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朝堂
劍破雲京的天下第一隻想跑路 作者:流年笙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望著君臨愈發緊蹙的眉頭,東方明月輕輕捏了捏他的衣袖。
“話雖如此,壞人你也不用太過擔心,雖然師公是這麽說的,但這並不一定就是對的。
照他所言,我們在天門山之時,那顆冰靈芝根本不具備讓你融合瀾江水脈的能力,但到最後,你又確實與瀾江水脈相融,這才有了後來的事。
所以我倒是覺得,或許師公對這些的看法也有很多錯漏。
哪怕是他也沒法預測全部的事情,說不定哪天你自然而然的就突破了,也不無可能……”
看著坐在青石上的東方明月一邊晃著雙腿,一邊說著這些需要自己注意的話。
君臨的心突然微微一暖,意隨心動,手本能的抬起,又一次動作溫和的揉了揉小姑娘的腦袋。
聲音不大,卻多出了一絲真情實感。
“小哭包,謝謝”
正當君臨沉浸在不太多的感動之中時,手又一次被無情的拍開了。
“你這人是不是有什麽毛病!說了多少遍別摸我腦袋,還摸!還有不許叫我小哭包!”
看著氣鼓鼓的小姑娘,一時之間,君臨隻覺懵逼,好半天才默默收迴了被拍開的手。
縮了縮身子,手指放在嘴上,做了個自己閉嘴的姿勢。
繼續聽著東方明月叨叨個不停。
這一夜,東方明月說了許久許久。
君臨大多數時候都隻是安靜的傾聽,偶爾她問幾個問題,也認真的去迴答,不再如以往那般敷衍。
當天邊的第一縷微光出現在了大地之上時,注意到逐漸亮起的世界,東方明月才猛地迴過神來。
原來已經講了這麽久了啊,時間過得真快啊。
猶豫了一會兒,她看向了一旁打著哈欠的君臨,抓了抓他的衣袖。
“壞人,難得你來一趟,我想要你陪我一起去逛逛街,看看廟會,可以嗎?”
仔細的打量了會東方明月那期待的眼神,君臨微微扭過了頭,沒再繼續看她,目光有些許飄忽不定。
看著亮起的天空,君臨輕聲嘀咕,似是在自言自語。
“時間也不早了啊,今天的宴會還得你這主角去主持才是,這裏也沒人喜歡我,我還是先走了的好……就不給你添亂了。”
閃爍著光芒的雙眼微微一沉,失望的小姑娘低下了腦袋,許久不言。
正當東方明月以君臨肉眼可見的方式展現自己的失望之際,溫和的聲音再次響起。
“下次吧,等下次再見麵時,我一定帶你好好玩一玩,好嗎?”
低垂的腦袋猛地抬起,聲音帶上了幾分喜悅。
“真的嗎?說話算數!”
“真的”
“拉鉤!”
“好,拉鉤,聽你的。”
清晨的第一縷朝陽照亮了湖畔,也照亮了勾在一起的兩根手指。
在君臨轉身的那一刻,東方明月的聲音再次響起。
“壞人,有沒有人告訴過你,你穿白衣服一點都不好看!”
腳步微微一僵,君臨也不轉頭,擺了擺手,踏步走入了密林之中,消失在了東方明月的視線之中。
升起的朝陽將和煦的光芒灑向人間,讓平靜的湖麵泛起陣陣刺目的光芒。
波光反射之下,小姑娘眯起了雙眼,好似被陽光刺到了一般,揉了揉眼睛。
……
雲京,金鑾殿。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在小太監稍顯尖銳的聲音響起後,戶部尚書林無寒上前一步,朝著坐在龍椅上的君言行了一禮。
三年過去,曾經那個稚嫩的新皇如今也沉穩了不少,眉宇中帶著一抹獨屬於皇者的威嚴。
不似曾經那般,總是躲在自己母親身後。
又或者說,在那一日他站出來嗬斥自己母後之時,他就有了成為大餘天子的覺悟。
那一日,十歲的君言鼓起了勇氣站了出來,利用父皇給他留下的家底,奪迴了親政的權力。
而非任由自己的母後憑借自己的名義,肆意安插外戚的人手,掌控朝堂。
也讓搖搖欲墜的局勢有了不少好轉。
“啟稟陛下,如今大餘戰事四起,朝廷同時與北境,西南,交州三地叛匪作戰。
加上前幾年災難頻發,您承先皇之誌,廣開糧倉,救濟百姓。
時至今日,國庫已徹底空虛,再無錢糧。
但叛亂未定,前方將士的糧餉已是難以分發。
臣提議增加賦稅,向天下收取錢糧,再適當縮減軍餉,以應對此番困局。”
話落,大殿之內的眾人紛紛麵麵相覷,眼中多出了幾分遲疑。
龍椅之上的君言同樣皺起了眉頭,眼中閃過了一抹不快。
“林愛卿此言不妥,連年的災難已讓數個地區的百姓民不聊生,再去增加賦稅,豈不是將這些百姓逼到了死路?
