上在軍備製作方麵,並不比大唐遜色。


    除了人口和地盤不能跟大唐比擬外,可以是把高麗看做縮小版的華夏。


    這也是為什麽隋朝一定要滅亡高麗的主要原因。


    高麗政權跟華夏政權是同樣的農耕文明,文化程度,工藝水準高度相似。


    如果華夏大亂,那麽高麗是真的很有可能取代華夏王朝的。


    但高麗不是華夏,因為他們用的不是漢語,而是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跟文化傳承。


    從某個意義上來說,高麗是另一個版本的大唐,漢文明的仿製版,是中原王朝真正的心腹大患。


    李承乾很清楚,現在的高麗,可不是後世的高麗半島那點地方,而是整個遼東地區。


    後世的東三省,就是如今的高句麗根基所在。


    想想後世民國曾發生過的通電全國,奉軍入關,就能很好理解現在的高麗是個什麽情況,有多大威脅了。


    曆史從來就沒有新鮮事。


    而李承乾現在所經曆的,就是後世所要再次經曆過的事情。


    唯一不同的是,高氏高麗,曆史上的高句麗,在後世已經成為了中華文明的一份子。


    而不是如今新羅的後代,創建的王氏高麗,隻因為曾經高氏高麗的強大,就跑過來認祖宗。


    這麽一說,新羅也是悲哀,後世子孫何其不孝。


    高句麗要滅亡新羅,後麵的不肖子孫不僅拋棄自己的祖宗,還要去認敵人當祖宗。


    這個時候,蘇定方跟陸仝,也帶著大量金吾衛將士,趕了過來。


    兩人首先就是向太子告罪。


    “臣等救駕來遲,請太子恕罪。”


    李承乾抬了抬已經發酸的右臂,連續射光了三個箭袋,便是他體力異於常人,也多少有些吃不消。


    “刺客在芙蓉園有密道,立即進行追捕。”


    “是,殿下。”


    蘇定方跟陸仝帶著人,立即去進行抓捕。


    還有部分人,在裴行儉,薛仁貴的帶領下,留下來保護太子殿下。


    李象有些焦急,李承乾暗暗搖頭,讓他不要暴露皇長孫的身份。


    畢竟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


    其實對於李承乾來說,也沒什麽太危險的時候。


    五百強弩手確實很厲害,但東宮衛士也不是吃素的,且強弩同樣是東宮衛士的標配,還有盾牌的格擋。


    金雲浩之所以要緩慢推進,而不是一擁而上,也是顧忌東宮衛士的強弩。


    畢竟他們可沒有盾牌能夠進行格擋,隻能以弩箭的數量優勢進行對射。


    芙蓉園內,隨著刺客的退去,緊張的氣氛漸漸消散。


    李承乾走到亭台前,目光威嚴,掃視了一眼周圍。


    文人學子,勳貴官員們,臉上雖仍殘留著驚魂未定的神色,但更多的是一種堅定與自豪。


    看到太子走到亭台前,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今日之變故,實乃驚心動魄。然吾大唐之士,臨危之際,毫無懼生死之怯意,盡顯英勇無畏之風範,誠為國之脊梁也。”


    “且觀國子監之學子,雖無鋒銳之刃,然憑一腔熱血護我大唐之尊嚴,盡顯忠誠擔當之大義。”


    “更有我大唐官員,不畏生死,於危難降臨時,誓死守衛,忠誠勇敢之姿,令孤由衷敬佩。”


    “有汝等如此忠勇之士,何愁我大唐不興盛?”


    說到這裏,李承乾一頓,吩咐道:“拿酒來。”


    侍衛立即送來酒杯。


    李承乾接過,高舉酒杯,遙敬眾人。


    “這杯酒,孤敬諸君,敬諸君不畏生死,衛我大唐威嚴!”


    話音落下,李承乾滿飲此杯。


    “彩!”


    人群中立即爆出喝彩之聲。


    “太子殿下神勇無敵。”


    “願為大唐效死,為太子效死!”


    “為大唐賀!為太子賀!”


