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出院了
四合院前傳,軋鋼廠風雲 作者:嚐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轉眼間就又是半個月過去,易中海和袁建聲二人在醫院也待夠了,拆掉了各自胳膊上的石膏出院迴家。
本來兩人胳膊上都是骨裂,康複的更快一些,唯獨易中海的腿康複需要更長的時間。
雖然出院了,可兩人也不能直接迴廠裏上班,畢竟現在骨裂雖然不需要固定了,但是依然不能幹很重的體力活兒。
這天易中海和袁建聲在各自媳婦的陪同下,剛迴到院兒裏,進入大門口的時候,就被前院兒正在洗菜的宋桂芝看到了。
蹲在斑駁的門口,身著灰色百花棉襖的宋桂芝仿佛如按下了暫停鍵,手中的白菜拿著不動,眼睛瞪得老大,過了一會兒才大喊起來,“啊,老易、老袁,你們迴來了?可以出院了?”
宋桂芝的尖叫吸引了院兒裏的婦女們,她們都不約而同的衝到了前院兒。
賈張氏手裏還拿著一個鞋底子,站在垂花拱門邊兒上,叉著腰,瞪著眼睛笑道:“喲,老易和老袁出院了?”
“咋不提前說一聲兒,讓東旭去接你們啊?你說著整的。”
李蘭見大家都圍著也不好直接迴家,隻能陪著笑臉,跟人打個招唿,“各位鄰居們,我們這不是怕麻煩麽,都是一個院兒的,大家還要上班,耽誤工夫可不好。”
“正好醫院不遠處有窩脖兒在那扛活兒,我們幹脆讓窩脖兒幫忙弄迴來就行了。”
“大家先讓讓,等我們迴家再出來給大家打招唿,剛從醫院出來有晦氣。”
李蘭說完,大家才各自讓開道路。
易中海被李蘭扶著在前麵走,後麵跟著袁家兩口子,再後麵就是兩個窩脖兒。
一行人穿過垂花拱門,又進入中院兒。
然後李蘭和李翠芬各自領著自家的男人迴家,跨過提前準備好的火盆兒。
易中海家堂屋裏老太太坐在火爐子前,笑嗬嗬的看著易中海瘸著腿慢慢跨過火盆兒,然後站起身來,臉上露出了一絲急切,“中海,快吐幾口唾沫,去去晦氣。”
易中海跟著老太太照做,拄著拐杖狠狠地吐了幾口痰才被李蘭扶到火爐子旁邊。
而後麵跟著的窩脖兒也跟著進屋,然後把東西放下。
這些都是易中海住院要用的臉盆兒、熱水瓶、毛巾、牙刷、搪瓷缸、機械類的書籍、紙筆,再有就是各類水果、點心、罐頭、奶粉、茶葉、果脯、幹貨等各位工友看望,所帶來的禮品。
一樣一樣的幾十包放下,看的老太太嘖嘖稱奇,“蘭子,這麽多的東西啊?都是別人送的?”
李蘭沒有直接迴答,先是給了窩脖兒一萬塊錢,說了一聲感謝,送他出門之後,才迴到家裏,然後滿臉的笑意對老太太說道:“幹娘,是啊,這些都是工友們和熟人送的。我這幾天都還拿了不少迴來呢,連您這段時間吃的肉也是。”
“就這些還不算啥,光工友們前來慰問的禮金就收了200來萬,這還沒算上廠裏公家給的50萬獎勵,而且醫藥費都是廠裏掏了,我們沒花錢。”
老太太兩眼放光,拄著拐杖在易中海身上上下打量,“中海能耐了啊,這麽多的禮,說明在廠裏處的還不錯。這算是徹底站穩腳跟了,好,好哇。”
“中海啊,在廠裏你要跟這些送禮的人多來往,我估計很多人是給你麵子送禮的。這樣是常來往,關係就處出來了,到時候遇到事了也有人幫忙說句話。”
李蘭也很認同的點點頭,“是啊,這上百人要是關係處理好了就是一個很大的助力,就是迎來送往的禮金要花不少。”
老太太擺擺手,一臉的無所謂,“這迎來送往的人際關係不是應該花的麽?以前你們兩口子被排擠,跟人沒啥來往,現在有了來往可不得接著?”
“別人給你們送禮,你們在別人紅白喜事上不隨禮像啥話?來往的多了,關係不就處下來了?”
“別覺得你們家就兩口子,沒得辦喜事的機會,你們到了要過36歲生日的時候要不要請?你們送禮就要想辦法找迴禮的關係。”
“這不是要收迴禮金的意思,而是把來往的關係定下來。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嘛。”
兩口子這才跟小雞啄米一樣點點頭。
然後李蘭扶著易中海坐下,給易中海端了一杯茶,收拾了一下身上的灰塵褶皺,就出門打算跟鄰居們說道說道了,這出院的事還是要跟人通知一下的。
等李蘭出門之後,發現院兒裏的婦女們都已經圍在中院兒了。
李蘭還沒開口,站在中院兒西南角石榴樹下的賈張氏就往前垮了一步,“蘭妹子,你家老易守那麽重的傷,咋今天就出院了?我們還琢磨著怎麽也得住上個把月的院呢,這迴家了能養好?”
