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給賈家辦喪事(下)
四合院前傳,軋鋼廠風雲 作者:嚐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袁老頭的組織下,靈棚很快就搭建好了。
院兒裏的材料都很齊全,直接用大家晾衣服的竹竿撐起骨架,一頭插在賈家的屋簷下,另一頭在地上挖坑,然後插進木材當柱子,把兩根竹竿固定上去,然後在竹竿上方在蓋上木板,最上麵再從各家借來的竹席做頂棚,四麵用涼席一圍,又在靠近牆的位置掛上一塊黑布,上麵貼上用白紙剪成“奠”字,靈棚就搭建成功了。
而另一邊賈東旭和易中海他們趕著馬車拖迴了一口柏木棺材,這種棺材可不便宜,是絕對的上等貨,質地硬,耐腐蝕、耐蟲蛀,木頭密度大,表麵再漆上一層厚厚的黑漆,在地下最起碼能完好保存50年,僅僅做好這口棺材就得讓一個木匠花半個月,後麵還得上三遍漆。
棺材到了院子門口,可就不是那麽好進門的,袁老頭叫了四個大男人,才抬起棺材送進靈棚,在靈棚裏準備好的兩張條凳上放好。
然後招唿人拿出一個瓦盆放在棺材前麵,作為親屬和賓客燒紙錢用的。
也幸好這時候天上不下雨了,要不這場喪事辦的可麻煩的很,連來送禮吃席的都得重新搭棚子。
在袁老頭的安排下,簡直是連軸轉,何大清又帶著人出去買菜,畢竟大家來祭奠賈福,總不能不吃席吧,這要說出去那人就丟完了,別看賈家人少,可是老賈留下的麵子可不少,從張翠花那邊拿出來的賬本上就可以看出一二。
再說迴屋裏,賈東旭和張翠花兩個人把賈福抬到一張用門板搭建的單人床上,然後用溫水在賈福身上一寸寸的清洗,除了被高壓電燒焦的地方以外,包括血跡全部清理幹淨,然後穿上壽衣。
這是人死亡後的一個澡,也是人一輩子最重要的洗澡次數之一,一般是由子女和兒媳幫忙清洗,賈家就兩個人,隻能他們自己親自上了。
這個習俗是所有漢人裏麵共通的,人一輩子最重要的三個澡是出生、結婚、死亡,特別是在西北缺水的地方,有得人一輩子就洗這三次澡。
這是對一個人最重要的禮儀之一,象征著赤條條的來,幹幹淨的去。
換上壽衣賈福就放在那不讓人碰了,大概要過8個小時才能入殮,有的地方是三個小時,有的地方是二十四小時或者四十八小時,或者三天,各自不同。
女人們則是在忙著幫忙洗菜,提前為客人的到來做好準備。
喪事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賈家母子兩個跪在賈福的床邊哭,袁老頭帶著院子裏的人幫忙收拾雜事。
俗話說披麻戴孝,那是死者家屬身上真的披上麻布,頭上帶著白布做的孝巾。
這是第一天,也是所有幫忙的人一起吃一頓的時候,中午照例還是何大清掌勺。
到了下午過了八個小時之後,鄰居們幫忙打開了管材,然後在管材裏麵鋪上幹淨的被子,枕頭,被子是黃色的,身上還蓋上白色的被子,寓意是鋪金蓋銀,意味著下輩子享受榮華富貴,枕頭是山形的,腳下還放上象征河流的物品或者河流的形狀,寓意是頭枕山腳蹬河,意味著高官厚祿。
最後再在賈福的腳踝處用麻繩綁一下,又在嘴裏塞了一個舊銅錢,同時在賈福的身下還放了7枚錢幣和7朵帶子的棉花,七為死者數之極,這是象征著保佑後人子孫滿堂,財富盈門,壓在身下的意思就是守著,壓著,免得後代失財。
