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要成立居委會了
四合院:想算計養老?那不可能 作者:司馬簽上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大茂家的宴席結束之後沒兩天,許富貴就搬走了,聽說是搬到了老房子跟許大茂的奶奶一起住了。
許富貴自己也早早的安排好了新工作,電影院的放映員。
許富貴本來就是婁家電影院的放映員,裏麵關係熟得很。
婁家電影院也進行了公私合營,並且進行了擴建,目前正缺放映員呢。
許富貴托以前的老同事幫著跟電影院的經理遞了個話,然後送了點禮,就成功的拿到了這個工作崗位。
許大茂沒了許富貴兩口子的管教與約束,最近著實是歡快了好一陣子。
連著好幾天晚上都是很晚迴家,並且每次都是喝得醉醺醺的。
傻柱猜測許大茂可能是又去喝花酒了。
上次許大茂挨完打之後,一直沒有忘記那個半掩門,隔三岔五的總要去那麽幾次。
隻不過以前的時候,許大茂的工資低,一個月的工資除去平常花銷,也去不了幾次。
現在好了,他轉正了,一個月也能拿三十幾萬的工資了,未來可期。
再加上許富貴搬走之前給他留了不少錢讓他過渡一下。
傻柱估計許大茂都快把那些錢花完了。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元旦,過了元旦就算是進入五五年了。
現在還沒有流行什麽法定節假日,元旦還是要照常上班。
但是不管是軋鋼廠還是街道辦,都在元旦這天召開了大會,迴顧前一年的發展成績,宣讀一下未來一年的計劃目標,再展望一下未來。
晚上的時候,鄭幹事也在四合院召開了一次全院大會。
會上主要說了年後要成立社區居民委員會,實行居民自治的事情。
這件事情大家早就知道了,廣播也好,平常的政策宣講也罷,都在說這件事。
五四年五月份兒的時候,四九城已經有幾個地方進行試點了。
五五年之後就要在四九城全麵推進這件事兒,然後逐步推廣到全國。
根據鄭幹事的宣講,大家也逐漸明白了這個居委會的具體工作內容。
總的來說居委會就是一個居民自治的機構,不屬於政府機關序列,但是接受街道辦的指導,監督以及管理。
街道辦以後將不會直接進行居民管理工作,這部分工作將會下放到居民委員會。
相應的,街道辦也會進行整合,一些小的街道將會並入大的街道,或者是幾個小的街道合並成一個大的街道。
街道辦數量將會減少,的管轄麵積將會大大增加,但是居民委員會還是遵循就近原則,七八個胡同就會設立一個居委會。
傻柱聽完之後,感覺跟自己沒啥關係,居民自治是好事兒,但是自己是軋鋼廠的人,工作也好,生活也罷,受到軋鋼廠的影響更大一點。
其他的鄰居們也都是這個感覺,都當個熱鬧看了,畢竟居委會說是居民自治,其實說到底還是當官的說了算,跟普通老百姓沒啥關係。
別人對設不設立居委會不關心,易中海卻是發現了機會。
在他看來,要是居委會真的成立了,實行了居民自治,那豈不是說他隻要在這個四合院裏拉攏到足夠的人支持他,他就還能有一番作為?