    這次沒有彩排,所以喝彩之聲,就顯得比較淩亂了。


    經曆過這番生死之際,所有人對太子心中有了別樣的情感。


    方才那一場驚心動魄的刺殺,敵方五百強弩,太子卻能臨危不亂,盡顯王者風範,如何不令人生出敬佩之情。


    李承乾微微抬手,眾人頓時安靜下來。


    “今日之事,雖驚險萬分,然不可因之而亂了佳節之雅興。”


    “元宵詩會,當繼續進行。”


    “方才之險,諸君親身經曆,”


    “何不借此契機,以今日之事為題,揮毫潑墨,賦詩作詞。”


    眾人聞言,紛紛叫好,芙蓉園內再次熱鬧起來,彷佛又迴到了先前的祥和。


    而不遠處,衛士們正在清理屍體。


    亭台旁邊,芙蓉園內的婢女跟仆從,也開始進行收拾,重新布置。


    單瑤整個人都有些渾渾噩噩的。


    她現在才知道自己多麽可笑,原來太子的武藝,竟然這麽高超。


    弓手在王朝時代,屬於是高級兵種。


    跟後世影像中,刻板印象裏,隻會射箭遠程攻擊的弓箭手可不同。


    能當弓箭手的,個人武力在軍隊中已經是佼佼者。


    像是太子這樣的神箭手,其武藝必然高超。


    就算是給單瑤機會接近太子,恐怕不用一招,單瑤就會被太子拿下,輕鬆製服。


    費勁千辛萬苦,就是為了挨太子一巴掌?


    另一邊,同樣混進來當個仆從的陳明等單雄信的親衛,總算是鬆了口氣。


    今天的局勢超乎了他們想象。


    感覺別人才是真正複仇的,而他們不過是打醬油的。


    太子的護衛,很多程度上感覺比皇帝還要更加森嚴。


    當年行刺皇帝的那些刺客,都沒有這麽誇張吧。


    不過也許正是因為皇帝被行刺了好幾次,有了經驗,這才不斷提高禁嚴規模。刺客這邊吸取教訓,同樣在不斷提升。


    “這樣也好,至少小姐沒機會去刺殺了。”


    陳明感歎道。


    “那我們呢,要怎麽跟他們交代。”老張遲疑道。


    畢竟拿了別人這麽多年的錢,現在臨到頭了,總不能真就看著不動手吧。


    “交代個錘子,就現在這局麵,還談什麽交代。”


    “俺滴個乖乖誒,數百強弩啊,這都沒能幹掉太子,咱們這小胳膊小腿的,上去不是送死。”


    “況且金吾衛都把芙蓉園把控了,已經沒機會了,他們能理解的。”


    老張點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隨即感歎道:“誒,就怕他們覺得自己幹不成事,不給錢了。”


    陳明冷笑道:“這才是好事。”


    這麽一說,老張也覺得是好事。


    報仇的事情,除了小姐被蒙在鼓裏,這麽多年下來,親衛們隻是靠這由頭養家糊口。


    還是很大方的,至少親衛們老家都有了不少良田。


    亭台上。


    李承乾迴到了座位上,旁邊宮女給他揉捏肩膀。


    太子妃蘇玉兒給狄奧多西使了個眼色,即便是語言不通,狄奧多西也頓時明白。


    於是大膽上前,走到太子旁邊,去接替宮女的工作。


    李承乾隻是看了眼,並未說話。


    蘇玉兒見此,眉開眼笑。


    她對狄奧多西好感不錯,先前那麽多刺客,狄奧多西擋在她的前邊,可她留下深刻印象。


    當時刺客們都是強弩,射程理論上是能達到亭台的。


    很容易就會有流矢過來,即便前邊還有人擋在。


    況且本來蘇玉兒就有想讓狄奧多西入東宮的想法,現在就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了。


    至於李承乾。


    幾乎很難有人可以拒絕異國公主,尤其是美貌的異國公主。


    李泰一臉憂愁。


    這次玩太大了,幾百刺客,還全部有強弩。


    他的責任,是怎麽也逃不過去的。


    唯一比較放心的是,不管怎麽查,總是跟他沒關係,頂多算個疏忽之職。


    本身得到芙蓉園後,李泰也沒怎麽過來。


    想了想,李泰走過去想跟太子解釋:“大兄,我.”