此時的棺材是不能密封的,得出殯的那天才能封棺,這是尊重家屬和死者的習俗,對於家屬來說不希望死者去世,不封棺是留個念想,到下葬那天還能再看一眼,對於死者來說不封棺是象征著能與家人團聚。 下午眾人又在收拾第二天賓客到來需要的菜品,賈東旭又帶著老賈的照片拿去照相館放大,打算掛在家裏牆上的,這是在最近這幾十年留下的習俗,清朝還沒有滅亡,照相機還沒傳進來的時候,死者一般是請畫師畫像的,用於掛在家裏的牆上,這是大戶人家的禮儀,後來照相機的普及,才讓死者的照片走進百姓家。
賈福被放進管材後,棺前放著一個大瓦盆,裏麵用來燒紙錢的,在瓦盆和管材中間還放了一盞長明燈,日夜不息,隻到下葬為止。
自從長明燈點起,管材前麵是不能斷人的,這就是家裏人口少的壞處,賈家要張翠花和賈東旭兩個人輪流換班,一直到下葬,人多的可以過一會兒就換一個人,不算太累,這對於賈東旭和張翠花兩個人來說就有些遭罪了,兩個人都沒吃過什麽苦的人。
從跪在棺前,開始還能大哭,後來完全是聽不到哭聲了。
在棺前的大哭,叫做嚎喪,是由死者家屬一邊哭一邊迴憶死者身前的一切,哭的越是撕心裂肺,喊得越是驚心動魄,在賓客眼裏這死者家屬越是孝順,我們罵大喊大叫的影響自己的人“在嚎喪呢”,那是純純的詛咒人的話。
晚上下班時間到了,不在機械廠上班的工人們也迴來了。
袁老頭又挨家挨戶的把賈家男人以外去世的消息通傳,同時又讓大家請兩天假,幫忙安葬賈福,還讓閆埠貴記禮。
同時還要請陰陽先生,看墳地,挖墳坑,請樂班。
這賈家在北平城沒有親戚,所以挖坑的活兒也隻能讓院兒裏的男人們代勞。
這點在中午吃飯過後就開始了,中午飯後袁老頭就讓易中海去請附近的陰陽先生,不過最後請的是東城區外麵一個小道觀的道士,他們收費最便宜。
要知道請來的陰陽先生可不止是要看墳地,還要連續在死者家裏連續做三晚上的法事。
一般是三天的,不過因為院兒裏的工人們都還要上班,不可能等著停靈三天,所以兩天就行了。
做法事就跟唱歌一樣嗎,一般人聽不懂,氣勢唱的就是先禱告地府各位神明,然後寫祭文,再然後是唱出死者的一輩子的事情,最後是告慰亡靈,招待遊魂,這個整體流程又叫做唱史詩。
這種法事是一般人家,一個人做就行的,大戶人家講究的那是一隊的法師來做法事,唱史詩能傳出很遠。
而樂班就更有意思了,一般人家就是請五個人,這是一組,其中有一個嗩呐師傅,一個打大鼓師傅,一個大銅鑼師傅,一個小銅鑼師傅,再加上一個打鑔的師傅,全程鞭炮哀樂,其中可以休息,但是有客人在的時候必須熱鬧起來,從早到晚不能斷,越是熱鬧越好,要是哪家人去世了,樂班能一天二十四小時不斷,連續三天,那才是真的牛,說明賓客壓根就沒停過,死後的哀榮哪個不會豎起大拇指。
這天晚上整個四合院兒,除了小孩子,壓根就沒人好好睡過,史詩和樂班一直鬧到晚上十二點以後,早上四五點又開始了,哪怕很吵人,也沒人說什麽難聽的話,牢騷的話,人死為大,哪家不會有老人去世,連人家一點死後的體麵都不給了,那就過分了。
擱我們現在不告你一個擾民才怪,為什麽古人求香火和子嗣傳承呢,你想想一個人要是去世了默默無聞的,甚至靜悄悄的,毫無動靜,這就讓人難以接受了,在世上受苦了一輩子,到死了連一點身後的哀榮都沒有,多尷尬。 現在講求活出自我,這些老話老理沒人給人講,到處宣傳的是享受當下,自私自利,卻不知道這古人弄出來的這一套禮儀是來約束一個人的品行的,也是做給後人看的。
