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濁河斷流
莽金剛,一刀斬爆你的詭頭 作者:呂小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鴻儒茶館,朱漆梨木,雕龍刻鳳,一片古色古香。
這座茶館很不尋常,兩側竟長有兩株巨大的老榕樹,四季常青,將天上的烈陽都給遮蔽了。
申吉一行剛靠近茶館,便感覺到了絲絲涼意,身上的悶燥也淡去了幾分。
此刻,茶館內的人不是很多,約莫十餘個,男女老少皆有。
館內有一座高台,上麵坐著一個老儒生,手持一個夾板,邊打邊說:
“當哩個當,當哩個當!
當哩個當哩個當哩個當!
難難難,道德玄,不對知音不可談,對了知音談幾句,不對知音枉費舌!
閑言碎語不要講,且聽老漢講詭神!”
說書的老儒生一開口,便將在場所有人的眼光都吸引了過去。
“講詭神?一個普通人懂得什麽?”豬魚蛋搖頭晃腦的嘀咕道。
“要不,你上去講講?”申吉斜睨了它一眼,開口道。
“算了,等下嚇著他們反而不好。”豬魚蛋搖了搖頭,隨後用舌頭卷起桌上的一碟花生米,大口咀嚼起來。
“在場諸位都應該知道咱們鴻洲有條大河,名曰濁河,河水常年渾濁,又稱黃河。
濁河滔滔,源源不絕。但是你們可知濁河曾斷絕過?”老儒生聲音悠悠,帶著一股滄桑感,讓人不由得陷入對曆史的迴憶中。
“不可能,濁河之水永不絕,這是常識,老先生莫要危言聳聽,為講詭神瞎編故事。”台下有位較為年長的老者出聲道。
“非我瞎編,此乃真事,記載於前朝的典籍之中。不過嘛,說是假的也行,畢竟大夥都沒親眼見過。”老儒生笑了笑,也不較真。
畢竟,他講的是故事,而不是曆史。
聞言,台下那老者也就熄了爭辯之心。
“在濁河邊上,有一個村落,名為小聚賢村,村子裏的人大都是水鬼,專門給人撈屍。
同時,他們也從事挖沙的工作,為河道清理淤泥。
一天,一位大官家的孩子在河邊溺水而亡,富人便請了了小聚賢村的水鬼幫忙撈屍。
說也奇怪,往日裏短則一兩天、多則一兩月便能尋到的屍體卻如同人間蒸發一般,在河道中消失不見。
那大官失去了唯一的兒子,還尋不到屍體,氣的他幾欲癲狂。
他喚來諸多差役,強行命令小聚賢村的水鬼一定要在規定期限內尋到屍體,否則就要將他們全部活埋。
為了保全性命,整個小聚賢村的村民不得不聯合起來,一同下河摸屍。
連續尋了七天七夜,終於在一處水情兇險的地方發現一件小孩的衣服。
後來送給大官鑒定,確實是他死去兒子穿的衣服。
眾村民欣喜,抓緊時間在那片水域搜索。
可是,那裏漩流混亂,水下又聯通了多條暗河,兇險異常。
為了活命,眾村民不得不拚命,不少水鬼深入水底探索,接連探查了三天,期間還死了一個人。
最終,他們在一個漩渦眼中發現了一口水晶棺!”老儒生緩緩道出故事。
台下的觀眾聽得津津有味,時而皺眉,時而舒眉,心緒跟著故事演變一起一伏。
就連之前對老儒生有些輕視的豬魚蛋也豎起了耳朵,被故事吸引住了心神。
“繼續啊!”老儒生剛停下喝了口茶,底下的一個小年輕便有些忍不住,急忙催促道。
“卻說那口水晶棺,長不過三尺,通體晶瑩如玉,宛若最瑰麗的藝術品。
可是,仔細一看,卻發現那口略顯透明的棺材裏竟藏著一個人!”說到這,老儒生又慢悠悠抿了一口茶。
台下觀眾的神色陰晴不定,膽小的婦孺已經起了打退堂鼓的心思,準備捂住耳朵了。
“就這?那什勞子人公將軍也是躺棺材裏,然後就被尊上錘廢了。”聽到這,豬魚蛋又發出不屑的聲音。
“能不能好好聽故事?”