    李承乾抬手打斷了李泰的話,道:“你有什麽想說的,屆時去跟父皇說吧。”


    漢王李元昌在旁邊陰陽怪氣道:“魏王可真是好手段,穿著仆從服飾的,怕是有好幾百人吧。”


    “這可都是芙蓉園的人,魏王真就一點都不知情嗎。”


    “也不知道,這裏頭還有沒有其他刺客混進去。”


    “這麽多人,魏王的芙蓉園,不會是刺客的大本營吧。”


    李泰氣急敗壞,厲聲道:“漢王,你敢汙蔑我。”


    李元昌冷哼一聲:“汙蔑?我說的難道不是事實嗎。”


    李泰冷著臉,說道:“芙蓉園我向來很少過來,便是如同那洛陽的魏王池一般,向來都是他人管理。”


    “被人鑽了漏洞,是我疏忽大意了。”


    “大兄遇刺之事,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我自會請父皇徹查,就不勞漢王費心了。”


    這時,蘇定方已經趕了迴來。


    “殿下,查清楚了,在曲江池南邊有一條密道,可通往城外。”


    “這些刺客皆是高麗武士,攜帶的強弩軍備,皆是從城外帶來。”


    “密道已經被高麗武士弄塌了,臣請令調動騎兵進行追捕。”


    李承乾點點頭:“調五百緹騎,立即追捕刺客。”


    金吾衛負責長安城內治安,包括城門防守工作。


    但要是調動騎兵,則需要進行請示,上報兵部,得到批準才可。


    不過太子有監國之權,在遇到刺客這樣特殊的情況下,是可以越過兵部,直接批準調動騎兵進行抓捕,包括讓金吾衛出城追擊。


    “是,殿下。”


    李承乾取下腰間玉佩,交給蘇定方。


    這跟皇帝的禦賜金牌相同,作為太子的信物,是在緊急情況下,可以行使一定的權利,跟後世的尚方寶劍的概念差不多。


    玉佩正麵雕刻麒麟,邊緣有精美雲紋,其背麵則刻著專屬印記,精致的篆書“承乾”二字。


    看著蘇定方離去,魏王李泰如坐針氈。


    因為他知道,不僅是追捕刺客,還會將這裏的情況,迅速上報大內。


    父皇知曉後,肯定會大發雷霆。


    這可是五百強弩啊。


    縱觀曆史上,幾乎算是最為頂尖的刺殺事件了。


    即便是李世民被刺殺這麽多次,都沒遇到過這麽艱難的時候。


    偏偏在這芙蓉園裏,就出現了。


    換個話說,如果今天在這裏的不是太子,而是李世民本人,那會有怎樣的情況。


    會不會直接就被刺殺駕崩了。


    芙蓉園還出現了能夠連通城外的密道,這對於長安城的城防來說,也是個絕大的問題。


    李承乾心情就很不錯了。


    因為從今夜過後,別的不說,至少這芙蓉園,肯定是要到自己名下來。


    魏王出了這麽大的紕漏,芙蓉園肯定是保不住了。


    在李承乾看來,這可是個練兵的好地方,除開三百畝水域,可還是有七百畝地呢。


    因為這次刺殺的事情,也可以名正言順的將整個芙蓉園封鎖起來,不再對外開放。


    太極宮內。


    此時也在舉行著盛大的節目歌舞表演。


    不過這對於李世民來說,也沒多少新鮮的。


    畢竟如果他想看,天天都能看。


    這時,太子遇刺的消息,也傳到了過來。


    張阿難聽聞消息後,連忙向陛下匯報。


    “陛下,芙蓉園出現數百刺客,為高麗武士,皆帶強弩,行刺太子。”


    “如今已然擊退刺客,太子正在命人抓捕。”


    李世民一聽,頓時一驚。


    “太子可曾受傷?”


    “未曾受傷。”


    “傳信的人呢。”


    “在殿外。”


    “讓他過來,朕親自詢問。”


    “是,陛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見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見春秋並收藏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