你能樂於助人,你能大方善良,你能積極向上,死後就有無數人感念你的人情前來祭奠,這是一個人在世上最榮耀的一件事,也是讓大家記住你的一件事了,如果是一個自私自利,我行我素的人呢,而且還沒有後代,靜悄悄的死了,也沒人前來吊唁,死後幾年時間你在世界上存在的痕跡就不在了,完全是一個多餘的人,更何況生前自私自利的活著還不一定活的爽,活的開心。
轉眼間第二天了,一大早起來,袁老頭做主管,安排一切事物,易中海做知客和迎賓,接待來往賓客,閆埠貴當記禮人,記錄前來吊唁的人送的禮物,錢啟富這個會計也沒什力氣不能上山挖坑,就隻能安排放鞭炮的工作,甚至連後院腿腳行動不方便的孫啟祥都被安排了接花圈的活兒,整個四合院兒就沒有閑著的男人,都是街坊鄰居的,這種辦喪事,大家都得動手做人情。
而其他的男人除了留下了兩三個幫忙招唿賓客的,18歲以上的全部帶著鋤頭、鐵鍁、鑽子、鎬頭,上山跟著陰陽先生選墓地,挖坑去了。
整整一天,人來人往,機械廠跟賈福熟悉的工人,廠裏的部分領導,賈福在北平城幫人做電工活兒積累的主家,南鑼鼓巷相熟的鄰居,來來往往有二百多號人。
也幸好從上午就開始安排席麵,總共擺了六桌的流水席,加上來幫忙的吃了三輪,也幸好今天是何家父子掌勺,院兒裏的女人們幫忙,才能招待這麽多人,還有不少南鑼鼓巷的鄰居帶著孩子過來給賈福磕頭。
別覺得磕頭是欠了賈家什麽的,這是習俗,除了平輩長輩需要再靈前鞠個躬,燒點紙以外,到場的晚輩是必須給死者磕頭的,這是表示尊重死者,跟有沒有親戚關係,欠不欠人情沒關係,當然你要是人品不好,整個街坊的鄰居哪個會來看一眼,更別說讓自家孩子磕頭的話了。
所以賈家今天這場喪事辦的,真的可謂是遠近幾個院子裏的頭一份兒了,東跑西跑積累下來的人脈真的不一般,估計整個院兒裏以後也再也沒有人有賈福死後這麽高的殊榮。
院兒裏的材料都很齊全,直接用大家晾衣服的竹竿撐起骨架,一頭插在賈家的屋簷下,另一頭在地上挖坑,然後插進木材當柱子,把兩根竹竿固定上去,然後在竹竿上方在蓋上木板,最上麵再從各家借來的竹席做頂棚,四麵用涼席一圍,又在靠近牆的位置掛上一塊黑布,上麵貼上用白紙剪成“奠”字,靈棚就搭建成功了。
而另一邊賈東旭和易中海他們趕著馬車拖迴了一口柏木棺材,這種棺材可不便宜,是絕對的上等貨,質地硬,耐腐蝕、耐蟲蛀,木頭密度大,表麵再漆上一層厚厚的黑漆,在地下最起碼能完好保存50年,僅僅做好這口棺材就得讓一個木匠花半個月,後麵還得上三遍漆。
棺材到了院子門口,可就不是那麽好進門的,袁老頭叫了四個大男人,才抬起棺材送進靈棚,在靈棚裏準備好的兩張條凳上放好。
然後招唿人拿出一個瓦盆放在棺材前麵,作為親屬和賓客燒紙錢用的。
也幸好這時候天上不下雨了,要不這場喪事辦的可麻煩的很,連來送禮吃席的都得重新搭棚子。
在袁老頭的安排下,簡直是連軸轉,何大清又帶著人出去買菜,畢竟大家來祭奠賈福,總不能不吃席吧,這要說出去那人就丟完了,別看賈家人少,可是老賈留下的麵子可不少,從張翠花那邊拿出來的賬本上就可以看出一二。
再說迴屋裏,賈東旭和張翠花兩個人把賈福抬到一張用門板搭建的單人床上,然後用溫水在賈福身上一寸寸的清洗,除了被高壓電燒焦的地方以外,包括血跡全部清理幹淨,然後穿上壽衣。
這是人死亡後的一個澡,也是人一輩子最重要的洗澡次數之一,一般是由子女和兒媳幫忙清洗,賈家就兩個人,隻能他們自己親自上了。