大黑豬不滿的嘟喃了一句,雖說老儒生的故事不算恐怖,但勝在離奇,它感覺還是不錯的。
豬魚蛋本想反駁一下,但此時申吉朝它瞪了一眼,立時就讓它熄了爭強好勝的心思。
“一個小孩藏身棺中,他身無片縷,也沒有任何腐爛的跡象。下水的村民懷著不安的心情湊近一瞧,竟發現那孩子的睫毛在動!”
老儒生音調一轉,變得急促,讓人不禁生出恐慌的情緒。
“什麽?還活著不成?”台下觀眾倒吸了一口冷氣,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埋葬於深水中的水晶棺,其內怎麽可能會有活人?
不過,他們轉念一想,這畢竟是神詭故事,離奇點也是正常的,心中的不安稍稍緩解。
“那些村民嚇得亡魂狂冒,懷疑棺中葬著一尊惡詭,遂將事情上報給大官。
根據一些村民的描述,大官肯定棺中的孩子就是他的兒子,下令村民一定要開啟棺材,將他的兒子救出來。
無奈之下,小聚賢村的村民隻好硬著頭皮下水撈棺。
說來也是奇怪,那水晶棺竟嚴絲合縫,宛若一體,在水中無法打開,村民隻好嚐試著棺材一起打撈上來。
那棺材看著不大,可卻重若千鈞,十幾個水鬼一同發力都無法將其撈上來。
沒辦法,他們隻好用鐵索將其綁起來,而後喚人在岸上一起發力拉。
最終,大官喚來了足足七百個壯漢才將棺材拉了上來。
更稀奇的是,那水晶棺離了水之後,卻又變輕了。原本嚴絲合縫的棺蓋也出現了一條裂痕。
大官見棺中的兒子還活著,急忙命人揭開棺蓋。
可是,棺蓋揭開的那一刻,風雲突變!”
說到這,老儒生拿起桌上的糕點咬了一口,慢慢咀嚼起來。
這一幕,看得在場眾人有些鬧心。
這老家夥太會吊人胃口,每每講到精彩處便停下來,讓人恨不得衝上去扒開他的口,將其肚子裏的故事都搜刮出來。
“風雲變,禍鬥出……”
這座茶館很不尋常,兩側竟長有兩株巨大的老榕樹,四季常青,將天上的烈陽都給遮蔽了。
申吉一行剛靠近茶館,便感覺到了絲絲涼意,身上的悶燥也淡去了幾分。
此刻,茶館內的人不是很多,約莫十餘個,男女老少皆有。
館內有一座高台,上麵坐著一個老儒生,手持一個夾板,邊打邊說:
“當哩個當,當哩個當!
當哩個當哩個當哩個當!
難難難,道德玄,不對知音不可談,對了知音談幾句,不對知音枉費舌!
閑言碎語不要講,且聽老漢講詭神!”
說書的老儒生一開口,便將在場所有人的眼光都吸引了過去。
“講詭神?一個普通人懂得什麽?”豬魚蛋搖頭晃腦的嘀咕道。
“要不,你上去講講?”申吉斜睨了它一眼,開口道。
“算了,等下嚇著他們反而不好。”豬魚蛋搖了搖頭,隨後用舌頭卷起桌上的一碟花生米,大口咀嚼起來。
“在場諸位都應該知道咱們鴻洲有條大河,名曰濁河,河水常年渾濁,又稱黃河。
濁河滔滔,源源不絕。但是你們可知濁河曾斷絕過?”老儒生聲音悠悠,帶著一股滄桑感,讓人不由得陷入對曆史的迴憶中。
“不可能,濁河之水永不絕,這是常識,老先生莫要危言聳聽,為講詭神瞎編故事。”台下有位較為年長的老者出聲道。
“非我瞎編,此乃真事,記載於前朝的典籍之中。不過嘛,說是假的也行,畢竟大夥都沒親眼見過。”老儒生笑了笑,也不較真。
畢竟,他講的是故事,而不是曆史。
聞言,台下那老者也就熄了爭辯之心。
“在濁河邊上,有一個村落,名為小聚賢村,村子裏的人大都是水鬼,專門給人撈屍。
同時,他們也從事挖沙的工作,為河道清理淤泥。
