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被嚇到了。


    被李泰說的這些話,還有太子的行為,給嚇到了。


    雖然感覺很是震撼,可仔細一想,太子的行為又何嚐不是這樣做的。


    這麽一對比,李佑才覺得自己多麽天真,舅舅陰弘智準備的謀反計劃,又是多麽的可笑。


    這跟太子比起來,完全就是天壤之別。


    即便謀反的事情沒有被發現,等到父皇駕崩,他們能幹過這麽可怕的太子?


    不過太子大概也不會等到父皇駕崩的那天。


    李佑也是讀過書的,學識還不錯。


    對於李泰說的這些話,有自己的判斷。


    曆史上太子跟皇帝的事情,本來就有很多先例,太子會謀反,其實也不意外。


    李泰補充道:“父皇如今正當壯年,太子怎麽可能一直等下去。”


    李佑遲疑道:“可這些事情,都建立在大兄能征服高麗的情況下,如果太子征服高麗失敗呢,那他的計劃不就全部成空了。”


    李泰搖搖頭:“老五啊老五,說你傻還真傻了。”


    “既然太子有這樣的動作,在別的方麵,他就沒有準備嗎。”


    “不管征伐高麗輸贏與否,太子在準備謀反,這都是既定的事實,有些事情我不方便跟你說,其實上我已經可以百分百確定,太子正在秘密勾結許多官員,準備謀反的事情。”


    “征戰高麗,不過是為了更好的在謀反後,掌控朝堂罷了。”


    聽到這裏,其實李佑已經相信了。


    按照李泰所說,太子確實在準備謀反的話,那麽徹查下來,肯定能查到蛛絲馬跡。


    不管太子立下了多大的功勳,不管太子的名聲有多好,隻要太子行謀反之事,父皇肯定會廢掉太子,重立儲君。


    魏王,就是最好的儲君人選。


    李佑在心中權衡利弊,從現在的局麵來看,如果他幫著四哥汙蔑太子謀反,在徹查的過程中,四哥肯定會進行引導,甚至還有線索的安排。


    極大的可能性,會真的找到太子謀反的證據。


    那他也算是舉報有功。


    不幫助四哥的話,四哥同樣還是會這麽做,隻是更加麻煩了一些。


    但對他來說,也是有風險的,如果不能短時間內扳倒太子,太子首先就是把他流放嶺南。


    左思右想,李佑還是沒有下定決心。


    畢竟這裏頭的幹係太大了。


    李泰看著李佑臉上的掙紮,問道:“老五,你覺得太子真的能謀反成功啊。”


    “屆時父皇追查下來,太子曾經保舉過你,你還能幸免嗎。”


    這句話,如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啊,太子謀反能成功啊。


    在李佑看來,這個可能性是很渺茫的。


    父皇是什麽人,是打下了大半個大唐江山,殺了大伯,四叔,還有他們所有的孩子,最後把祖父囚禁大明宮的狠人。


    這些年,父皇確實是表現得比較仁慈了,可對付父皇,又豈是簡單之事。


    若父皇年邁也就罷了,可父皇正值壯年,朝廷群臣,軍中將領,自然是更加聽信父皇的話。


    太子謀反失敗,大概率還會牽扯到自己身上。


    從目前的局麵來說,太子還不見得會幫自己免除流放之刑,往後還要遭受到牽連。


    這麽一對比起來,跟隨四哥,好像才是真正的出路。


    咬咬牙,李佑沉聲道:“四哥,你說,要我怎麽做。”


    聽到這話,李泰頓時滿臉笑容。


    ——


    東宮,後殿。


    寧靜的庭院之中,午後的陽光灑下,帶來幾絲溫暖。


    李承乾身著一襲月白色錦袍,身姿挺拔,俊朗的麵容上帶著淡淡的笑意。


    他坐在矮凳上,專注地看著麵前的青石板,石板下的火焰跳動著,映紅了他的眼眸。


    太子妃蘇玉兒則身著一襲淡粉色的羅裙,烏發如瀑,麵容秀美。她微微前傾,拿起一塊剛剛烤好的肉片,放入口中細細品嚐。


    瞬間,她的眼睛一亮,讚歎道:“殿下這烤肉,當真是很不錯。”


    今天是難得的夫妻時光。


    元宵佳節,皇宮內也是有盛大節目的,杜荷也需要去忙。


    李德謇則在城外操練府兵,府兵那邊也有節目表演。


    趙節跟李元昌已經到長安城去浪了。


    畢竟今天的長安城最為熱鬧。


    按照慣例,正月十五過後,明日皇宮再行宴席,各路皇子都要返迴封地。


    外地迴來述職的官員們,也要迴去繼續任職地方。


    兩人相對而坐,中間的青石板上,肉片在火焰的炙烤下滋滋作響,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旁邊的侍衛們手腳麻利地將牛羊肉切成薄片,宮女們則小心翼翼地將肉片放置在青石板上,動作嫻熟而優雅。