這個習俗是所有漢人裏麵共通的,人一輩子最重要的三個澡是出生、結婚、死亡,特別是在西北缺水的地方,有得人一輩子就洗這三次澡。
這是對一個人最重要的禮儀之一,象征著赤條條的來,幹幹淨的去。
換上壽衣賈福就放在那不讓人碰了,大概要過8個小時才能入殮,有的地方是三個小時,有的地方是二十四小時或者四十八小時,或者三天,各自不同。
女人們則是在忙著幫忙洗菜,提前為客人的到來做好準備。
喪事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賈家母子兩個跪在賈福的床邊哭,袁老頭帶著院子裏的人幫忙收拾雜事。
俗話說披麻戴孝,那是死者家屬身上真的披上麻布,頭上帶著白布做的孝巾。
這是第一天,也是所有幫忙的人一起吃一頓的時候,中午照例還是何大清掌勺。
到了下午過了八個小時之後,鄰居們幫忙打開了管材,然後在管材裏麵鋪上幹淨的被子,枕頭,被子是黃色的,身上還蓋上白色的被子,寓意是鋪金蓋銀,意味著下輩子享受榮華富貴,枕頭是山形的,腳下還放上象征河流的物品或者河流的形狀,寓意是頭枕山腳蹬河,意味著高官厚祿。
最後再在賈福的腳踝處用麻繩綁一下,又在嘴裏塞了一個舊銅錢,同時在賈福的身下還放了7枚錢幣和7朵帶子的棉花,七為死者數之極,這是象征著保佑後人子孫滿堂,財富盈門,壓在身下的意思就是守著,壓著,免得後代失財。
此時的棺材是不能密封的,得出殯的那天才能封棺,這是尊重家屬和死者的習俗,對於家屬來說不希望死者去世,不封棺是留個念想,到下葬那天還能再看一眼,對於死者來說不封棺是象征著能與家人團聚。 下午眾人又在收拾第二天賓客到來需要的菜品,賈東旭又帶著老賈的照片拿去照相館放大,打算掛在家裏牆上的,這是在最近這幾十年留下的習俗,清朝還沒有滅亡,照相機還沒傳進來的時候,死者一般是請畫師畫像的,用於掛在家裏的牆上,這是大戶人家的禮儀,後來照相機的普及,才讓死者的照片走進百姓家。
賈福被放進管材後,棺前放著一個大瓦盆,裏麵用來燒紙錢的,在瓦盆和管材中間還放了一盞長明燈,日夜不息,隻到下葬為止。
自從長明燈點起,管材前麵是不能斷人的,這就是家裏人口少的壞處,賈家要張翠花和賈東旭兩個人輪流換班,一直到下葬,人多的可以過一會兒就換一個人,不算太累,這對於賈東旭和張翠花兩個人來說就有些遭罪了,兩個人都沒吃過什麽苦的人。
從跪在棺前,開始還能大哭,後來完全是聽不到哭聲了。
在棺前的大哭,叫做嚎喪,是由死者家屬一邊哭一邊迴憶死者身前的一切,哭的越是撕心裂肺,喊得越是驚心動魄,在賓客眼裏這死者家屬越是孝順,我們罵大喊大叫的影響自己的人“在嚎喪呢”,那是純純的詛咒人的話。
晚上下班時間到了,不在機械廠上班的工人們也迴來了。
袁老頭又挨家挨戶的把賈家男人以外去世的消息通傳,同時又讓大家請兩天假,幫忙安葬賈福,還讓閆埠貴記禮。
同時還要請陰陽先生,看墳地,挖墳坑,請樂班。
這賈家在北平城沒有親戚,所以挖坑的活兒也隻能讓院兒裏的男人們代勞。
這點在中午吃飯過後就開始了,中午飯後袁老頭就讓易中海去請附近的陰陽先生,不過最後請的是東城區外麵一個小道觀的道士,他們收費最便宜。
要知道請來的陰陽先生可不止是要看墳地,還要連續在死者家裏連續做三晚上的法事。
一般是三天的,不過因為院兒裏的工人們都還要上班,不可能等著停靈三天,所以兩天就行了。
