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三年,秦太後愈發深不可測。
小孩子一年一個樣,三年過去小皇帝的模樣也有了很大的改變,他從臉上還帶著嬰兒肥的小團子漸漸抽條,變成了威嚴的大齊天子,誰都看得出,秦太後有意放權,時至今日,小皇帝手上已經掌握了大半的皇權,不再是那個看起來就像是個吉祥物的小皇帝。
世家三年前伏誅,白家分崩離析,秦尋雪對外說白家嫡係已經悉數伏誅,她親手扶植白家旁係,白慕揚做了新任的白家家主,很是讓白慕揚揚眉吐氣了一番。代價便是白家引頸受戮,向秦太後俯首稱臣,親手放棄了許多屬於白家的東西,從此再無崛起可能。
謝家和蕭家都被秦尋雪整治了一番,身為小皇帝母家的謝家甚至被剝離了不少權力,蕭家一如既往低調,秦尋雪倒是沒多對蕭家下手,隻是該做的還是做了,至少世家得到遏製,三年來大大小小的世家都夾起尾巴做人。他們聽說秦太後有意料理所有世家,雖說秦太後明麵上不再掌權,但為得到秦太後的寬大處理,他們還是做了些善事,自發修路免除了一些傭農的繁重利息,給大齊的百姓帶來了好的變化。
秦尋雪倒是沒打算弄他們,既然四大世家裏已經倒下了兩個,那麽其他的世家其實不足為懼,江南那頭有秦明遠處理著,秦尋雪本就打算拿這些人給小皇帝墊腳,拿來當最好的磨刀石。
所以世家和秦尋雪之間得到了難得的平靜,秦尋雪也看起來退出了政治舞台的中心,一點都留戀權勢,整日窩在後宮裏,看起來和普通的太後沒什麽兩樣。
保皇黨們都欣慰地看到秦太後遵守了諾言,並沒有想著篡位。
雖然秦太後本人並不在意他們的想法就是了。
冬日的皇城總是飄著雪,秦尋雪很喜歡坐在窗口看雪落下。她三年前終於放下了那一點點對過去的執念和痛苦,如今身心愉悅,隻是因著一些舊傷,到了冬日依舊容易生病,前兩日剛剛生了一場大病,臥床不起好幾日,嚇得小皇帝差點又取消了每日的早朝。
好在秦尋雪在太醫院的照料下好了起來,秦夫人這些日子也宿在宮中,帶了些箜閣找來的神醫,要給她調理身子。
秦夫人說到做到,這三年間,她留在京城裏,一刻也沒有停止對秦尋雪的監督,隻要她得空便會入宮覲見秦尋雪,問雀枝她有沒有認真吃藥。
在秦夫人的照料下,秦尋雪的身子好了大半了,縱然毒發愈發頻繁,秦夫人找來的神醫也束手無策,但秦尋雪還是順利地多活了三年。
——並不是因為意誌非凡,隻是因為周澤年迴去的第一年,就走了黑騎衛的路子給秦尋雪送了解藥來。
大周現存的解藥也不完整,鸝雀還在一點點試,但先前周澤年送來的那份不算完整的解藥也極大地緩解了秦尋雪的痛苦,至少雀枝對周澤年的態度好了不少,甚至願意主動幫周澤年遞些秦尋雪的近況過去。
秦尋雪願意放緩對世家的步伐也是因為周澤年如願以償找到了半吊子的解藥,秦尋雪的生命得以延續,她不用再那麽急著給小皇帝鋪路,自然可以放緩些步子,麻痹世家的神經。
畢竟他們在大齊都根上附著了那麽多年,要連根拔起定然要傷筋動骨,秦尋雪打算慢慢和他們熬,等到大周歸順那一日,他們就會知道自己有沒有做錯選擇。
秦尋雪肯定大周能歸順,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她如今願意活著了,也有了活下去的可能,倒是可以和那些討人厭的家夥慢慢耗。
大齊這頭一切蒸蒸日上,大周那邊卻風雨飄搖。經過三年,大周的奪嫡之爭愈發激烈。在周澤年加入混局後一切都變得撲朔迷離了起來,誰都不敢相信這個離開大周好些年,不過及冠,沒有任何家族背景的皇子笑到了最後。早在他迴到大周的那一日,周明帝便封他為榮親王,比他的兄弟都要尊貴,明目張膽的偏愛足夠讓在場野心勃勃的皇子都變了臉色,就連一身華服的薑皇後都不知道周明帝明麵上答應了給所有適齡皇子封王,背地裏卻寫了一道給周澤年封親王的聖旨,她臉上虛情假意的笑差點就維持不住了。
