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易中海的挑撥
四合院:想算計養老?那不可能 作者:司馬簽上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大海聽了易中海的介紹,沉思了一下,點了點頭:
“這麽說來,咱們四合院的情況是挺複雜的。
按正常的情況來說,像咱們這種規模的院子,最多有兩三個能說上話的人就差不多了。
其他的人都老老實實的聽這兩三個人的指揮,這樣才會安定和諧,少鬧矛盾。
就像農村一個生產大隊那麽多人,也就大隊長,書記,會計能說上話。
可是聽你這麽一說,咱們四合院裏除了我們新搬來的這兩戶,其他人至少有五家愛折騰事兒的。
這樣下去,咱們四合院能安寧下來才怪呢。”
易中海喝了一口酒,長歎一聲:“老張呀,還是你有見識,懂分寸呀。
咱們四合院裏以前也確實是隻有三家說了算的。
之前四九城還是軍管的時候,管委會要求每個四合院都要選出管事兒大爺。
咱們這個四合院有三個名額,前中後三個院子各有一個大爺名額。
當時我還住在中院,院子裏的老祖宗聾老太太還在,傻柱他爹何大清還有許大茂他爹許富貴都還沒走。
那時候聾老太太威望足,大家都聽她的,院子裏也算是安靜。
經過大家選舉,我,劉海中,還有閆阜貴我們三個成了管事大爺,分別管著前中後三個院子。
要是有啥大事兒,我們三個就一起商量著辦,再不行就開全院大會了解決。
那時候院子裏的氛圍是真的好呀,大家相親相愛,互幫互助,跟一家人一樣。”
張大海一拍大腿:“這個政策好呀,俗話說蛇無頭不行,這院子裏有了領頭的帶著,能不好嗎?”
“哎,可是好景不長呀。”易中海歎了一口氣說道:“這事兒壞就壞在何大清跟一個寡婦跑到保定了,老何家開始由傻柱當家了。
這傻柱自從開始上班,自己頂門立戶之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對長輩也不尊敬了,脾氣也暴躁了,動不動就打人。
偏偏這個傻柱還是身強體壯,特別能打,院子裏誰都壓製不住他。
他不服從我們三個管事大爺的管理,跟鄰居們的關係也處不好,三天兩頭的打架鬧事。
最後和許大茂家合夥把聾老太太也害的住院了,街道辦看我們院子裏照顧不好聾老太太,就把聾老太太給安置到養老院了。
我們三個管事大爺也被街道辦給擼了,從此傻柱和許大茂他們這些年輕人就沒人再聽我們的了。
老張呀,你們兩家搬進咱們這個四合院,我是最高興的了。
你德高望重,工資又是全院最高,小吳更是軍人轉業,工作好,在年輕人裏是獨一檔的。
你們兩家搬進來,以後傻柱和許大茂就狂不起來嘍。”
張大海對於易中海的恭維很是受用,笑著說道:
“老易你就瞧好了,有我在,那幫年輕人翻不了天。
等我熟悉了院子裏的情況,我就開始想辦法把院子裏的風氣給改一改,用不了一年,咱們這個四合院肯定會恢複和諧穩定。”
張大海對自己很有信心,在老家的時候他就是整個家裏的大家長,向來是說一不二的。
在他們當地的街道上他也是風雲人物,別人家有個什麽大事小情的,總會找他去主持公道。
至於傻柱,許大茂之流的,在張大海看來那就不叫個事兒,等他稍微熟悉一下,或拉攏或打壓,用不了多久就能讓他們服服帖帖的。
易中海聽到張大海的話,心裏也很高興,又跟張大海喝了幾杯。
酒足飯飽之後,易中海忽然想起了他這次來的主要目的,於是就說道:
“老張呀,我這次來找你還有一件事情想請你幫忙。”
張大海爽朗的說道:“老易,咱倆之間還說什麽求不求的,有什麽事情你盡管說,能幫的我盡量幫。”
易中海稍微思索了一下就說道:“老張,也不是我的事情,是對麵老賈家的事情。
賈家日子過得苦呀,老賈走得早,賈家大嫂含辛茹苦的把東旭養大。
可是這家裏每個老爺們兒照應著,這孩子自己一個人打拚還是太難了。
東旭這孩子不容易呀,被傻柱害的傷了子孫根,廠裏的工友們就開始看不起他,排擠他。
他進軋鋼廠也有幾年了,可是在廠裏沒有長輩撐腰,受了排擠也沒人幫著說話,到現在還是個學徒工。
東旭的媳婦兒淮如又是個農村戶口,家裏隻有東旭一個人的糧食定額養活一家四口人。
所以我想著你上班之後能不能多照顧照顧他,教他點技術,幫他說說話。
等東旭工級提起來了,養家也能容易一點,賈家也不至於過得像現在這麽難。”
張大海一聽是這事兒,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
他向來好為人師,喜歡管閑事兒,就算易中海不說他見到了這種情況也會幫助賈東旭的。
易中海跟張大海一直聊到晚上九點多才結束,易中海跑去賈家跟賈東旭說了情況就迴去睡覺了。
幫了別人要讓別人知道,這是易中海的做人原則,他必須要讓賈家知道他們欠自己的,這樣才能保證以後賈家會給自己養老。
第二天晚上一下班,張大海和吳鐵柱就在易中海的帶領下挨家挨戶的拜訪,也不多說話,就是到家裏聊幾句,喝口水,互相認識認識,不至於見了麵叫不上名字。
至於禮物之類的就不用說了,這年頭就算是有錢都買不了多少東西,沒人會講究這些。
到傻柱家的時候,張大海特意多說了幾句,勉勵傻柱要尊敬長輩,團結鄰居之類的。
傻柱則是有些摸不著頭腦,這張大海這是什麽意思呀,剛一搬進來就要開始擺譜找自己麻煩嗎?
