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參見皇上”。
“老師不必多禮”。
“皇上這麽著急找老臣前來是不是出了什麽事情?”。
“老師,您有所不知啊?剛才公主突然之間進宮說,要找這些世子、藩王們到駙馬府一聚,你說這公主是什麽意思?”。
“什麽,公主想要找這些藩王和世子們到駙馬府”。
“是啊,朕對於這件事情,現在是心神不寧啊,現在藩王、世子已經被我們控製起來了,隻有周王至今還下落不明,可是這公主從小到大對朕很不錯,相當於是朕的半個娘了,朕又不能當麵駁了她的麵子”。
“那皇上您…”。
“朕告訴公主說藩王奔喪結束以後,就已經出京城了,而且公主也沒說其他的”。
”他既然是這樣,那公主為何還要見這些人?”。
“朕也不太清楚,公主說前一段時間駙馬進宮好像看到了朱高熾,說想在駙馬府設宴招待一下這群侄子,沒辦法朕隻能答應她親自帶領朱高熾前去駙馬府赴宴,可是老師你要知道啊,朕現在是進退兩難,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如果不去的話,那必定會引起公主方麵的懷疑,這麽多的藩王、世子莫名其妙的在京城失蹤了,她能不懷疑嗎?這畢竟寧國公主是皇爺爺的長女,在宮中還是頗有勢力,朕真不想因為這件事情得罪了她,可是你要說去吧,朕害怕…”。
“哦,老臣明白了,其實這件事情也比較簡單,皇上也沒什麽顧慮的,更何況現在公主隻不過是想宴請一下這些人而已,並沒有其他的意思,皇上是擔心公主似乎知道些什麽,其實皇上大可不必擔心,我們做事一向小心,沒留下什麽可疑的地方,公主應該不會知道些什麽”。
“她,朕倒是不擔心,朕擔心的是駙馬那邊,老師啊,你也知道這對夫妻以前的勢力可不比那些藩王差”。
“皇上擔心的有道理”。說完方孝孺沉思了一會兒。
“皇上,老臣倒是有個主意,就怕皇上不願意”。
“老師,盡管說”。
“皇上,既然公主想見這群人,而且皇上也答應了會親自前去,不如我們就來一招借刀殺人”。
“借刀殺人,難不成老師…”。
“哦,皇上不要誤會,老臣說的借刀殺人,隻不過是借駙馬府的地方完成對朱高熾的控製,神不知鬼不覺,並且還能迅速撇清關係,將朱高熾失蹤的事情嫁禍給駙馬府,而我們在其中遊走,皇上您不說對、也不說錯,讓他們各方去爭,這樣一來就算北平方麵知道是我們牽的頭,可是他們又無法拿我們怎麽樣,讓他們進退兩難,同時還能牽製住北平方麵,皇上,您覺得如何?”。
“老師…,朕總感覺這樣做有些對不起這些兄弟們,更對不起皇爺爺”。
“皇上啊,事情已經這樣了,說白了,劍已出鞘,隻能硬上了,現在我們的計劃正在穩步的推行當中,這隻不過是權宜之計,老臣也不想這麽做,可是為了江山社稷,老臣必須這樣做,老臣已經保證過了,不會傷及他們的性命,等我們的削藩目的達到以後,這群人皇上不是想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嗎?而且處理的名正言順,也不失皇上以寬為本,以仁義治國的理念”。
“好吧,隻能這樣了,此件事情交由老師全權去處理,並且明日赴宴的時候,老師陪同朕一起去”。
“是,老臣遵旨”。
待方孝孺走後,皇上對於這件事情還是心有餘悸,這朱允文向來心慈手軟,總感覺這麽做會使他陷入不仁不義之地,更感覺對不起公主殿下。
此時一旁的太監孫公公說:“皇上,我覺得方大人說的有道理,隻要穩定了基業,削除藩王,方法嘛…,卑劣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想必先帝在天之靈也不會怪罪皇上”。