一天,一位大官家的孩子在河邊溺水而亡,富人便請了了小聚賢村的水鬼幫忙撈屍。
說也奇怪,往日裏短則一兩天、多則一兩月便能尋到的屍體卻如同人間蒸發一般,在河道中消失不見。
那大官失去了唯一的兒子,還尋不到屍體,氣的他幾欲癲狂。
他喚來諸多差役,強行命令小聚賢村的水鬼一定要在規定期限內尋到屍體,否則就要將他們全部活埋。
為了保全性命,整個小聚賢村的村民不得不聯合起來,一同下河摸屍。
連續尋了七天七夜,終於在一處水情兇險的地方發現一件小孩的衣服。
後來送給大官鑒定,確實是他死去兒子穿的衣服。
眾村民欣喜,抓緊時間在那片水域搜索。
可是,那裏漩流混亂,水下又聯通了多條暗河,兇險異常。
為了活命,眾村民不得不拚命,不少水鬼深入水底探索,接連探查了三天,期間還死了一個人。
最終,他們在一個漩渦眼中發現了一口水晶棺!”老儒生緩緩道出故事。
台下的觀眾聽得津津有味,時而皺眉,時而舒眉,心緒跟著故事演變一起一伏。
就連之前對老儒生有些輕視的豬魚蛋也豎起了耳朵,被故事吸引住了心神。
“繼續啊!”老儒生剛停下喝了口茶,底下的一個小年輕便有些忍不住,急忙催促道。
“卻說那口水晶棺,長不過三尺,通體晶瑩如玉,宛若最瑰麗的藝術品。
可是,仔細一看,卻發現那口略顯透明的棺材裏竟藏著一個人!”說到這,老儒生又慢悠悠抿了一口茶。
台下觀眾的神色陰晴不定,膽小的婦孺已經起了打退堂鼓的心思,準備捂住耳朵了。
“就這?那什勞子人公將軍也是躺棺材裏,然後就被尊上錘廢了。”聽到這,豬魚蛋又發出不屑的聲音。
“能不能好好聽故事?”
大黑豬不滿的嘟喃了一句,雖說老儒生的故事不算恐怖,但勝在離奇,它感覺還是不錯的。
豬魚蛋本想反駁一下,但此時申吉朝它瞪了一眼,立時就讓它熄了爭強好勝的心思。
“一個小孩藏身棺中,他身無片縷,也沒有任何腐爛的跡象。下水的村民懷著不安的心情湊近一瞧,竟發現那孩子的睫毛在動!”
老儒生音調一轉,變得急促,讓人不禁生出恐慌的情緒。
“什麽?還活著不成?”台下觀眾倒吸了一口冷氣,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埋葬於深水中的水晶棺,其內怎麽可能會有活人?
不過,他們轉念一想,這畢竟是神詭故事,離奇點也是正常的,心中的不安稍稍緩解。
“那些村民嚇得亡魂狂冒,懷疑棺中葬著一尊惡詭,遂將事情上報給大官。
根據一些村民的描述,大官肯定棺中的孩子就是他的兒子,下令村民一定要開啟棺材,將他的兒子救出來。
無奈之下,小聚賢村的村民隻好硬著頭皮下水撈棺。
說來也是奇怪,那水晶棺竟嚴絲合縫,宛若一體,在水中無法打開,村民隻好嚐試著棺材一起打撈上來。
那棺材看著不大,可卻重若千鈞,十幾個水鬼一同發力都無法將其撈上來。
沒辦法,他們隻好用鐵索將其綁起來,而後喚人在岸上一起發力拉。
最終,大官喚來了足足七百個壯漢才將棺材拉了上來。
更稀奇的是,那水晶棺離了水之後,卻又變輕了。原本嚴絲合縫的棺蓋也出現了一條裂痕。
大官見棺中的兒子還活著,急忙命人揭開棺蓋。
可是,棺蓋揭開的那一刻,風雲突變!”
說到這,老儒生拿起桌上的糕點咬了一口,慢慢咀嚼起來。
這一幕,看得在場眾人有些鬧心。
這老家夥太會吊人胃口,每每講到精彩處便停下來,讓人恨不得衝上去扒開他的口,將其肚子裏的故事都搜刮出來。
“風雲變,禍鬥出……”