但木已成舟,薑皇後隻能打落牙齒和血吞,麵上掛著難看的笑承認了這件事。自那以後,周澤年鋒芒畢露,展現了自己的手腕和才能,他出入朝堂,接下了各種各樣的艱難旨意,一點點累積了自己的威望,遭遇了無數次來自薑皇後和手足的暗殺,他走得緩慢但堅定,如今他在大周朝堂和百姓中頗有威望,誰都知道榮親王是個剛正不阿但極有風度的翩翩君子。
加上即使在大周,王昌平王大儒的名聲也很好,周澤年隱晦向外頭散布了自己是王大儒最後一位關門弟子,並且及冠禮也是這位大儒親自為他加冠,就連字都是大儒所起,因著這樣的名聲,有不少能人誌士投靠了他。
周澤年在大周算不上舉步維艱,隻是每一步都像是刀尖舔血。周明帝對他的偏愛是保護傘也是催命符,他走得緩慢但堅定,誰都看得出他意在皇位,偏偏沒有誰真的動得了他。
這些事周澤年並沒有跟秦尋雪說,都是滲透到大周的黑騎衛告訴秦尋雪的。周澤年總是在給她寫信,卻不曾提及半分自己的艱難,隻說那些有意思的事,像是不願意讓她為此擔心。
今日大周那裏又送來一封信。秦尋雪倚著窗把玩著信封,還沒來得及拆開便被人一把搶了過去。
絳紅色宮裝的女子眉間點著一點鮮紅的花鈿,眉目秀雅她笑嘻嘻地在秦尋雪麵前晃了晃周澤年的信,語氣戲謔:“怎麽,你的小情郎又給你送信來了?也是難為他了,隔著這麽遠還堅持不懈給你送信,秦太後好福氣。”
“再晃就迴你的皇陵去。”秦尋雪毫不客氣地搶迴了信,語氣森冷。
女子搖搖頭:“才不要,我如今可是正宗的聖母皇太後。”
這人正是謝琳芸。早在三年前,秦尋雪便把人接迴了宮中,小皇帝頂著大臣們的壓力,最後還是封了謝琳芸為聖母皇太後。在小皇帝眼裏謝琳芸算不得什麽母後,但若是他不封,世俗禮教自然會找上來。但也因著小皇帝尊封謝琳芸為聖母皇太後,秦尋雪也跟著加封為母後皇太後。
“真是無趣。”
小孩子一年一個樣,三年過去小皇帝的模樣也有了很大的改變,他從臉上還帶著嬰兒肥的小團子漸漸抽條,變成了威嚴的大齊天子,誰都看得出,秦太後有意放權,時至今日,小皇帝手上已經掌握了大半的皇權,不再是那個看起來就像是個吉祥物的小皇帝。
世家三年前伏誅,白家分崩離析,秦尋雪對外說白家嫡係已經悉數伏誅,她親手扶植白家旁係,白慕揚做了新任的白家家主,很是讓白慕揚揚眉吐氣了一番。代價便是白家引頸受戮,向秦太後俯首稱臣,親手放棄了許多屬於白家的東西,從此再無崛起可能。
謝家和蕭家都被秦尋雪整治了一番,身為小皇帝母家的謝家甚至被剝離了不少權力,蕭家一如既往低調,秦尋雪倒是沒多對蕭家下手,隻是該做的還是做了,至少世家得到遏製,三年來大大小小的世家都夾起尾巴做人。他們聽說秦太後有意料理所有世家,雖說秦太後明麵上不再掌權,但為得到秦太後的寬大處理,他們還是做了些善事,自發修路免除了一些傭農的繁重利息,給大齊的百姓帶來了好的變化。
秦尋雪倒是沒打算弄他們,既然四大世家裏已經倒下了兩個,那麽其他的世家其實不足為懼,江南那頭有秦明遠處理著,秦尋雪本就打算拿這些人給小皇帝墊腳,拿來當最好的磨刀石。
所以世家和秦尋雪之間得到了難得的平靜,秦尋雪也看起來退出了政治舞台的中心,一點都留戀權勢,整日窩在後宮裏,看起來和普通的太後沒什麽兩樣。
保皇黨們都欣慰地看到秦太後遵守了諾言,並沒有想著篡位。
雖然秦太後本人並不在意他們的想法就是了。
冬日的皇城總是飄著雪,秦尋雪很喜歡坐在窗口看雪落下。她三年前終於放下了那一點點對過去的執念和痛苦,如今身心愉悅,隻是因著一些舊傷,到了冬日依舊容易生病,前兩日剛剛生了一場大病,臥床不起好幾日,嚇得小皇帝差點又取消了每日的早朝。
好在秦尋雪在太醫院的照料下好了起來,秦夫人這些日子也宿在宮中,帶了些箜閣找來的神醫,要給她調理身子。