“唉,事情隻能這樣了,不過朕還是感覺這樣做不妥,等削藩大計結束以後,朕一定要在皇爺爺的皇陵前守孝一個月,以身贖罪”。
“皇上,老奴有也有一件事情想要跟您說”。
“說”。
“皇上還記得之前祥貴人的事情吧?”。
聽到孫公公的話,朱允文一下子想到了什麽?看著孫公公不由自主的問了一句,“你什麽意思?祥貴人跟這件事情有什麽關係?”。
“皇上,之前您說讓老奴全權處理這件事情,老奴剛才聽到你和方大人的對話,突然之間也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哦,說說看”。
“皇上,明天赴宴的事情,除了方大人和朱高熾以外,您不如把祥貴人也帶上”。
“把祥貴人也帶上,你什麽意思?”。
“皇上,這宮裏人多嘴雜,但是駙馬府就不一樣了,隻要你能把祥貴人帶出去,剩下的就交給老奴,老奴保證皇上明天會得償所願”。
聽到孫公公的話,朱允文心裏很不好受,他不曾想這治理國家和得到心愛的女人竟然需要如此卑劣的手段,他身為一國之君,突然之間感覺到很多不易,但是他又沒有理由去拒絕他們,隻是在一旁悶不吭聲。
旁邊的孫公公眼看出來皇上的意思,像這樣的事情,皇上心裏的那道坎是過不去,但是事情他還必須去做,因為有些事情隻有他們去代辦,皇上才會心甘情願的去幹。
“是皇上,老奴這就去金花宮傳旨”。
朱允文依舊沒有說什麽,雙手後背看著身後的屏障,左手扶在龍椅之上,正如這孫公公所料,朱允文心中早就已經同意。
朝廷之上,皇上和大臣太監之間說是君臣關係,實際上也是刀柄和刀劍的關係,朱允文文人氣息濃厚,在太平時期是一個明君,可是現在的大明正是多事之秋,有好多事情他心裏知道卻拿不定主意,也沒有勇氣去做,就是因為他們身邊有方孝孺這樣的刀尖,才能使他這把刀把握的住,但是這也為後來他丟江山埋下了伏筆。
而駙馬府那邊從幾人的對話中就能感覺到宴會還沒有開始,各方勢力就已開始湧動。
“老師不必多禮”。
“皇上這麽著急找老臣前來是不是出了什麽事情?”。
“老師,您有所不知啊?剛才公主突然之間進宮說,要找這些世子、藩王們到駙馬府一聚,你說這公主是什麽意思?”。
“什麽,公主想要找這些藩王和世子們到駙馬府”。
“是啊,朕對於這件事情,現在是心神不寧啊,現在藩王、世子已經被我們控製起來了,隻有周王至今還下落不明,可是這公主從小到大對朕很不錯,相當於是朕的半個娘了,朕又不能當麵駁了她的麵子”。
“那皇上您…”。
“朕告訴公主說藩王奔喪結束以後,就已經出京城了,而且公主也沒說其他的”。
”他既然是這樣,那公主為何還要見這些人?”。
“朕也不太清楚,公主說前一段時間駙馬進宮好像看到了朱高熾,說想在駙馬府設宴招待一下這群侄子,沒辦法朕隻能答應她親自帶領朱高熾前去駙馬府赴宴,可是老師你要知道啊,朕現在是進退兩難,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如果不去的話,那必定會引起公主方麵的懷疑,這麽多的藩王、世子莫名其妙的在京城失蹤了,她能不懷疑嗎?這畢竟寧國公主是皇爺爺的長女,在宮中還是頗有勢力,朕真不想因為這件事情得罪了她,可是你要說去吧,朕害怕…”。
“哦,老臣明白了,其實這件事情也比較簡單,皇上也沒什麽顧慮的,更何況現在公主隻不過是想宴請一下這些人而已,並沒有其他的意思,皇上是擔心公主似乎知道些什麽,其實皇上大可不必擔心,我們做事一向小心,沒留下什麽可疑的地方,公主應該不會知道些什麽”。
“她,朕倒是不擔心,朕擔心的是駙馬那邊,老師啊,你也知道這對夫妻以前的勢力可不比那些藩王差”。
“皇上擔心的有道理”。說完方孝孺沉思了一會兒。
“皇上,老臣倒是有個主意,就怕皇上不願意”。
“老師,盡管說”。