傻柱麵上也沒表現出什麽,隻是態度卻是有些冷淡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傻柱已經決定少跟張大海打交道了,不搭理他就是了。
吳鐵柱則是對傻柱特別客氣,也許是兩人身世相近的原因吧,都是哥哥帶著妹妹生活,就多聊了幾句。
聊過之後傻柱才知道吳鐵柱的妹妹比雨水大了兩歲,但是由於在鄉下耽誤了上學,所以現在跟雨水同級。
傻柱還特意叮囑雨水要多幫助新朋友,並且邀請吳鐵柱晚上帶著妹妹到家裏吃飯。
吳鐵柱客氣了幾句,最後還是答應了下來,他也感覺跟傻柱對脾氣,同時也想帶妹妹認識一下雨水。
畢竟妹妹剛來四九城,剛好有個差不多年齡的玩伴也是挺不容易的。
張大海看到傻柱也沒有邀請他吃飯的意思,心裏相當不舒服,但是也不好說出來,就黑著臉催促吳鐵柱趕緊走,還得去下一家呢。
“這麽說來,咱們四合院的情況是挺複雜的。
按正常的情況來說,像咱們這種規模的院子,最多有兩三個能說上話的人就差不多了。
其他的人都老老實實的聽這兩三個人的指揮,這樣才會安定和諧,少鬧矛盾。
就像農村一個生產大隊那麽多人,也就大隊長,書記,會計能說上話。
可是聽你這麽一說,咱們四合院裏除了我們新搬來的這兩戶,其他人至少有五家愛折騰事兒的。
這樣下去,咱們四合院能安寧下來才怪呢。”
易中海喝了一口酒,長歎一聲:“老張呀,還是你有見識,懂分寸呀。
咱們四合院裏以前也確實是隻有三家說了算的。
之前四九城還是軍管的時候,管委會要求每個四合院都要選出管事兒大爺。
咱們這個四合院有三個名額,前中後三個院子各有一個大爺名額。
當時我還住在中院,院子裏的老祖宗聾老太太還在,傻柱他爹何大清還有許大茂他爹許富貴都還沒走。
那時候聾老太太威望足,大家都聽她的,院子裏也算是安靜。
經過大家選舉,我,劉海中,還有閆阜貴我們三個成了管事大爺,分別管著前中後三個院子。
要是有啥大事兒,我們三個就一起商量著辦,再不行就開全院大會了解決。
那時候院子裏的氛圍是真的好呀,大家相親相愛,互幫互助,跟一家人一樣。”
張大海一拍大腿:“這個政策好呀,俗話說蛇無頭不行,這院子裏有了領頭的帶著,能不好嗎?”
