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立、莊嚴的北平城,因蒙古人的離開顯得繁華了不少,而且,北平城離漠北接壤,蒙古人離開之後,其大將軍阿不拓花又建立了北元的統治,兩方戰亂不斷。


    但是隨著燕王朱棣的到來,整個北平城的經濟繁榮了不少,也幫助大明鞏固了北方。


    朱棣11歲被封為燕王,飽受戰火洗禮,軍事、管理等才能,相當突出,尤其是軍事才能,另外他也是前朝大將徐達的女婿,在太祖皇帝朱元璋在世時,在皇子中的地位以及在朝廷中的聲望都是非常大的。


    北平城燕王王府既龐大又樸實,看的出來,朱棣平時不僅僅隻會帶兵打仗,在其他方麵也不是一個隻會貪圖享樂的王爺,其品行、德操等方麵也相當出眾,燕地的子民們相當擁戴他們的這個王爺。


    “啟稟王爺,阿不拓花的人馬已經在邊境處集結,而且就可靠消息,他正在從蒙古各部落調兵調糧,大有反攻之舉。


    “蒙古殘部不足為患,父王兒臣願領兵從正麵殺退敵兵”。說這話的人,正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


    “二弟不可造次,阿不托花雖然是蒙古殘兵,但是其戰鬥力不可小視,前幾次戰役我們雖然大勝,但是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現在蒙古各部落,糧草、兵馬源源不斷的向邊境處集結,阿不拓花這是做了充足的準備,再說邊界處地形複雜,適合蒙古騎兵作戰,對我軍不利,貿然出兵的話,必定會造成較大傷亡”。叫朱高煦弟弟的這位正是朱棣的長子朱高熾,也是未來大明的弘熙皇帝。


    “大哥,我看你是長他人的誌氣,滅自己的威風,我軍現在士氣正盛,而且朝廷前不久還給我們補充了大量的兵器和火器,就算蒙古騎兵有地形優勢,但是也並不能給我們構成多大的威脅”。


    “二弟,行軍打仗不能靠蠻力,我們的目的是徹底解除邊界的威脅,收複漠北疆土,這不僅僅是一場仗而已,如果隻看眼前的利益,就算勝了又能怎麽樣,隻會損耗我軍的實力,到時候阿不拓花一旦反攻,我們拿什麽抵擋?這就是人家想要的結果”。


    朱高煦被大哥教訓了一頓之後,雖心生不滿,但是也不敢說話,畢竟朱高熾身為長子而且還是爺爺朱元璋親封的世子,也是將來的燕王,其地位也是相當之高,而且深受朱棣的喜愛。


    反觀朱高煦,雖然武功高強,打仗勇猛,但是缺乏頭腦,遇事衝動。


    二人激烈爭辯之後,所有人都看向了朱棣,朱棣身著鎧甲,其身材高大魁梧有一股不言激怒的霸氣之勢。


    “煦兒,你大哥說的是,行軍打仗,不能光有一身蠻力,阿不托花雖然是蒙古敗軍之將,但是並不是等閑之輩,再說蒙古騎兵驍勇善戰,前幾次戰役我們已經領教過了,沒有萬全之策,貿然出兵的話,隻會使我們陷入長期持久戰,這就是他阿不拓花,想追求的戰法,要不然為什麽他在漠北邊界處,一味的集結兵馬,囤積糧草,就是想跟我們打一場曠日持久戰來拖垮我們,一旦上當的話,後果不堪設想啊”。