後院兒劉家媳婦趙梨花也挺著個大肚子,擔心的說道:“李蘭,我家老劉不是說老易這是見義勇為,廠裏給花醫療費麽,怎麽不多住一段時間的院?有醫院裏的專業醫生護士看著,好的快一點。”
其他的婦女們也七嘴八舌的問出差不多的話。
李蘭聽了心裏也是一陣感動,果真自家在院子裏做的好事沒白費,大家還是挺關心自家的啊。
看著七嘴八舌慢慢靠近的女人們,李蘭隻好先是給大家鞠了個躬,然後細聲說道:“咱家老易在醫院住的無聊了,病房裏除了老袁和中海,沒多少人說話。”
“而且這大冬天的,病房裏也沒有煤爐子,還不讓點火,冷的很,還不如在家呢。”
“而且醫生說老易的內傷基本康複了,可以出院了,就是腿上骨折還需要養一段時間,胳膊隻要不幹重活兒還是沒事的,隻要定期到醫院檢查就行了。”
“再說廠裏給報銷醫療費,咱家老易又不是因為廠裏的事受的傷,花多了不好。”
“語氣這樣,還不如迴來再院兒裏養傷,咱們家裏有火爐子,還有鄰居們說說話,也熱鬧點啊。”
鄰居們一想也是,在醫院還要花不少的錢,而且大冬天的醫院確實冷,人家中醫醫館還能燒炭盆兒呢,洗衣醫院咋不整點取暖的設備?
再說了,老是呆醫院確實無聊,而且還晦氣。
這邊剛安靜下來,袁家媳婦李翠芬出來了,也是通知一下自家袁建聲出院了,然後說了一遍老袁額傷情。
等聽說袁建聲並沒有什麽大礙了,胳膊的骨裂還沒有完全康複,還要在家養一段時間,大家才鬆了一口氣,畢竟在家養傷確實舒坦一點,而且還暖和。
這時候的道濟醫院雖然規模不小,就是有暖氣的病房少得很,都是以前為外國人和達官貴人服務的,普通人可享受不到,畢竟暖氣設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國內還不能生產,代價自然高一些。
本來兩人胳膊上都是骨裂,康複的更快一些,唯獨易中海的腿康複需要更長的時間。
雖然出院了,可兩人也不能直接迴廠裏上班,畢竟現在骨裂雖然不需要固定了,但是依然不能幹很重的體力活兒。
這天易中海和袁建聲在各自媳婦的陪同下,剛迴到院兒裏,進入大門口的時候,就被前院兒正在洗菜的宋桂芝看到了。
蹲在斑駁的門口,身著灰色百花棉襖的宋桂芝仿佛如按下了暫停鍵,手中的白菜拿著不動,眼睛瞪得老大,過了一會兒才大喊起來,“啊,老易、老袁,你們迴來了?可以出院了?”
宋桂芝的尖叫吸引了院兒裏的婦女們,她們都不約而同的衝到了前院兒。
賈張氏手裏還拿著一個鞋底子,站在垂花拱門邊兒上,叉著腰,瞪著眼睛笑道:“喲,老易和老袁出院了?”
“咋不提前說一聲兒,讓東旭去接你們啊?你說著整的。”
李蘭見大家都圍著也不好直接迴家,隻能陪著笑臉,跟人打個招唿,“各位鄰居們,我們這不是怕麻煩麽,都是一個院兒的,大家還要上班,耽誤工夫可不好。”
“正好醫院不遠處有窩脖兒在那扛活兒,我們幹脆讓窩脖兒幫忙弄迴來就行了。”
“大家先讓讓,等我們迴家再出來給大家打招唿,剛從醫院出來有晦氣。”
李蘭說完,大家才各自讓開道路。
易中海被李蘭扶著在前麵走,後麵跟著袁家兩口子,再後麵就是兩個窩脖兒。
一行人穿過垂花拱門,又進入中院兒。
然後李蘭和李翠芬各自領著自家的男人迴家,跨過提前準備好的火盆兒。
易中海家堂屋裏老太太坐在火爐子前,笑嗬嗬的看著易中海瘸著腿慢慢跨過火盆兒,然後站起身來,臉上露出了一絲急切,“中海,快吐幾口唾沫,去去晦氣。”
易中海跟著老太太照做,拄著拐杖狠狠地吐了幾口痰才被李蘭扶到火爐子旁邊。
而後麵跟著的窩脖兒也跟著進屋,然後把東西放下。
這些都是易中海住院要用的臉盆兒、熱水瓶、毛巾、牙刷、搪瓷缸、機械類的書籍、紙筆,再有就是各類水果、點心、罐頭、奶粉、茶葉、果脯、幹貨等各位工友看望,所帶來的禮品。
一樣一樣的幾十包放下,看的老太太嘖嘖稱奇,“蘭子,這麽多的東西啊?都是別人送的?”