“哎,可是好景不長呀。”易中海歎了一口氣說道:“這事兒壞就壞在何大清跟一個寡婦跑到保定了,老何家開始由傻柱當家了。
這傻柱自從開始上班,自己頂門立戶之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對長輩也不尊敬了,脾氣也暴躁了,動不動就打人。
偏偏這個傻柱還是身強體壯,特別能打,院子裏誰都壓製不住他。
他不服從我們三個管事大爺的管理,跟鄰居們的關係也處不好,三天兩頭的打架鬧事。
最後和許大茂家合夥把聾老太太也害的住院了,街道辦看我們院子裏照顧不好聾老太太,就把聾老太太給安置到養老院了。
我們三個管事大爺也被街道辦給擼了,從此傻柱和許大茂他們這些年輕人就沒人再聽我們的了。
老張呀,你們兩家搬進咱們這個四合院,我是最高興的了。
你德高望重,工資又是全院最高,小吳更是軍人轉業,工作好,在年輕人裏是獨一檔的。
你們兩家搬進來,以後傻柱和許大茂就狂不起來嘍。”
張大海對於易中海的恭維很是受用,笑著說道:
“老易你就瞧好了,有我在,那幫年輕人翻不了天。
等我熟悉了院子裏的情況,我就開始想辦法把院子裏的風氣給改一改,用不了一年,咱們這個四合院肯定會恢複和諧穩定。”
張大海對自己很有信心,在老家的時候他就是整個家裏的大家長,向來是說一不二的。
在他們當地的街道上他也是風雲人物,別人家有個什麽大事小情的,總會找他去主持公道。
至於傻柱,許大茂之流的,在張大海看來那就不叫個事兒,等他稍微熟悉一下,或拉攏或打壓,用不了多久就能讓他們服服帖帖的。
易中海聽到張大海的話,心裏也很高興,又跟張大海喝了幾杯。
酒足飯飽之後,易中海忽然想起了他這次來的主要目的,於是就說道:
“老張呀,我這次來找你還有一件事情想請你幫忙。”
張大海爽朗的說道:“老易,咱倆之間還說什麽求不求的,有什麽事情你盡管說,能幫的我盡量幫。”
易中海稍微思索了一下就說道:“老張,也不是我的事情,是對麵老賈家的事情。
賈家日子過得苦呀,老賈走得早,賈家大嫂含辛茹苦的把東旭養大。
可是這家裏每個老爺們兒照應著,這孩子自己一個人打拚還是太難了。
東旭這孩子不容易呀,被傻柱害的傷了子孫根,廠裏的工友們就開始看不起他,排擠他。
他進軋鋼廠也有幾年了,可是在廠裏沒有長輩撐腰,受了排擠也沒人幫著說話,到現在還是個學徒工。
東旭的媳婦兒淮如又是個農村戶口,家裏隻有東旭一個人的糧食定額養活一家四口人。
所以我想著你上班之後能不能多照顧照顧他,教他點技術,幫他說說話。
等東旭工級提起來了,養家也能容易一點,賈家也不至於過得像現在這麽難。”
張大海一聽是這事兒,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
他向來好為人師,喜歡管閑事兒,就算易中海不說他見到了這種情況也會幫助賈東旭的。
易中海跟張大海一直聊到晚上九點多才結束,易中海跑去賈家跟賈東旭說了情況就迴去睡覺了。
幫了別人要讓別人知道,這是易中海的做人原則,他必須要讓賈家知道他們欠自己的,這樣才能保證以後賈家會給自己養老。
第二天晚上一下班,張大海和吳鐵柱就在易中海的帶領下挨家挨戶的拜訪,也不多說話,就是到家裏聊幾句,喝口水,互相認識認識,不至於見了麵叫不上名字。
至於禮物之類的就不用說了,這年頭就算是有錢都買不了多少東西,沒人會講究這些。
到傻柱家的時候,張大海特意多說了幾句,勉勵傻柱要尊敬長輩,團結鄰居之類的。
傻柱則是有些摸不著頭腦,這張大海這是什麽意思呀,剛一搬進來就要開始擺譜找自己麻煩嗎?
傻柱麵上也沒表現出什麽,隻是態度卻是有些冷淡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傻柱已經決定少跟張大海打交道了,不搭理他就是了。
吳鐵柱則是對傻柱特別客氣,也許是兩人身世相近的原因吧,都是哥哥帶著妹妹生活,就多聊了幾句。
聊過之後傻柱才知道吳鐵柱的妹妹比雨水大了兩歲,但是由於在鄉下耽誤了上學,所以現在跟雨水同級。
傻柱還特意叮囑雨水要多幫助新朋友,並且邀請吳鐵柱晚上帶著妹妹到家裏吃飯。
吳鐵柱客氣了幾句,最後還是答應了下來,他也感覺跟傻柱對脾氣,同時也想帶妹妹認識一下雨水。
畢竟妹妹剛來四九城,剛好有個差不多年齡的玩伴也是挺不容易的。
張大海看到傻柱也沒有邀請他吃飯的意思,心裏相當不舒服,但是也不好說出來,就黑著臉催促吳鐵柱趕緊走,還得去下一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