秦夫人說到做到,這三年間,她留在京城裏,一刻也沒有停止對秦尋雪的監督,隻要她得空便會入宮覲見秦尋雪,問雀枝她有沒有認真吃藥。
在秦夫人的照料下,秦尋雪的身子好了大半了,縱然毒發愈發頻繁,秦夫人找來的神醫也束手無策,但秦尋雪還是順利地多活了三年。
——並不是因為意誌非凡,隻是因為周澤年迴去的第一年,就走了黑騎衛的路子給秦尋雪送了解藥來。
大周現存的解藥也不完整,鸝雀還在一點點試,但先前周澤年送來的那份不算完整的解藥也極大地緩解了秦尋雪的痛苦,至少雀枝對周澤年的態度好了不少,甚至願意主動幫周澤年遞些秦尋雪的近況過去。
秦尋雪願意放緩對世家的步伐也是因為周澤年如願以償找到了半吊子的解藥,秦尋雪的生命得以延續,她不用再那麽急著給小皇帝鋪路,自然可以放緩些步子,麻痹世家的神經。
畢竟他們在大齊都根上附著了那麽多年,要連根拔起定然要傷筋動骨,秦尋雪打算慢慢和他們熬,等到大周歸順那一日,他們就會知道自己有沒有做錯選擇。
秦尋雪肯定大周能歸順,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她如今願意活著了,也有了活下去的可能,倒是可以和那些討人厭的家夥慢慢耗。
大齊這頭一切蒸蒸日上,大周那邊卻風雨飄搖。經過三年,大周的奪嫡之爭愈發激烈。在周澤年加入混局後一切都變得撲朔迷離了起來,誰都不敢相信這個離開大周好些年,不過及冠,沒有任何家族背景的皇子笑到了最後。早在他迴到大周的那一日,周明帝便封他為榮親王,比他的兄弟都要尊貴,明目張膽的偏愛足夠讓在場野心勃勃的皇子都變了臉色,就連一身華服的薑皇後都不知道周明帝明麵上答應了給所有適齡皇子封王,背地裏卻寫了一道給周澤年封親王的聖旨,她臉上虛情假意的笑差點就維持不住了。
但木已成舟,薑皇後隻能打落牙齒和血吞,麵上掛著難看的笑承認了這件事。自那以後,周澤年鋒芒畢露,展現了自己的手腕和才能,他出入朝堂,接下了各種各樣的艱難旨意,一點點累積了自己的威望,遭遇了無數次來自薑皇後和手足的暗殺,他走得緩慢但堅定,如今他在大周朝堂和百姓中頗有威望,誰都知道榮親王是個剛正不阿但極有風度的翩翩君子。
加上即使在大周,王昌平王大儒的名聲也很好,周澤年隱晦向外頭散布了自己是王大儒最後一位關門弟子,並且及冠禮也是這位大儒親自為他加冠,就連字都是大儒所起,因著這樣的名聲,有不少能人誌士投靠了他。
周澤年在大周算不上舉步維艱,隻是每一步都像是刀尖舔血。周明帝對他的偏愛是保護傘也是催命符,他走得緩慢但堅定,誰都看得出他意在皇位,偏偏沒有誰真的動得了他。
這些事周澤年並沒有跟秦尋雪說,都是滲透到大周的黑騎衛告訴秦尋雪的。周澤年總是在給她寫信,卻不曾提及半分自己的艱難,隻說那些有意思的事,像是不願意讓她為此擔心。
今日大周那裏又送來一封信。秦尋雪倚著窗把玩著信封,還沒來得及拆開便被人一把搶了過去。
絳紅色宮裝的女子眉間點著一點鮮紅的花鈿,眉目秀雅她笑嘻嘻地在秦尋雪麵前晃了晃周澤年的信,語氣戲謔:“怎麽,你的小情郎又給你送信來了?也是難為他了,隔著這麽遠還堅持不懈給你送信,秦太後好福氣。”
“再晃就迴你的皇陵去。”秦尋雪毫不客氣地搶迴了信,語氣森冷。
女子搖搖頭:“才不要,我如今可是正宗的聖母皇太後。”
這人正是謝琳芸。早在三年前,秦尋雪便把人接迴了宮中,小皇帝頂著大臣們的壓力,最後還是封了謝琳芸為聖母皇太後。在小皇帝眼裏謝琳芸算不得什麽母後,但若是他不封,世俗禮教自然會找上來。但也因著小皇帝尊封謝琳芸為聖母皇太後,秦尋雪也跟著加封為母後皇太後。
“真是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