做法事就跟唱歌一樣嗎,一般人聽不懂,氣勢唱的就是先禱告地府各位神明,然後寫祭文,再然後是唱出死者的一輩子的事情,最後是告慰亡靈,招待遊魂,這個整體流程又叫做唱史詩。
這種法事是一般人家,一個人做就行的,大戶人家講究的那是一隊的法師來做法事,唱史詩能傳出很遠。
而樂班就更有意思了,一般人家就是請五個人,這是一組,其中有一個嗩呐師傅,一個打大鼓師傅,一個大銅鑼師傅,一個小銅鑼師傅,再加上一個打鑔的師傅,全程鞭炮哀樂,其中可以休息,但是有客人在的時候必須熱鬧起來,從早到晚不能斷,越是熱鬧越好,要是哪家人去世了,樂班能一天二十四小時不斷,連續三天,那才是真的牛,說明賓客壓根就沒停過,死後的哀榮哪個不會豎起大拇指。
這天晚上整個四合院兒,除了小孩子,壓根就沒人好好睡過,史詩和樂班一直鬧到晚上十二點以後,早上四五點又開始了,哪怕很吵人,也沒人說什麽難聽的話,牢騷的話,人死為大,哪家不會有老人去世,連人家一點死後的體麵都不給了,那就過分了。
擱我們現在不告你一個擾民才怪,為什麽古人求香火和子嗣傳承呢,你想想一個人要是去世了默默無聞的,甚至靜悄悄的,毫無動靜,這就讓人難以接受了,在世上受苦了一輩子,到死了連一點身後的哀榮都沒有,多尷尬。 現在講求活出自我,這些老話老理沒人給人講,到處宣傳的是享受當下,自私自利,卻不知道這古人弄出來的這一套禮儀是來約束一個人的品行的,也是做給後人看的。
你能樂於助人,你能大方善良,你能積極向上,死後就有無數人感念你的人情前來祭奠,這是一個人在世上最榮耀的一件事,也是讓大家記住你的一件事了,如果是一個自私自利,我行我素的人呢,而且還沒有後代,靜悄悄的死了,也沒人前來吊唁,死後幾年時間你在世界上存在的痕跡就不在了,完全是一個多餘的人,更何況生前自私自利的活著還不一定活的爽,活的開心。
轉眼間第二天了,一大早起來,袁老頭做主管,安排一切事物,易中海做知客和迎賓,接待來往賓客,閆埠貴當記禮人,記錄前來吊唁的人送的禮物,錢啟富這個會計也沒什力氣不能上山挖坑,就隻能安排放鞭炮的工作,甚至連後院腿腳行動不方便的孫啟祥都被安排了接花圈的活兒,整個四合院兒就沒有閑著的男人,都是街坊鄰居的,這種辦喪事,大家都得動手做人情。
而其他的男人除了留下了兩三個幫忙招唿賓客的,18歲以上的全部帶著鋤頭、鐵鍁、鑽子、鎬頭,上山跟著陰陽先生選墓地,挖坑去了。
整整一天,人來人往,機械廠跟賈福熟悉的工人,廠裏的部分領導,賈福在北平城幫人做電工活兒積累的主家,南鑼鼓巷相熟的鄰居,來來往往有二百多號人。
也幸好從上午就開始安排席麵,總共擺了六桌的流水席,加上來幫忙的吃了三輪,也幸好今天是何家父子掌勺,院兒裏的女人們幫忙,才能招待這麽多人,還有不少南鑼鼓巷的鄰居帶著孩子過來給賈福磕頭。
別覺得磕頭是欠了賈家什麽的,這是習俗,除了平輩長輩需要再靈前鞠個躬,燒點紙以外,到場的晚輩是必須給死者磕頭的,這是表示尊重死者,跟有沒有親戚關係,欠不欠人情沒關係,當然你要是人品不好,整個街坊的鄰居哪個會來看一眼,更別說讓自家孩子磕頭的話了。
所以賈家今天這場喪事辦的,真的可謂是遠近幾個院子裏的頭一份兒了,東跑西跑積累下來的人脈真的不一般,估計整個院兒裏以後也再也沒有人有賈福死後這麽高的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