到那時,誰知道又會誕生多少個跟紅蓮教相似的組織?
前線戰亂不斷,軍餉更是不能苛扣,這是關乎國本的大事,不容任何人染指。
朕決不允許前線的將士們寒心。
諸位愛卿,可有其他辦法?莫要畏懼,有什麽想法皆可提出來。
大家集思廣益,共渡難關。”
在君言的默許之下,一時之間,大殿內響起了各種小聲的議論。
說上頭之時,更有大臣麵紅耳赤,擼起了袖子,似是要打人一般。
對此無禮的舉動,君言也不在意,就好似沒看見一般。
三年的時間讓這位大餘的天子有了太多的變化,從最開始的畏手畏腳,力圖維護自己作為天子的威嚴。
到現在,隻要這些人不把這金鑾殿打翻,他都可以裝作沒有看見。
在君言看來,唯有這般,方才能讓群臣真正說出自己的理念,而非父皇在時那般安安靜靜的上朝,由那麽一兩個代表說出各方早已協調好的意見。
如那般下去,看似秩序井然,皇室充滿了威嚴,卻也讓更多的朝臣選擇了閉上自己的嘴巴,堵死了自己去了解更多民間真相的通道。
比起那一兩個固定的意見,君言更想去看眾人各自的想法。
在這激烈的爭吵之中,既能讓自己了解更多的情況,又能分化這些朝臣,讓他們不會統一固定的意見,而是各自提出自己看到的事情。
雖然很累,卻也頗具成效。
比起以往朝堂上的一成不變,現如今的朝堂,哪怕是同一勢力的臣子偶爾也會就著某些問題,爭鋒相對。
而在這一過程中,更好更為合理的方案也能被提出。
或許下朝之後,這些爭鋒相對的朝臣又會坐在一起,喝著酒,品著茶,談論黨派的利益。
但最少在這朝堂之上,他們實實在在的提出了些許有用的意見。
而這些,就是君言這三年來從林相林雲年身上學到的最有用的知識。
“話雖如此,壞人你也不用太過擔心,雖然師公是這麽說的,但這並不一定就是對的。
照他所言,我們在天門山之時,那顆冰靈芝根本不具備讓你融合瀾江水脈的能力,但到最後,你又確實與瀾江水脈相融,這才有了後來的事。
所以我倒是覺得,或許師公對這些的看法也有很多錯漏。
哪怕是他也沒法預測全部的事情,說不定哪天你自然而然的就突破了,也不無可能……”
看著坐在青石上的東方明月一邊晃著雙腿,一邊說著這些需要自己注意的話。
君臨的心突然微微一暖,意隨心動,手本能的抬起,又一次動作溫和的揉了揉小姑娘的腦袋。
聲音不大,卻多出了一絲真情實感。
“小哭包,謝謝”
正當君臨沉浸在不太多的感動之中時,手又一次被無情的拍開了。
“你這人是不是有什麽毛病!說了多少遍別摸我腦袋,還摸!還有不許叫我小哭包!”
看著氣鼓鼓的小姑娘,一時之間,君臨隻覺懵逼,好半天才默默收迴了被拍開的手。
縮了縮身子,手指放在嘴上,做了個自己閉嘴的姿勢。
繼續聽著東方明月叨叨個不停。
這一夜,東方明月說了許久許久。
君臨大多數時候都隻是安靜的傾聽,偶爾她問幾個問題,也認真的去迴答,不再如以往那般敷衍。
當天邊的第一縷微光出現在了大地之上時,注意到逐漸亮起的世界,東方明月才猛地迴過神來。
原來已經講了這麽久了啊,時間過得真快啊。
猶豫了一會兒,她看向了一旁打著哈欠的君臨,抓了抓他的衣袖。
“壞人,難得你來一趟,我想要你陪我一起去逛逛街,看看廟會,可以嗎?”
仔細的打量了會東方明月那期待的眼神,君臨微微扭過了頭,沒再繼續看她,目光有些許飄忽不定。
看著亮起的天空,君臨輕聲嘀咕,似是在自言自語。
“時間也不早了啊,今天的宴會還得你這主角去主持才是,這裏也沒人喜歡我,我還是先走了的好……就不給你添亂了。”
閃爍著光芒的雙眼微微一沉,失望的小姑娘低下了腦袋,許久不言。
正當東方明月以君臨肉眼可見的方式展現自己的失望之際,溫和的聲音再次響起。
“下次吧,等下次再見麵時,我一定帶你好好玩一玩,好嗎?”