“皇上,既然公主想見這群人,而且皇上也答應了會親自前去,不如我們就來一招借刀殺人”。
“借刀殺人,難不成老師…”。
“哦,皇上不要誤會,老臣說的借刀殺人,隻不過是借駙馬府的地方完成對朱高熾的控製,神不知鬼不覺,並且還能迅速撇清關係,將朱高熾失蹤的事情嫁禍給駙馬府,而我們在其中遊走,皇上您不說對、也不說錯,讓他們各方去爭,這樣一來就算北平方麵知道是我們牽的頭,可是他們又無法拿我們怎麽樣,讓他們進退兩難,同時還能牽製住北平方麵,皇上,您覺得如何?”。
“老師…,朕總感覺這樣做有些對不起這些兄弟們,更對不起皇爺爺”。
“皇上啊,事情已經這樣了,說白了,劍已出鞘,隻能硬上了,現在我們的計劃正在穩步的推行當中,這隻不過是權宜之計,老臣也不想這麽做,可是為了江山社稷,老臣必須這樣做,老臣已經保證過了,不會傷及他們的性命,等我們的削藩目的達到以後,這群人皇上不是想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嗎?而且處理的名正言順,也不失皇上以寬為本,以仁義治國的理念”。
“好吧,隻能這樣了,此件事情交由老師全權去處理,並且明日赴宴的時候,老師陪同朕一起去”。
“是,老臣遵旨”。
待方孝孺走後,皇上對於這件事情還是心有餘悸,這朱允文向來心慈手軟,總感覺這麽做會使他陷入不仁不義之地,更感覺對不起公主殿下。
此時一旁的太監孫公公說:“皇上,我覺得方大人說的有道理,隻要穩定了基業,削除藩王,方法嘛…,卑劣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想必先帝在天之靈也不會怪罪皇上”。
“唉,事情隻能這樣了,不過朕還是感覺這樣做不妥,等削藩大計結束以後,朕一定要在皇爺爺的皇陵前守孝一個月,以身贖罪”。
“皇上,老奴有也有一件事情想要跟您說”。
“說”。
“皇上還記得之前祥貴人的事情吧?”。
聽到孫公公的話,朱允文一下子想到了什麽?看著孫公公不由自主的問了一句,“你什麽意思?祥貴人跟這件事情有什麽關係?”。
“皇上,之前您說讓老奴全權處理這件事情,老奴剛才聽到你和方大人的對話,突然之間也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哦,說說看”。
“皇上,明天赴宴的事情,除了方大人和朱高熾以外,您不如把祥貴人也帶上”。
“把祥貴人也帶上,你什麽意思?”。
“皇上,這宮裏人多嘴雜,但是駙馬府就不一樣了,隻要你能把祥貴人帶出去,剩下的就交給老奴,老奴保證皇上明天會得償所願”。
聽到孫公公的話,朱允文心裏很不好受,他不曾想這治理國家和得到心愛的女人竟然需要如此卑劣的手段,他身為一國之君,突然之間感覺到很多不易,但是他又沒有理由去拒絕他們,隻是在一旁悶不吭聲。
旁邊的孫公公眼看出來皇上的意思,像這樣的事情,皇上心裏的那道坎是過不去,但是事情他還必須去做,因為有些事情隻有他們去代辦,皇上才會心甘情願的去幹。
“是皇上,老奴這就去金花宮傳旨”。
朱允文依舊沒有說什麽,雙手後背看著身後的屏障,左手扶在龍椅之上,正如這孫公公所料,朱允文心中早就已經同意。
朝廷之上,皇上和大臣太監之間說是君臣關係,實際上也是刀柄和刀劍的關係,朱允文文人氣息濃厚,在太平時期是一個明君,可是現在的大明正是多事之秋,有好多事情他心裏知道卻拿不定主意,也沒有勇氣去做,就是因為他們身邊有方孝孺這樣的刀尖,才能使他這把刀把握的住,但是這也為後來他丟江山埋下了伏筆。
而駙馬府那邊從幾人的對話中就能感覺到宴會還沒有開始,各方勢力就已開始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