    李承乾聞言,嘴角上揚,給剛烤好的肉片撒上一層胡椒,放到蘇玉兒麵前。


    “嚐嚐這個,味道更好。”


    蘇玉兒夾起肉片,輕輕咬了一口,鮮嫩的肉質和濃鬱的香味在口中散開,讓她不禁陶醉其中。


    “殿下這烤肉的技藝是從何處學來的?”蘇玉兒好奇地問道。


    李承乾微微一愣,隨即笑道:“聽說西方那邊頗為流行,聽了兩句,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嚐試一二。”


    聽到說西方,蘇玉兒猶豫了下,而後問道:“我聽外麵傳言,殿下在支持羅馬使團。”


    李承乾點點頭:“沒錯。”


    蘇玉兒問道:“那羅馬距離我大唐,聽說有萬裏之遙,那羅馬使團過來,都走了一年半載之久,還需要過高山峻嶺,汪洋大海,荒蕪沙漠。”


    “若聯合羅馬,對於我大唐來說,好像也沒多大好處吧。”


    李承乾有些奇怪道:“你怎麽突然關心這些事了。”


    蘇玉兒有些不好意思,道:“隻是總是聽人提起,所以有些好奇。”


    李承乾仔細看了眼蘇玉兒,總感覺她是有其他的意思,隨即解釋道:“聯合羅馬,遠交近攻也,如今西域臨近的大食國,正在快速的崛起。”


    “波斯國雖還沒有滅亡,但其國都都已經丟失了,而羅馬也被占據了大量疆域。”


    “我不擔心大食會直接進攻我大唐,但其穩定後,必然會對我大唐產生重大影響。”


    “譬如吐蕃,看似與我大唐交好,一旦其壯大,還甘心那高原之地嗎。”


    “大食不缺乏聰明人,他們可支持吐蕃叛亂,壞我大唐。”


    “亦或是支持挑撥支持我大唐周邊其餘國家。”


    “雖是猜測,但不可不防,而遏製大食發展,自然最為符合我大唐利益。”


    李承乾的眼光格局跟之前截然不同,他是站在曆史上的角度上,還有大唐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


    從玄武門繼位,謀反這些事情對他來說,隻不過是水到渠成。


    東宮現在存放的硝石,經過久的不斷收購,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恐怖的數量。


    大唐皇庭的布局,從玄武門是最好的突破口。


    李世民也知道,畢竟他自己就是這麽過去的。


    所以在玄武門安排了大量的精兵,掌管這些精銳兵力的則是張阿難。


    理論上說,即便是上萬兵力,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突破玄武門。


    但這對李承乾來說是問題嗎。小小玄武門,直接給他炸沒了。


    當炸藥包是擺設呢。


    太子妃蘇玉兒聽完,心裏也有了底。


    試探著問道:“我聽說羅馬使團裏,有個非常漂亮的公主,殿下見過嗎。”


    聽到這話,李承乾突然想起之前在太極殿,羅馬使團覲見的時候。


    雖然距離很遠,但李承乾視力很好。


    確實有被那羅馬公主的美貌驚豔到。


    “見過,確實很不錯。”李承乾直接承認道。


    蘇玉兒再問道:“殿下有沒有想過,納她為妃呢。”


    李承乾不由笑道:“你怎麽還關心起這些事來了,難道我專寵你一人,還不好嗎。”


    東宮裏,除了太子妃蘇玉兒,是沒有其他側妃的。


    李承乾也不在乎這些,如果隻是美色,娶側妃對他沒有任何作用。


    反正想睡哪個,都是直接上手的事情。


    雖然沒有其他側妃,但李承乾也不隻是跟太子妃睡覺。


    陪睡的侍女,可是有不少被臨幸過的。


    “我可不想被人說成妒婦,如果殿下覺得不錯,那就納羅馬公主為妃吧。”


    “這樣殿下支持羅馬的事情,也有了由頭,還能抱得美人歸,一舉兩得呢。”


    “況且我聽說那羅馬也是大國,疆域跟人口不比大唐少,如此也算是門當戶對。”


    蘇玉兒很是認真的說道。


    之所以會這麽想,其實是父親蘇亶跟他聊過這事。


    因為太子如果登基的話,不可能隻有皇後,肯定還會納更多的妃子,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蘇家的底蘊太薄了,屆時後宮這塊,難免會發生爭權奪利的情況。