低垂的腦袋猛地抬起,聲音帶上了幾分喜悅。
“真的嗎?說話算數!”
“真的”
“拉鉤!”
“好,拉鉤,聽你的。”
清晨的第一縷朝陽照亮了湖畔,也照亮了勾在一起的兩根手指。
在君臨轉身的那一刻,東方明月的聲音再次響起。
“壞人,有沒有人告訴過你,你穿白衣服一點都不好看!”
腳步微微一僵,君臨也不轉頭,擺了擺手,踏步走入了密林之中,消失在了東方明月的視線之中。
升起的朝陽將和煦的光芒灑向人間,讓平靜的湖麵泛起陣陣刺目的光芒。
波光反射之下,小姑娘眯起了雙眼,好似被陽光刺到了一般,揉了揉眼睛。
……
雲京,金鑾殿。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在小太監稍顯尖銳的聲音響起後,戶部尚書林無寒上前一步,朝著坐在龍椅上的君言行了一禮。
三年過去,曾經那個稚嫩的新皇如今也沉穩了不少,眉宇中帶著一抹獨屬於皇者的威嚴。
不似曾經那般,總是躲在自己母親身後。
又或者說,在那一日他站出來嗬斥自己母後之時,他就有了成為大餘天子的覺悟。
那一日,十歲的君言鼓起了勇氣站了出來,利用父皇給他留下的家底,奪迴了親政的權力。
而非任由自己的母後憑借自己的名義,肆意安插外戚的人手,掌控朝堂。
也讓搖搖欲墜的局勢有了不少好轉。
“啟稟陛下,如今大餘戰事四起,朝廷同時與北境,西南,交州三地叛匪作戰。
加上前幾年災難頻發,您承先皇之誌,廣開糧倉,救濟百姓。
時至今日,國庫已徹底空虛,再無錢糧。
但叛亂未定,前方將士的糧餉已是難以分發。
臣提議增加賦稅,向天下收取錢糧,再適當縮減軍餉,以應對此番困局。”
話落,大殿之內的眾人紛紛麵麵相覷,眼中多出了幾分遲疑。
龍椅之上的君言同樣皺起了眉頭,眼中閃過了一抹不快。
“林愛卿此言不妥,連年的災難已讓數個地區的百姓民不聊生,再去增加賦稅,豈不是將這些百姓逼到了死路?
到那時,誰知道又會誕生多少個跟紅蓮教相似的組織?
前線戰亂不斷,軍餉更是不能苛扣,這是關乎國本的大事,不容任何人染指。
朕決不允許前線的將士們寒心。
諸位愛卿,可有其他辦法?莫要畏懼,有什麽想法皆可提出來。
大家集思廣益,共渡難關。”
在君言的默許之下,一時之間,大殿內響起了各種小聲的議論。
說上頭之時,更有大臣麵紅耳赤,擼起了袖子,似是要打人一般。
對此無禮的舉動,君言也不在意,就好似沒看見一般。
三年的時間讓這位大餘的天子有了太多的變化,從最開始的畏手畏腳,力圖維護自己作為天子的威嚴。
到現在,隻要這些人不把這金鑾殿打翻,他都可以裝作沒有看見。
在君言看來,唯有這般,方才能讓群臣真正說出自己的理念,而非父皇在時那般安安靜靜的上朝,由那麽一兩個代表說出各方早已協調好的意見。
如那般下去,看似秩序井然,皇室充滿了威嚴,卻也讓更多的朝臣選擇了閉上自己的嘴巴,堵死了自己去了解更多民間真相的通道。
比起那一兩個固定的意見,君言更想去看眾人各自的想法。
在這激烈的爭吵之中,既能讓自己了解更多的情況,又能分化這些朝臣,讓他們不會統一固定的意見,而是各自提出自己看到的事情。
雖然很累,卻也頗具成效。
比起以往朝堂上的一成不變,現如今的朝堂,哪怕是同一勢力的臣子偶爾也會就著某些問題,爭鋒相對。
而在這一過程中,更好更為合理的方案也能被提出。
或許下朝之後,這些爭鋒相對的朝臣又會坐在一起,喝著酒,品著茶,談論黨派的利益。
但最少在這朝堂之上,他們實實在在的提出了些許有用的意見。
而這些,就是君言這三年來從林相林雲年身上學到的最有用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