李蘭沒有直接迴答,先是給了窩脖兒一萬塊錢,說了一聲感謝,送他出門之後,才迴到家裏,然後滿臉的笑意對老太太說道:“幹娘,是啊,這些都是工友們和熟人送的。我這幾天都還拿了不少迴來呢,連您這段時間吃的肉也是。”
“就這些還不算啥,光工友們前來慰問的禮金就收了200來萬,這還沒算上廠裏公家給的50萬獎勵,而且醫藥費都是廠裏掏了,我們沒花錢。”
老太太兩眼放光,拄著拐杖在易中海身上上下打量,“中海能耐了啊,這麽多的禮,說明在廠裏處的還不錯。這算是徹底站穩腳跟了,好,好哇。”
“中海啊,在廠裏你要跟這些送禮的人多來往,我估計很多人是給你麵子送禮的。這樣是常來往,關係就處出來了,到時候遇到事了也有人幫忙說句話。”
李蘭也很認同的點點頭,“是啊,這上百人要是關係處理好了就是一個很大的助力,就是迎來送往的禮金要花不少。”
老太太擺擺手,一臉的無所謂,“這迎來送往的人際關係不是應該花的麽?以前你們兩口子被排擠,跟人沒啥來往,現在有了來往可不得接著?”
“別人給你們送禮,你們在別人紅白喜事上不隨禮像啥話?來往的多了,關係不就處下來了?”
“別覺得你們家就兩口子,沒得辦喜事的機會,你們到了要過36歲生日的時候要不要請?你們送禮就要想辦法找迴禮的關係。”
“這不是要收迴禮金的意思,而是把來往的關係定下來。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嘛。”
兩口子這才跟小雞啄米一樣點點頭。
然後李蘭扶著易中海坐下,給易中海端了一杯茶,收拾了一下身上的灰塵褶皺,就出門打算跟鄰居們說道說道了,這出院的事還是要跟人通知一下的。
等李蘭出門之後,發現院兒裏的婦女們都已經圍在中院兒了。
李蘭還沒開口,站在中院兒西南角石榴樹下的賈張氏就往前垮了一步,“蘭妹子,你家老易守那麽重的傷,咋今天就出院了?我們還琢磨著怎麽也得住上個把月的院呢,這迴家了能養好?”
後院兒劉家媳婦趙梨花也挺著個大肚子,擔心的說道:“李蘭,我家老劉不是說老易這是見義勇為,廠裏給花醫療費麽,怎麽不多住一段時間的院?有醫院裏的專業醫生護士看著,好的快一點。”
其他的婦女們也七嘴八舌的問出差不多的話。
李蘭聽了心裏也是一陣感動,果真自家在院子裏做的好事沒白費,大家還是挺關心自家的啊。
看著七嘴八舌慢慢靠近的女人們,李蘭隻好先是給大家鞠了個躬,然後細聲說道:“咱家老易在醫院住的無聊了,病房裏除了老袁和中海,沒多少人說話。”
“而且這大冬天的,病房裏也沒有煤爐子,還不讓點火,冷的很,還不如在家呢。”
“而且醫生說老易的內傷基本康複了,可以出院了,就是腿上骨折還需要養一段時間,胳膊隻要不幹重活兒還是沒事的,隻要定期到醫院檢查就行了。”
“再說廠裏給報銷醫療費,咱家老易又不是因為廠裏的事受的傷,花多了不好。”
“語氣這樣,還不如迴來再院兒裏養傷,咱們家裏有火爐子,還有鄰居們說說話,也熱鬧點啊。”
鄰居們一想也是,在醫院還要花不少的錢,而且大冬天的醫院確實冷,人家中醫醫館還能燒炭盆兒呢,洗衣醫院咋不整點取暖的設備?
再說了,老是呆醫院確實無聊,而且還晦氣。
這邊剛安靜下來,袁家媳婦李翠芬出來了,也是通知一下自家袁建聲出院了,然後說了一遍老袁額傷情。
等聽說袁建聲並沒有什麽大礙了,胳膊的骨裂還沒有完全康複,還要在家養一段時間,大家才鬆了一口氣,畢竟在家養傷確實舒坦一點,而且還暖和。
這時候的道濟醫院雖然規模不小,就是有暖氣的病房少得很,都是以前為外國人和達官貴人服務的,普通人可享受不到,畢竟暖氣設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國內還不能生產,代價自然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