    “對不起,父王,是我想的不夠周到”。


    “不隻是行軍打仗,其他的事情也是一樣的,遇要冷靜,我經常跟你說要你多向熾兒學習,在這一點上,你哥哥確實比你要強多了”。


    聽到朱棣的誇獎,朱高熾雖麵不改色,但是心中非常的高興。


    但朱高煦表麵上畢恭畢敬,但是心中卻非常不滿。


    “軍師,我們上個月向兵部催要的軍糧到了沒有?”。


    “還沒有,兵部那些人一直在找理由推脫,不隻是軍糧,上個月配發下來的弓箭比上一年還少了一萬支呢”。


    “父王,這兵部的人到底在搞什麽?戰爭隨時都能打起來,現在連糧草和兵器還不齊?”。


    “世子,這幾年朝廷對我們北平不一直都是這樣嗎?什麽時候給我們配發齊全過?”。


    “父王,用不用去北平布政使那裏說明一下情況”。


    “不用了”。


    朱棣有些無奈,一直在歎氣。


    “這些年以來,朝廷上下對我的猜測就從來都沒有停過,尤其是父皇死後,以方孝儒為首的大臣一直主張削藩,所以被打壓排擠是正常的”。


    “削藩,父王,您為朝廷戍守邊疆幾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而且當今皇上還是您的侄兒,他真的敢卸磨殺驢”。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說到底,我們這些藩王一直都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從我被封為燕王的那天起,我就已經預料到會有那麽一天的,還有當今皇帝侄兒上年幼,不得不倚重手下的那些大臣,那方孝孺作為首輔,又是父皇欽點的輔政大臣,他可是一直主張削藩,一旦皇上聽從他的建議的話,那削藩的事情可就不是謠言了”。


    “那按父王的意思,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行了,現在不是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現在主要的任務還是要針對阿不拓花,高熾速傳我的命令,全軍枕戈待旦,糧草兵器務必在一個月之內準備齊全,朝廷那邊是指不上了,現階段隻有去民間征集,但是征集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向老百姓保證好,等打完仗之後,如數奉還,不得有任何軍士,有擾民襲民的現象”。


    “是父王,我這就去辦”。


    “高煦我們北平的騎兵部隊在訓練上還是要加把勁,畢竟我們是在漠北作戰,蒙古騎兵的威力,你也是領教過的,如果我們的騎兵部隊的戰鬥力上不去的話,那仗會非常難打”。


    “我知道父王,訓練之上,我會跟各位將軍協同配合,肯定會把我們的騎兵練得比蒙古騎兵還要厲害”。


    “好,諸位將軍,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漠北這一仗是肯定要打的,既然要打,就一定要贏,還要贏的漂亮,要震懾整個朝野,讓那些居心叵測的人知道,我北平眾將士不但可以守土,還可以縱橫草原,甚至還可以平定整個漠北”。


    朱棣的話激勵了在場所有將軍的心,幾十名將軍紛紛將腰間的寶劍拔了出來大聲高喊道。


    “燕王殿下,神武英明,燕王殿下,神武英明”。


    在北平,眾將士士氣高昂,但漠北邊界處,阿不拓花將軍的部下同樣也不差,雖說阿不拓花領導的蒙古大軍已不是當年成吉思汗、忽必烈時期的虎狼之師,但是也有20萬敵眾,規模不容小視。


    而且阿不拓花確實已從各部落開始調兵調糧,儲存了大約一年的糧草,是要打一場曠日持久戰,消耗北平的實力,從而實現反攻內陸的企圖。


    “阿不將軍,蒙古各部落的兵器、人馬、糧草已準備妥當,隻要您的命令一到,不日就能啟程”。


    “好…,轉我的令,命各部落將糧草速速送至烏日格部囤積,另外,再給烏日格下一道令,此次遠征北平他就不用去參加了,給我好生看管後方糧草,如有差錯,提頭來見我”。


    “將軍,烏日格部不過幾千鐵騎,就這點兵力將軍竟然把後方糧草這麽大的重任交給他們,是不是有點冒險?”。


    “你懂什麽?烏日格部地形複雜,部落人口分散較大,別說那些漢人來了?,就算我們去了,也不一定能找到糧草的準確位置,這比派大隊人馬看守都要強,上次我們之所以敗給明軍,最主要的還不是後備兵力跟不上,這問題不就是出在糧草看運之上嗎”。


    “是啊,上次朱棣在正麵實行佯攻,背後竟然派出多路人馬偷襲我們的糧草大營,導致我們的兵力分散太過於嚴重,正麵戰場才失利的”。


    “所以這一次我們一定要吸取上一次的教訓”。


    “我明白了,將軍,我這就去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浪俠一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誌若冷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誌若冷冰並收藏浪俠一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