    加上外部的影響,對於蘇玉兒的權力來說,自然就會有所影響。


    蘇亶也知道,自己這個女兒,在權力爭鬥這塊,很是小白的。


    可如果這個妃子,是羅馬公主的話,那就不存在影響到蘇玉兒。


    綜合方麵考慮,讓羅馬公主成為太子側妃,最是有利。


    先前蘇玉兒問起羅馬使團的事情,就是在你試探太子的態度。


    李承乾也沒拒絕也沒答應,道:“這些事情,屆時再看吧。”


    蘇玉兒見此,說道:“聽說羅馬使團,今晚也會去元宵詩會,我得好好看看。”


    李承乾笑了笑,沒再繼續這個話題。


    對於納羅馬公主為妃,李承乾自然不會拒絕,隻是當著老婆的麵去聊另外一個女人,他還有些不適應。


    烤肉這邊吃完後,過了良久,太子都在書法查看了不少文書後,內侍文忠這才在旁邊開口道:“殿下,前些日子說讓臣找個能掌管晉州煤礦的掌櫃,如今紀昭紀縣尉那邊,到底提供了一個人。”


    李承乾問道:“詳細說來聽聽。”


    內侍文忠繼續道:“這個人叫羅會,在長安城內,也有些名氣.”


    文忠詳細的講述起來,之所以先前沒說,是因為太子正在吃烤肉。


    這羅會幹的是夜香郎的事情,要是壞了殿下的胃口,那反而是他的罪過了。


    其實關於羅會的事情,已經到文忠這裏有幾天了。


    之所以一直壓著沒上報,也是因為羅會這買賣太過於低賤,文忠想等等,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更加適合的人。


    拖到今天,下邊提供上來的人倒是不少,但比起羅會來說,都差了不少。


    畢竟羅會手下有幾千夜香郎給他工作,還有穩定的售賣渠道,這就相當於有大型項目管理經驗。


    其他的掌櫃,一般都是店鋪這些,頂多就管幾十人,哪裏有羅會這樣管理幾千人規模的經曆。


    而太子那邊要在晉州開煤礦,跟羅會的情況,還是有很大程度的類似。


    開采的礦藏,在加工後,運輸也是很大問題。


    而羅會在管理經驗上,對於運輸這塊也同樣經驗豐富。


    對比之下,優勢就很突出了。


    李承乾聽完後,點點頭:“那就是他了,今晚詩會,安排他跟孤見上一麵。”


    內侍文忠躬身道:“是,殿下。”


    太極宮,後宮。


    楊妃一臉愁容。


    看著天色漸暗,心裏卻急了起來。


    她很後悔,元宵詩會邀請了太子。


    因為驅逐高麗人的關係,兒子李恪告訴他,這些高麗人,很有可能在元宵詩會,對太子行報複之事。


    但凡太子受到絲毫損傷,這可都是她的罪過。


    最主要的是,她是想巴結太子來了,這樣一來,太子會不會懷疑他跟魏王有所籌謀。


    隻是現在說不讓太子去了,那就更不可能了。


    隻能到時候再看了。


    長安城內。


    羅會這幾天很是緊張,因為自從紀昭跟他說,已經把他的情況上報東宮後。


    這都過去了好幾天的時間,還沒有任何消息傳來。


    大概率是黃了。


    果然,自己過於癡心妄想。


    太子什麽身份,怎麽可能瞧得上自己這個夜香郎。


    他知道今天太子會去芙蓉園,參加元宵詩會。


    可以他的身份,連進去的資格都沒有。


    這樣規模盛大的詩會,是需要拜帖的。


    就在心灰意冷之際,紀昭突然上門拜訪。


    “紀兄弟是來看我笑話的嗎。”羅會沮喪道。


    紀昭從懷中掏出名刺,放在桌子上。


    在唐朝時期,名刺就是邀請函的意思。


    “我可是來給羅兄送驚喜的。”


    羅會瞪大了眼睛,看向桌子上的名刺,不敢置信道:“這,這是.”


    紀昭笑著解釋道:“方才東宮傳信,太子殿下聽聞羅兄的消息,很感興趣。”


    “這是今晚由楊妃在芙蓉園主持的元宵詩會名刺,屆時羅兄可當麵拜見太子殿下。”


    “我拿到這名刺之後,可是晚飯都沒吃,就給羅兄送來了。”


    “若得太子殿下看重,羅兄往後,自當平步青雲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見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見春秋並收藏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