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患平息後西北又出了旱災,秦尋雪早年間準備了不少糧食,就算是旱災也沒出現什麽饑荒的情況。更何況她比起大齊旁的皇帝來說更注重糧食,如今農司很是重要,已經有了不少成果,足夠讓百姓不受饑荒折磨。


    但世家可不會放過這個興風作浪的機會。早些年,秦尋雪執政的時候大齊皇權風雨飄搖,玄清帝手段詭譎,性情狠辣多變,善於弄權。但對於下麵的官員和世家興風作浪的行為,玄清帝像是養蠱似的從不加以幹預,是以世家和黨派之爭很是嚴重。他們都默契地維護著玄清帝至高無上的皇權,但在皇權之下謀求暴利。


    秦尋雪卻不一樣,她的手段比起玄清帝時期更是狠辣,因著是生性多疑的謀士出身,秦尋雪對所有事都有著極強的掌控欲,朝堂和世家都不能越過她去。因著背後有黑騎衛和秦景盛的秦家軍,再不服氣的也隻能夾著尾巴做人,生怕被這位盯上。當然,在穩定政權後秦尋雪倒是沒最開始那麽嚴苛了,但對世家和朝堂的掌握是半點沒有鬆懈。


    偏偏再大齊朝堂最動蕩的那段日子裏,大齊疆土一片安詳,甚至沒有洪災旱災和饑荒,邊疆有秦景盛駐守,海域有陳世灝為秦尋雪拚命,仿佛連上蒼都在眷顧她,世家連妖妃誤國這種借口都找不出,自然是懷恨在心的。


    如今,秦太後掌權的第五年,終於一樁接著一樁的壞事發生了。世家哪裏會在乎百姓的性命?雖然秦太後殫精竭慮才平定了洪災,雖然秦太後準備好了應對洪災和旱災的糧食,但世家還是要興風作浪,散布對秦尋雪不好的謠言。


    他們說,這是被蒙蔽了雙眼的上蒼遲來的懲罰,懲罰大齊天命偏移,奸人當道,太後執政有損皇家威嚴。流言蜚語來勢洶洶,甚至有被買通的官員給小皇帝上了折子,要小皇帝寫罪己詔,言明大權旁落的罪名。這道折子本來到不了小皇帝的案前,偏偏世家尋了法子繞過了中樞,送到了小皇帝的案前。小皇帝看到折子的時候簡直氣瘋了,他孺慕的母後被惡意中傷,虛無縹緲的天命落在他身上,但罪卻全要母後擔起,小皇帝自認為自己沒有這麽不要臉麵。


    雲夏好說歹說勸住了氣得失去了理智的小皇帝,告知陛下這也是娘娘計劃中的一環。他老老實實轉述了秦太後的原話:“他們安在我身上的罪名太多了,這都不算什麽。日後還會有更多的罪名,瞧好了便是,無需動怒。”


    小皇帝冷著臉,冷笑一聲:“都打算離間朕和母後了,還指望朕會依靠世家?簡直荒唐可笑。”


    雲夏低著聲音安撫小皇帝,沒透露太多細節,隻是告訴陛下:“娘娘說,到了合適的時機,她要世家分崩離析,再也翻不起任何風浪。”


    小皇帝抿唇,精致的小圓臉上露出一個有點複雜的表情,他低聲問雲夏:“待到這件事結束,母後就要離開朕了嗎?”


    雲夏沉默。秦尋雪不想被困在深宮中這件事,無論是他還是陛下都心知肚明。秦尋雪看著冷心冷肺,沒什麽情感的模樣,但她對認定的人和事分外執著,要不然也不會因著一個承諾留在宮裏五年,也不會因著想給陛下留下一個好的開局算計那麽多人。


    她留在宮裏,是為了陛下,但也不止是為了陛下。真算起來,他們誰都欠秦尋雪的。


    雲夏的沉默小皇帝看在眼裏,心也漸漸沉了下去。他有些急切地抓著雲夏的袖子,眼裏是巨大的恐慌和無助,聲音也有些抖:“母後,母後會不會離開我,我不想失去母後。雲夏,你實話告訴朕,母後的身子是不是出問題了?”


    如今正是年少的小皇帝悲切的模樣任誰看了都會動容,更何況是看著他長大的雲夏。雲夏掩在衣袖下的手微微有些發抖,但他依舊扯出一個溫和的笑,對著小皇帝開口道:“陛下,娘娘的身子好著呢,更何況如今是昔日怡妃娘娘身邊的女官看顧著娘娘,自然不會有什麽問題。娘娘不會那麽快離開陛下的,奴才拿這條命擔保。”


    過分注重承諾的秦尋雪就算一心求死,也不會把對秦景盛的許諾砍個對半處理,雲夏自然看出了秦太後怕是有事瞞著他,但他篤定秦尋雪不會那麽快離開皇宮,就算處置了世家,收尾也要好些日子。


    有些時候,雲夏真的不想寄希望於周澤年身上,但如今看下來,能讓秦尋雪有幾分情感波動的,能從大齊皇宮內拿出救命良藥的,也隻有周澤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後今天開竅了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月同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月同落並收藏太後今天開竅了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