按照新的規定,這個四合院所屬的街道辦也要跟其他街道辦進行合並。
到時候誰還會關心這個四合院的那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易中海打算等到居委會成立之後,就第一時間去拜訪一下居委會的領導,在領導麵前先混個臉熟。
然後再找機會聯合劉海中和閆阜貴,再次把這個四合院控製起來,看看能不能再次當上管事大爺。
易中海現在右手殘廢了,隻能在軋鋼廠裏掃掃地,再也不是那個鉗工大師傅了。
等於說是他在工作上已經喪失了優越感,也沒有了受人尊重的身份了。
他害怕控製不住賈東旭,畢竟賈東旭現在掙得比他多,他還要靠著賈家才能吃上飯,腰杆子也直不起來。
易中海所能想到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這個四合院裏恢複地位和威望,這樣才能威懾住賈東旭,也能綁上鄰居們給賈家施壓,讓他在賈家的日子能好過一點。
所以易中海現在對於管事大爺這個職位有著一種非常執著的追求,已經超過了官迷劉海中。
劉海中現在雖然不是管事大爺了,也受過處分,在廠裏也沒有了當領導的機會了。
但是劉海中的工資已經恢複了,他的生活水平沒有任何的變化,還是那樣的滋潤。
現在的劉海中也已經絕了當領導的念頭了,他知道自己有汙點,廠裏選拔領導,壓根就不會再考慮他了。
劉海中雖然仍然有點不甘心,但是逐漸的也接受了這個現實,平常在四合院裏也不咋愛管閑事兒了。
隻是偶爾喝多了,想起自己懷才不遇,官運坎坷,會大發雷霆,打兒子一頓,出出氣。
閆阜貴現在也很倒黴,幾次折騰,成功的把自己從一個小康之家,折騰成了一個掃廁所的貧困戶。
但是他的秉性仍然沒有改變,還是整天想著算計好處。
現在他不當老師了,也不是四合院的管事大爺了,堵門算計好處也變得明目張膽起來了。
以前還有著當老師的矜持,還要一點臉麵的,現在是一點臉都不要,為了幾根蔥,幾顆蒜,都能直接從大門口追到別人家裏。
閆阜貴也在分析著這次居委會成立他是不是能夠算計一點好處。
但是閆阜貴算計的東西跟易中海完全不一樣。
易中海算計的是名聲,地位,威望這些,好讓他能夠更好的掌控賈家,保障他的養老。
但是閆阜貴算計的卻是實實在在能夠拿到手上的好處,兩人的格局都不一樣。
好在閆阜貴讀書多,腦子好使,想法也多。
他已經打算好了,看看能不能去居委會謀個職位,掙個工資,他有文化,居委會肯定需要他這樣的人才。
居委會是屬於居民自治性質的單位,領導肯定是有編製的,但是下麵一些幹活的估計是找點兼職的或者是在家沒事兒幹的婦女。
閆阜貴覺得自己絕對有競爭力,白天去學校掃廁所的時候偷個懶,也不累,迴家之後再去居委會幹點活,掙兩份工資,這生活,美滋滋。
鄭幹事把政策跟大家宣講完就讓大家散了,他這幾天就要搬走了,也沒心思管四合院的事情了。
鄭幹事現在也在操心著街道辦合並之後他會被安排到哪裏,能不能升官。
散會後,大家都是三三兩兩的迴了家,易中海卻是直接去了外麵。
沒多久,易中海拎著一隻雞和兩瓶酒迴了四合院,一進門就先來到了閆阜貴家裏。
許富貴自己也早早的安排好了新工作,電影院的放映員。
許富貴本來就是婁家電影院的放映員,裏麵關係熟得很。
婁家電影院也進行了公私合營,並且進行了擴建,目前正缺放映員呢。
許富貴托以前的老同事幫著跟電影院的經理遞了個話,然後送了點禮,就成功的拿到了這個工作崗位。
許大茂沒了許富貴兩口子的管教與約束,最近著實是歡快了好一陣子。
連著好幾天晚上都是很晚迴家,並且每次都是喝得醉醺醺的。
傻柱猜測許大茂可能是又去喝花酒了。
上次許大茂挨完打之後,一直沒有忘記那個半掩門,隔三岔五的總要去那麽幾次。
隻不過以前的時候,許大茂的工資低,一個月的工資除去平常花銷,也去不了幾次。
現在好了,他轉正了,一個月也能拿三十幾萬的工資了,未來可期。
再加上許富貴搬走之前給他留了不少錢讓他過渡一下。
傻柱估計許大茂都快把那些錢花完了。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元旦,過了元旦就算是進入五五年了。
現在還沒有流行什麽法定節假日,元旦還是要照常上班。
但是不管是軋鋼廠還是街道辦,都在元旦這天召開了大會,迴顧前一年的發展成績,宣讀一下未來一年的計劃目標,再展望一下未來。
晚上的時候,鄭幹事也在四合院召開了一次全院大會。
會上主要說了年後要成立社區居民委員會,實行居民自治的事情。
這件事情大家早就知道了,廣播也好,平常的政策宣講也罷,都在說這件事。
五四年五月份兒的時候,四九城已經有幾個地方進行試點了。
五五年之後就要在四九城全麵推進這件事兒,然後逐步推廣到全國。
根據鄭幹事的宣講,大家也逐漸明白了這個居委會的具體工作內容。
總的來說居委會就是一個居民自治的機構,不屬於政府機關序列,但是接受街道辦的指導,監督以及管理。
街道辦以後將不會直接進行居民管理工作,這部分工作將會下放到居民委員會。
相應的,街道辦也會進行整合,一些小的街道將會並入大的街道,或者是幾個小的街道合並成一個大的街道。
街道辦數量將會減少,的管轄麵積將會大大增加,但是居民委員會還是遵循就近原則,七八個胡同就會設立一個居委會。
傻柱聽完之後,感覺跟自己沒啥關係,居民自治是好事兒,但是自己是軋鋼廠的人,工作也好,生活也罷,受到軋鋼廠的影響更大一點。
其他的鄰居們也都是這個感覺,都當個熱鬧看了,畢竟居委會說是居民自治,其實說到底還是當官的說了算,跟普通老百姓沒啥關係。
別人對設不設立居委會不關心,易中海卻是發現了機會。
在他看來,要是居委會真的成立了,實行了居民自治,那豈不是說他隻要在這個四合院裏拉攏到足夠的人支持他,他就還能有一番作為?
按照新的規定,這個四合院所屬的街道辦也要跟其他街道辦進行合並。
到時候誰還會關心這個四合院的那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易中海打算等到居委會成立之後,就第一時間去拜訪一下居委會的領導,在領導麵前先混個臉熟。
然後再找機會聯合劉海中和閆阜貴,再次把這個四合院控製起來,看看能不能再次當上管事大爺。
易中海現在右手殘廢了,隻能在軋鋼廠裏掃掃地,再也不是那個鉗工大師傅了。
等於說是他在工作上已經喪失了優越感,也沒有了受人尊重的身份了。
他害怕控製不住賈東旭,畢竟賈東旭現在掙得比他多,他還要靠著賈家才能吃上飯,腰杆子也直不起來。
易中海所能想到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這個四合院裏恢複地位和威望,這樣才能威懾住賈東旭,也能綁上鄰居們給賈家施壓,讓他在賈家的日子能好過一點。
所以易中海現在對於管事大爺這個職位有著一種非常執著的追求,已經超過了官迷劉海中。
劉海中現在雖然不是管事大爺了,也受過處分,在廠裏也沒有了當領導的機會了。
但是劉海中的工資已經恢複了,他的生活水平沒有任何的變化,還是那樣的滋潤。
現在的劉海中也已經絕了當領導的念頭了,他知道自己有汙點,廠裏選拔領導,壓根就不會再考慮他了。
劉海中雖然仍然有點不甘心,但是逐漸的也接受了這個現實,平常在四合院裏也不咋愛管閑事兒了。
隻是偶爾喝多了,想起自己懷才不遇,官運坎坷,會大發雷霆,打兒子一頓,出出氣。
閆阜貴現在也很倒黴,幾次折騰,成功的把自己從一個小康之家,折騰成了一個掃廁所的貧困戶。
但是他的秉性仍然沒有改變,還是整天想著算計好處。
現在他不當老師了,也不是四合院的管事大爺了,堵門算計好處也變得明目張膽起來了。
以前還有著當老師的矜持,還要一點臉麵的,現在是一點臉都不要,為了幾根蔥,幾顆蒜,都能直接從大門口追到別人家裏。
閆阜貴也在分析著這次居委會成立他是不是能夠算計一點好處。
但是閆阜貴算計的東西跟易中海完全不一樣。
易中海算計的是名聲,地位,威望這些,好讓他能夠更好的掌控賈家,保障他的養老。
但是閆阜貴算計的卻是實實在在能夠拿到手上的好處,兩人的格局都不一樣。
好在閆阜貴讀書多,腦子好使,想法也多。
他已經打算好了,看看能不能去居委會謀個職位,掙個工資,他有文化,居委會肯定需要他這樣的人才。
居委會是屬於居民自治性質的單位,領導肯定是有編製的,但是下麵一些幹活的估計是找點兼職的或者是在家沒事兒幹的婦女。
閆阜貴覺得自己絕對有競爭力,白天去學校掃廁所的時候偷個懶,也不累,迴家之後再去居委會幹點活,掙兩份工資,這生活,美滋滋。
鄭幹事把政策跟大家宣講完就讓大家散了,他這幾天就要搬走了,也沒心思管四合院的事情了。
鄭幹事現在也在操心著街道辦合並之後他會被安排到哪裏,能不能升官。
散會後,大家都是三三兩兩的迴了家,易中海卻是直接去了外麵。
沒多久,易中海拎著一隻雞和兩瓶酒迴了四合院,一進門就先來到了閆阜貴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